这把老琴出品于德国一家公司Lippold Hammig,背板有制琴师Sampo的烙印。此琴与琴主相伴多年感情深厚,并对琴主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琴主最大的愿望是提高音量,改善音质。 这把德国老琴做工基础不是很规矩,状态较差,音质刺耳,需要修理的地方较多。 精心修复后,琴的状态恢复到最佳,各方面均达到并超过预期,琴主非常满意。 一、【修复前】原琴状态:
音梁做工粗糙,面板厚,背板在上一次修补时打的锔子全部离骨 二、【修复中】 修补面板裂缝
修复面板厚度,音梁重新制作
背板上松脱的锔子全部剔除了。
以下是引用刘茹在2014-1-14 19:10:00的发言: 面板还好,不是太老的琴,音梁做工太粗糙了。看到开箱的面板,感觉木头都酥了 以下是引用一夫在2014-1-14 19:49:00的发言: 是矽藻土,填补缝隙用的。那一圈是什么东西?腻子吗。 合琴后,清理面板背板黑缝。
以下是引用舒旋在2014-1-15 12:22:00的发言:
不是,第一部分是原琴的状态,稍后会发到修复琴头和指板。
指板下垫片是你加的吗? 拆下的指板,已经无法使用 新换的指板,即使是反弧,也要做得圆润光滑 补漆中 换新琴码、音柱,装配调试
提琴到此应该是已经维修完毕,但这位琴主是个追求极致完美的人。拿到琴后他惊异于声音和外观的变化,感觉原来的琴头已经配不上这把琴的音质,马上要求重新换琴头。新换琴头匹配了原琴的木纹,漆色也并不需要过分的饱满,以免显得特立独行。 以下是引用tsaiwc在2014-1-17 0:40:00的发言: 过奖,非常感谢。如此校正琴头才是正道高手! 以下是引用马达在2014-1-16 22:22:00的发言:
马达兄,昨天看了你的建议,特邀琴主演奏了两段,已经传给我,正在研究上传中。制琴师玩网络,大大的跨界啊,请给我时间多学习一下。
红柏修琴,沉稳精致,从容脱俗。让人感到享受。希望最后能整出个动静来。 以下是引用gushuai2000在2014-1-17 13:27:00的发言:
琴主的一切要求都要尽量满足。 琴头更换了很可惜---感觉有点张冠李戴。 过奖,非常感谢上山下乡的关注! 以下是引用minggeg在2014-1-18 22:38:00的发言: 很高兴得到秦师傅的帮助。照片一目了然,据说指板低有很多方面原因,是个相当普遍而麻烦的事。希望秦师傅再分别出些用最佳手段,抬高指板办法的照片以及说明,以解决困扰琴友的问题,我想会大受欢迎的。 你好,minggeg,不拆面板背板可以取下琴头,要求技术娴熟,因为风险较大,处理不当有可能把肩纽弄断,面板弄裂。
首先拆下弦枕和指板,依照图的顺序(共9张图),刀片插入两侧分离琴头和面板的胶合处,刀片顺着琴头两边插进侧板,掌握好力道,不要太深,从面板与琴头衔接的琴头槽顶端插入刀片,直到根部,注意左手抵住肩纽,不要插断。刀片沿肩纽与琴头的胶合处插入,到琴头槽底部,左右轻拍琴头,即可拆下。 特别提示一下,刀片可以沾些干肥皂,掌握好力度和感觉,如果没拆过,要小心操作,不可勉强。
以上。希望可以帮到你。 以下是引用minggeg在2014-2-14 15:36:00的发言: 请教秦师傅:如果不想拆琴头和指板,还有什么办法抬高指板? 可以尝试在前面第5张或是第8张相片展示刀片插入的位置 垫木片 步骤是 用刀片打开面板上半圆与侧板和上端木的结合面,使琴身面向自己左手拿住琴,右手握住琴颈轻轻向后推,侧身观察确认指板下面琴头与面板已经分开,在缝隙处放入木片粘合即可。 提示注意 木片不要太厚,避免损伤肩纽。 以下是引用小提琴爱好者在2014-2-24 0:33:00的发言:
所有用刀片打开的地方都要重新粘合,木片比较薄不用担心琴头和琴身的连接如果相差太多,最好还是拆下琴头重新安装。 指板高度降低原因很多,比如琴头木料的新旧、纹理顺直的程度,指板材料的纤维方向是否使用正确等等,还要看实际情况来判断。
秦师傅抬指板的方法以前看过介绍,但不是专业高手最好别去操作,风险太大,尤其对好琴而言,还是应该让秦师傅这样的高手来操作。 另外,看秦师傅那样操作,会否影响琴头与琴身的连接?看你把几个粘胶的地方都拿刀片给分开了。你嵌入薄木片后是否还要用胶来重新粘和? 我刚购买了把中提琴,2011年出自北京一家提琴工作室,指板已略微有点低了,如果继续低的话,也得考虑抬指板了,真让人头痛。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3-30 00:4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