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的断句 古诗词中,尤其是词,是节奏极佳的长短句,读起来阴阳顿挫,长长短短,更给人一种舒畅尽情的的享受。音乐作品,他的舒展,跳跃,顿挫,起伏,波折。更是极限的发挥,极大的表现了他的内涵和外延。有时一个细微的断句,能使音句增色,产生一个膨胀,使之成为句中的灵魂。不能很好的断句,演奏出的效果就会和原作品失之千里,面目全非。一个很好的断句,也许会解决一连串的问题。 当我们解决了一些基本的技巧后。解决了技能难点后。无论在任何阶段。都要把断句的问题,作为练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进行研究,分析,运用,并扩展到所有的音乐作品中去。 首先,以名家的演奏为基础,细听那些细微的变化。这就和我们说话一样,一句一句,一些短暂的停顿,会加重后面更为重要的内容。也许,他是一些问答,也许他是一些更深层的重复。还可能,他是转折,变化。 一般而言,一些长的音符,会是断点。 停顿也会是短的断点。 我们应当注意一些附点音的断点,许多时候附点音的后一音,会断在后面的句子中的。并且及其紧密的过分的靠近他后面的音。 断句要结合前面的句子,就像语言中的排比句一样,通过分析,会很快的掌握。 有些停顿,并非句子的中断,要和后面的放在一起组成一句。 大段的连续的32分音符并非没有断句,如果我们不加分析,把他们弄在一起,是非常糟糕的,就会失去音乐的灵魂,这种断句大多以强弱的变化,重音的变化来体现。 我们在旋律的进行中,经过分析,会发现也许他的灵魂在于低音不断的出现。或许是音型不断地递减,上升。 旋律进行中速度的变化,许多情况就是断句的信号。 切分音的后部,断在后面的句子中,是许多作品的手法,我们应当注意。 短的组合句型,是非常有用的表现手法。如果我们不能运用强弱的不断出现,是难以断出作品的内容的。 有时大段的32分音符,是要均衡的整体的出现,我们的重点就要追求整体的效果。以形成前后的对比。 一个作品我们经过 分析,一句句理清后,便加深了对他的理解,演奏起来就会信心百倍,并会进行再创作。根据相辅相成的道理,理解便会促进记忆,记忆了也会有利于理解。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6 09:14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