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前篇小段的继续。林耀基先生常说:1+1=2;1—1=0。 简单的形象比喻,指出了通向小提琴演奏成功的必由之路。什么是1+1=2,就是自然重力再加上演奏者的用力(我们叫加上去的重量)。对于这个问题,不能叫条主义,要唯物辨证。所谓加上去的重量(力),在小提琴演奏上基本是两种:一种是“加”力,即:自然重力再加演奏者的用力;另一种是“减”力,即减去多余的重量。如:拉全弓,要求声音均匀。当拉到弓尖部分时,弓子自身的重量不够,需要“加”一定的力,以补充所需重量,是1+1=2;而拉到弓根,弓子自身的重量又大了,需要“减”去一定的重量,这个做为“减”的力,应理解为是必须要加上去的“减”力,还是1+1=2,;这一“加”,一“减”(实际是‘加’),都是1+1=2。要点是:只要是有用的做功,都是1+1=2。 什么是1-1=0,就是必需要使用的自然重量,而演奏者却去抵消这个必要重量的用力,我们叫对抗上去的力量,就是1-1=0(只要是无用的做功,都是1-1=0)。 比如:拉一个宽广而饱满的全弓(或尽量把弓拉宽),运弓的过程需要加速度、加力量,那么,正确的方法是:必须要在弓子自身重量的基础上,再加上演奏者自己放上去的重量(用力),这就是“1+1=2”,;反之,如果一边加速,加力,而同时又“抬着弓子”,给弓子“减”必要的重量,有“僵住”的、“紧”的感觉,就是1-1=0了(有的人在给弓子抵消“自重”的同时,还要压弓子,这时的弓子会“抖”的,越是慢速的运弓,弓子就越“抖”的利害)。 至于向上运弓,也有弓子的自然重量在里面,加上必要的、克服重力的“力”,其运动还是1+1=2。至于左手的落指,即然是垂直运动,也就需要自然重量。这个理论也是前辈大师提出的 (参考资料:俾托维茨基:小提琴演奏法)。林大师讲,演奏小提琴,只要有多余的用力,都是紧张(这里的所谓“紧张”是狭义的,是理性的那种,是指必须需要克服的那种紧张,大家别曲解)。在此向版主“鱼儿”致敬。 ![]() ![]() ![]() ![]() ![]() |
<B>以下是引用<I>jacob19730224</I>在2006-7-24 12:49:00的发言:</B>
琴童家长可选这个?那还要老师干吗?
<B>以下是引用<I>jacob19730224</I>在2006-7-24 12:49:00的发言:</B>
琴童家长可选这个?那还要老师干吗?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8 20:03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