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一只蛋"的学琴之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zheng128128 于 2018-6-6 21:44 编辑

      今天才注册的,虽然早在开课以前就关注过这里。主要是寻找合适的老师。可惜在这里并没有找到。

      今年年初在一个网友的热心帮助下,我知道了一位去年到我们这里的师范学院教学的音乐老师。她专业是小提琴。所以我犹豫了很久,大概半年才在暑假联系她。可惜她回家过暑假去了。工作繁忙,各种活动。所以没固定时间带学生。因此她介绍了一位在我们本地教学多年的老师给我认识。

      由于暑假这位老师也在外。所以直到9月开学后,我才联系到。

      然后学琴之路,开始了。我也在想着写日记。就是懒了点,不想动笔。

补充内容 (2016-5-18 23:17): 看到最后请转战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69327956 新浪之后的更新,都在知乎进行。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面链接。基本周更一次,至少月更2回,寒暑假没上课,看情况。 https://www.zhihu.com/people/yizhi-dan-60/posts 后续有新的学习,可能会考虑转回小提琴网做更新。 目前已经将这5年半装订成册了。共计5册。 经过认真地审阅,筛选,排版,打印,裁剪,处理了一些细节上的错误。 最后修正版目录12页+正文972页,共计40万字左右。 书本最后定格课时在,第251节课。 现在在进行课程表编排。准备以学习的谱子作为进程模板,然后制作成册。在每个课时的学习点做标注。 后续会考虑,编辑视频,穿插学习用的教学视频,以及个人练习情况做归纳。到时候会传到B站上。供大家学习进行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0 收起 理由
Icestein + 50 Bravo!

查看全部评分

良好的音准主要是建立在由耳朵指导的触指感觉上的。——加拉米安
2
尤克 发表于 2012-9-23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密切关注,坚决支持,鼓励学琴,经常交流!
3
 楼主| zheng128128 发表于 2012-9-23 07:59:00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9月15日 第一堂课

持弓

简单的认识了弓的构造。从马尾库、弓尖、弓根、松紧螺丝,弓杆、弓毛到以自己胳膊长度来划分的中弓,上半弓,下半弓。

然后就是持弓。持弓的关键,放松自然平稳。把手指头全部趴在弓上。以中指关节第一线和拇指相接触,形成一个圆环。在交界处开个口,把弓杆镶嵌进去。这两个是固定轴。其他指头都是可以活动的轻放。

弓相当重。用另一只胳膊形成支撑力替代琴,使右手放松。

弓杆微微往外倾,音色才会好听。

老师交代业余时间一定要练习。哪怕是笔啊,筷子啊,只要是根杆大小差不多都可以拿来尝试练习。

回家之后,有闲空或者等公交车期间,我都拿着笔练习持弓姿势。

4
尤克 发表于 2012-9-23 08:31:0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很详细。 提别是毛笔、筷子..........差不多的都拿来练。
5
 楼主| zheng128128 发表于 2012-9-23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围观。

 

2012年9月22日 第二堂课

持琴

      持琴在我眼里,看起来相当轻松。拿起来,真心觉得好重。这么重的木头挂在肩膀上,都会觉得累。何况利用支点撑住。

      今天天气阴蒙蒙的。

      从第一次去拜访老师,天气晴朗到蓝天白云,阳光普照。真的很兴奋很开心。

      到第二次准备好去上课,天气有些阴沉。

      庆幸的是,这两次去都没有下雨,回来的时候零星小雨。

      不过每次去都很愉快。

      这是一种期待。尽管会充满了,到底学不学的来,会有多辛苦的不安。但是还是很期待。

      第二节课,内容开始变得有些紧凑了。老师不断地安慰我说,不要心急。慢必然想着快,一快就失败。其实我也没急。就是有些担忧。

      从认识琴身的每个零件。

      琴码、腮托,音孔又称为f孔,琴头,琴背,琴弦,跟弦对应的直板,微调器,琴颈,弦轴。还让我还带了琴拖。

      学的最快的就是安装琴托。但调整位置,还是很微妙的。脖子短的人各种无奈。

      老师说,持弓决定小提琴的成功70%。我想那剩下的就是持琴和用功了。把位是关键。所以拇指一定要伸直,跟食指形成衣杈y字。这跟右手完全相反。这y字还要有缝,在y上半部v里的中间。整个手肘跟右手一样,腕跟手肘直。腕关节在左右手都不能前屈,在右手可以左右摆动。也是跟着手肘左右摆动。而手肘的左右摆动是跟着弓走。手臂的上半节抬高是跟着弦高走。同时持琴的左手肘也跟着弦高走。它们是同时进行的。而手指的形状是自然的桥形,方形,梯形,彩虹形。老师讲,指根发力到指尖,不然很容易按不准就滑掉了。这时候手掌中可以容纳下一个鸡蛋这样的形状。

      琴是用腮勾起来的。肩膀要放松。伸长脖子,把琴倾斜到合适的角度。原则是有规定的。但是我们却无法精确,所以找到自己最舒服的角度。再伸长脖子,用腮贴着腮托,往肩膀上一回钩。就上去了。此时如果有琴托,左手是可以任意上下摆动的。肩膀不动。

       就讲述这几点,费了好长好长的时间。

       运弓,跟琴码平行,和琴身和弦几乎是十字相交。说垂直也不完全是。要判定持琴的左手换弦轴转是否到位,用弓杆垂直测量g弦和e弦。这时候看轴会不会碰到弓杆。在e弦,左手肘是v中。中间放弓杆。越讲,我越晕糊。好在大都用脑子记下来了。

      剩下的只有勤奋练习和领悟了。

6
 楼主| zheng128128 发表于 2012-9-23 08:47: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想讲一点。自己的想法。

       关于右手持弓,大拇指一直转换不过来。会意识性地伸直甚至说使力。跟我以前拿毛笔写字有关。这里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不能上传图片。我很想找个对比图。以后花心思搞。

       写毛笔讲求稳,力度。所以拇指必须要向上伸直,把笔握牢。而琴弓是讲求灵活。在以拇指和中指为轴处,通过其他指头使力,上下运转。拇指必须弯了,才能保持弓的灵活。

       叫写毛笔的人拿琴弓,绝对都是拇指意识性会伸直。不过习惯是可以改的。而手肘到手腕的统一水平,是可以理解来运用。就好比打键盘,用刀切菜,用手转动方向盘,参加各种球类运动……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只有手肘和手臂伸直了,才能力到位。不然半路就散掉了。导致的后果就是骨头扭伤,骨折之类的。所以只能左右摆动,而且是连带性的摆动。而不能上下。意思就是上下摆动会很累。

7
 楼主| zheng128128 发表于 2012-9-23 08:59:00 | 只看该作者

      花了两个小时多。在这里写日记。挺欢乐的。我也有打算写。正有此意。

      讲讲自己跟小提琴的故事。

      我现在都20多岁了。92年出生的。很小的时候就有听到过这么两句话。一句话是:“我们这里没有好的大学。要上好的大学,就要离开这里。”另一句话是:“我们这里没有好的小提琴老师。因为他们都是业余的半调子,所以我们这里没有出名的小提琴家。”

      可以说在我们这里,小提琴的事业还没有完全被发展起来。更多的在别人眼里,也许学习小提琴是件很奢侈的事。我想在中国大多数人眼里也是这样。

       在中国的古老思想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很普遍的,而家长培养一个孩子的兴趣爱好,紧紧只是一种思想上的攀比。我家孩子会这个,我家孩子会那个。为他们的将来做铺垫吗?这就不得而知了。

       能够发自内心的喜欢而去培养一门兴趣,不是说走职业路线,而是做为人生伴侣,比别人多了一分辛苦,也多了一丝快乐。在我眼里,只有这样才是最好的。不去担忧考级是否能通过,不去为自己所学的东西而感到痛苦,保持着一种愉悦的状态。做这件事我很开心,拉小提琴不管多辛苦,我也很乐意去做。乐此不疲。长此以往,必成大器。这是我坚信的。

       我不相信任何一位艺术家是为了能够赚更多的钱而努力去学习艺术,培养人才。仅仅只是想表达自己,展现自己,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这是一种释放,也是一种……我突然忘记自己要说啥了。

       换句话说,为了自己人生的出路,而去学习一门技术,也许你会很精,却无法融入感情。这叫做无情地活着。机械般地劳作,无情地活着,人生究竟有什么意思?我也很想知道。

8
 楼主| zheng128128 发表于 2012-9-23 09:11:0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废话多了点,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啊!哈哈!见谅见谅。

      继续上面的话题。当然都是写给自己看的,希望以后的自己能够好好地去看看现在的自己。不要因为生活,迷失了最初的方向。

      如果一个家长能够因为孩子喜欢一个事物,而不断地去支持培养,那这个孩子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而不是因为家长自己喜欢,而把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是可以寄托期望,但是人生还是他的。尽量去让他过他想要过的人生,这才是父母们一直努力赚钱养家的动力吧。爱不是随心所欲的,一定要记得。我们生活在一个圈圈里,在圈圈里干活。

      所以我还是期望未来的家长能够改观。虽然考级是鉴定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但是,孩子内心的变化比成绩更为可观。

      要使学习一种兴趣,就像看电视,玩电脑那样开心而又主动。让孩子做到这样一点的家长,才是理解孩子的。

       目的是一样的:希望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生活也如此。

       因为这种快乐所带来的期待,为此而努力做好,活下去。

       也许生活的苦难远远不只是我们想像的那样简单。

       坚持是一种很宝贵的精神。坚持不是顽固。

9
 楼主| zheng128128 发表于 2012-9-23 09:30:00 | 只看该作者

       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老师也一样。并不是你想找就能轻易找到。所有的人都希望找到最好的老师来教导自己。而事实往往很难。

       要成为大师,专业级别的人弟子,更要下功夫。但我没有那么奢望过。

       今天才第二天持琴。明显的是腮痛,而不是肩膀酸。如果说把位。光抬起胳膊,我就觉得胳膊酸。肩膀如果自然点,那就是腮骨痛得还不至于要命。垫块布会舒服很多。硬碰硬果然不行。

       我问过父亲,他说他年轻的时候学琴,也疼了好段时间,肩膀也痛,腮边也痛。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不痛了。

       说起我父亲跟小提琴。我大概也只有在十几年前,上幼儿园的时候听过他拉小提琴。上了小学搬了次家,就再也没有听过了。那把小提琴早已经被蟑螂住下了。后来就扔掉了。再那之后,也就是我前几年才决定去买一把新的学习琴。他已经很多年没拉了。音准也不行了。所以我只能去拜师学艺。他学琴,那都是文革那段时期的事了。

       如果不是老师跟我说文革前小提琴一把16元。我简直无法相信,我会花几百元去买的小提琴竟然如此便宜。我是指现在小提琴便宜。

       我父亲跟我说,他那时候学习琴是老师给他买的。花了30多元。他那时候干活工资一个月也才10~20快多点。仔细算算,花了1月多的工资去买把琴。好奢侈啊!我还从来没有想过呢!

       不过那把琴陪伴他度过了文革一直到我出生以后。也值得了。

       按照现在的人均工资。如果说我拿一个月的工资去买把琴,怎么说至少也要买1000起步。一个月半至少1500元……如果像那些单位或者企业的,月工资1800-2500。那买把3000元的都不算贵了……简直无法想像的奢侈。

10
 楼主| zheng128128 发表于 2012-9-23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学习和练习并不困难。有时候我们会更在意在什么地方学习在什么地方练习。害怕别人的目光。学艺术真的就得豁出去。在不影响别人生活的前提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该做的事。

       毕竟这都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无意吸引别人注意的事。

11
ck2000 发表于 2012-9-23 09:54:0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12
 楼主| zheng128128 发表于 2012-9-24 21:38: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欢迎交流经验。

 

 

2012年9月24日 学琴10天了。

练习持琴、持弓

      经过前天和昨天腮边的肉有些疼。今天已经基本习惯了。虽然会有轻微地疼痛。感觉比之前好多了。也会略微调整琴垫来使自己更加舒服地持琴。

      现在的问题不只是右手持弓用中弓拉空弦很不平稳。感觉自己右手持弓不听使唤。为了不影响周围的晚上休息,我都很轻地在磨。

      左手臂只要抬起来,不超过2分钟就酸爆了。其实都没有不舒服的。腮也适应了很多,我都是肉痛,骨头和皮不痛。肩膀也不痛。锁骨也不痛。就是胳膊受不了。

       持琴十几分钟什么的,无感觉。只要一抬胳膊想练习把位的手势。胳膊就不行了。那酸爆了。我也很积极地每天都有练习十几下俯卧撑和仰卧起坐。估计也持续快半年了。我自己也不记得多久了。主要是想减减腰部的赘肉。就是胳膊弱爆了。右手持弓还好。就是左胳膊一想把位,就弱弱地掉下去了。琴还好好地躺在我脖子和肩膀间。

       我是不是应该去买个哑铃举举呢?之前也跟我老爸说过,买个哑铃给他练练。顺带自己也练练。有这个必要吗?我想应该去行动,在这个国庆前去买个哑铃。哈哈!

13
琴梦缭绕 发表于 2012-9-25 15:10:00 | 只看该作者
20岁,太幸福了。我是24岁扔下了琴上大学的。 20岁和5岁孩子比当然有许多不利,比如骨骼韧带都比较成形了,但是比起30、40岁,优势太大了。 好好努力,一定会有收获。现在感觉到的不适,3年后都是不值一提的。 楼主看看网上的视频,不论是希拉里哈恩,还是杨天娲,她们的手指有个特点,特别是小指更明显,就是手指末端肉垫都是突出的。 不知道这时长期训练形成的还是从小就有的天赋。
14
琴梦缭绕 发表于 2012-9-25 15:11:00 | 只看该作者
买哑铃没有必要,慢慢训练会习惯的。
15
luyile0519 发表于 2012-9-26 08:29: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下午去买琴,开始学习。共勉吧
16
 楼主| zheng128128 发表于 2012-9-26 19:49:00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9月26日 第12天

 

       呵呵...一起共勉好呀.先买个学习琴,然后经过老师指点之后再去买把好点的琴练音色和音准...虽然我父亲说,学习琴专业的人拉起来效果也不差.主要是拉的人的技术问题.

       我觉得买哑铃也许会被需要.我的胳膊弱爆了...抬起来三分钟不到就掉下了...

       今天腮边完全不痛了...

不知道是自己太偷懒了.还是找准位置,自动愈合了...

       因为前几天看到一个琴友说他刚开始持琴也是腮痛得要命,经过了两天找准了位置就痊愈了...

 

17
 楼主| zheng128128 发表于 2012-9-26 20:36:00 | 只看该作者

       夜8:00 本来打算练习小提琴了。
       可是我房间的灯泡突然不亮了...感觉好悲催...就是去拿了杯水就不亮了。

       转移阵地,到另一个房间去。又明亮又有镜子。
       没想到随便耗一耗就去了半小时了...困得不行了。
       一拉琴就想睡觉。这是什么水平?

       我是不是很奇葩?

       我想主要大概是我压着弦,努力不拉出声音导致的。胳膊还是抬起来就酸。我突然发现持弓的右手拇指有点抽筋的迹象。大概是每天练持弓姿势有点过度抽了。

18
 楼主| zheng128128 发表于 2012-9-30 09:46:00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9月29日 第15天

第三节课 持琴 换弦转舵

      昨天早上很匆忙地,连琴盒都没有擦地去老师家拜访了。

      琴盒多年荒废,所以外壳都有白色的霉渍。要擦一擦才好看。

      里面还是好的。

      话说今天老师似乎是没有打算上课。不过上次她没有跟我讲调换时间的事,所以我照常去拜访。他们夫妻俩有些惊讶。

       主要是因为中秋跟国庆一起放假,所以这周周六学生会补课,单位要补班。所以老师似乎是打算调到国庆后去上课。

       不过这不影响我。啊哈哈!

       我给老师讲了讲练习的情况。右手拇指持弓久了会酸痛,左手胳膊也会酸。看样子他们似乎也认为是正常现象。应该再放松点,累了就休息,休息完继续练习。

       我本来打算学习所谓的“夹琴”,结果两位老师一口否决了这种“夹琴”。夹琴应该是自然的,不要给脖子和肩膀太多压力。用腮也只是一勾扶住琴好减轻左手的重力。而持琴就是用肩膀和左手形成两个支点来保持平衡。而不是一边的力来支撑。虽然说如果单靠肩膀可以让整个左手放松,但是力过度的话很容易让脖子和肩膀受伤。腮边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最有意思的一句话就是,老师跟我说道:“我们可不希望孩子学会拉小提琴之后,脑袋歪掉了。”

       所以我也要好好遵循老师的教诲。右手的拇指也适当地放松,两只手都不能捏死,需要抓牢就够了。

       这次持琴换舵我还是不够熟练,因为练习不够嘛!胳膊需要慢慢锻炼起来。而用中弓拉空弦还是会左右摆动。右手会抖。练习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这周国庆,我还好好地练习换弦时转舵。

       我也希望因为持琴而造成脖子疼的琴友,也放松一下吧。我想老师说持琴应该顺其自然是对的。我们练习小提琴不应该产生太多的负担。

19
 楼主| zheng128128 发表于 2012-9-30 09:51:00 | 只看该作者

      持琴时,头只是微微左扭,而不是向下。脑袋不能躺下。不然很容易就睡琴了。

      有时候练习觉得枯燥的时候,我们可以自我娱乐一下。用一个指头上下滑动琴弦,不要用力过度哦,会流血的。另一只手拉全弓!

      或者用间隔手指轮流反复按弦,另一只手拉全弓。

      听到什么声音欢迎留言哦。

20
luyile0519 发表于 2012-9-30 10:37:00 | 只看该作者
我是9月28号上的课,今天已经练琴第三天了,下颌好疼,持弓的时候我的手总感觉不对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5 05:4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