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爸爸一起感悟——浅析“指根发力”观点的错误性 --《小演奏家》2004年11期
(在我们的琴童沙龙里,研究学术的稿件并不多,但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方向同学却已不止一次地给我们发来这类稿件。从稿子所涉及的内容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出,这是一个爱动脑子,肯钻研的学生。据她的老师赵薇教授介绍,她是一个学习非常主动的学生。无论是专业学习还是文化课的学习,她都不满足于老师课上给予的内容,总是自己出些“研究”课题。她有一个非常支持她的父亲,方向的每一次课题研究,爸爸总是和她一起探讨,帮她论证。在全国学音乐的孩子中,这样的爸爸目前还为数不多,这样的学生也还嫌太少。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向方向学习,更多的家长向她的爸爸学习。--编者)
关于小提琴演奏左手指起落动作的发力问题,目前一般的观点是发力来自于指根。参考林耀基老师《谈小提琴演奏艺术》一书第16 页,在解释“指根发力到指尖”口诀的含义时,说到手指的指根即第三关节,也就是认为需要手指第三关节来发力。
到底是不是第三关节发力?我们先观察一些自然现象。啄木鸟啄树的特点是速度快、力量大、声音响亮、节奏均匀、耐力持久,那么小提琴演奏左手的落指多少有些需要模仿啄木鸟的啄树动作,从而保证左手手指动作的颗粒性、均匀性、快速性、耐久性。但啄木鸟的动作发力是来源于它的颈根吗,应该不是,它的颈根应该是很放松的,否则就不会灵活,不会迅速而持久。再有鸡啄米,它的颈根也应该是松弛的。
我们再观察生活当中的门窗,开门和关门需要灵活的门轴,门轴生锈不灵活时就不好打开,有的门轴因为太紧就会发出吱叫声,也是一种不灵活的现象。在这里,门轴就相当于关节,其作用是转动,而不是用于发力来推门,在这里推门是推不动的。
由此可见.对于小提琴演奏左手指的起落动作,第三关节应该像活动的轴,关键是灵活的转动,而不应该是发力部位。这正如右手短分弓动作.发力也不应该是来源于肘关节,肘关节也好比是转动的轴,需要灵活转动。
那么,对于左手指起落动作,其正确的发力来源于哪里呢?这其实跟开关门一样,应该在门上用推拉力,而不是在门轴上用力。左手指好比一个折叠门,第三关节是最大的轴,而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是另外两个可以转动的轴,但起落时,手指需要保持弧形,关于第一关节、第二关节的转动一般是有害的。所以,起落的发力部位主要是第二关节和第三关节之间的那一段“门”上,这个部位发力,带动其他部分起落。这种动作也有点像走路向前迈步时,应该是提大腿带动小腿和脚往前挪动,发力部位在大腿,而不是臀关节。试想一下,如果走路时臀部用力,那多费劲。
当然,有的书籍可能会把手指指根明确解释为第二关节和第三关节之间的那一部分,如果按照这种解释,指根发力倒也正确。但是指根一词,对于一般人来说很容易理解为就是指根关节。根,即植物长在土里或建筑物埋在地里面的部分,如树根、草根、墙根等。所以,“指根发力”即使正确也容易造成指根关节用力的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