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小芬在2012-5-10 13:58:00的发言: 韓先生:你好! 我讀了你大部分的帖文和部分博客,我家小孩也是在學小提琴,獲益良多。 有一問題想深入一點向你請教,就是關於perfect pitch 。兒子今年8嵗半,五嵗開始鋼琴學習,六嵗半才開始小提琴學習,到去年老師才發現他有perfect pitch。 但我日常的觀察,這能力在小提琴的練習中,他好像用不上,想請教具體的操作方法,讓這能力可以輔助他日常的練習。謝謝!
關於絕對音高,首先要認識到一個誤區:絕對音高對音樂有利。
其實,比較而言,西方“輕重音”語言壞境里長大的白人絕對音高的比例遠比我們說東方聲調語言(如漢語、越南語等)為低。西方有絕對聽力的著名音樂家也很少(據說得到確認的只有莫紮特、貝多芬、聖桑等)。
這說明,絕對音高與西洋音樂關係不大。
再舉一個例子。嘉嘉的音樂史課老師瑪琳娜學鋼琴出身,課上常常逮著一段旋律就彈(不看譜)。這常讓嘉嘉困惑:你確信彈的調是原譜上的嗎?(因為兒子聽出調有問題)
沒想到瑪琳娜說:我不知道原譜什麼調哦,我只隨便按感覺到的旋律來彈,根本沒管甚麼調。
這說明:一、瑪琳娜鋼琴功夫好,配置的和聲隨手就可拈來;二、瑪琳娜只有相對音高,記不住原調。
事實上,有绝对音高的嘉嘉常常因為他的這個能力而引起不必要的困擾。譬如,有些鋼琴音調得稍高一點,就會讓他很不舒服。他只習慣440標準音高的鋼琴。
總體上,絕對音高對音樂家而言可能弊還多於利。
具體到小提琴上面,絕對音高的唯一好處就是調弦方便。嘉嘉憑耳朵就可以直接調弦。這比根據鋼琴或定音哨甚麼的調要準,且方便得多。
當初我訓練兒子絕對音高,就是想他出門在外調弦方便這個簡單動機引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