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早上9点半是小童A组的第二场比赛,第一场7点45分
因为9日下午去观摩了一场小童B组的比赛,感觉要求比较严,徐多沁老师要求上场的孩子站位姿势要统一,说做到三个平行就离小演奏家不远了,有些孩子也是第一次登台,毫无经验,徐老师甚至拿了个桌子当参照物,看孩子站的比较标准了,对好时间才开始演奏,有个孩子迟到了也不允许参赛的。
由于有了些经验,虽然9点45的场次,我们还是坐第一班大班从外研社出发到了优龙会议中心,找了下所在的场地第二展厅
不知是不是我的心态太放松的缘故,看到别人都在练习,看见的好多老师在辅导自己的学生,我非常的感兴趣,就在边上观看,并没有督促天天练习,想想反正就这么回事,逼的紧反而会引起孩子的紧张感。
练琴声此起彼伏,一遍看下来,觉得孩子们拉的都不错,有的小小年级都拉的挺好了,特别是宁波来的几个,水平不错。问了下,一般都是学了3年左右的比较多了,也是暗暗感叹,学琴的孩子竞争也是相当激烈,想要往这条路发展比较困难呀,正在思索着,一阵喊骂声不绝于耳,把我的视线吸引了过去,只见一个女孩的妈妈凶狠的站在一边,两眼泛着怒光,龇牙咧嘴的,手里好像还拿着一根弓子吧,我看着她拉的第一弓像上连顿弓,一弓还没完,接着第二弓,妈妈开始跺脚,就开始骂了,说的话也不是很听得懂,但是都能看得出来她妈妈愤怒到极点了。我想孩子一定会委屈的哭了,我转眼看着孩子,也没哭,一点表情也没有,也许平时她妈妈也是这样的态度,她已经很漠然了,麻木了。。。心寒呀
本来想走过去劝下,转念一想,我有资格去劝别人吗,在家的时候我有时也是如此,但是在外面,还是要给孩子鼓励,纵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可见家长的心态是多么的浮躁,巴不得啥个奖都能得到,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去北京前给孩子讲了一个坐井观天的成语,就是给孩子打好预防针。外面的天空是多么的广阔,不要只看到自己头上的一片天
离开赛半小时前练了回,大家等候着要进场了,这次做好了准备,带她先上了WC,从内部先放松,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开始叫号,天天和我说:有些紧张,本来给她穿了一双和衣服配套的黑色的鞋子,但是她一看,虽然人家年龄小,个子个个比天天高,她就一定要穿上一双芭比半高跟的凉鞋,虽然我没问,想想大概觉得水平不好,怎么的身高也得和别人一样啊,孩子也爱虚荣呀,呵呵
天天排在这组的中间出场,孩子不能和家长坐在一起,也看不到她的表情
整体来说,这组的水平比我看到的小童B组的前半场要好些,除了一些新春乐,里丁格的B小调,赛次的等等,很多曲子我都没听过, 真是一个外行,我想程度一定是很深了, 有个孩子和天天差了一天,已经练了4年了.评委都是不当场量分,也不说话,选手一个挨着一个,快轮到她了,只见她朝我看了下,我也向他回笑一下.
她走到了台上,感觉不是特别的自信, 鞠躬后就开始演奏了, 一些16分音符还是拉的不清不出,还断了开来, 后面的节奏,音准,都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中国曲子<洪湖水l浪打浪>拉的飞快, 感觉就像去打狼那样的着急,唯恐时间不够,哎
孩子拉完了,还得等别的孩子拉完才能回家
比赛终于结束了,她说: 我拉的好吗,我只能说: 不错,很棒了。。虽然对她的场上表现还不是很满意,我们为什么要苛求孩子呢,大人上场都会紧张,更何况面对的都是专家评委。让孩子有些经历,锻炼下,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其他都是次要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9 16:21:3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