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老婆学琴记(新发大提琴录像《我和我的祖国》)

[复制链接]
461
菠萝蜜多 发表于 2010-8-4 09:24:00 | 只看该作者
最重要的是如何掌握右手的运弓技巧,从上一个音到下一个音,右手运弓时要有心里准备,不管是连弓还是分弓.都要保证每个音都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抓住乐曲的旋律线,赋予歌唱的灵魂.
当你在家里练习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敌人;而当你出现在舞台上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崇拜者。——布舍里
462
菠萝蜜多 发表于 2010-8-4 09:29: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上班没什么事,针对刘太太的拉琴情况冒昧写几句,真心地希望您的琴技更加进步.
463
 楼主| wld4803 发表于 2010-8-4 12:18:00 | 只看该作者

刘太太写:
菠萝蜜多琴友:非常高兴您在这里与我交流,指导我练琴的方法,畅谈您拉琴的经验。我正在学习加密揉弦的频率,我感觉好像不容易快起来,快了手就很累了。老公也跟我说让我加快点,但我力量不够。慢慢来可能以后会上去的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4 12:21:02编辑过]
464
菠萝蜜多 发表于 2010-8-4 13:43:00 | 只看该作者
手臂带动手腕手指,先慢慢练,然后再逐渐加快.开始时象机械一样,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熟练就好了.不是很难.您老公说的对必须加快点,不然听起来总是有些幼稚的感觉.
465
 楼主| wld4803 发表于 2010-8-4 14:10:00 | 只看该作者

刘太太写:谢谢菠萝蜜多琴友,我会好好练练,只是原来在想要练的东西太多了,时间不够用,没有专门对揉弦再下功夫。看来这样是不行的,像您所说的音出来就是很幼稚。

466
deping_li 发表于 2010-8-4 16:24: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认为柔弦用不着花太多精力去专门练他。掌握了方法后,在练琴时根据乐曲需要(音乐的情绪),自然就会把握柔弦的频率。关键是身体要放松。
467
BTV_Li 发表于 2010-8-5 02:1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ld4803在2010-7-30 20:13:00的发言:
刘太太写:谢谢楼上各位琴友。
              现在音准问题是我一个头疼的事。



刘太太: 的确,音准问题是小提琴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之一,并且它将要伴随你的一生。就连那些世界级的小提琴大师每天第一次拿起琴来拉的也是音阶(尽管音域和速度要难得多),何况我们乎。
在此给你支一招:到乐器店几十元买一只“十二平均律”的微型电子校音器(手机电池大小,没有麦克靠自身震动拾音,LED指针显示.......嗨,这个网站传不了照片),练琴时把它夹在琴头的任何部位,我就把它夹在卷首上或直接夹在弦轴上,表盘对着自己。每天当你拉音阶时,每个八度的十二个音都能清晰地显示在表盘上,每个音高了还是低了,差了多少一目了然,绝对准确时还变换颜色。这比单纯依靠听觉来的要准确清晰的多。尤其碰到高把位时非常有用。在初学阶段这个拐棍非常有帮助,相信一年以后扔掉这个拐棍应该不成问题了吧.......
468
 楼主| wld4803 发表于 2010-8-5 13:27:00 | 只看该作者
deping_li琴友说的也有道理,我学琴就没有专门练过揉弦,好像就是在长期练习中自然而然就会了。但是可能还是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老年人学琴,手指和手腕都比较僵硬,揉弦也许还是需要专门练习一阵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5 13:34:16编辑过]
469
 楼主| wld4803 发表于 2010-8-5 13:27:00 | 只看该作者
刘太太写:
谢谢
BTV_Li琴友支招。你说的“十二平均律”的微型电子校音器,哪里能买到?网上能否买到?我们这乐器店只有几百元的那一种,比较大。我现在是用安装在电脑上的调音软件(是十二平均率的,可以显示频率和音名,也有个指针,)来校对音准的,很不方便,每次都要开电脑。
470
菠萝蜜多 发表于 2010-8-5 15:25:00 | 只看该作者
您好刘太太,说两个问题.<一>揉弦必须练. <二>12平均律的电子校音器千万不要用,如果按照它练下去,你的手指位置将乱七八糟,速度一快就无法拉下去了,再说小提琴不是钢琴. 切记.切记.切记.
471
菠萝蜜多 发表于 2010-8-5 15:37:00 | 只看该作者
大师们的揉弦各式各样,持弓五花八门,可出来的声音照样迷人,可我们不是大师.我们是一群拉一行忘一行的老乐.加油曙光就在前面.
472
歌手 发表于 2010-8-5 17:24:00 | 只看该作者
是的,12平均律是有问题的,特别是对会唱歌的,上行下行时过渡音如无相应调整按平均律的距离最后落到主音上就会有偏差的感觉,很容易失去小提琴旋律音的美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5 17:25:24编辑过]
473
 楼主| wld4803 发表于 2010-8-5 18:3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菠萝蜜多在2010-8-5 15:25:00的发言:
您好刘太太,说两个问题.<一>揉弦必须练. <二>12平均律的电子校音器千万不要用,如果按照它练下去,你的手指位置将乱七八糟,速度一快就无法拉下去了,再说小提琴不是钢琴. 切记.切记.切记.

刘太太写:谢谢菠萝蜜多琴友的热心指教。我学揉弦还是花了一些时间去练习的,只是初学功夫很不到家,揉的很幼稚,直到现在揉弦速度还上不来。468楼的帖子是我老公回的,他从小拉二胡,所以后来学小提琴就没专门练过揉弦。我和他情况不同,我原来弹琵琶和钢琴,都是十二平均律乐器,所以学小提琴肯定是更要要注意它的音准的,也有意练习了揉弦,但后来就没有专门练.音准问题我想慢慢会解决的吧.拉琴时多多注意就是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5 21:10:25编辑过]
474
fevberkeley 发表于 2010-8-6 00:13:00 | 只看该作者
你们家可以开个小合奏团了,真欢乐啊!
475
菠萝蜜多 发表于 2010-8-6 08:52:00 | 只看该作者
歌手您好,演奏得再好的乐器也比不了人的歌唱,你的感悟是正确的,最初的音律的雏形就是由感觉而来的,是否您的歌比琴拉的好?
476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0-8-6 08:56:00 | 只看该作者
    揉弦,有的乐感好,自然而然的就‘会了’,琴声如歌唱那么动听。因喜爱不同,声音颤的各异,有的发抖;有的‘悠悠’的。不论如何,要形成‘声浪’,有规律的声波;一定要连续,均匀,不论次数多少[快慢]。我喜欢那个肉垫来回揉搓的琴声,不喜欢,肉垫滚动的琴声。最近观看央视琵芭演奏,很有启发,她虽是弹拨乐器,为使琴声更有感染力,更优美,那手指不只是按弦,同时还横向揉搓[以前,大多是指,手颤抖]。弦乐器的揉弦细化分解,正是如此---也是揉搓。个人感觉还是象琵芭用第一指关节的伸屈来揉搓方式来‘揉弦’为最佳选择!不论揉弦多快,也是有微小揉搓的动作,如没有----那就是发抖的琴声。要想拉出你想要的琴声,只得体会,不断学习,终有一天,你会随心所欲。仅供老朋友夫人参考,哈哈!
477
菠萝蜜多 发表于 2010-8-6 08:58:00 | 只看该作者
您好刘太太,加油.过一段时间再听您的琴声,最重要的是感觉.
478
菠萝蜜多 发表于 2010-8-6 09:47:00 | 只看该作者
怕格尼尼:你的名字很叫人敬畏,莫非是大师复活,重来人间.光靠乐感来实现完美的声音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正确的技术支撑,你说的揉搓法挺有意思的,但是太危险,如履薄冰,如果很慢的曲子可以尝试一下,就算一般速度的曲子就无法演奏了,音准无法保证.如果速度快的曲子你还能揉挫吗,再好的创新要来自继承的基础之上.没想到你这怕格尼尼一代宗师能琢磨出这样的武功绝学.哈哈.
479
zkp09 发表于 2010-8-6 16:22:00 | 只看该作者
拉得不错啊,琴的音色也好!
480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0-8-6 18:10:00 | 只看该作者
   揉弦的方法,方式很多。我体会,指揉是关键;前文给老朋友夫人的见议,就是;指揉。揉搓数率一样快。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小指在高把位是揉弦动作。我体会,首先指关节能自由伸屈,纵向揉搓弦[手指按住],只让那肉垫来回蠕动变形,产生琴声微小的变化。幅度,频次都可控制,达到你的需求音色。如你掌握了第一指关节能自由伸屈的揉搓,你便可尝试用腕,大,小臂参与配合,不只是指根发力,综合发力带动第一指关节的伸屈了。这也是人们常说的腕揉,臂揉。当然也有以腕带动肉垫来回‘滚动’的方式,但音效不同,看你喜欢那种了,哈哈。揉搓不只是动作幅度大,频次慢,那可是‘悠悠’的声音了。可观看‘爱乐’首席陈允的揉弦动作。大提琴马友友的揉搓最明显。哈哈!有啥感觉都可说,只要对琴技提高有参考就ok!我也是业余爱好者,只是瞎参谟,有不当,错误,请指正。欢迎网友谈揉弦的体会及方法,使大家[当然还有我]共同提高。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4 09:0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