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老婆学琴记(新发大提琴录像《我和我的祖国》)

[复制链接]
501
一刺 发表于 2010-8-26 17:3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unshunoo8在2010-8-21 16:41:00的发言:
    霍曼的‘两重奏’,恰是它有别其它的长处,从一开始就着重训练了‘团队’精神。有些孩子只跑‘单帮’,只能独奏,;重奏,合奏差,室内乐少,正是学习时‘跑偏’了。看看我国的现状吧。老霍的,是很好的基础教程。

不敢苟同。这种“两重奏”跟练琴时配合钢琴伴奏又有什么实质区别呢?就是两个声部而已。如果这也可以称为训练“团队”精神,那任何人能够配合钢琴伴奏就是“团队”精神。

即使从真正的重奏、合奏等要求出发去训练“团队”精神,那也不是小提琴初学阶段的事。初学阶段,有更关键的基本功要学:按弦、运弓、音准、音色等。霍曼教程的失败之处就在于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太多。空有花拳秀腿乱人耳目,没有真功夫。
当你演奏的时候,别管你的听众是谁。当你演奏的时候,要永远觉得有一位大师在谤听。——舒曼
502
 楼主| wld4803 发表于 2010-8-27 10:49:00 | 只看该作者
刘太太写:
       非常谢谢一刺老师的指导,接受您的建议,只是马洛夫斯基、扬尼希诺夫、巴克拉诺娃、罗迪奥诺夫、丹克拉教材暂时还没有,不过我会去买的。不知我能否能有成度去练这些练习。还请您赐教一下。谢谢了。
        霍曼这书我是不会不练的,因为我喜欢它。呵呵,,,,,,我想我还是不愿意把它丢掉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27 11:09:12编辑过]
503
歌手 发表于 2010-8-27 14:21:00 | 只看该作者
看年纪吧,成人咱这年龄,太过于技术性就是去了音乐本身的追求了。喜欢的乐曲拉拉表达一下内心的情感挺实在的,太注重技术有时过于为了炫技才是真有点虚荣啰。

运弓,音阶,揉弦,音准,开塞第一课保留指并指练习,咱近一年来每天早上也就是这些最最基本的基本功,然后用旋律强的曲子拿来练习才好提高音准没啥不好的,所以我觉得想用霍曼就用。

咱已练会40--50首中外名曲,包括梁祝,基本能拉出,在现场拉听众们都能认可,几十万人口的小城市也没几个比咱拉得好的业余人士。咱把拉不好的地方全单独提出来当练习曲反复慢练快练,

开塞后面的课咱也练了些,背不出谱不熟悉曲子效果了也不好。手眼并用看五线谱也快累,速度节奏和音准也不方便纠正。以后再看看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27 14:40:35编辑过]
504
菠萝蜜多 发表于 2010-8-27 15:08:00 | 只看该作者
写给刘太太:让我们感动的不是你的琴声,而是你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我们这些痴迷者身后还有这么多的同行人,快乐轻松学琴,我们用不着背着包袱爬山,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拥有今天的好日子,每天需要默讼的就是生活多美好,那些不拉琴天天跳大秧歌的老人们不也很快乐么.
505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0-8-27 16:49:00 | 只看该作者
506
DoSoDoMiSo 发表于 2010-8-28 04:4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guodaidai在2009-4-23 23:49:00的发言:

羡慕你啊,鄙人提琴水平颇高,一个楼里人上上下下碰到都会说吾又拉了曲什么新的,好听,可鄙人老婆只是在谈朋友时去听了鄙人几次演出,待日子久了竟说烦了,没有法子,日子还得过,琴也不想放弃,只能去买电子提琴拉,自己戴上耳机,人到底图些什么啊.........

我也买了一个电提琴,晚上拉,邻居还是能听见,怪了。
507
菠萝蜜多 发表于 2010-8-31 10:1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DoSoDoMiSo在2010-8-28 4:45:00的发言:b
>

我也买了一个电提琴,晚上拉,邻居还是能听见,怪了。


加弱音器
508
w6170232 发表于 2010-9-2 15:46:00 | 只看该作者
很赞赏你们老夫老妻,自娱自乐,精神可佳。老年人学琴,又是自学,特别是小提琴,不容易啊!我深有体会,我年纪可能比你们稍大些,六十年代初,自学小提琴,那个年代是找不到小提琴老师的哦!书店里也找不到小提琴的学习资料,好不容易找到一本,还是简谱的,学习方法还是参照二胡的方法,什么“1、5”;“5、2”;“6、3”弦的。现在想来,小提琴用简谱,又是采用二胡的方法,真是太可笑了,也只有在那个年代才会出现。祝你们俩活到老、学到老,越活越开心。
509
w6170232 发表于 2010-9-2 15:52:00 | 只看该作者
我六十年代初开始学琴也是用的霍曼教材,其实那本教材是很不错的,练习曲都是二个声部,学生拉上面的,老师拉下面的,很有兴趣性。很适合成年人学琴,尤其是更适合你俩一起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2 15:58:51编辑过]
510
eijuy 发表于 2010-9-2 17:08: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波的低迷时期过去了 话说小雨老师总是强调的音准问题 我也很头痛
所以最近我也买了个十二平均律的校音器(确实电脑里的不怎么方便 网购的话50元左右)
一来可以自己校音 二来试着用来练音准
很久以前在论坛里潜水的那会儿 也曾看到过类似的观点 就是小提琴不是12平均律的
这个问题也请教过老师 他说他以前也是这么练过来的 对着钢琴
我想这个12平均律和5度相生律从理论上将 我们都可以明白
不过从实际练习中 这细微的音准差异我还无法分辨 即使用了校音器 也不用非得拉到指针绝对准的位置
用校音器的理由 以我们现在的状况 首先至少还是得知道什么音是准的吧
然后最初几遍练习时一个一个音都用校音器对上 这时对整个练习去的音准就有概念了
这回去上课 虽然提出了一些我右手还有一些陋习要改 不过他说我左手没什么问题了
以上是我个人体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2 17:08:35编辑过]
511
ztzljoy 发表于 2010-9-17 09:30:00 | 只看该作者
哇塞,已经好厉害了耶~~
512
今生他世 发表于 2010-10-4 18:37:00 | 只看该作者

LZ很久不更新了

513
fevberkeley 发表于 2010-10-8 23:55:00 | 只看该作者
就是,等更新ing..
514
andyisgood 发表于 2010-10-9 01:39:00 | 只看该作者
超興福的!!真好,有練伴
515
 楼主| wld4803 发表于 2010-10-18 16:27:00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10月18日
    一个多月没有更新笔记了,还有不少新老琴友们在关心着我们,谢谢大家!
    老婆9月18日去了老家攸县,已整整一个月了,到现在还没回来,因为她妹妹去澳门学习,她要帮助妹妹照看正在上初中的孩子,可能要到下个月初才能回来。
    虽然他妹妹家有小提琴,老婆这次还是带了自己的小提琴去,每天妹妹的小孩去上课时,她就在家练琴,听电话里讲:《沃尔法特》已练到第20课。《霍曼》第三册练到了33课。此外,每个礼拜天她还要去教堂给唱诗班作钢琴伴奏(这个钢琴伴奏原来是他妹妹担任的),所以平时也要练一些教堂合唱钢琴伴奏曲目。这一个多月她还是一直在加紧练习,只是她妹妹家没办法上网,这学琴笔记就不能及时更新了,但是他的小提琴一定会坚持练下去的。 等回来她可能又会发录音向琴友们汇报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9 13:13:19编辑过]
516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0-10-19 11:08:00 | 只看该作者
517
 楼主| wld4803 发表于 2010-11-5 15:19:00 | 只看该作者
刘太太写:很久未写笔记了,有多种原因,首先我感觉这段时间没有多少进步,再就是老师总是不务正业,每天忙于在QQ种菜,不管我,我心里很烦。
烦归烦,但我还是每天花了不少时间在练习,前一段回老母家,练了《沃尔法特》几条,《霍曼》几条,但还没练到位,今天还在加紧拉着呢。还不好意思亮给大家。等到练的有点样子了发一个上来听取各位老师、琴友们的批评指正。
518
yashiso10 发表于 2010-11-6 01:08:00 | 只看该作者
很羡慕你们呀~~
519
peipeiwen 发表于 2010-11-6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一刺在2010-8-20 13:23:00的发言:
看完了全帖的49页。我严重地向刘太太提出一个建议:

霍曼小提琴教程没多大益处,甚至非常有害,而刘太太却一直用它作为初学阶级的教材。这本教材的练习曲基本上取材于歌曲或其他音乐作品的旋律曲调很甜俗,节奏却丰富而复杂。——这样的特点完全与精深而凝练的器乐艺术的风格背道而弛,而更像是流行音乐的轻歌慢吟。缺乏精细的技术训练内容,而流于追求甜俗的感官效应,没有系统的指法弓法训练;在音乐与技术的关系上,它更是违反循序渐进的进度。也就是说,由于这本教材的练习曲取材于歌曲与其他音乐作品的旋律,对初学阶段偏重于基本功的技术要求而言,它们的音型和节奏具有不必要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霍曼的这些所谓练习曲实质上是乐曲,只能作为严格的技术训练之外用于调节感官的佐料。

初学小提琴一定要用沃尔法特开塞这些教材,才能培养出完整而深厚的音乐素质。我想,或许刘太太也是难以摆脱平常人的某些俗气吧,总觉得霍曼这样的乐曲好像很好听。

          
                    看到您的这些言论,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一刺老师您是业余的,而且拉的不怎么样 ...........

520
ann_lxm 发表于 2010-11-15 17:06:00 | 只看该作者
留个记号,慢慢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4 09:0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