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身份鉴定---老德国琴还是老意大利琴?

[复制链接]
41
 楼主| fliu2010 发表于 2010-9-2 07:5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一夫在2010-9-1 22:08:00的发言:

几幅琴头的照片是两把琴的不假,可一点也靠不上边有什么可比吗?就好像人的脸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却是毫不相干的人.

但愿您的职业是一位破案的刑侦人员,就可能从画像和疑犯之间找到微妙的共同点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2 8:00:31编辑过]
工作要持之以恒,真诚的艺术家不能借口情绪不佳而束手坐待。——柴可夫斯基
42
zm98 发表于 2010-9-2 12:01:00 | 只看该作者
这琴争论的这么厉害?!楼主可否说说来历?怎么到手的?
43
zyw8000 发表于 2010-9-2 14:2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琴系人生在2010-9-1 18:32:00的发言:


zyw8000:您好!
我在论坛仔细地看了一下您所有发表的回帖,您文采太好了,赞一下!许多事情你只点到为止。高人!!!

呵呵!我尊敬的“琴系人生”老师您好!谢谢您对我的关注和表扬!您对我的“高人”之称,让我羞愧难当!要说高人,您才是真正的高人啊!您的钻研精神,您的过人才智,倒是让我敬佩不已,十分敬仰!愿咱俩与所有我尊敬的老师和朋友们一起,携手共进,友谊地久天长!

44
zyw8000 发表于 2010-9-2 14:4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m98在2010-9-2 12:01:00的发言:

这琴争论的这么厉害?!楼主可否说说来历?怎么到手的?

呵呵!对“zm98”老师的建议、要求,我举双手支持!对于这把琴的来历,如果“fliu2010”老师愿意介绍,我也很想知道!我真诚地翘首以待,期盼聆听伟琴来历介绍!

45
月朗星稀 发表于 2010-9-2 15:19:00 | 只看该作者
444和446是一把琴,其它照片是另一把琴。琴弦的旋轴不一样。
46
 楼主| fliu2010 发表于 2010-9-2 19:4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yw8000在2010-9-2 14:45:00的发言:

呵呵!对“zm98”老师的建议、要求,我举双手支持!对于这把琴的来历,如果“fliu2010”老师愿意介绍,我也很想知道!我真诚地翘首以待,期盼聆听伟琴来历介绍!

此琴还待鉴定,怎能称“伟琴". 前面我已谈过自己的鉴定结论,并不具备'权威”型,只是个人看法而已。但个人看法也需具有合理性与学术性才有意义。 我会如实回答所有提问的网友,不计较某些偏激的语言,没关系的。既然敢把琴贴出来,就是要让大家看。是东施而要冒充西施是不可能的。我还会贴出各种老琴照片,谈我喜欢她们的理由和故事,这就是小提琴人生。我们应该真诚对待一切,才能有好的报应。我跟小提琴很结缘,希望自己是帕格尼尼转世,所以5年前的网名是paganini2000,在过北京社区的人会记得我。遗憾的是我没有天才,再努力都不是演奏家,有点滑稽吧! 这把琴确实经历了多年的苍桑,那些被磕磕碰碰,修修补补的琴边就是岁月的见证。 读一把琴如同读一本书,要仔细品味才知其奥妙。此琴的声音可谓非常优秀,是当之无愧的音乐会独奏用琴。某著名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曾经拥有她六年之久,奇怪的是此琴对他抵触,不愿发声,后来被人高价买走,一个月后,琴苏醒了:既敏感,又振动,既强大,又柔和,奶油味十足,qda弦的高把位拉到指板以外,快接近琴马都无有沙哑,明亮如笛!如果那首席现在知道了,要气得半死! 告戒网友一个常识,鉴定琴声先别拉,拨奏一下空弦,如果g弦共鸣长久,才是好琴。此琴拨奏效果惊人,余音绕梁,经久不绝,无与伦比。寻音而识琴:真会有来头吗? 敬待高人指点!
47
小于 发表于 2010-9-2 20:3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提琴我最爱在2010-9-1 11:49:00的发言:
小于,你是这个版的版主.有责任也有义务把你的看法讲出来,不用太世故.这不是鉴定真伪.我拉琴的人都能看出如此垃圾的琴,难道你看不出来?


    呵呵,那不完了。  这个还不用我说什么吧。

48
提琴我最爱 发表于 2010-9-2 21:31:00 | 只看该作者
小于版主,我十年前请郑荃老师帮我修过琴.我觉得郑老师为人虽然谦和,但在谈论琴时很直白,从来不拐弯末脚.
49
 楼主| fliu2010 发表于 2010-9-2 21:4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小于在2010-9-2 20:32:00的发言:


    呵呵,那不完了。  这个还不用我说什么吧。

其实论坛是个好玩的地方,一个小社会。到这里来我很受教育,懂得要忍耐。 不同的看法很正常。追求真知吧,这是人类的共同目的。
50
wylq 发表于 2010-9-2 22:17:00 | 只看该作者
老琴的神韵不是这么容易模仿的
51
 楼主| fliu2010 发表于 2010-9-2 22:5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提琴我最爱在2010-9-2 21:31:00的发言:
小于版主,我十年前请郑荃老师帮我修过琴.我觉得郑老师为人虽然谦和,但在谈论琴时很直白,从来不拐弯末脚.

在我们国内,对老琴的关注还是相对稀缺。
提供一点话题是必要的。
老琴资源有限,应予以抢救,发掘,使她服务社会。就算是拉圾琴,也有拉圾琴的用处。
如果有人硬把拉圾琴说成名琴,由他说去,没人理他,也没人买。怕什么。
至于误导大家,是会遭到笑话的,不会有人去上当。
学术上有争论是百花齐放,是爱琴者之福。
学会如何鉴定小提琴很重要,今后不会被骗,也不会与好琴擦肩而过。
我不是商人,不是制琴者,也不是修琴者,你可以不爱我,但不必防我,我绝无害人之心,更无误人之举。一切都是学,一切都是求,一切都是爱。
我是老琴的粉丝。
我是小提琴专业音乐工作者。我是paganini2000

52
高山大海 发表于 2010-9-2 23:2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fliu2010在2010-9-2 22:57:00的发言:

在我们国内,对老琴的关注还是相对稀缺。
提供一点话题是必要的。
老琴资源有限,应予以抢救,发掘,使她服务社会。就算是拉圾琴,也有拉圾琴的用处。
如果有人硬把拉圾琴说成名琴,由他说去,没人理他,也没人买。怕什么。
至于误导大家,是会遭到笑话的,不会有人去上当。
学术上有争论是百花齐放,是爱琴者之福。
学会如何鉴定小提琴很重要,今后不会被骗,也不会与好琴擦肩而过。
我不是商人,不是制琴者,也不是修琴者,你可以不爱我,但不必防我,我绝无害人之心,更无误人之举。一切都是学,一切都是求,一切都是爱。
我是老琴的粉丝。
我是小提琴专业音乐工作者。我是paganini2000

有点接受fliu2010的观点了。
53
小于 发表于 2010-9-3 00:3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提琴我最爱在2010-9-2 21:31:00的发言:
小于版主,我十年前请郑荃老师帮我修过琴.我觉得郑老师为人虽然谦和,但在谈论琴时很直白,从来不拐弯末脚.



   行。  那我就直接点儿。  

     国外工厂琴。 没必要和Guarneri相比。 楼主希望鉴定是不是Guarneri原作,实在有点儿可笑。
 
    楼主多次以老琴名义发这种琴的照片, 我觉得毫无意义。

    楼主多次的这样的行为,不禁让我怀疑楼主发帖的真正目的。

    原来楼主发帖的时候我已经旁敲侧击过了, 只是不希望“追跑打闹”的情况出现而已。 

    还是直接开枪比较简单。

   
    砰~

    

54
孤独的琴声 发表于 2010-9-3 02:12:00 | 只看该作者
就是应该这样,支持小于。那个高山什么大海的,明显是马甲。国外老琴我家就有四把,除了一把材料好些,看起来还行,别的基本是惨不忍睹,都是朋友从国外搞回来想赚些来回国外的机票钱,托我帮他卖。我绝对不会介绍给我的学生,除非有那些暴发户,又不以拉琴为生,又有老琴情节,不在呼钱的人,可能会帮帮我的朋友,最多两万人民币就差不多了,卖多了都怕晚上鬼敲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3 3:37:23编辑过]
55
 楼主| fliu2010 发表于 2010-9-3 06:3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小于在2010-9-3 0:38:00的发言:



   行。  那我就直接点儿。  

     国外工厂琴。 没必要和Guarneri相比。 楼主希望鉴定是不是Guarneri原作,实在有点儿可笑。
 
    楼主多次以老琴名义发这种琴的照片, 我觉得毫无意义。

    楼主多次的这样的行为,不禁让我怀疑楼主发帖的真正目的。

    原来楼主发帖的时候我已经旁敲侧击过了, 只是不希望“追跑打闹”的情况出现而已。 

    还是直接开枪比较简单。

   
    砰~

    

觉得可笑吗? 毫无意义吗?我不这样认为!我发贴的目的非常明确:热爱。我拉琴45年了,今年63岁,仍坚持每天练琴5小时,我的理想是最终登上独奏舞台。您还年轻,涉世未深,怀疑我发贴的目的可以理解。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也是有问题的,不少人追名逐利而忽视了真正的艺术。我知道自己不是天才,但我不甘堕落,相信勤能补拙,一直在冲击小提琴演奏的顶峰。做琴,修琴,卖琴都不是我的目的,我淘汰的琴都送朋友,不卖,仅有一个例外,1973年,我为了考四川乐团,被迫把自己心爱的意大利米兰老琴格拉迄罗以200园人民币卖给了某主考官,最终还是没考上。这件事成了我永久的痛。您要相信我的话。我不赞成您的某些观点,但坚决维护您说话的权利。我知道您对老琴有个人的看法,可不可以再多投入一点,多关注一点,多引导一点,这对丰富版面可能更好吧?我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些,但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请允许我用论语中一段话作为本回帖的结尾好吗?这段话专指我对人生的理解,跟本贴无关!“ 夫子之道至大,故为天下所不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吾之耻也,夫道已大修而不容于天下,有国者之耻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4 9:51:48编辑过]
56
提琴我最爱 发表于 2010-9-3 07:47:00 | 只看该作者
对楼主的痴迷还是很感动的.但是您对琴的认识还差的太远.这也正常.我们乐团在1950年花当时的天价1300元买了一把相当不错的琴,一直被认为是意大利名家古琴.近年经鉴定是一把不错的德国琴,但声音很好.您的琴和这样的琴根本没有可比性.6年前乐团给我们换了一批琴,大概平均每把1万美元,也没有意大利琴.但也决没有您那样的琴.我见到的老琴实在比您多太多了,所以多少懂些.您需要从入门学起,走出误区.
57
高山大海 发表于 2010-9-3 09:02:00 | 只看该作者
fliu2010:
1973年,我为了考四川乐团,被迫把自己心爱的意大利米兰老琴格拉迄罗以200园人民币卖给了某主考官,最终还是没考上。这件事成了我永远的痛。

孤独的琴声:

那个高山什么大海的,明显是马甲。
--------------------------------

那“某位主考官”应该不会是夏敬熙或张孟琦中的一位。
58
我祖宗 发表于 2010-9-3 09:1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高山大海在2010-9-3 9:02:00的发言:
fliu2010:
1973年,我为了考四川乐团,被迫把自己心爱的意大利米兰老琴格拉迄罗以200园人民币卖给了某主考官,最终还是没考上。这件事成了我永远的痛。

孤独的琴声:

那个高山什么大海的,明显是马甲。
--------------------------------

那“某位主考官”应该不会是夏敬熙或张孟琦中的一位。

意大利米兰老琴格拉迄罗-----能详细介绍一下这把琴吗?
59
l474361 发表于 2010-9-3 09:1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孤独的琴声在2010-9-3 2:12:00的发言:
就是应该这样,支持小于。那个高山什么大海的,明显是马甲。国外老琴我家就有四把,除了一把材料好些,看起来还行,别的基本是惨不忍睹,都是朋友从国外搞回来想赚些来回国外的机票钱,托我帮他卖。我绝对不会介绍给我的学生,除非有那些暴发户,又不以拉琴为生,又有老琴情节,不在呼钱的人,可能会帮帮我的朋友,最多两万人民币就差不多了,卖多了都怕晚上鬼敲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00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00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00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00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01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01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01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01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01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01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022.jpg:




您这也能称的上老?只有二十年左右吧,还有一把感觉有点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3 3:37:23编辑过]

60
zyw8000 发表于 2010-9-3 09:5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fliu2010在2010-9-2 19:42:00的发言:


此琴还待鉴定,怎能称“伟琴". 前面我已谈过自己的鉴定结论,并不具备'权威”型,只是个人看法而已。但个人看法也需具有合理性与学术性才有意义。我会如实回答所有提问的网友,不计较某些偏激的语言,没关系的。既然敢把琴贴出来,就是要让大家看。是东施而要冒充西施是不可能的。我还会贴出各种老琴照片,谈我喜欢她们的理由和故事,这就是小提琴人生。我们应该真诚对待一切,才能有好的报应。我跟小提琴很结缘,希望自己是帕格尼尼转世,所以5年前的网名是paganini2000,在过北京社区的人会记得我。遗憾的是我没有天才,再努力都不是演奏家,有点滑稽吧!这把琴确实经历了多年的苍桑,那些被磕磕碰碰,修修补补的琴边就是岁月的见证。读一把琴如同读一本书,要仔细品味才知其奥妙。此琴的声音可谓非常优秀,是当之无愧的音乐会独奏用琴。某著名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曾经拥有她六年之久,奇怪的是此琴对他抵触,不愿发声,后来被人高价买走,一个月后,琴苏醒了:既敏感,又振动,既强大,又柔和,奶油味十足,qda弦的高把位拉到指板以外,快接近琴马都无有沙哑,明亮如笛!如果那首席现在知道了,要气得半死!告戒网友一个常识,鉴定琴声先别拉,拨奏一下空弦,如果g弦共鸣长久,才是好琴。此琴拨奏效果惊人,余音绕梁,经久不绝,无与伦比。寻音而识琴:真会有来头吗?敬待高人指点!

呵呵!从上述放大加粗的短短几字中可看出,“fliu2010”老师的说话越来越理智了。赞一下!我也觉得,琴是人做的。真正伟大的,应该是做出可以被称为“伟大”的琴的——人,而不应该是琴本身!因此,简单地把一把琴称为“伟大”的琴,说实在的,感觉稍稍有些过了分。再怎么好的琴,如果把“伟大”两字加上身,看上去,总会有点毛骨悚、汗淋淋。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2 00:0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