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fliu2010在2010-9-3 6:30:00的发言:
觉得可笑吗? 毫无意义吗?我不这样认为!我发贴的目的非常明确:热爱。我拉琴45年了,今年63岁,仍坚持每天练琴5小时,我的理想是最终登上独奏舞台。您还年轻,涉世未深,怀疑我发贴的目的可以理解。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也是有问题的,不少人追名逐利而忽视了真正的艺术。我知道自己不是天才,但我不甘堕落,相信勤能补拙,一直在冲击小提琴演奏的顶峰。 …………………………………………………………………… 我知道您对老琴有个人的看法,可不可以再多投入一点,多关注一点,多引导一点,这对丰富版面可能更好吧?我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些,但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请允许我用论语中一段话作为本回帖的结尾好吗?这段话专指我对人生的理解,跟本贴无关!“ 夫子之道甚大,故为天下所不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吾之耻也,夫道已大修而不容于天下,有国者之耻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呵呵!尊敬的“fliu2010”老师,敬请允许我就您此帖发言,说说个人感想! 对于版主“小于”老师所称之“怀疑”,我个人认为,缘起于您之前对您所展示的琴,由于您的“溺爱”,“吹”得似乎有点过分。因此,难免造成别人对您贴图用意的误解。现在您已把情况说明,相信不会再有如此这类之话语! 事实上,任何事物,一旦过了分,愿望与结果,很可能背离。由于人们说话、做事的过分,良好的愿望,往往收到不良的结局。所以,说话、做事,大家一定要实事求是! 对于您63岁的年纪,45年拉琴经历,现在仍每天坚持练琴5小时。我除了敬佩,就是折服!对于您的爱琴与老琴情结,我也同样致以敬意!但还是这句话,对待任何事物,一定要实事求是。在探索提琴理论、提琴鉴定、提琴品味、提琴演奏等等等等方面,言语用辞,尽量不要过分,尽量切合实际。这样,就不会造成误解或引起歧义。至少,可以避免许多不该发生的多余。对于老琴,爱,绝对可以,而且很有意义。所有爱琴之人,都应该支持而绝不应该贬低(指对琴之爱而非指老琴)!但把一般的或者比较不错的老琴,吹得天花乱坠了(注意是“天花乱坠”而不是一般正常地“吹”)。尤其把明明别人做的琴,硬说成是斯爷瓜爷做的了(这里是泛指,没指您。您可千万不要误会!)。这样的做法,其用意再好,结果一定不如人意! 对于您的以老琴来丰富版面的建议,我也表示个人的绝对支持!大家可以尽力而为之。不过,我力量太小,地位卑微,说了不算数! 至于您后面引述的“夫子之道甚大,故为天下所不容”。我个人以为,现今时世,已与夫子在世之日大为不同。夫子之道,早已一扫“天下不容”之态,已为天下大容。与《论语》彼时之世恰恰相反,如今行夫子之道者,乃真君子也! 因您前面已出大度之言,故我趁隙斗胆发发感想,随意说说。绝无不敬之意,切勿误会为盼!我之言若有错,敬请先予宽恕,再予指正!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3 10:58:1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