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动动的学琴笔记

[复制链接]
41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7-22 14:06:0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古典音乐会很多都不允许1.2M以下的孩子入场, 上周是第一次带孩子去听音乐会, 结合了40多种乐器,穿插了搞怪,魔术表演,古典音乐以非常活泼的形式表现出来,比之前带他去看的音乐剧更精彩,孩子兴致勃勃地观赏完了整场演出
我每天苦练14个小时,现在却有人叫我天才?!——萨拉萨蒂
42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7-22 14:1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ybb1019在2014-7-21 10:41: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图片2014072213464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周末去听了钢琴演奏,演奏者是David Wang,学习钢琴14年,在众多国际钢琴大赛上获奖,现就读于哈佛大学经济学系二年级,并获得了哈佛2013才艺大奖,在美国参议院有三年的暑期实习经验。不得不说这条路走得漂亮!

他说他暑期在家里练8-12小时,而且还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小时候曾想放弃不想练琴的时候,就是妈妈陪这他一起练,坚持下来的.
43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7-23 13:54:0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晚饭后,下楼散步,刚到楼下动动突然叫头疼,赶紧带他回家躺下,孩子说头疼得象有人一直在敲打一样,象用100度的开水烫了一样疼,撇着嘴说疼的想哭,我说不要忍,想哭就哭吧没关系~~ 
  
     前一阵也叫过是头晕,带他查过内科脑CD,没发现什么异常.已经预约了神经科要到月底才能排上号,昨晚突然第一次说是头疼,不是晕.那一刻真的很担心......

     让他好好躺着,问他想不想喝奶或听故事.他说想让妈妈拉琴给他听.于是我随手拿出他的小提琴(我的琴在另一间没开空调的屋懒得去拿),从铃木第一册一页一页开始拉,自己也权当练习了,他一阵一阵地呻吟着,逐渐安静了下来,过了一段时间开始插话,这里DOL要还原的,SOL又拉高了.........又过了一会儿,他坐起来了,开始学着老师的样来指导我的手型....... 


     突然跟我说,妈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音乐可以治病,我的头不疼了! 

    然后一把夺过我手中的小提琴,迫不及待地拉起自己喜欢的曲子,边拉边跟着音乐的节奏很享受晃动着~虽然没有拉老师这次布置的作业.我也没忍心去管他.一晃9点了,赶紧催他收琴,上床睡觉听<<窗边的小豆豆>>这是他最近最喜欢听的故事~~
44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7-24 15:53:00 | 只看该作者
转来学习~~
      掌握乐器学习小提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是知识的积累过程,也是人体器官(主要是双手)动作适应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有几个关口是必须经过的。每个学习者有着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条件,也有着个性差异,有的人对某些关口很容易就过去了,也有的遇到了瓶颈怎么也过不去。作为教师应该针对具体的学生想各种办法帮助他尽快过关。  

 第一道关口:   对乐器的支撑   包括持琴持弓,左手手型,弓弦关系。   
常见的问题有:琴头低,弓子不能与琴弦形成直角关系,弓子歪来歪去,左手3、4指站不起来等等。   
1、琴头低   演奏小提琴要求正确的两个支点的持琴,在初学时左手臂是有点累,但如果坚持每天五分钟的正确姿势锻炼,(有时可以将琴顶在墙上)经过一个阶段养成了习惯,会发现找到了平衡感觉的持琴姿势,反而不累。反而琴头越低越举不起越累。有的小孩看着谱,琴头总是越拉越低,可以让小孩自己提出琴头的位置大约在五线谱的第几行?经常用这个标准来提醒和检查自己。   
2、发音不好,声音弱   把弓子放好在弦上要求勾住弦做出一个重音,这个声音要有共鸣,要能听到琴弦的振动。从分弓开始,最好拉一下停一下,每次都有个新的开始。即使拉连弓的乐句,也可以拉一小句后停一下,特别是换弦时,要换到新的弦后再运弓,经常做“拉拉停停”的练习会帮助改进声音。   

   第二道关口:   左手熟悉指板   包括手指排列,以及对于第一把位至第五把位内各个把位的指法的掌握。   这个阶段是“搞脑筋”的阶段,要发展头脑的理解力、推算力、分析和记忆的能力等。   常见的问题有:分不清全音半音、搞不清调号、该升不升该降不降、把位指法不熟、学会了一种又忘了前一种等等。  
3、学习乐理知识,学习各个把位的音阶,学习固定第二把位及第三把位的常用调音阶和琶音,直到熟练掌握。   4、手指排列搞不清,把常用的几种手指排列分成不同类型。如A、B、C、D等。有意识地说出现在的乐句是哪种排列类型?   

   第三道关口:   找动作平衡   包括右手对弓根弓尖的平衡,对各琴弦换弦平面的平衡,左手四个手指按指的平衡,换把动作的平衡等等。   常见的问题有:   
5、运弓不直   对弓根和弓尖的两点无概念,没有搞清手臂在这两点的位置以及联系这两点的动作关系。   我们人的手臂在运弓时其实和鸟儿展开翅膀是很相像的,想象一下鸟儿在停下时缩起的样子和我们在弓根时的状态是很像的,当鸟儿展开翅膀飞翔时,打开的是胸骨,我们学习鸟儿展翅就不要因肩松垮造成弓子滑落。在每条弦上放在弓根,弓尖的位置,做“鸟儿展翅”的练习会帮助运弓走直。   
6、手指过分用力或手指无力   手指过分用力的人往往是加用了手腕或手掌的力量,而不是手指只用指根以上的动作。可以将手掌放在第三把位,靠在琴颈弯处,使得手指只能以做手指根以上动作。练习塞夫契克等人的手指练习。手指无力者一般是手指没有站起,尤其是小指一定不要变成笔直形状。   

   第四道关口:   学会听,发展心智能力。   包括听音准,培养内心节奏,学会读谱和背谱等等。   常见的问题有:   
7、音不准   培养学生听音准,要学会充分利用空弦,在第一把位时建立用3指对八度空弦,1指对四度2指对三度及各手指平行五度的习惯,在第二把位时用2指对空弦,第三把位时用1指对空弦等。左手的稳定对音准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立起良好的手型对音准就有了很好的基础。   
8、节奏越拉越快   大部分小孩都有越拉越快的习惯,从心理的角度,可能想表现自己有本事,同时也有因为控制不住。如果经常有钢琴伴奏,养成能跟钢琴合作的习惯有助于节奏感的培养。跟着节拍机练习也是很重要的。另外练习有参照的节奏练习,也会帮助建立内心的节奏感。   
9、弓指法记不住   挑出几处有特点的弓法或换把的指法,反复练习直到熟记。别的可以忘记,这几处一定不许忘记,逐渐养成记住旋律同时记住弓法指法的习惯。   
10、背谱老是串错   只靠感性的记忆是不可靠的,要尽早让孩子对乐曲有分析的能力。要像语文学习中分析段落那样,经常看看这首乐曲分几段?有哪些句子看起来相同而实际上不同?用看图找同与不同的办法找出这些难点。培养一边演奏一边像公交车上的售票员报出站名那样在头脑中提醒自己(报出音名)。有的小孩拉琴不是用头脑控制手的动作,而只是靠手的习惯拉琴造成脑手分离这是不好的。   
11、看谱慢   每首乐曲不论是练习曲或乐曲,首先要对调号(手指排列),节拍(心中打几拍)做出反应。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练习曲学得少视谱就慢。最好养成每次学新课时在教师监督下读谱的习惯。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在某个阶段,似乎出现了一只拦路虎,几乎在一段时间内没什么进步。以致老师会觉得“这小孩怎么这么笨?”小孩也没了信心,甚至对拉琴也失去了兴趣。而有的时候突破解决了某个问题,就此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产生了质的飞跃,就此上了一个档次。   这些关口其实就是小提琴的基本功,这些关口有时需要集中突破,也有时需要耐心等待。经过日积月累的努力,产生厚积薄发的效果。一般来说当小孩到十一二岁,心智渐成熟,习惯渐养成,基本功的作用就会显现。如果只顾拉曲目而没有基本功的积累,那么坏毛病出现也就不奇怪了。
45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7-27 13:43:00 | 只看该作者
7.27日 第三十三节课 

(一)空弦音阶琶音练习曲基本功问题 
1.左手手掌要一直立起来,指关节要始终保持立起。 
2.左手大拇指要放松直立搭在琴颈上,露出一小部分。
3.g弦3指偏低,手肘应进来一些,手腕不要动。
4.右手手型应象握个鸡蛋,大拇指注意一直保持弯曲, 腕部放松。

 (二)曲子 
1.《我的国土》通过 
2.《摇篮曲》3指偏低,还原fa节奏慢。
 3.《古老的舞曲》前半部,放3,4指间的半音时,2指偏高。 
4.《第二号小步舞曲》错一个音和一处连弓。满以为这次能通过的,哎~ 

 (三)新课 《古老的舞曲》后半部分 老师示范拉的时候我正好出去接电话了,结果老师又拉了一次让我用手机完整录下来

          抄写G弦音阶,这次新课很少,主要改正基本功存在的问题。
46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7-27 21:57: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非常重要的慢练~
1.慢些你才能更快。
 2.慢练1遍,胜过快练10遍。 
3.能拉得慢也是功夫。
 4.如果慢不下来,说明控制力不够。 
5.本来拉不慢的曲子能慢下来,就是进步。
 6.流畅的慢胜过磕磕巴巴的快。 
7.比原速慢一倍,才算慢练。 
8.慢要慢得均匀、成比例地慢,不要时快时慢。
 9.节拍器是慢练的好帮手。 
10.慢练不在遍数多,在于精神集中。
 11.慢练是为了让你的脑子和耳朵跟上手指。 
12.慢练加唱,可以让脑子保持在场。 
13.慢练容易疲劳,可以采用局部慢练、分段慢练的方式来集中精神。 
14.慢练时也要尽量有表情。 
15.视奏新谱,手慢脑快、少断少错,提高效率。 
16.复习旧曲,慢多于快,防止弹“油”。 
17.背谱慢速背,更加靠谱。
47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7-29 22:46:0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看这本书 ,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家长的必修课,学琴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



48
晶晶爸爸 发表于 2014-7-30 13:12:00 | 只看该作者
哪儿买的啊。
49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7-30 13:3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晶晶爸爸在2014-7-30 13:12:00的发言:
哪儿买的啊。

是当当网买的,方便又便宜。
50
shui8110188 发表于 2014-7-31 22:19:0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分享
51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8-1 22:3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hui8110188在2014-7-31 22:19:00的发言:
多谢分享

不客气,这里本就是一个很棒的分享平台,我也是初学者,门外汉,愿我们在学琴路上少走弯路,相互鼓励,一起坚持下去!
52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8-1 22:46:0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去儿童医院预约的神经内科做检查了,原因基本判定是由于鼻窦炎引起的头部不适,开了2种药回来吃。找到病症,一颗心总算放下来。今天带他来无锡玩两天,琴也带上了,学小提就是方便,不象学钢琴的外出旅游,要到处找有钢琴的大堂,还要经得同意。只是今晚在酒店拉琴,只拉了些自己喜欢的曲目,时间也练得比平时短。哎~出来玩练琴要求放低了。
53
小圆圈 发表于 2014-8-2 00:02:00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好
54
小圆圈 发表于 2014-8-2 00:02: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55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8-5 10:4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小圆圈在2014-8-2 0:02:00的发言:
学习了

共同进步,加油!
56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8-5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受吴韵洁学琴故事的启发,也告诉动动:每件乐器里都有一个小小的乐器精灵,我们看不见,但是它真的存在。如果你奏出了美妙的音乐,它就会在空中随着音乐跳舞。如果你继续演奏,其他的音乐精灵就会从各处赶来参加舞会 ——只要你用心去演奏。但是你拉的曲子一定要美,否则会把狼甚至妖怪招来也说不定呢。 

    他睁大眼睛好奇又若有所思的听完,拉琴的时候果然很投入~~如果能够激发想象力,在拉琴时随着韵律去想象一个故事。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故事音乐情节中,真正的去感受,享受音乐,而不是只做个拉琴的“机器人”。
57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8-6 20:15:00 | 只看该作者
8.6日 第三十四节课  
 
(一)空弦音阶琶音练习曲基本功  
1.第一种手型a大调和d大调通过。 
2.左手大拇指要一直保持竖直放松状态。
3.第二种手型通过。
4.第三种和第四种手型音阶练习曲继续巩固。 

 (二)曲子 
 1.《摇篮曲》3指偏低,注意连弓。 
 2.《古老的舞曲》注意dol是还原不是升Dol。
 3. 巴赫的《第二号小步舞曲》三指音准问题。 

 (三)新课 巴赫的《第三号小步舞曲》全部            
58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8-7 22:11:0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从少儿图书馆借来了8本有趣的书,其中一本是讲十二生肖的故事,说到兔觉得自己一定比牛跑得快,能拿到第一名,也起了个大早跑去玉帝那儿报名,但半路看不见牛追来,就去偷懒睡觉了,结果只排到第四名。 

    今天练琴磨蹭的时候,我就赶紧拿出我自己的琴练习,并让他象故事里的兔子那样偷懒,这样我就有机会可以超过他了。结果自然激起了他的好胜心,自己练起琴来。 

    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我之前一直提醒但他经常会烦躁,今天我故意拉出来,让他做小老师纠错,效果不错。 看来陪练的方法也要不断摸索改进才行。
59
晶晶爸爸 发表于 2014-8-7 23:3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ybb1019在2014-8-7 22:11:00的发言:
     昨天从少儿图书馆借来了8本有趣的书,其中一本是讲十二生肖的故事,说到兔觉得自己一定比牛跑得快,能拿到第一名,也起了个大早跑去玉帝那儿报名,但半路看不见牛追来,就去偷懒睡觉了,结果只排到第四名。 

    今天练琴磨蹭的时候,我就赶紧拿出我自己的琴练习,并让他象故事里的兔子那样偷懒,这样我就有机会可以超过他了。结果自然激起了他的好胜心,自己练起琴来。 

    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我之前一直提醒但他经常会烦躁,今天我故意拉出来,让他做小老师纠错,效果不错。看来陪练的方法也要不断摸索改进才行。

你方法不错,也比我有耐心。
60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8-8 09:5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晶晶爸爸在2014-8-7 23:36:00的发言:

你方法不错,也比我有耐心。

      做为爸爸能付出这么大的精力和耐心培养孩子真的很不容易,不愧是个好爸爸.我们家爸爸这方面是根本不会管的.好在也不干涉. 只有我们陪练的家长能体会到,每天陪孩子练琴是件多么容易着急上火的事,需要斗智斗勇,对家长本身也是一种很大的考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4 18:28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