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家长们不要对孩子发火


2016-3-21 13:26 | 作者: y1788867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孩子学琴,确实很辛苦,喜欢学的承受着生理上的辛苦,而不喜欢学的更要承受心理上的痛苦。作为一个琴童的家长,我觉得大家应该多理解孩子一些。所以就教自己孩子的一些体验和大家交流一下。 虽然我四岁半的小孩学 ...
孩子学琴,确实很辛苦,喜欢学的承受着生理上的辛苦,而不喜欢学的更要承受心理上的痛苦。作为一个琴童的家长,我觉得大家应该多理解孩子一些。所以就教自己孩子的一些体验和大家交流一下。

虽然我四岁半的小孩学钢琴(我自己学小提琴),但我觉得家长的教育方法都是一样的。我老婆的脾气比较大,错了就大声训斥,再错就打手。结果孩子急了,越弹越毛,越弹越错,老婆骂得就更凶,最后小孩眼泪汪汪看着她不知道该怎么办。老婆脾气就更大了,一把把孩子推下琴凳,关上琴盖,骂道:今天别练了,以后也别练了。孩子就更伤心了(我家孩子属于喜欢弹琴的那种),挣扎着也要爬上琴凳,打开琴盖。可我老婆不给她谱子。。。。。。这种场景发生过几次,看着真让人心酸。

而我的方法一般是冷处理(但有一个原则,任务没有很好完成不能结束当天的练琴。我不象老婆发火那样让她滚,而是不说话坐这,反正我不走你别想走)。我认为孩子弹错很正常,不弹错才不正常(那是天才,属于不正常的范畴,呵呵)。所以出现错误没必要发火,大部分琴童家长包括我老婆都不会弹琴,所以我常要我老婆也去弹一下,她要不出错晚上我做饭(还真没做过饭,毛病总能挑得出,呵呵)。对待孩子的错误要以温和、不厌其烦的提示为主(不要说“错”这个字)。比如孩子手型紧张,我轻轻拿起她的手晃一下再摆回去;某个手指僵直,我用铅笔轻轻指一下;音弹错了,我就用铅笔敲一下那个音符;节拍不对,我就大声数两小节带她一下;情绪轻重不对,我就用不同音高的数节拍声提示她一段。弹完以后,我让她自己回忆一下哪里不好听或者错了(我不说她错,但她自己可以说自己错,同样可以明白错误在哪里,但带给孩子的情绪是完全不同的),然后给她讲解。接下来趁热打铁让她再弹一遍,凡是上一次提示的错误能改正过来的我都会说一声:"很棒"“好听”“不错”“哇塞”。这样对孩子帮助很大,刚学的时候,每次遇到困难她老是说:“这曲子好难”“我不会弹”“我弹不好"之类的。现在遇到困难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下一次一定会弹好的”。

当然,有时候你方法再温和,孩子再聪明,她也会有遇到无法突破瓶颈的时候。比如有一次弹双手的时候,高音部是延长和跳音的组合,低音部是不同节奏的和弦组合。有两小节弹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接不上,孩子都沮丧了。我也实在没辙了(不可否认,那次我确实想骂她笨了,但我没有),我只有让她下去玩玩,等下再来。没想到再来时弹的好一些了,我很兴奋,表扬,又让她去看一会动画片,但要保证一定要整首歌通过。她很高兴得去了,动画片插播广告时自己一蹦一跳得过来了。上琴,很顺利得一遍通过。很高兴得喊妈妈过来又表演了一次。从此我又发现了一个诀窍,当遇到的问题让你和孩子都一筹莫展的时候,如期发火,否定孩子,不如让大家都轻松一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我看过某个教授教一个外国学生小提琴的故事,那个外国孩子的琴头很低,教授去纠正,可一松手琴头又低下来了。那外国学生的家长说:“您不用这样做了,他跟过很多个知名老师,每个老师都给他纠正,可现在还是这么拿琴。”教授不信,认为这个基础问题一定要纠正过来,他没有发火也没有失望,在整个课时里一遍又一遍手把手地去纠正这个问题。两个小时结束了,终于,教授不用离开凳子,只要一抬手指,这个学生就知道要把琴头低了,马上抬高。家长非常高兴,教授开玩笑得对家长说:“你这1000美金课时费数得太贵了吧?就学了持琴这一个动作。”家长兴奋得说:“不,很便宜,他换了很多老师,交了几万美金的学费都没有改正过来的毛病,您这一节课就让他纠正过来了。”后来该教授在全美各地授课,该家长就带着孩子坐飞机跟着教授继续上课。所以大部分时候,孩子没有问题,而是教得方法有问题。


回忆孩子刚学的时候就是怕老婆把她的兴趣骂没了,所以我陪得多一些。现在孩子兴趣大了,我也懒了,通常要老婆陪,自己却去玩游戏,让孩子挨了一些打骂,我真的要检讨。我和老婆交流过几次,要她别发火,但她就是认为孩子弹错了是不认真,错几次更是不可容忍的不认真。其实不是这样的,孩子们都希望表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让家长们高兴,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不是每个孩子努力了就能做好。我们做家长的更应该宽容一点。要求从严,态度从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4 11:33:17编辑过]

支持

反对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越越 2010-9-4 14:27
很有道理。<br />值得借鉴。
引用 zynbb 2010-9-4 20:55
<p>赞一个楼主!其实对孩子发火也要讲究策略,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不一样,有的孩子一句重话就流泪,有的需要软硬兼施,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训练要求!<br/>(挣扎着也要爬上琴凳,打开琴盖。可我老婆不给她谱子~~~)<br/>您家宝贝真可爱!有这种韧劲是我心里肯定偷着乐,别骂啦,高兴还来及呢!做做样子吓唬吓唬就OK啦,千万别太过了!要是我的孩子绝对不会爬上去的呵呵!</p>
引用 tellyou 2010-9-5 10:43
父母皆祸害啊
引用 tellyou 2010-9-5 10:44
童年时代心理受到多少创伤
引用 y1788867 2010-9-5 17:25
      是的,每个孩子的特点都不一样,每个孩子每个时期也不一样。家长们需要耐心地多观察多沟通。<br /><br />      我的孩子就属于那种一说重话就爱哭的人,我认为哭是一种家长应该理解认可的情绪发泄(更何况是女孩子),对身心有意,这时候我通常不会阻止她哭,不骂也不哄,我告诉她哭是不解决问题的,但我可以等她先哭完哭痛快了再告诉她怎么解决问题(唯一的弊端就是刚开始时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耐心和口水)。<br />      <br />     刚开始时岳母认为我老是让孩子哭不去哄却说些成人化的道理对孩子太苛刻。但实践中孩子在这些半懂不懂的道理中慢慢变得懂事起来。不那么爱哭了,有问题不着急知道向大人求助;不想弹琴的时候知道向我提出更换时间安排的要求;知道晚上不按时睡觉早上上幼儿园就会很辛苦;知道有克制地吃零食否则会发胖穿不了漂亮裙子等等。<br /><br />    现在岳母也认可我的方法了,孩子再耍性子的时候她们也不干涉了,让我来解决。老婆情绪不好时也是我来接手。但不得不承认我很懒,除了周末带小孩玩一玩,平时我都忙自己的事,练小提琴,玩游戏,锻炼身体。所以即使我老婆脾气不好,小孩依然和她更亲,带得多啊。<br /><br />    但弹琴时小孩更信任我,经常指名弹琴时要我陪,因为我从不在她弹琴时骂她,并且能陪她合奏,手型、识谱、音乐节奏感都比我老婆强。有时候我老婆做示范时,我崽崽会突然大笑:“你手型好难看,象鸡个个的爪子。”让我老婆哭笑不得。老婆甚至还会有教错音的时候,这时候我崽崽都会抓住机会反击,学着老婆教训的口气:“不是这样的,你看看你,又错了吧!真是的!”我老婆半信半疑,喊我来仲裁,从来都是崽崽对老婆错。老婆这时候就假装不高兴地说:“那你来教,我玩游戏去了。”晕,她暗爽了。虽然这是小插曲,有小孩的顽皮和叛逆在里面,但说明孩子自己知道在学琴时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自己会思考会观察。这对她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应该是有帮助的。<br /><br />   <br />    因此我觉得陪小孩练琴不止止是关注练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小孩的良好习惯和自我思维模式的形成,刚开始可能不被小孩理解甚至不被家人理解,但坚持下来收效是明显的。孩子逐渐会变得有主见,善于倾听,善于沟通,勤于思考,自我安排,具有诚信和自我约束。<br /><br />    其实表面上看起来我很幸运,孩子比其他的孩子更听话,更自觉,弹琴接受能力稍强(老师说的),但想一想可能我的教育思维模式不一样,我告诉孩子学东西就是玩,是她自己的游戏,但玩也有规矩,要按规矩玩好,想不想玩出第一名那是她自己的事,虽然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我们依然爱她,但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圈中可不是这么回事,自己去思考当不当第一名。对孩子的生活细节我也不过于插手,我经常对她说那是她自己的生活,不是我的,虽然有时你可以要求我帮忙,比如你不想自己吃饭我很乐意帮你吃掉(呵呵,从两岁起,我小孩吃饭可乖了,生怕被我吃掉。这个让无数家长头痛的问题他们都无限羡慕我,可是当我说出我的方法时,他们又不屑一顾,觉得对孩子太“残忍”,呵呵)。我对孩子说我对你只有两个要求,第一生活上要独立,要有自己照顾自己的本事,可以向我们请求帮助,但不能要求我们直接去帮你做(除非比较危险的事情,比如倒开水);第二思想上要独立,要会思考问题,要会化解情绪(估计听不懂),直接点说就是学会快乐地做事情,快乐地去沟通,不要动不动哭鼻子,发脾气,不解决问题,至少我们不会搭理爱哭的宝宝。这些就是自从孩子能走路能说话以后,我经常对孩子灌输的。看上去是个不负责任的懒家长的所为,但我觉得这样对家长对孩子都会先苦后甜的。这些其实幼儿们的家长可以参考的,但大孩子就不适用了,因为习惯已经养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5 17:26:48编辑过]

引用 y1788867 2010-9-5 17:2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tellyou</i>在2010-9-5 10:43:00的发言:</b><br/>父母皆祸害啊 </div><p></p><br />这个不能这么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方法有不对,但都是希望子女好。
引用 y1788867 2010-9-5 17:4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tellyou</i>在2010-9-5 10:44:00的发言:</b><br/>童年时代心理受到多少创伤 </div><p></p><br />      我就是曾受到创伤的那种,所以我现在很注意避免我的创伤在我女儿身上重现,不压制她,不搞一言堂,注意沟通,协商解决分歧,引导她自主学习,避免让她产生紧张和挫折感。<br /><br />    我父亲现在常感叹:“还是你的教育比我有方法啊。”<br /><br />    我心里说:“那多亏你啊,我是根据你的教育方法在我身上的失败以及对我自身的创伤总结出来的。”但我没说出来,父亲年纪大了,以前的打骂压制教育也是希望我好。只是不适合我罢了,少数人还是可以打骂出来的,不然也不会有那句“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话了。<br /><br />     父亲的教育方法,打骂和思想的压制我是坚决反对的,但生活自理这一方面我继承了下来。因为这让我收益不少,让我在生活中更坚强,没有成为被人不齿的啃老一族。可奇怪的是父亲反倒对我女儿的生活照顾地无微不至啊,我小时候动不动就打耳光,被罚跪不准吃饭,可我女儿再顽皮从不打骂,我不在家的时候饭都一口一口喂到我女儿嘴边。只是思想依旧: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要发狠地读书,为咱家门第生辉,光宗耀祖。<br /><br />     开始父亲还不太赞成我女儿学琴,认为咱家没那音乐细胞,自从第一次看了我女儿弹琴以后才改变了看法,决定资助我们一台钢琴。呵呵,大手笔了。
引用 noedgewind 2010-9-6 00:52
顶 完全顶<br />楼上的各位发言看得我直笑<br />不过别误解 是欢笑 <br />我也是被打骂过来的 不过父母比较能干 没怎么受到这样的摧残<br />只是自己荒废了些时间 没好好在乐器上造诣<br /><br />置顶得了 <br />
引用 小年儿 2010-9-6 12:22

loading...
引用 beijingjubaoyua 2010-11-3 08:51
楼主理论挺好的 但举个例子 我要是走路踩到了你 你会做到不骂脏话吗?
引用 yunhuangusa 2010-11-4 07:22
被踩到脚,会骂也没用哦,于事无补,只会让彼此火气更大。
引用 小年儿 2010-11-22 12:58
&nbsp;温习一下,很好的帖子。<br/>继续检讨中。<br/>
引用 我为她狂 2010-11-29 14:22
你老婆很专制。对待专制,人类必须从公义的立场去处理。
引用 我为她狂 2010-11-29 14:25
我看过某个教授教一个外国学生<a href=s.asp?t=8040 title=注释>小提琴</a>的故事,那个外国孩子的<a href=s.asp?t=9492 title=注释>琴头</a>很低,教授去纠正,可一松手琴头又低下来了。那外国学生的家长说:“您不用这样做了,他跟过很多个知名<a href=s.asp?t=18602 title=注释>老师</a>,每个老师都给他纠正,可现在还是这么拿琴。”教授不信,认为这个基础问题一定要纠正过来,他没有发火也没有失望,在整个课时里一遍又一遍手把手地去纠正这个问题。两个小时结束了,终于,教授不用离开凳子,只要一抬手指,这个学生就知道要把琴头低了,马上抬高。家长非常高兴,教授开玩笑得对家长说:“你这1000美金课时费数得太贵了吧?就学了持琴这一个动作。”家长兴奋得说:“不,很便宜,他换了很多老师,交了几万美金的学费都没有改正过来的毛病,您这一节课就让他纠正过来了。”后来该教授在全美各地授课,该家长就带着孩子坐飞机跟着教授继续上课。所以大部分时候,孩子没有问题,而是教得方法有问题。<br /><br />————————————————————<br />你是在讲述<a href=s.asp?t=18567 title=注释>张世祥</a>在<a href=s.asp?t=10845 title=注释>美国</a>的经历。这段材料出自《张世祥小提琴教学问答》一书。
引用 usbus 2010-12-7 19:25
很有道理。<br />值得借鉴。
引用 lemonle 2010-12-9 09:29
每个琴童家里总是妈妈恶爸爸好,非常相似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9 9:29:13编辑过]

引用 zhj061212 2010-12-9 13:44
学习了
引用 小袋鼠 2011-1-7 18:26
儿子不到6周岁,学了快一年了,我也总 在考虑这个问题,是严厉好还是宽松好?说真的,儿子学琴都是我一个人在管,有时候觉得压力好大,一年下来,我都在边上陪着,<a href=s.asp?t=18602 title=注释>老师</a>上课我在听,一开始觉得自己都要得抑郁症了,现在慢慢好点了,因为儿子的接受能力比我强多了。
引用 快乐铭铭 2011-1-13 15:52
小袋鼠我跟你很像啊,我儿子学琴也一年了,每次都是我陪着去上课、练琴,有时脾气也不好。每天练琴儿子不是讨件还价就是总喊着妈妈走开,爸爸快过来!可他爸什么也不懂,总向孩子妥协,练琴怎么会有进步呢?目前一堆毛病,右手僵硬,而且四个手指经常挤到一起,左手大拇指老爱躺着。。。。,一说就急,愁死了

查看全部评论(26)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4 12:35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