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瓜琴名琴1734“魔鬼的琴”,这把琴是所有德吉苏·瓜奈里所做琴中 最漂亮和 保存最完好的琴之一。“魔鬼的琴”很长一段时间远离公众的视线。根据希尔兄弟公司的说法, 早在18世纪的1754年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普尼亚尼(Gerolamo Pugnani 1731-1798)经常用这把琴在音乐会上演奏,他最喜欢这把德吉苏·瓜奈里1734年间制作的小提琴,普尼亚尼喜欢用较粗的琴弦,运用他非凡的右手技巧,无论音量还是对各种微妙层次的控制都是极佳的,加之他的左手技巧提供了准确的音准,他的演奏不但有力而且非常有说服力,尤其是在歌唱性的段落。可以说普尼亚尼是最早发现 德吉苏·瓜奈里提琴绝佳音色的小提琴演奏家。 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普尼亚尼 19世纪初意大利奇人 路易奇·塔里西奥(Luigi Tarisio)在意大利各地走街串巷收罗到这把琴后把它卖给了巴黎的法国著名提琴制作大师维约姆(J.B. Vuillume),不久法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 Arthur Saint leon(1821-1870) 阿瑟·圣莱昂(帕格尼尼的学生)购得此琴,圣莱昂是芭蕾舞剧“葛蓓莉亚”的编剧,在1849年 作为舞者和小提琴家,圣莱昂亲自设计并用这把琴演奏了一首由普尼创作的作品,名为"魔鬼的小提琴" ( 法语 Le Violon du Diable)。 从那时起这把琴就被大家称为“魔鬼的小提琴”, 1872年在伦敦南肯辛顿 的展览会上斯特拉蒂瓦里的“救世主 Messiah” 和 瓜奈里的“ 魔鬼的小提琴 Diable”同时展出,引来了提琴界的一段趣话。 在圣莱昂以后, 琴到了伦敦希尔兄弟手里,几年后英国收藏家理查德·贝内特收藏了这把琴,1920年又被希尔兄弟回购。1931年在希尔兄弟出版了他们提琴名琴大全一书,在其中瓜奈里精品琴里面就有这把“魔鬼的小提琴”,希尔兄弟持有这把琴一直到1974年,随后这把琴到了美国纽约,卖给了墨西哥城的富豪胡安·路易斯·普里托(Juan Luis Prieto )。 法国小提琴演奏家 Arthur Saint leon 作为德吉苏·瓜奈里中期的代表作,Diable“魔鬼的小提琴 ”和 Stretton "斯特雷顿" 以及 Kreisler "克莱斯勒"这两把琴具有相同的轮廓,但尺寸相对更小一些。在 Baltic "波罗的海"小模型做法完成三年后又重复在 1734年“魔鬼的琴”身上,该琴的背板弧度呈现长的椭圆形,面板弧度呈柱形, F孔稍宽,更像Baltic, F 孔位置有点上提,使得有效弦长缩短,琴角较小。 这把琴的背板和 Haddock "哈多克" 和 King"约瑟王" 的背板都采自同一块枫木,深颜色的花纹出现在同一位置,背板取材很紧凑 ,据此推测: 德吉苏·瓜奈里在此之前枫木背板备料不足,不能像斯特拉蒂瓦里那样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很漂亮的枫木,面板的材料则是取自声学效果非常好的云杉材料,年轮均匀, 射线发达。 琴的镶线是典型的瓜氏风格, 两线交汇处夹角较大,延伸出去的部分较短。 琴头后面的轮廓线有点弯曲, 不够顺畅,而琴头的螺旋两边看上去有点不一样,高音侧偏宽,似乎是不同制作者完成的, 据推测可能是经德吉苏的父亲朱塞佩·瓜奈里之手, 或者是经德吉苏的妻子卡塔琳娜托·罗塔之手。 油漆的原始颜色是漂亮的橘红色,背板原始油漆磨损较少,保存完好,琴油漆颜色和Kreisler 非常像。 欢迎了解这把瓜琴1734“魔鬼的琴”的原琴的琴友可以在下面跟帖补充哦 |
洛阳爱好者 发表于 2021-5-18 08:25
谢谢鸣轩琴社老师对该名琴的讲解和剖析!
麻烦问一下面板纹路中间密,两边稀的好不好?面板秋材纹路较深、 ...
鸣轩琴社 发表于 2021-5-18 14:38
面板纹路中间密,两边稀是一类常见的材料,密的部位(接近树皮)偏硬,稀的部位(接近树心)偏软, 还有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3 12:50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