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在科大BBS上回复一位网友的帖子,引发了我的思考,整理成两篇文字: 我很喜欢古典音乐,但是看看现在的社会,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 古典音乐都很少有人听,是不是现在的人,现在的艺术都沉浸在 视觉艺术之中。我以前还是很痴迷流行音乐的,可是自从听了古 典音乐后,在会头去听以前的流行音乐,竞发现怎么也无法适应 那种旋律,是不是自己的兴趣已变,还是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 音乐,我不知道。只是觉得在那些古典音乐中,有许多的感情, 这些远远不能在任何流行音乐中表现出来,或是我体会不出来。 我说这些,并不认为听流行音乐的人就要比听古典音乐的人要 低一等,或是怎么样,我只是想从古典音乐的没落中能看到什么。 看到我们的文明,看到我们的精神,看到我们社会的一部分。 我还是喜欢古典音乐,不管它是不是没落,我喜欢它,因为它能 给我以快乐,给我以力量,当我成沉浸在那美妙的音乐世界中时, 我不禁要由衷的惊叹以前世纪的古典音乐大师们,他们的物质文明 远不入我们,但他们居然拥有这么美妙的音乐,太美妙了! 楼主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值得肯定,因此也应该更客观的看待音乐界的历史与现状。就西方古典音乐而言,国内自从有了西方古典音乐以来,听众的数量始终虽着经济发展呈直线上升态势(文革不算),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古典音乐在中国的推广更是有目共睹;至于在西方,其实也是相似的情况,随着西方人平均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很多曾经的贵族音乐变成了属于大众的古典音乐,所以应该说无论国外国内,听古典音乐的人占人群的比例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值都要高,音乐在西方的普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流行音乐发展的土壤,流行音乐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的历史比所谓的古典音乐久远的多,老百姓在劳动闲暇之于玩的最多的音乐就是各时期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到了贵族那里得到发展和规范,集中的财富为作曲家提供了创作和传播音乐更广的舞台,这样一代代的沉淀与结晶,就诞生了古典音乐,或者说经典音乐,古典音乐体系在理论上推动的流行音乐的改良与发展,而古典音乐所带来的音乐普及又从另一方面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全世界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和音乐氛围的改善为流行音乐赢得了庞大的听众数量,因此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相辅相成,才有了今天的音乐格局。 然而,就像以前的贵族音乐一样,由古代流行音乐经过多年提纯造就的古典音乐不可能像流行音乐那样普及,纵观历史,经典音乐的每一次进步都是流行音乐发展到一定极致时的一种升华,但它毕竟是升华,不是直接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不可能满足大多数劳动人民的需求,因此只有当你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时,才可能有闲暇之于去品味大师创作的高于生活的唯美。 很显然,人类艺术需经典去见证,同时经典也不可能凭空产生,需要无数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想象去奠基和充实。以上看来,并不是古典音乐没落了,而是流行音乐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又一黄金时代,它将成为经典音乐下一次跳跃的踏板。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6 12:22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