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动动的学琴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6-20 11: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说起学琴,我是希望孩子学习钢琴的,早在装修的时候就预留了放钢琴的位置。2013年6月没想到在张学友的奶粉广告里,动动看到了小朋友的小提琴表演(后来得知这个孩子叫李映衡),很坚定的跟我说要学小提琴。跟他反复确定了一段时间。好吧,钢琴梦,那只是属于我自己的~~

      
      
我在艺术上下过一番功夫,谁如果像我这样下一番功夫,他也会达到这样的境地。——巴赫
2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6-20 11:26:00 | 只看该作者
      当时正值幼儿园小升中的暑假,动动提出要去学的有两门:小提琴和画画,我告诉他,可以帮他报名先学一学期,接触看看,一学期后可以给他机会选择是不是继续学,选课程方面觉得孩子小,多几个孩子一起学着玩,可能更容易培养兴趣,所以选择了一个小提琴集体课程,后来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错误的。
3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6-20 12:38:00 | 只看该作者
原因如下: 
1.集体课人数:本以为都是差不多大的孩子,结果上课才知道,一个班8个孩子,只有我们1个是中班,2个幼儿园大班的,3个小学一年级的,1个小学3年级的,一个小学4年级的,年龄差这么多的孩子一起学,所带来的问题可想而知。

 2.小提老师:年纪比较大了40。50岁左右,话说学音乐的气质真是不错,但是看着总让我想起中学老师的感觉,很严肃。脸上少有笑容,对所有孩子几乎只有批评,鲜有鼓励。感觉真的不适合教小朋友。

 3.学习进度:学夹琴教了2节课,握弓用了4节课(因为出去演出,让她的学生代课检查)所以没教新课。后面4节课教空弦。由于人多,平摊下来每个人单独指导的时间很少,所以即使用了不少课时,但掌握的效果也并不理想。10次课后,指定买的教材<<初学小提琴100天>>还一次也没用过.  

4. 大课时间: 每次课一小时。每个孩子小提调音就用掉了20分钟左右。然后挨个复课。最后10分钟跟家长讲下新内容回去练。10节课上下来,发现老师对大孩子复课1对1指导用的时间反而更多(其实平摊下来也就几分钟),对我家最小的指导反而更少,最后一次课我用手机计了下时间,结果只有一分钟。

      这期间孩子学琴的自信心也大受影响,一共交了15节课的钱,学费ms便宜,实际性价比很低,耗了10节课后,实在忍不住了,虽然余下的钱不能退了,还是决定停课,太浪费时间了。

这一段是我走的弯路,给后来人借鉴。
4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6-20 12:49:00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到孩子已经受挫的学琴信心,希望老师通一些幼儿心理,比较有教学幼儿的经验,所以在专业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毕业的老师间,选择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小提琴专业毕业的老师,在校期间是校乐团小提琴首席,三十出头,有了一定教学经验。

      2013年10月20日,转为1对1的小提琴课。第一次正式学习小提,老师非常NICE,用孩子的语言生动的跟他讲了一些基本要领。第一次上1对1的课45分钟,我还担心动动坚持不下来,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从此学琴之路才象模象样的正式开始了。
5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6-20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到了下一学期报名缴费的时间,我郑重地跟他聊了一下,因为刚开始要学琴和画画,可能只是因为好奇想接触下,现在学了段时间有所了解了,应该清楚自己是否是真的喜欢。

    如果现在选择学下去,以后不论碰到什么困难都要学会坚持,不可以轻言放弃,最后的结果有些出乎我意料,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每天都要练习的小提琴,放弃了相对轻松,没有课后作业的画画班.

    时至今日,1对1的小提琴课已经上了28次了,教材是《铃木小提琴一二册》和《小提琴精选教材启蒙》,
目前进度: 铃木:第一册的《第二号小步舞曲》 
         精选教材:降XI的音阶,琶音,练习曲以及《摇篮曲》。

6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6-30 13:01:00 | 只看该作者
6.29日.第29节课
通过复课<<练习曲>>,<<无忧无虑的小曲>>,<<小圆舞曲>>三首, 
 继续练习:音阶琶音,<<第二号小步舞曲>>上半段2个音不准,<<摇篮曲>>节奏不对. 
 新课<<我的国土>>,话说这首新曲真好听,我自己尝试反复拉,结束发现手都麻了.
7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6-30 13:35:00 | 只看该作者
在考虑是不是给自己也配一把琴,和儿子一起练习,昨天拉<<我的国土>>虽然拉得还没孩子拉得好听,但在过程中,确实感觉到了学音乐的乐趣,很是快乐~~
8
沉默之舞 发表于 2014-6-30 14:15:00 | 只看该作者
说点不成熟的建议,供参考。大人和小孩一块学是有道理的。这样,可以了解掌握小孩学琴的难度在哪里,问题出在哪里,怎样解决。我现在就是买了一把练习琴,和我家小朋友一块学的。我的目标现在就是以后能进行简单的合奏。加油!
9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7-2 09:37: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行动给了我勇气,更加坚定了我学琴的决心.这就考虑去入一把练习琴. 一般在去网上买还是琴行买呢?
10
nick179 发表于 2014-7-2 21:37:00 | 只看该作者
加油!

(后来得知这个孩子叫杜映衡)是叫李映衡,在本网站有视频。
11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7-4 10:04: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看过他的视频,应该是我记错了.现在已经改过来了。
12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7-4 10:19:0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老师要去韩国演出,所以周日的第三十节课调到了7.3日.

(一)基本功
认谱问题越来越明显.在拉G大调的音阶琶音时,因为升记号,还原搞不清楚,被骂惨了,差点哭出来。 乐理方面我们一直是糊里糊涂的.所有音阶琶音是一直都要练的,
 
(二)曲子
<<第二号小步舞曲>>,<<摇篮曲>>,<<我的国土>>,哎~~一曲没过. 

(三)新课《练习曲》,《土拨鼠》前半段。作业抄写记号各10遍. 

事后我问他被骂的时侯什么感觉,他说,想逃跑~~哈哈,晚上带他去看了《变形金钢4》,画面很精彩,非常喜欢车,看得很专注.很开心.
13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7-4 11:29:00 | 只看该作者
一直觉得我们进度慢,有孩子已经开始考二级了,但昨天看到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比我们早学两个月,但进度还在我们之后,我想做家长的要去掉比较心。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定位也不同,进度不同也是正常的,没什么好比的。
14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7-4 16:08:00 | 只看该作者
准备给自己买把琴,在纠结自己初学,但有没有必要买把手工琴呢??!如果买工厂琴,同价位的是红棉还是凤灵的比较好呢?
15
天马健行 发表于 2014-7-6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建议买一把手工琴,声音不一样的,拉差琴是受罪,有了好琴,拉起来就是一种享受。真的,俺不忽悠你。
16
woodybox 发表于 2014-7-6 18:55:00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当年我学琴的时候,老妈条子都不知道抽掉了多少根……现在还是很感谢她的 哎
17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7-7 11:17:00 | 只看该作者
本想节约米,弄把工厂琴的,被你一说动摇了~~~
18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7-7 11:20:0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一直纠结的事情,觉得打孩子不好,听过张怡筠的讲座,所研究表明被打次数与情商成反比~~但有时看他磨蹭敷衍的样子,真想狠狠揍一顿,都快忍成内伤了~~~
19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7-7 11:25: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一早起床,就自己放玲木的音乐碟听,然后拿着琴跟着拉前面简单的曲子,觉得他还是满喜欢的. 。

只是新曲容易畏难,自信心不足,昨天我跟他说有个儿童的MINI音乐会要不要参加表演,他第一句是问我,他们会不会笑我??!哎~~看来怎样在学琴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抗挫能力,和坚毅,持之以恒,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是更加重要的功课。
20
 楼主| zybb1019 发表于 2014-7-7 14:12:00 | 只看该作者
准备定把2000元入门手工琴,但又担心我和孩子一起拉琴时,我的琴音色明显比他1/8 400元的工厂琴好听,会不会影响他情绪?别不肯拉工厂琴闹着跟我要手工琴就麻烦了,事实证明这个担心太多余了,跟他说琴大所以声音是会好些,他也没说什么,还有以我的技术目前没有特地比较的话,拉琴的声音也好不到哪里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6 12:21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