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伟大的小提琴教授林朝阳

[复制链接]
21
Baroque 发表于 2006-6-18 12:13:00 | 只看该作者
对学生有利就好。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门德尔松
22
音乐之声 发表于 2006-6-18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这里真热闹!!!
23
stradivaris 发表于 2006-6-18 16:23:00 | 只看该作者

爱忧的老头 可真会想象。

可我想象不是N年后,是仅几年之后许多老师要爱忧了。因为他们发现上门求教解脱困境的小朋友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摆脱以前的旧方法–用虎口托琴。

这种新方法叫做......随便你们用什么词儿,拜托不要用"夹",为了区別于旧传统也不要叫"托"。叫叫叫......叫"放"吧。

一个“放”字就似马良的神来之笔轻轻在龙眼上一点就使死龙变成了活龙一样,使右手指不再过份弯曲,轻松自如起来。

24
 楼主| 老老提琴 发表于 2006-6-18 18:30:00 | 只看该作者

我昨天到我朋友家玩,他已经75岁了,我进门时他正在看他孙子的珠算书,看过之后 他就跟我讲:现在的珠算方法真是很简单,学起来很快,我们那时候学珠算方法很复杂。这老先生曾经在省珠算比赛中得过一等奖,在珠算的运用上已经相当成功了。按长规来说,人老了就很固执,很排斥新鲜事物,但是这位老人尽管已经很有建树,但是仍然认为自己以前的方法很复杂,没有现在的简单易学。不能不说是个开放的大脑。很值得人敬佩。难道拉提琴的就非要这么固执。就一定很了不起吗?就一定可以脱离事物的发展规律去考虑问题吗?即使在提琴上有所建树,也应该有个开放的大脑,也应该认识到事物是永远在发展的,事物就是在不断否定中发展的。那位老先生还在用旧的方法打算盘,也不打算学新的方法,我也不主张他学,但是他承认别的方法的先进。

25
ltq0533 发表于 2006-6-18 18:4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老老提琴在2006-6-18 10:56:00的发言:

在任何领域,把以前革命不成功的再拿出来研究、革命不是什么新鲜事。他走的是远路?你认为传统是永远不能突破,那就没有办法了,这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我老头子就不能再说什么了。

在我的帖里始终没有“认为传统是永远不能突破”的意思,不知此话从何而来。我讲的是这种持琴方法并非“突破传统”,而不是“不能突破传统”,理由前面已经说过。我想,这里是纯技术性讨论,跟“世界观”是难以沾边的。如果把这个问题从实际操作入手来讨论,对小提琴爱好者们来说可能更有益,而不是一味的褒或贬。
26
音乐之声 发表于 2006-6-18 20:3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tradivaris在2006-6-18 16:23:00的发言:

爱忧的老头 可真会想象。

可我想象不是N年后,是仅几年之后许多老师要爱忧了。因为他们发现上门求教解脱困境的小朋友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摆脱以前的旧方法–用虎口托琴。

这种新方法叫做......随便你们用什么词儿,拜托不要用"夹",为了区別于旧传统也不要叫"托"。叫叫叫......叫"放"吧。

一个“放”字就似马良的神来之笔轻轻在龙眼上一点就使死龙变成了活龙一样,使右手指不再过份弯曲,轻松自如起来。

有道理,同意您的观点!!!我也不能指责楼主“行而上学”,就像“农业学大寨”那个年代,山地搞成“梯田”还好些,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也很严重的。可学到后来,平原的农田也有的搞成“梯田”害人不潜那!!!拉琴者的手型大小也是有差异的,真的不能把什么都绝对化呀!!!

27
望子成凤 发表于 2006-6-18 21:38:0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声明我不会拉提琴是一个门外汉,我只是喜欢欣赏提琴曲子,所以我让我儿子学提琴,正方和反方都是内行,俗话说旁观者清,理是一个,我觉得楼主说的有道理,完全符合辩证法,没有形而上学的地方。而反方把那个经典的搬出来认为不能违反书上的规则,这就不符合辩证法了。反方其它的论点没有什么说服力。正确不正确就看论点符合不符合辩证法。现在大师违反并且用新的方法教学,我觉得不应该指责,世界上没有不可破的法则,楼主说事物总是发展的,我想在提琴上也成立,我讲句不该讲的话,拉提琴的好象大多数都有点夜朗自大,我女儿的提琴老师就是这样,总认为自己教的就是最正确的,这可能是人的通病。
28
ie 发表于 2006-6-18 23:41:00 | 只看该作者

多年前我听过林教授的演出,是老柴的D 大调,当时的感觉是他演奏的力不从心,不过也拉下来了。现在林是中央院的教授,他教授的 1:虎口持琴对5、6岁的孩子可能舒服些,手小利于手指按弦,在初学的一段时间老师不会太要求离开虎口,但当学到换把虎口持琴绝对不可取。2:姆指捏弓是否指姆指捏在弓库下?如过是,早在铃木时代就对5、6岁学琴的孩子实行了,但学到半年或一年后姆指还是改到传统的弓杆下。

29
yangsh 发表于 2006-6-19 15:02:00 | 只看该作者

老老提琴用了“伟大”这字,观点鲜明。

现在的技术建立在科学分析,人体力学的基础之上,过去是传统,经验。所以有论据的人是可以反本本了。

30
音乐之声 发表于 2006-6-20 06:3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kbao在2006-6-15 12:52:00的发言: 看了楼主的文章中关于林朝阳持琴和持弓的理论,倒令我感到犹豫迷茫,无所适从了。到底怎么为好呢?
31
stradivaris 发表于 2006-6-20 10:2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望子成凤在2006-6-18 21:38:00的发言: 首先声明我不会拉提琴是一个门外汉,我只是喜欢欣赏提琴曲子,所以我让我儿子学提琴,正方和反方都是内行,俗话说旁观者清,理是一个,我觉得楼主说的有道理,完全符合辩证法,没有形而上学的地方。而反方把那个经典的搬出来认为不能违反书上的规则,这就不符合辩证法了。反方其它的论点没有什么说服力。正确不正确就看论点符合不符合辩证法。现在大师违反并且用新的方法教学,我觉得不应该指责,世界上没有不可破的法则,楼主说事物总是发展的,我想在提琴上也成立,我讲句不该讲的话,拉提琴的好象大多数都有点夜朗自大,我女儿的提琴老师就是这样,总认为自己教的就是最正确的,这可能是人的通病。

一个门外汉仅凭双方这点爭论,就能以论点符合不符合辩证法而判断出是非?

嘿嘿,是不是还该注意要加唯物两个字?违反人生理结构来成立新方法教学是不会成功的。

32
音乐之声 发表于 2006-6-20 13:24: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stradivaris 先生上传的图片已经很说明问题啦!拉琴是要动脑筋的不能像背《毛主席语录》那样的生搬硬套!!!
33
望子成凤 发表于 2006-6-20 13:3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tradivaris在2006-6-20 10:23:00的发言:

一个门外汉仅凭双方这点爭论,就能以论点符合不符合辩证法而判断出是非?

嘿嘿,是不是还该注意要加唯物两个字?违反人生理结构来成立新方法教学是不会成功的。

我只学过唯物辩证法,也许你学过许多其它的辩证法。你发的这两张图片,你说哪个正确就哪个正确。有一点我不懂。你们说林朝阳的方法是错误的。用错的方法教人不是害人吗。那些提琴大师们为什么不指责他。你们这些“大师”为什么这么反对。
34
音乐之声 发表于 2006-6-20 17:3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望子成凤在2006-6-20 13:36:00的发言: 我只学过唯物辩证法,也许你学过许多其它的辩证法。你发的这两张图片,你说哪个正确就哪个正确。有一点我不懂。你们说林朝阳的方法是错误的。用错的方法教人不是害人吗。那些提琴大师们为什么不指责他。你们这些“大师”为什么这么反对。

害人的事还少吗?国人引以骄傲的精典”只扫自家门前雪 不管他人瓦上霜 !“ 原先以为假烟假酒假药假球办假证害人,没想到连素来以严谨的科学都有假,你们说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不能假。我们国家的造假水平不比人家差到那去,学术造假、文凭造假、生活用品造假可以遍布世界各地,为此中国专门成立个部门“打假办”,并又专门设立个节日“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

每天活在假的世界里提心吊胆地,听着别人说假话,办着假事,喝着假酒,抽着假烟,泡个漂亮的妞,还满身都是假的。

35
望子成凤 发表于 2006-6-20 21:1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音乐之声在2006-6-20 17:35:00的发言:

害人的事还少吗?国人引以骄傲的精典”只扫自家门前雪 不管他人瓦上霜 !“ 原先以为假烟假酒假药假球办假证害人,没想到连素来以严谨的科学都有假,你们说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不能假。我们国家的造假水平不比人家差到那去,学术造假、文凭造假、生活用品造假可以遍布世界各地,为此中国专门成立个部门“打假办”,并又专门设立个节日“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

每天活在假的世界里提心吊胆地,听着别人说假话,办着假事,喝着假酒,抽着假烟,泡个漂亮的妞,还满身都是假的。

你的意思是说林朝阳就是在害人。

36
dodo7749 发表于 2006-6-20 21:1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老老提琴在2006-6-16 20:50:00的发言: . 不可能是权宜之计,如果是的话,林朝阳就会说:小朋友们,我现在教你们用虎口托琴是暂时的,等你们大了之后,你们就不能这样持琴,就要改成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琴了。林朝阳没有这样说。可见不是权宜之计。ftp上铃木视频教材上说得很清楚。

我没看过,但是我不赞同这观点.虎口如果贴着琴颈的话根本就不好换把,而且如果手小的话,还会对拉八度十度等音准问题造成困难.

37
dodo7749 发表于 2006-6-20 21:3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老老提琴在2006-6-17 17:34:00的发言: 14楼的先生请注意,一、我一再说林朝阳的方法是反传统的。你也知道如果总是固守传统,人类大概还在茹毛饮血,人类的进步就是不断突破一个又一个的传统,为什么小提琴上就不能突破传统了呢?二、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路有远近之分,成人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要永远明智地认识到,我们所走的路绝不是一条最近的路。不能因为自己走在一条离罗马远的路上就否定别人是在近的路上,要永远明智地认识,我们目前所采用的方法绝不可能是最先进的,不能因为自己采用了一种方法就否认别种方法的先进。我们可以不必改变我们已经选定的的道路,因为要改变那就得从头走起,那就又走远路了,我们可以不必改变我们那固有的方法,因为我们已经花了大量的精力才掌握住那种方法,但是我们应该明智的认识到,突破传统方法的先进性。这才是一个不断完善我们自己的思想方法。

我真不知道你会拉琴吗?如果你会拉琴,你自己在小提琴上试验一下就知道了呀.这种方法根本就不可取的.我刚才就自己试了,虽然我不否认我自己也已经有个习惯的问题在里面,但我还是坚持我刚才说的,这种方式对换把和拉八度十度都不利.而且本人也不认为传统的托琴方式很困难呀.只要经过一些训练都不是很难做到的.他的这种所谓的反传统根本就是没有必要也不科学的!

38
音乐之声 发表于 2006-6-20 21:3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dodo7749在2006-6-20 21:18:00的发言:

我没看过,但是我不赞同这观点.虎口如果贴着琴颈的话根本就不好换把,而且如果手小的话,还会对拉八度十度等音准问题造成困难.

今天我也和孩子讨轮这个话题,他也认为虎口托琴是影响换把的(他还没学换把,习琴才5个月)。

39
音乐之声 发表于 2006-6-20 21:4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望子成凤在2006-6-20 21:13:00的发言: >

你的意思是说林朝阳就是在害人。

如琴童是那种手小,指短的且初学用虎口托琴我没话说的-----------那种手形应是极少极少的,是共性的东西吗???我也是一位琴童家长,刚刚接触小提琴大家讨论没坏处吧?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加油吧!!!

40
dodo7749 发表于 2006-6-20 22:0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音乐之声在2006-6-20 21:47:00的发言: >

如琴童是那种手小,指短的且初学用虎口托琴我没话说的-----------那种手形应是极少极少的,是共性的东西吗???我也是一位琴童家长,刚刚接触小提琴大家讨论没坏处吧?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加油吧!!!

就算手小也不行的.因为如果手小拉琴的话,更得借助左手的肘关节往里转和大拇指适当放下点去按音.如果贴着虎口的话反而使手更难按准了.刚我说的对八度十度也造成困难就是这个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1 01:20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