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举报
2006-6/200661512391489.jpg (45.37 KB, 下载次数: 201)
下载附件
2006-6-15 12:39 上传
以下是引用wcying在2006-6-16 11:22:00的发言: 我覺得"把琴頸放在虎口上",應該是林教授教小朋友的一種"權宜之計"吧. 我照樣把琴頸放在虎口上,哈,手指根本按不到指板上了.大概小朋友手小,才是剛剛好. 而且向高把位換把時又多了一個障礙,虎口處多了摩擦力,不利於換把.
以下是引用xmwyh在2006-6-15 20:14:00的发言: 有点异议:"教课书一直告诫我们,用大拇指和食指根部夹住琴。"这本身就不是现代主流的正确持琴姿势啊,不知道是什么权威的教科书,还有伟大来形容林朝阳是不是也有点过分,象帕格尼尼才有这种公认的资格,学术上的异议本身都是很正常的,但是不是世界上公认的准则才是最重要的啊!
以下是引用ltq0533在2006-6-16 7:08:00的发言: 通常的持琴方法是,拇指和食指根托住琴颈,而不是“夹住琴”,“托住琴”是处于放松状态的,而“夹”必然会紧张,更不利于换把和揉弦。把琴颈放在虎口里,看似少了一个“障碍”,而在实际应用中却又多了至少一个障碍,那就是手指按弦困难了,因为琴颈下落了,手掌相对升高了,手指再弯下来按弦,整个手掌都处于紧张状态,每个人都可以试试:把琴颈落在虎口里,再用1指按E弦的F,同时用4指按E弦上的B,你的感觉如何?当然不排除个别特殊手型的人可能感觉好点,但尚无例证。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中也有类似持琴方法的,但不是落在虎口里,而是偏向拇指根位置,实际上是用拇指根托住琴,这和用虎口是不同的,况且也是用艰苦的努力才克服了“障碍”的。
这里转发一下俾托维茨基的《小提琴演奏法》的有关片段,请网友们参阅。全书可能在FTP里有。
2006-6/200661785529137.gif (29.02 KB, 下载次数: 237)
2006-6-17 08:55 上传
2006-6/200661785540328.gif (12.79 KB, 下载次数: 244)
2006-6-17 08:56 上传
好貼
以下是引用stradivaris在2006-6-17 1:27:00的发言: 我觉得你对林的过份赞颂及虎口托琴是这个帖子的二大错误,不应把某些人演奏上的个人特点误解成放之四海皆准真理。当然学术之爭还是允许,是否伟大而会被刻在小提琴历史上只有待时间去判断了。我想这个时间不用太长的。
我要提醒你注意的是,他已经在教学上实践了,不再是演奏上的个人特点了
以下是引用老老提琴在2006-6-17 17:34:00的发言: 14楼的先生请注意,一、我一再说林朝阳的方法是反传统的。
以下是引用ltq0533在2006-6-18 1:13:00的发言: 。如果他的方法是“反传统”“突破传统”的,那么应该是前人未曾用过的方法、创新的方法。而这种虎口持琴不知道已经有多少人用过了,而经过几百年的实践证明了是不可取的方法,所以很多教育家才特别强调这种方法是不可用的。当然,明明被前人证明了的“远路”他非走不可,那有什么办法呢?那就看看他有几个学生比别人先到达“罗马”再说吧。
在任何领域,把以前革命不成功的再拿出来研究、革命不是什么新鲜事。他走的是远路?你认为传统是永远不能突破,那就没有办法了,这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我老头子就不能再说什么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4 18:42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