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得体会] 我的酸甜苦辣学琴路

[复制链接]
61
華虹 发表于 2007-4-30 07:59:00 | 只看该作者
這個應該是樓主小時候的相片吧。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62
yydd009 发表于 2007-4-30 17:0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angmengpaga在2007-4-28 11:51:00的发言:

能拉4个月空弦?太好了。学琴最怕的就是图快,小提琴一定是不能速成的。很多人在网上说,一年就拉成什么什么样,不错,也许有的人可以。但是那样的结果是基本功不扎实,以后处处都是困难。有一次13岁的柯岗在演奏《前奏与快板》,别人都说,13岁应该演奏门德尔松的协奏曲了。可是他的老师就说,我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你们看看这个孩子5年以后演奏什么。结果柯岗成了俄罗斯学派的一带宗师。

学琴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不过想想凡事皆是这个道理)只要耐的住大的寂寞的人,才能有大的成就。

像LZ这样的成就,确实是千百个小提琴琴童里难以出现一个的。必须有恒心、树大志、耐得住寂寞、不畏艰辛和困难、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加之一定的天赋。有的孩子怎么学都没有,有的孩子乐感特别的差,也有的孩子手指条件不允许。所以LZ这样的人是不可多得的了。

谢谢你的鼓励!你是老师肯定懂得比我多。说实话,我虽然一边要求他每天必学练琴,一边却非常担心这会对他的性格造成负面影响。网上经常看到一些关于铃木教学的介绍,主要就是体现了快乐学习,我真不知道是否能把学琴变成一件令孩子快乐的事情,我同时也非常渴望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63
zhangmengpaga 发表于 2007-5-1 21:06:00 | 只看该作者

我可以以我实际的亲身经历回答楼上的问题。我的童年也是在父母的大骂声中度过的。可以绝对的说:学琴(真正意义上的学琴,不是两天打渔三天晒网那种,而且是认认真真拉基本功那种)是没有快乐的童年的。因为音阶和练习曲是不可能带来快乐的。

很多人尝试在小提琴初学阶段寻找快乐,铃木算是比较成功的。此外对于国内的小朋友,中央音乐学院的赵薇教授也算是在此的尝试中特别成功的了。基本上顾及到了快乐。而且在我的教学中,也开始使用赵薇教授的教材了。我也曾经看过铃木教材,发现趣味性不如赵薇教授的《学琴之路》。

真正拉基本功的东西,还是要拉沃尔法特,开赛,马扎斯,克莱采尔,顿特,罗德,帕格尼尼,恩斯特。赵薇教授的教材,也只能解决初学者的兴趣问题。学到更高的层次是一定要使用那些教材的,这些教材是枯燥的,也是非常经典和有用的。快乐只能是最初的一时,而真正的艰苦是在此后。从未听说过哪位演奏家到了很高的程度上,仍然学习铃木的。这些教材只是解决最初几年的兴趣问题。

至于孩子的性格,不管他今后是否走向专业道路,这一段学琴的经历,一定会成为他宝贵的财富的。到时候他会想:如果小时候在楼下和小朋友一起跳房子时间也就这么过去,是我妈妈含辛茹苦、不辞辛劳、默默奉献着陪我学习小提琴。他一定会满怀感激的对你这位负责的妈妈。因为我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的。虽然我比LZ的程度差的很远。可是家长的付出确实另外至今都非常感激。

64
zhangmengpaga 发表于 2007-5-2 00:08:00 | 只看该作者
我小的时候拉琴的照片
65
风祭苍一 发表于 2007-5-4 10:42:00 | 只看该作者

好小......

我这个年龄双位数才开始学琴的人貌似是没资格说什么OTL

年龄太大,光空弦就拉了一整年,

但是那时懂事了,也就不觉得苦,

有时想着,这么一年半载后能拉段稍微像点样的段子<==至少听起来不像杀鸡锯木,就会很高兴,站个一天都不觉得累.

那种苦辣倒是没怎么体验过,笑

看了各位的经历,很是惭愧啊~~

66
zhangmengpaga 发表于 2007-5-8 17:10: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跳弓换弦和快弓换弦一直不是特别好。倒不是不会,只是觉得手臂,肩部有些紧张。前几天和武汉音乐学院毕业的一个小提琴硕士研究生聊天。她说,让我把弓子倒过来拉琴。就是手拿在弓尖。

不知道LZ对于这个有什么看法?

67
啊·猪 发表于 2007-6-24 14:13:00 | 只看该作者

挖哈哈!!~我一年级开始学,二年级停了,三年级又开始学,一直学到现在六年级,每周一次,一次1小时.现在毕业了,不用上课,一天4小时,55555因为要考8级了……

还记得我二年级的时候每天一学完琴就跑回家做死的练,越练越开心1~~~~~~~~`

68
雅鹤清舞 发表于 2007-9-25 17:56:00 | 只看该作者
我发觉琴拉得好的人文才都很好的,呵
69
zhangmengpaga 发表于 2007-9-26 10:45: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又从头到尾的看了这个帖子。LZ不再更新了确实是可惜。无法让广大琴友感受到学琴的经历。中秋节前的一个周日,我去看我的老师,一位70多岁的老人,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但是看到我还是非常高兴。

我和老师交流起了初学者的教材问题。我说:“当初您教我们的时候使用《霍曼》,现在使用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在基本上都是在使用《铃木》或者赵薇教授的《学琴之路》。”

老师说:“可能是我比较保守,我也曾经看过日本的《铃木》,可是日本不是小提琴强国。他们编写的教材怎么能和《霍曼》相比。而且学琴一定要按照《霍曼》,《沃尔法特》,《开赛》,《马扎斯》,《小顿特》,《克莱采尔》,《费奥里罗》,《罗德》,《大顿特》,《维尼亚夫斯基》,《帕格尼尼》,《恩斯特》这样的顺序来学习,仅仅是为了考级的教学,很不全面,以后很多东西都拉不了。如果真是把所有的这些教材都拉完了,以后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怕了。”

可是现在又有几人能够这么严格的按照这些教材来学呢?家长的急功近利导致了老师的急功近利。社会的风气导致了家长的拔苗助长。那不是学习小提琴技术,那是为了考级而学琴。

BTW:昨晚在大剧院的演出如何?甲醛的味道还重不重?呵呵。。

70
w1240 发表于 2007-9-26 16:51:00 | 只看该作者

真是感谢楼主,这么忙还抽出时间来做一些经验介绍,这些对于出学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9 03:0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