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滔弟的学琴笔记

  [复制链接]
261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7-26 18:4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小池清清在2011-7-26 16:39:00的发言:
滔弟考了优秀,真棒!弱弱问下,滔弟是一年考一级?

滔弟学琴六年共考级三次,分别是四级、六级、八级。其中四级为合格,六极和八极均为优。

对于考级之事,我以为也是有利有弊。利在可以对琴童学琴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弊在考级不能体现水平,如果只是围绕考级而基本功未打牢,则是得不偿失。

当你在家里练习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敌人;而当你出现在舞台上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崇拜者。——布舍里
262
小池清清 发表于 2011-7-27 09:23:0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考级我也很迷茫,我家妞学琴1年整,8月老师让考1级,小变奏曲练习曲、2个八度音阶琶音和我爱北京天安门,从练习情况看,应该还不错。如果按照一年考一级的速度,我们到小学毕业刚好考7级,可是我朋友的女儿,今年4年级,考10级,学琴5年。难以想象。考或者不考、或者一级一级考、或者跳级考,都是让人纠结的问题啊!
263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7-27 10:0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小池清清在2011-7-27 9:23:00的发言:
对于考级我也很迷茫,我家妞学琴1年整,8月老师让考1级,小变奏曲练习曲、2个八度音阶琶音和我爱北京天安门,从练习情况看,应该还不错。如果按照一年考一级的速度,我们到小学毕业刚好考7级,可是我朋友的女儿,今年4年级,考10级,学琴5年。难以想象。考或者不考、或者一级一级考、或者跳级考,都是让人纠结的问题啊!

如果把学琴当作爱好,而没有其他的想法,比如考重点中学的艺体生,那就放宽心态,考与不考都无所谓。

不考级慢慢练基本功是正途,当玩儿似地参加考级也不是歪路。

我觉得没必要一年一级的考,那样太累,还不如好好练基本功,到了什么水平直接去考那一级。

您说的那个学琴5年考10级的孩子是有点吓人,如果不是为了助长而被拔了苗的孩子,那就一定是个天才儿童。

264
小池清清 发表于 2011-7-27 10:36: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神速,谢过!
265
西风古道瘦马 发表于 2011-7-27 20:30:00 | 只看该作者
恭喜滔弟考级以优秀成绩通过。赞成滔爸意见,考级不可太功利,也不能太当回事。现在的考级确实水分很大,并不能完全检测出演奏者的水准,但作为一个侧面的参考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从我的理解来看,一般业余学习小提琴,6级前大概是半年一级的比较多,大多数孩子好像就是这样的进度,当然想要把基本功打得更加扎实些,可能需要更多点时间。6级以后一年一级的比较多,不过能够坚持学到6级的孩子相对已经不太多了,呵呵
266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7-28 18:4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西风古道瘦马在2011-7-27 20:30:00的发言:
恭喜滔弟考级以优秀成绩通过。赞成滔爸意见,考级不可太功利,也不能太当回事。现在的考级确实水分很大,并不能完全检测出演奏者的水准,但作为一个侧面的参考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从我的理解来看,一般业余学习小提琴,6级前大概是半年一级的比较多,大多数孩子好像就是这样的进度,当然想要把基本功打得更加扎实些,可能需要更多点时间。6级以后一年一级的比较多,不过能够坚持学到6级的孩子相对已经不太多了,呵呵

谢谢瘦马兄!

我看您写超超练《丰收渔歌》中的问题与滔弟差不多。

我觉得练跳弓和抛弓技术,有时很像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时,怎么都找不到窍门,一旦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一下找到了感觉,很快就能练好。我估计这与苦练没关系,应该是巧练。看宁峰李传韵拉《精灵之舞》,简直太过瘾了!

祝超超参加比赛取得好成绩!

267
zynbb 发表于 2011-8-9 00:23:00 | 只看该作者
考了优秀啦?呵呵不错哟,升学应该没问题吧?
268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8-22 18:06:00 | 只看该作者

                                                休假归来


    因滔弟放暑假的原因,我也休假了。全家到离城二十余公里的小镇小住了些日子。由于此地无网络,无法上网,也就没有写滔弟的学琴笔记。


    滔弟这段时间练琴基本就是按照音阶练习曲、乐曲三个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练琴。问题还是老问题,毛病也还是老毛病,还是在犯错、纠正,再犯错、再纠正中反复纠结。也许这就是练琴的基本过程吧。

    
    这段小住的日子颇为悠然,很有些陶渊明误落尘网三十年后于东篱下采菊的感觉。

    
    远离城市车水马龙的喧嚣,房前屋后满目青翠,空气清新湿润,此一乐也;早晨于朦胧中急惊起,复又想起已休假继续回笼,此二乐也;买来一烹调书,照本实施,或美味或怪味,全家一笑,此三乐也;午后小睡片刻,醒后并不起床,神游身外,任思绪飞扬,此四乐也;晚饭后与滔弟散步于林间小道,看树上倦鸟归巢,听湖畔蛙鸣之声,此五乐也;夜幕初临,蝉声不绝于耳,抱书一本,于半躺半卧之际细细品读,此六乐也;手机无声,无人打扰,无事挂心,倒床即鼾然入梦,此七乐也;夏日暴雨,依窗远眺,观大树细枝风中狂舞,忽而云收雨散,慨自然之变化,此八乐也;看滔弟每日作业、练琴、读书、游泳,间或玩皮嬉戏,此九乐也。

    
    有此九乐,人生之幸事。不由想起了李煜当皇帝之前写的一首词: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杆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凭词细品,好一幅洒脱之景象!

    
    静安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又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对李后主之词极是推崇。然而,静安先生所推崇的乃是作为亡国之君的李后主在国破家亡后,满腔血泪唯有以词抒怀时的作品,而我更喜欢李煜当皇帝之前的词,更率性、更潇洒、更自由。

    
    是的,我就是一俗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怀激烈的家国梦,只剩下依稀的影子偶尔徘徊,反而世外桃园才是我现在的理想: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如要问我此次休假的感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正是我的心境,于是草拟了一幅对联:单位缺了我,转得更顺;城市缺了我,转得更溜。横批:何日归去。


    可是,我没有五柳先生的勇气,想想又要开始为五斗米折腰,心中一阵郁闷,今晚只怕要失眠。

269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8-22 18:16:00 | 只看该作者

                                             意在琴先


    这段时间上课,
H老师针对滔弟的问题,重点强调了练琴要动脑筋。


    针对滔弟右手紧的问题,H老师要求滔弟每次运弓前先把弓放在弦上,然后检查右手的肩、肘、腕、指是否放松,必须是放松后再开始运弓,同时,在运弓的过程中也要随时检查。在运弓过程中的检查,滔弟自己要有这个意识,家长陪练要随时注意提醒。


    针对滔弟音准、节奏等问题,H老师要求滔弟开动脑筋练。H老师说不管是练音阶练习曲,还是乐曲,不是拿着琴一上来就开始练,第一步是谱上作业,先把谱弄清楚,比如音阶中音与音之间的音程关系,练习曲和乐曲中的复杂节奏型等,还有就是先唱谱,总之要做到心中有数了,才用琴开始练。滔弟出问题往往就是脑子还没想清楚,手已经开始动了,或者是手一边动,脑子一边想,这样根本来不及,错误也比较多。第二步是慢练,但不是速度慢下来就行了,而是在慢速的前提下,脑子先想清楚,音阶中下一个音手指要移动的距离,落指后的音准等。


    H老师强调,先动脑筋想清楚再练琴有一个过程,但必须坚持这样做,要坚决克服“先拉后想”、“边拉边想”的方法。


    H老师说的这个先想清楚再练琴的方法,我觉得应该是“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练琴上的体现,我将其总结为“意在琴先”,也就是“先想后拉”。音乐我不懂,但我觉得这与写作文差不多,先写好提纲或先打好腹稿后再开始写,这才是正确的方法,如果边写边想,只怕会离题万里。


    滔弟能不能在练琴之前动脑筋想清楚,我不知道,我现在只是要求他练琴前先在谱上自己标注,标注后再唱谱,唱完谱才能练。


    作为外行家长我只能是规范程序,从而追求效果。

270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8-22 18:2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ynbb在2011-8-9 0:23:00的发言:
考了优秀啦?呵呵不错哟,升学应该没问题吧?

谢谢关心,现在只是有了报名资格,升学问题还很复杂,难弃还是很大。

271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8-22 19:5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g09902005在2011-8-22 18:21:00的发言:

谢谢关心,现在只是有了报名资格,升学问题还很复杂,难度还是很大。

写错了字,不知道怎么改,只好通过引用重发一次。

272
zznp 发表于 2011-8-26 00:26: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淘爸的光临和鼓励。祝滔弟升入心仪的学校。还请淘爸时常关注http://www.tudou.com/home/zznp
273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8-26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znp在2011-8-26 0:26:00的发言:
谢谢淘爸的光临和鼓励。祝滔弟升入心仪的学校。还请淘爸时常关注http://www.tudou.com/home/zznp

哈哈,我们相互学习,相互鼓励。

274
zznp 发表于 2011-8-26 15:23: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淘爸的无私的帮助,影响老兄午休了。

275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8-28 19:1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znp在2011-8-26 15:23:00的发言:

感谢淘爸的无私的帮助,影响老兄午休了。

不客气。

276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8-28 20:00:00 | 只看该作者
                                                         问题还是有点多

      昨天还课,问题还是有点多。

      在D大调音阶部分,H老师说连弓的音准还可以,但无痕换弓作得不好,换弓没有预先准备,换得太硬。还有一个问题是左手大拇指的位置有时不对,由于滔弟手指较软,在退食指按弦时,大拇指常跟着后退去帮忙使劲。H老师说大拇指一定要在规定的位置上,这样才能建立规范的换把位置和手型框架,否则会乱,找不到音准位置。

      滔弟的练习曲现在是克莱采尔第七课和小顿特第一课。克莱采尔第七课,H老师只要求滔弟拉两行,让他体会跨弦换弓,主要还是解决换弓的问题。结果还课时,H老师说滔弟拉出来的象是在打铁,太用劲了,没有体现顿弓一冲就放松的特点,弓压太强,毫无轻盈的感觉。小顿特第一课主要问题是一些音不准,H老师要求滔弟采用一弓4个音的慢练和仔细听来解决。

      乐曲莫扎特G大调第三协奏曲第一乐章已拉了一段时间了,问题出在不仔细上,既有音准上的又有节奏上的,H老师说主要还是拉得很幼稚。H老师进一步解释说,滔弟拉出来的东西,很平没有形象感,也就是没有用声音塑造出音乐形象。H老师说比如第一段,应该用声音表现出这样一个歌剧式的场景:当男主角上场时,所有的灯光都打在他身上,全场鸦雀无声,这时男主角开始用高亢的男高音开始演唱,唱完后,又有一个人上场了,然后两人开始你一句我一句的对话。说完,H老师进行了示范,一听就很生动。H老师要求滔弟心里一定要歌唱,只有心中歌唱了,拉出来的东西才能生动。

      H老师还解释了为什么要滔弟练这首乐曲。H老师说,莫扎特的作品对音准、节奏、指法、弓法,甚至弓段都有严格的要求,让滔弟练主要是在强调音准和节奏的同时,规范他经常自创指法和弓法的问题,养成良好的习惯,杜绝练琴的随意性。

277
天龍八部 发表于 2011-9-1 05:14:00 | 只看该作者
H老师讲得很对,傅聪也讲过,莫扎特的音乐象他的歌剧一样:“听他的乐句,就知道是哪个角色唱的”。能够体会这点,可以说在音乐上有很高的修养。
278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9-1 15:1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天龍八部在2011-9-1 5:14:00的发言:
H老师讲得很对,傅聪也讲过,莫扎特的音乐象他的歌剧一样:“听他的乐句,就知道是哪个角色唱的”。能够体会这点,可以说在音乐上有很高的修养。

      对乐曲内涵的理解是滔弟现在学习的短板,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拉的这首乐曲是个什么东西,要表达什么意思。
尽管H老师要滔弟形象地如歌剧般地理解这首乐曲,可滔弟连歌剧也没有看过,也不知道歌剧是咋回事。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学习英语,并不是简单地学习这种语言,而是要学习这种语言背后的文化。

      这句话给我的启示是学小提琴并不是简单地学一些技术,如果是这样,技术再好,无非绚技,唬唬外行可以,内行一听这水平只能是很肤浅。

      静安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将词的水平分为句秀、骨秀、神秀三个层次。如果把此理论引入到小提琴的学习中,技术好只能达到句秀这个层次,而要达到骨秀乃至神秀的境界,没有对西方古典文化的了解,则绝无可能。

      可是在国内如何学习西方文化,这是一个问题。看书、看碟、上网都行,但就是没有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

      我对莫扎特的了解只有一点,此人很年轻就挂了。至于挂掉的原因,有人说是此君长期躲在屋里,太阳晒得太少,缺乏维生素。

      看来户外运动很重要。

279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9-1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我看过的歌剧只有一部,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是在学生时代,学校组织去看的。可是在看歌剧之前,老师就布置了看后要写作文,而且一定要写出对反动派的恨,对英雄的爱。带着如此沉重的使命,我看得十分认真,因为要记住英雄的豪言壮语,以便写在作文中塑造出英雄的大无畏气概和高大全的形象。可是,看歌剧的乐趣也就全无了。

      现在想想读书的时候,我是很害怕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因为只要是学校、班级组织的春游、秋游以及其他的任何活动,完了都要写作文。一想到写作文,所有学生兴致全无。我们当时的老师对作文的要求是,通过写一件小事或一个人,一定要升华主题。就爬一下人民公园的假山,都要升华到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顶点,这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极其头痛的。

      因为要写作文的原因,我对歌剧没啥好感,这是学生时代留下的心理阴影。

      后来没有了写作文的负担,我又看了《江姐》,还有《金沙》。《金沙》广告上写的是音乐剧,不知道是不是在歌剧的基础上加了舞蹈,变成了音乐剧。

      《江姐》中的《红梅赞》和《绣红旗》两首歌写得太好了,尤其是阎肃老师写的歌词,真是大家气象。由三宝担任总导演和作曲的《金沙》歌舞俱佳,脍炙人口,一直想带滔弟去看一次,老是忘,现在记住了,有空一定和滔弟去看。
280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9-1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我学生时代看过的歌剧只有一部,就是《刘胡兰》。

      看《刘胡兰》是学校组织去看的。可是在看歌剧之前,老师就布置了看后要写作文,而且一定要写出对反动派的恨,对英雄的爱。带着如此沉重的使命,我看得十分认真,因为要记住英雄的豪言壮语,以便写在作文中塑造出英雄的大无畏气概和高大全的形象。可是,看歌剧的乐趣也就全无了。

      现在想想读书的时候,我是很害怕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因为只要是学校、班级组织的春游、秋游以及其他的任何活动,完了都要写作文。一想到写作文,所有学生兴致全无。我们当时的老师对作文的要求是,通过写一件小事或一个人,一定要升华主题。就爬一下人民公园的假山,都要升华到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顶点,这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极其头痛的。

      因为要写作文的原因,我对歌剧没啥好感,这是学生时代留下的心理阴影。

      后来没有了写作文的负担,我又看了《江姐》,还有《金沙》。《金沙》广告上写的是音乐剧,不知道是不是在歌剧的基础上加了舞蹈,变成了音乐剧。

      《江姐》中的《红梅赞》和《绣红旗》两首歌写得太好了,尤其是阎肃老师写的歌词,真是大家气象。由三宝担任总导演和作曲的《金沙》歌舞俱佳,脍炙人口,一直想带滔弟去看一次,老是忘,现在记住了,有空一定和滔弟去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1 15:44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