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滔弟的学琴笔记

  [复制链接]
61
congxinlv 发表于 2010-11-26 23:20:00 | 只看该作者
白天在土豆上看到小帅哥拉琴的视频,觉得好棒,加了好友。没想到,今天晚上上坛子里就看到了学琴笔记。小帅哥继续加油!

我觉得他的右手很放松呀,我们羡慕得不行呢。我家闺女就右手太紧,掰都掰不过来。郁闷的是,她老师更注重左手,对右手就没有针对性的建议。我只好自己盯着,监督练空弦,感觉有些改善,但还差很多。看了你的流水论,觉得很有道理。回头照搬。
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黑格尔
62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0-11-28 18:2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ongxinlv在2010-11-26 23:20:00的发言:
白天在土豆上看到小帅哥拉琴的视频,觉得好棒,加了好友。没想到,今天晚上上坛子里就看到了学琴笔记。小帅哥继续加油!

我觉得他的右手很放松呀,我们羡慕得不行呢。我家闺女就右手太紧,掰都掰不过来。郁闷的是,她老师更注重左手,对右手就没有针对性的建议。我只好自己盯着,监督练空弦,感觉有些改善,但还差很多。看了你的流水论,觉得很有道理。回头照搬。



滔弟右手的问题,从他的视频来看,其实有一个反复纠结的过程。在《新疆之春》和《丹克拉变奏曲第五首》中,滔弟的右肩在拉和弦时,是耸起的;在《马扎斯26课》和《快板》中,右手一会儿紧,一会儿松;只有在《马扎斯28、30、31课》中,右手稍微好一些了,这都是h老师长期坚持纠正的结果。

我到主页看了小美女拉琴的视频,感觉拉得非常好,小小年纪,有这样的水平,了不起。只是我在看《新疆之春》时,觉得小美女的右肩好象有点紧,不知这个感觉对不对。

谢谢对滔弟的鼓励,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学琴有进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28 18:55:16编辑过]
63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0-11-28 20:32:00 | 只看该作者
你在搞创作吗


昨天,我带滔弟去上课。在音阶部分,h老师首先打开节拍器,以60的速度检查音准。滔弟用连弓拉完后,h老师肯定了音准还不错,她问滔弟,最快用什么速度练,滔弟回答用110的速度。h老师吓一跳,说你拉给我听一下。结果在110的速度下,h老师说最后一行,音不准,并且告诉滔弟,只有在坚持音准的前提下,才能提高速度,否则看起来动作很花,其实音不准。h老师要求滔弟从60开始,每遍拉准后,再以65、70、75、80、85、90的速度拉,最高不能超过90。

滔弟拉马扎斯32课时,h老师不停地纠正指法,后来她对滔弟说,你为什么不按谱上标的指法拉琴,快被你气死了,你乱改指法,你是在搞创作吗?我当时也很着急,可是帮不上忙,心想滔弟这个家伙又开始乱来了。h老师接着说,谱上的指法,不是乱标的,而是有意义的。这一课有伸张和收缩两种手型的练习,你倒好,一遇到伸张和收缩手型的时候,不是通过抻指或收指来解决,而是用换把来解决。你以为你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结果,该练的技巧没有练,这是要不得的。现在曲子还比较简单,速度要求也不快,你这样做,光是听音还没有问题,以后遇到复杂而且速度快的曲子,通过换把的方式就来不及了。

上课时,h老师在谱上把滔弟自创指法的地方全部标了出来,要求家长陪练时,先要滔弟改错,反复改完错后,才能全课通练。

乐曲还课时,当h老师看到滔弟在《渔舟唱晚》谱上写的,“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几把位?”等文字时,笑着对滔弟说,你还是用心预习了的。滔弟在这首乐曲中,主要问题是泛音那一段。

当h老师正在为滔弟讲泛音那一段的时候,旁边琴房的钢琴课老师开始给学生上课,不知这位学生弹的什么乐曲,象暴风骤雨似的,加上老师也跟着节奏哼,声音大得吓人。h老师只好关上琴房门给滔弟上课,我在外面基本没有听清h老师给滔弟讲的什么。

记得这种情况不多,主要是集中在期末的时候。每当期末的时候,我带滔弟去上课,整个琴房大楼到处都是乐器声和歌声,h老师说,这些学生要考试了,都抓得比较紧。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又高又胖的男生,这哥们儿吹萨克斯,和滔弟上课在同一层。这哥们儿中气很足,练琴从不关门,有时练到动情时,还走到过道上吹,那声音真是很大,我估计整个楼层每个房间都能听到。

音乐学院真是声音的世界。
64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0-11-28 23:18:00 | 只看该作者
高效练琴法

前几周,就是滔弟妈妈带滔弟去上课时,h老师上完课后给了滔弟三张纸,其中一张是说明,另两张是表格。这三张纸的用途就是如何提高滔弟练琴的效率。

第一张说明分了四段,第一段写的是练琴需要的东西:一是安排练习时间的表格;二是计时器;三是节拍器。第二段写的是第一步的准备工作有哪些,主要的内容有填好练习时间的表格;将每小时的练习时间分成20个3分钟来规划;安排每一个曲目(或音阶)的练习时间和顺序;决定每一个曲目今天要练的重点(如音准换把、强弱表现等)。第三段写的是怎样进行练习:首先用计时器设定好第一个时间段,然后开始练习,在计时器铃响前不要停止;到第一个练习完成后,立即设定下一个时间段,然后继续练习;每一个练习都必须使用节拍器。第四段写的是注意事项:每练一个小时,中间至少休息15分钟;考虑今天的练习效果并修改明天的安排;如果某个练习过于简单,就应试着以节奏、运弓、强弱表现等的变化来练习,保持应有的难度。

第二张表格是用于音阶练习的。左边的纵栏里是这样一些内容:音阶练习的节拍器速度弓法、节奏,琶音练习的节拍器速度、弓法、节奏,双音练习的三度至八度,以及伸指八度、十度泛音,这些是老师布置作业时填的,右边对应栏目里是学生练完后,自己写练了多少时间。

第三张表格是用于基本功的。左边的纵栏里有左手基本功练习:换把、敲指和抬指、揉弦、左手拨弦;右手基本功练习:弓子的平衡、弓子的力度、节奏和触弦点、换弓、分弓连弓、挑弓、顿弓、连顿弓、控制跳弓、自然跳弓、抛弓等,右边对应栏目仍然是学生练完后,自己写练了多少时间。

按照h老师的要求,滔弟这段时间的音阶练习是三个八度C大调音阶和碎和弦以及舍夫契克《双音预备练习》中的练习6至练习9,在第二张表的左边纵栏里,滔弟自己按h老师的要求填上节拍器速度、弓法、节奏和练习时间,练完后又在右边的对应栏里打勾。在第三张基本功的表里,h老师在揉弦栏里写上了手腕揉弦5分钟,在换弓栏里写上了3分钟,滔弟练完后自己打勾。

我感觉这两张表太好了,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外行家长来说。老师布置作业标准化,家长监督表格化,练完就打勾,很方便。不过音准就没办法了,h老师要求滔弟自己对钢琴,音阶先用钢琴弹一遍,再用小提琴拉,自己感觉音阶或曲子音准有问题,马上对钢琴。

滔弟整个练琴时间的控制还在调整摸索之中,只是每练一个小时要休息15分钟,我觉得太长了。滔弟每天小提琴的练习时间总共只有一个半小时(上学期间),如果还要休息,可能不到一个小时。滔弟在练练习曲或乐曲前,总要听示范碟,这就是他的休息时间。

这段时间,我感觉滔弟的手腕揉弦大有进步,现在每个指都可以用手腕揉了,不过速度、力度控制还不行,但总胜于只会手臂揉弦,滔弟在马扎斯31课视频中只会用手臂揉弦,看起来象抽鸡爪疯一样。
65
黄冈小汤圆 发表于 2010-11-29 14:56:00 | 只看该作者
滔弟拉马扎斯32课时,h老师不停地纠正指法,后来她对滔弟说,你为什么不按谱上标的指法拉琴,快被你气死了,你乱改指法,你是在搞创作吗?我当时也很着急,可是帮不上忙,心想滔弟这个家伙又开始乱来了。h老师接着说,谱上的指法,不是乱标的,而是有意义的。这一课有伸张和收缩两种手型的练习,你倒好,一遇到伸张和收缩手型的时候,不是通过抻指或收指来解决,而是用换把来解决。你以为你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结果,该练的技巧没有练,这是要不得的。现在曲子还比较简单,速度要求也不快,你这样做,光是听音还没有问题,以后遇到复杂而且速度快的曲子,通过换把的方式就来不及了。

有同感,我家孩子也经常把谱子上的指法改了,怎么好拉怎么拉。太不靠谱,经常被老师说,下节课去还课还照旧。
66
黄冈小汤圆 发表于 2010-11-29 15:01:00 | 只看该作者
这段时间,我感觉滔弟的手腕揉弦大有进步,现在每个指都可以用手腕揉了,不过速度力度控制还不行,但总胜于只会手臂揉弦,滔弟在马扎斯31课视频中只会用手臂揉弦,看起来象抽鸡爪疯一样。
 
我家孩子只会腕揉和指揉,不会臂揉,揉弦的方法单一,也会影响音乐的表现。有时看到她的手腕已经摇得很厉害了,结果摇出来的声音还是不明显,她自己也毛了就摇得琴乱晃。
67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0-11-29 18:32: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看来这两个孩子的毛病差不多。
68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0-12-5 22:51:00 | 只看该作者
顾此失彼

昨天还课,在90的速度下,半音音阶没有过关,h老师要求滔弟再练一周。滔弟拉马扎斯32课时,h老师不断喊停,问题不在于音准指法,这一课的音准和指法,经过一周的练习已改正了,h老师说问题主要在换弦。h老师说滔弟换弦时太硬了,经常发出重音,并问滔弟自己能不能听出来。滔弟回答说自己听不出来。h老师说问题还是在右手,右手没有放松。她对滔弟说,这一课是连弓练习,音准和指法是基本的,不能以此为标准,不能觉得音准和指法对了,这一课就练好了,这一课最关键的是要做到无痕换弦,换弦时要做到平滑、流畅,就象是用一根弦拉出来的。

h老师示范了正确的拉法,又学了滔弟的拉法,一听之下,果然差距很大。h老师对滔弟说,不要只顾音准和指法,而忽略了换弦。滔弟换弦不好是个老问题,h老师经常纠正,现在有了一点进步,但问题还是多。

h老师这两周一直在纠正滔弟的头部位置。滔弟的头有点低,有压琴的现象。h老师要求滔弟用下巴勾住琴,抬起头,而不是压在琴上。h老师说,头过低压在琴上,右肩高过琴就会紧张。h老师是从各个方面一点一点的消除造成滔弟右肩紧张的因素。这段时间,我看见滔弟练琴头过低时,就喊你又在低头认罪了。

滔弟拉《渔舟唱晚》时,受到了表扬。h老师认为节奏和音准都还不错,只是泛音那一段,拉是拉出来了,但音色还不行。滔弟拉的时候,一律用手腕揉弦,在一把位用手腕揉时,十分勉强,h老师说,用什么方法、力度频率来揉弦是要根据曲子的内容来安排,曲子里不能只用一种方法。h老师要求滔弟在1至3把位用手臂揉,3把位以上用手腕揉。

要下课时,h老师通常布置作业并提示家长注意的重点问题。这时,我对h老师说,滔弟下周不来上课了,因为从星期一开始滔弟要去军训一周。h老师问我,小学生也要去军训吗?当滔弟从学校拿回军训通知时,我也十分诧异,在我的印象中,好象是大学新生才去军训,现在连小学生也要去军训了,这恐怕是学校搞的所谓素质教育吧。h老师得知滔弟下周不能练琴时,要求滔弟把音阶、马扎斯32、33课和渔舟唱晚的谱带上,一是自己打节奏唱谱;二是用左手在右臂上打指法。钢琴课上完,m老师布置的作业更简单,是要滔弟有空在桌上练手指的抬落,练手指的支撑。

今天,滔弟妈妈去超市给滔弟买手电筒、水桶、饭盒、食品,准备衣服、洗漱用品等,忙活了大半天,生怕少带了东西,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69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0-12-19 22:36:00 | 只看该作者
受到了表扬

由于上周滔弟去军训,没有上课,也没有练琴,一周无话。

滔弟军训回来后,按照h老师的要求,在三个八度C大调音阶中重点解决半音音阶问题,练习曲则以马扎斯33课为主,乐曲还是练《渔舟唱晚》。

昨天还课,滔弟的音阶终于过关了,但是,h老师并没有让滔弟拉下一条,她要求滔弟不再用连弓而是用快速的分弓来继续练这条音阶,快速的分弓,有时一弓三个音,有时一弓四个音,具体的我还没有搞清楚,滔弟在h老师的指导下,用慢速已经掌握了弓法。滔弟的双音也过了,往下走一条。当滔弟拉完马扎斯33课,h老师说滔弟的自学能力有了提高,这一课可以过了。说完,h老师要求滔弟再拉一遍33课,当滔拉第二遍时,h老师不停地用手指着滔弟的右肩,不停地说,力量向下,水向下流。原来,h老师是不满意滔弟的右肩太紧了。这个老大难问题不知道要纠正到什么时候。

当滔弟拉完《渔舟唱晚》时,h老师说,优点在于双音不错,缺点在于泛音太差。泛音的问题有音色不亮,产生杂音等。h老师要求左手按弦要虚一些,右手运弓要实一些,这样拉出的泛音音色才会明亮,没有杂音。滔弟拉的时候,生怕把音拉实了,右手运弓尽量轻,结果事得其反。h老师纠正后,声音果然好了一些。h老师说,技巧教给你了,关键还是要自己体会才行,回家要认真练,反复体会。

这节课,滔弟多次受到h老师的表扬,回家时一路喜气洋洋。
70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0-12-26 23:29:00 | 只看该作者
                                                              要注意细节

       昨天还课,三个八度的C大调音阶音准指法没有问题,但快速分弓弓法有问题,h老师要求弓法是4个音一组,第一个音要拉出重音,结果滔弟在练的时候,有的地方第一和第四个音都拉成了重音,音阶没有过,再练一周。

       上周h老师布置的练习曲马扎斯36课,当她听完后对滔弟说,这一课顿弓还可以,我本来是准备让你过的,但你的重音没有做出来,这一课顿弓只占50%,另外50%是重音,在顿弓练习中加重音是为了锻炼右手的控制能力,这一课还要回去练。

       乐曲还课,当滔弟拉完《渔舟唱晚》后,h老师要滔弟自己评价优缺点。滔弟半天说不出所以然,h老师启发道,你自己感觉是拉琴比较投入呢,还是泛音比上周有进步,或者是节奏不错,滔弟说泛音比以前好了。h老师说,你的前半部分拉得不错,泛音也有进步,但后面节奏慢了,特别是这个渐强到全曲最强的地方没有做出来,影响了整体效果。h老师做了示范,果然效果不一样。h老师要求滔弟要注意全曲音乐情绪的变化,这样才有表现力。

      上课时还有一个小插曲:当h老师发现滔弟有时用左脚打拍子时,要求滔弟必须用右脚打。滔弟不服气地说,宁峰也用左脚打拍子。h老师说,宁峰是大师,用哪只脚都可以,他能控制,你还是学生,琴在左肩上,就必须用右脚打。h老师接着给滔弟开玩笑,当你成了大师,不要说用脚打拍子,就是用头打拍子都可以。
71
annie869 发表于 2010-12-27 06:37:00 | 只看该作者
当滔弟成了大师,他就该给学生打拍子了:)
72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0-12-27 11:25: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滔弟成大师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和奢望。
73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0-12-31 12:39:00 | 只看该作者
 

                                                              休息一下


      今天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虽然我们对元旦节的重视程度不如春节,但今天毕竟是一个送旧迎新的日子。


      回顾这一年滔弟练琴的情况,总的来说进步比较大,可以用“稳扎稳打”四个字来概括。今年h老师主要抓了音阶练习曲,乐曲练得不是很多。H老师说,在滔弟这个年龄,主要是练好基本功,只要把音阶和练习曲练好了,把技术难点克服了,拉乐曲就相对轻松了。

      
       滔弟今年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技术上,自觉性地提高更是让人高兴。看着滔弟一点一滴的进步,作为家长真是感到欣慰。古人讲“教子即创业”,把孩子教育好就是家长最大的事业。


       滔弟今天不练琴,休息一下,更何况今晚有新年音乐会,让滔弟听新年音乐会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家长、琴童都轻松一下,一起听一场音乐会。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向h老师、m老师真诚地道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对滔弟的培养,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74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1-3 21:14:00 | 只看该作者
                                                                   滔弟的目标


         周围的许多朋友见滔弟既练小提琴又练钢琴,就问我滔弟今后是不是要搞专业,我回答他们说当然要搞专业,不然你以为我们无事可作,见啥练啥。这些朋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你是不是要培养一个朗朗出来。听了这话,我是又好气又好笑,我这些朋友中没有搞音乐的,他们所知道的音乐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朗朗,认为只要搞专业就是培养一个站在舞台上的演奏家。

         其实我对滔弟的期待很明确,就是走专业路线,考上音乐学院,毕业后当一名音乐老师。这个目标的确立,既有理想主义色彩,又有现实的考量,还有无奈的选择。

         所谓理想主义色彩是指希望滔弟以后终生与音乐相伴,我以为与音乐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虽然,我不能代替滔弟判断他认为的幸福,但这是我的期待。

         所谓现实的考量是指希望滔弟以后当一名音乐老师有许多好处。中国历来尊师重道,现在老师的待遇也不错,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后学音乐的儿童应该会越来越多,音乐老师失业的风险不大,还有就是音乐老师不用备课,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我不是老师,但有一次单位内部培训我去讲课,结果光是准备就用了一星期,但我从来没有看见过音乐老师备课,不知是不是我孤陋寡闻。

        所谓无奈的选择是指现实的条件。滔弟的天赋有限,这是其一;其二,我也没有要求滔弟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琴上,其他不管的勇气,分心则不能专一。想当年朗朗的父亲带朗朗去中央音乐学院找老师学琴时,当老师不教了,又找不到新老师时,朗朗的父亲对朗朗说,我们要么回老家,要么从楼上跳下去。没有这种卧薪尝胆,破釜沉舟,只走华山一条路的勇气,成演奏家只能说是痴人说梦;其三,好的运气。这玩意儿看不见、摸不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根本不是可控因素,但却是成为演奏家最重要的筹码。中国从来不乏天才和肯下苦功的人,但真正成为演奏家的却寥寥无几,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我也不敢赌滔弟一定会有好运气。

         综上所述,希望滔弟当一名音乐老师应该是比较现实的,这就是滔弟的目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3 21:24:05编辑过]
75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1-3 23:16: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音乐学院的胡猜乱想

         滔弟要走所谓的专业路线,有一个问题不得不面对,就是考音乐学院难吗?我的回答是不知道,因为没有考过,也不在圈子内,所以不知道,不过可以猜想一下。我猜想的结果是,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说难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音乐学院的教学有她独有的特点,专业课基本上是一对一教学,老师有限,所以专业的音乐学院每年招生就那么几个名额,全国学琴的学生不知有多少,正可谓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当然难,特别是中音和上音,那更是难上加难;
          第二,潜规则盛行。音乐学院有潜规则吗?不知道,不过当下各行各业都盛行潜规则之际,说音乐学院没有潜规则,可能相信的人不多。
          第三,必须兼顾文化课。考音乐学院不管你专业成绩多好,也是必须过文化课这一关的,否则也进不了。

         说不难也有对应的三个原因:

          第一,音乐学院也不能免俗,也在拼命扩招,招生就是赚钱,名额也是越来越多,现在中国的音乐学院仅从学生数量上来讲,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世界第一大音乐学院已在中国诞生了,同时,除了专业的音乐学院外,其它综合性的大学很多也有了音乐学院,想读音乐学院也不再是难得不得了的事了;
          第二,用潜规则办事。潜规则从何而来?不过是权力寻租的产物而已。中国的潜规则有个特点,既不是万能的,当然也不是不能的,它有自己运行的规律和法则。说它不是万能的是指潜规则也有个度,搞潜规则的人不能超过这个度,否则就要出事,拿成都话来讲,就是要划翻船。比如说大家公认的尖子生,有招生话语权的人就不敢轻易对其搞潜规则,就不敢用师出何门,与某某领导关系如何,是否给本人送礼来衡量录不录取,这就是个度,当然这名尖子生的水平一定要达到大家公认的程度。还有就是实在太瘟的差生,这种差生无论送多少钱,都没有人敢收,太明显了,太露骨了。这就好比贪官搞潜规则时把“三不拿”作为底线,何为“三不拿”,就是“领导交办的事不拿,职权范围以外的事不拿,办不到的事不拿”,只要不违反“三不拿”底线,就出不了大事。说潜规则有用是指对绝大多数中间的学生来说它是有用的。音乐没有绝对的标准,这就太好了。甲学生明明比乙学生水平高一点,但我要说,甲学生已经成型了,发展前途不大,而乙学生虽然目前差一点,但基础扎实,前途不可限量,我们音乐学院不正是要培养这种人么。这种情况下,录取你有一千种理由,不录取我有一万种理由,而且都能说得冠冕堂皇。我想只要掌握了潜规则并运用它,进音乐学院也不是难事。谁都不想按潜规则办事,但一有事,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法律和制度,而是找关系,别骂我们俗,因为关系有用,别拿大道理吓人,大道理没用,小民活得不容易。音乐学院具体的潜规则有哪些?我猜想与别的行业应该是差不多的,最好就是与领导拉上关系,而且常相往来,铁关系,这就好办了。其次,让孩子从小拜在有话语权的老师门下,如果不行就得想方设法找门路去这些老师门下,那怕一年半载也行。实在不行的话,找有话语权中胆大的,下重注,一锤定音。
       第三,音乐学院招生的文化课要求实在不高,只要稍稍用点心,应该能过关的。我想音乐搞专业,文化是基础,否则就成了拉琴的机器,这实在要命。看青歌赛时,选手的文化素质实在不敢恭维,如果滔弟以后也是这种文化素质,还不如不搞音乐专业。

      以上纯属本人胡猜乱想,请勿对号入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4 18:41:30编辑过]
76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1-9 22:11:00 | 只看该作者
                                                               别往中间挤

       昨天还课时,音阶部分滔弟已开始拉A小调及碎和弦分弓练习曲36课过关,开始练39课。对于练习曲,h老师之所以不是让滔弟每课都练,主要是针对滔弟现在的主要问题——右手而选择的。马扎斯39课是换弦练习,h老师还是想解决滔弟右手紧,换弦不好的问题。

        h老师在讲39课时,要求滔弟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右手上,右手换弦时不能硬换,要按照“边拉、边靠、边换”的原则换弦,同时上下弓要体现出速度匀、力度匀、音很准的特点。h老师要求滔弟的右手,特别是肘部在换弦时应该画圆形,而不要走直线。

        在这几次上课过程中,h老师一直在纠正滔弟持琴太斜的问题。后来发现滔弟一是没有挺胸,二是右手在拉E弦时,左肩不由自主地向右送琴,两只手都向中间用力,全往中间挤。H老师说,这是独立性差的表现,要求家长在培练时注意纠正。

        H老师说马上要考试了,乐曲就不布置了,主要是把音阶和练习曲拉好,多出来的时间用来复习文化课,争取考出好成绩。
77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1-11 19:40:00 | 只看该作者

                                                           只能去一次

       前段时间接到滔弟学校音乐老师的电话,说第五届华夏之星全国青少年音乐舞蹈电视展演活动的比赛,学校已替滔弟等好几个学生报了名,要求我们家长准时带滔弟去领准考证和参加比赛。当时,比赛时间正好是在星期六下午,地点就在音乐学院的对门。滔弟上完小提琴课后就去参加比赛,在比赛现场,滔弟的几个同学都在,有弹钢琴的,有表演武术的,有跳舞的。滔弟参赛拉的曲子是《渔舟唱晚》,我当时感觉还可以。

       过了几天,滔弟回来说,他们学校选送的集体节目参加华夏之星评选已被选上了,要求去北京录节目。我问滔弟是什么节目,滔弟说就是学校校庆时他拉小提琴表演的那个综合节目。我想起来了,就是滔弟穿燕尾服拉校歌的那个节目。那是个综合节目,有舞蹈、朗诵、唱歌,还有滔弟拉小提琴,参加演出的学生有30多个。过了几天,学校发来通知,该节目已被第五届华夏之星全国青少年新春大联欢电视文艺晚会节目组选上,要求所有参加演出的学生1月底,由老师带队进京到中央电视台星光演播厅录制。

        第二天,华夏之星组委会来电话说,滔弟在儿童B组(10——12岁)获得个人银奖,取得进京参加决赛资格,时间是2月初。我一听脑袋都大了,这咋整啊。我要求滔弟只能去一次,要么跟学校去,要么我陪他去参加个人比赛,滔弟毫不犹豫地说,他要跟同学一起去,并说老师告诉他们录完节目还要带他们到清华和北大去参观。我想这也好,和同学一起热闹,就当去北京旅游一趟。

        这几天滔弟都在复习准备考试,老师要求一放假就开始排练节目。

78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1-13 10:33:00 | 只看该作者
                                                  希望滔弟过很二的生活


         何为很二的生活?简单一点,纯粹一点,有时间看云舒云卷,有心情听花开花落。或曰:如此诗意,何二之有?答曰:在孔方兄为圣人之物质世界,不追名、不逐利,居陋室而不媚世俗,处闹市而不随潮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问风与月,难道不二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试看我之今昔:

         曾经意气风发,想指点江山,现在吞云吐雾,指点“红塔山”;

         曾经为古希腊贝壳放逐法而热血沸腾,现在对任何事都麻木不仁;

         曾经想做直面惨淡人生、正视淋漓鲜血的勇士,现在成了天天默念“无事就是喜事”的兵马俑士;
 
         曾经想当霍元甲,现在已是路人甲;

         曾经是愤青,现在很神经;

         曾经以为众生平等,现在发现只有身份证平等;

         曾经粪土当年万户侯,现在幻想一夜暴富上高楼;
 
         曾经理想“芝兰生于空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身立德,不以穷困而失节”,现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还欠我一块八。 

         理想、信念、奋斗、牺牲已渐行渐远,利益二字却如影随形。

         在传统教育和社会酱缸的双重作用下,我就是一根在油锅里翻滚的油条,既不想沉下去,又不愿被捞起来,只能在锅里随着沸腾的油不停地翻滚。

         滔弟会重复我的故事吗?可能,非常有可能,社会酱缸时时刻刻发挥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初而愤怒,继而扼腕,再而沉默,最终化为一声叹息。 

          希望滔弟能过很二的生活,不要过我这样二的加强版——二百五式的生活,是希望,也仅仅是希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3 22:02:42编辑过]
79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1-16 20:21:00 | 只看该作者

                                                              减掉多余的动作

        昨天还课,音阶是A小调分弓,h老师听后表示还不错。滔弟拉完分弓后,对h老师说连弓拉起来有些困难。h老师要求滔弟拉一下,当滔弟拉完连弓后,h老师说滔弟拉连弓有几个多余的动作,影响了连弓的速度和连贯性。h老师接着说,这是由于换把后1指没有保留,反而抬起来造成的。h老师结合滔弟的这个问题,重点讲了四度框架手形,她说换把后最关键的是1指的位置,只有1指的位置找准了,其他指才能根据1指找位置,否则就要乱。h老师要求滔弟拉A小调连弓时,换把后,要把1指保留在弦上,不能抬起来,这既能方便其他指找位置,又简化了动作。

        双音还课是11练习,六度双音,没有大的问题。12练习上个星期就过了,11练习上周没有过,多练了一周。h老师布置的双音作业是14练习,三度双音。h老师说,三度双音比较难,要求滔弟先对着谱在琴上摆手型,然后用笔在谱上标出来,大三度是窄手型,小三度是宽手型,把这些工作完成后再开始练习。

        练习曲还课,当滔弟拉马扎斯39课时,h老师指着滔弟的右手小臂不停地说:主动一点!主动一点!滔弟拉完后,h老师对滔弟说,右肩要放松,上弓时小臂要主动用力,接着要求滔弟拉第二遍。当滔弟拉完第二遍后,h老师说滔弟的音准现在基本不用操心了,偶尔有临时变化音拉错了,指出来后,马上就能改正,现在滔弟拉练习曲基本是一周一首,这个进度还可以,39课可以过了,下周开始拉40课。这时,滔弟插话说,马扎斯第二册练完后,想练第三册。h老师说,第二册练完了就练克莱采尔。滔弟问为什么不练马扎斯第三册,h老师说,尽管马扎斯写了三册练习曲,但现在普遍认为前两册的价值更大,第三册练的人比较少。克莱采尔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练习曲,是必须练的。

        h老师听完滔弟拉的渔舟唱晚后,说这首曲子不用拉了。当h老师得知滔弟下周二考试后,对滔弟说考完了试,就有时间了,下周给你布置一首曲子。h老师要求滔弟预习《查尔达什舞曲》。

       在回家的路上,我问滔弟为什么音准有了如此大的进步?滔弟说,原来是硬记正确的音,现在一听就知道拉没拉对。我想这大概与钢琴有关,经过一年多的钢琴练习,初步解决了音准问题,真是好事。

80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1-1-29 19:19:00 | 只看该作者
                                                                  一塌糊涂的还课

       今日还课完全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

       由于滔弟上周去了北京,练琴方面一周无话。滔弟回来后只练了两天琴,今日还课从音阶开始就错误连连。

       A小调音阶部分半音音阶的换把有问题,h老师反复纠正后要求滔弟必须在慢练中解决过渡音的问题。

       三度双音还课则基本错完。h老师说尽管三度双音很难,但以滔弟的能力也不至于错到这个程度,这说明滔弟在练琴时根本没有专心,没有动脑筋,而只是图快两三下拉完了事。

       练习曲马扎斯40课,h老师不断喊停纠正错音。h老师说就好象是第一次试奏,错音比拉正确的音还多,这完全是没有专心的结果。

       h老师纠正音阶和练习曲基本就用了一节课时间。要下课时,h老师只听了滔弟拉查尔达什舞曲慢板部分后说,有些地方的节奏有问题,接着作了示范。

       h老师下课后布置的作业是:A小调音阶先用慢速纠正半音音阶的换把,先把过渡音拉出来,熟练后去掉过渡音直接换把;三度双音全部用分弓一组一组地拉;马扎斯40课多听几遍示范碟后再开始练;乐曲要求把查尔达什舞曲全部拉完。h老师反复强调练琴一定要动脑筋,不然尽是错误的东西,非常有害。

       当h老师一直在纠正滔弟的错音时,我是怒从心头起,以我以前的脾气,早就是一顿老拳。不过我还是忍了下来,回家的路上,我把滔弟痛骂一顿,我觉得这是态度问题,而不是能力和水平问题。我对滔弟说你是不是三天不打就要上房揭瓦,警告滔弟再出现不专心、不认真的情况,小心屁股开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3 02:48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