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琴童家长之六: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2016-3-5 15:39 | 作者: changxc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孩子的创造思维是潜能,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巨大内在因素。我们要注意发掘、发挥。而孩的子好奇心恰恰就是一种创造思维的表现。 无论是琴童的家长,还是琴童的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孩子有时总是提问题?而有 ...

孩子的创造思维是潜能,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巨大内在因素。我们要注意发掘、发挥。而孩的子好奇心恰恰就是一种创造思维的表现。

无论是琴童的家长,还是琴童的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孩子有时总是提问题?而有时又一个问题也不提?

新的问题,无论是技术的,还是音乐的,都要保护孩子的兴趣、热情。孩子的提问,对必要的问题,要根据“个体”情况因材施教。而确实有那些时候,学生的问题真是“啼笑皆非”的,但看到他们认真的样子,职业道德告诉我们必须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他们不是“作秀”,而是思维的创造,即“创造思维”的表现,而这些表现在孩童时期更是尤为突出的。因此,教育者的引导、探、讨沟通等等,都是一些非常好的对应方法。

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再创造的灵感是对他们未来走向成功的巨大财富。这个灵感自来于创造思维的积累。

就初级琴童而言,他们的情绪波动大、好奇心强,欢表扬和奖赏。教师要利用孩子的心理特征,把教学开展的生动活泼。

比如:

马扎斯第一课的教学目的是:力度对比、幅度对比、色彩对比。

这一课,老师讲了,学生回去练了。回课的学生一定要问一些问题。比如:对比的怎么样?理解了多少?感受到了哪些东西?等等吧。老师要评价:如谱面上的表情记号做的如何?音乐自然流畅吗?气息的掌握是否恰当?旋律的“收、放”如何?弓子走的是否有张有弛、“逆顺感”有吗?;拖不拖“尾巴”?等等。老师总结指导了,学生回去还要抽出一些时间去理解,领会、运用,以形成思想意识;再回课,老师再做查缺补漏,然后告诉学生要学会“举一反三”,把这一课暂做为“范作”,应用到类似的作品中去。

至此,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就算基本达到了。

反之,如果是单单的把谱面上的音符拉下来就算了事,那我看这一课拉与不拉的关系都差不多一样。

另外,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或重犯的毛病,就要告知他们不要在不同的地方犯同样的错误。一但有这种情况,就要在他的学习笔记本上用红笔做记录,提醒他们在看学琴笔记时,要特别注意这些红色的记录,因为这是易犯的问题。做为琴童的家长,要注意在这些方面与教师的配合,为孩子的学习服务好,指导好,让您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他们走向成功。

郑重说明:不爱动脑学习的,另论

时间仓促,笔触不佳,见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4 10:31:14编辑过]

支持

反对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skystarby 2006-9-14 18:39
说得有理
引用 jacob19730224 2006-9-15 10:44
<P>好贴,狂顶。</P><P>学习就是应该带孩子去一个好玩地方,让孩子尽情玩耍。</P>
引用 一杆进洞 2006-9-22 20:45
顶起|
引用 一杆进洞 2006-9-23 17:21
<P>顶</P>
引用 jacob19730224 2006-9-25 15:49
<P>单单的把谱面上的音符拉下来就算了事,那我(changxc )看这一课拉与不拉的关系都差不多一样.</P><P>顶</P>
引用 namecatdoudou 2006-9-26 23:20
我喜欢让我女儿先听听曲子,一边听一边任她想象,编故事也行,等她拉曲子时可鼓励她想象,不知可不可以有利于她创造力的培养,至少我发现她编故事编得有进步。
引用 蓝天的自由 2006-9-26 23:48
很简单啦,拉琴就要喜欢才拉,就是要带来快乐!

查看全部评论(7)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3 11:5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