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三年就过了6级。而且是大多数是平常只练1---1。5小时。进度是很快的了。只是不知是以优秀。良好。还是及格。通过。的成绩获得证书。。如果是优秀和良好。说明老师和家长教导有方。孩子在这方面的天赋很好。学得不错。值得庆贺。(我觉得能达到这样成绩的只是少数}如果仅仅是及格和通过。就值得引起注意了。现在有些老师和不少家长过于看重考级。急功近利。往往只练少得可怜的一些考级曲目。只要过关获得考级证书就万事大吉了而不注重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让孩子练好基本功。真正地学到东西。以致学到后来难以为继。这样的情况不少。"考级"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让孩子得到一定的锻炼。和学习的动力。捡验一下学习的成果和老师教学的水平。要注意正确地对待。有关专家们的看法很好。特转录如下: 。。。。。。。。 而那种认为学习乐器,只要能会演奏几个小曲就够了的看法,却大有人在。持这种看法的人,并没有认识到让孩子学习乐器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他们抱有一些其它的想法,如:拿了考级证书,可以当特长生,然后进重点中学或大学等等。因此,他们不考虑学习乐器(也是一切学习)需要循序渐进的规律,盲目地拔程度、跳级。他们意识不到打基础的重要性,而仅仅让孩子练习考级的某几首乐曲。这些家长们可能现在还不知道,这样做会对他们的孩子带来相当大的损失。就像从小不管孩子的文化课学习,等长大了再补就困难得多了。学习乐器还有它的特殊性,就是童子功的问题,随着年龄的长大,手指会慢慢变“硬”,就像练体操,教练们不会去选十一、二岁的苗子来培养,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胳膊、腿已经(相对来说)长得太硬了,不可能再训练了。学乐器,特别是弦乐器或钢琴,也有这个问题,如果小时候不抓紧,就会把孩子耽误了,将来再补是补不回来的。 请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小孩仅上了一年学,然后,把三年级的数学和语文考题背熟,直接参加考试。考个60分之后,赶快接着背五年级的考试题,考完后再啃中学初三的考题……。这样做的目的,是打算进入北京大学的天才少年班吗?如果真有这么一位家长,让自己的小孩像这么去做的话,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个家长的思维有毛病。而现在可悲是,这种现象确确实实在广大的业余学习乐器的家长和学生中出现。 |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8 22:21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