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了哪一位名人说的一句话:“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手段的完善和目的的混乱。”我想,这句话用于描述小提琴考级的现状,也是非常合适的。当初举办考级的目的很明确,是要普及和推广小提琴教育,让更多的人接受音乐的熏陶,并通过级别的鉴定,促进学习者提高演奏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音乐素质的目的。在制度的制定、级别的设置、曲目的选择、评判的准则等等各方面,都在日臻详尽和规范,唯有开设考级之初的目的却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和模糊了。是为了发展热爱的事业?是为了提高自身修养?是为了更容易出名、赚钱?是为升学可以加分?都是,又都不是! 一位琴童的家长就很明确和坦率地自己的女儿说:“我让你学琴,就是为了考重点中学能加几十分,不然我让你学来干嘛!”话虽说得很露骨,可能会令人不齿,但这却代表了时下一种非常普遍的想法,只是别人会含蓄些表达罢了。众所周知,许多知名大学、重点中学都有为特长生加分开绿灯的制度,通过某个级别的考试,就可以相应加多少分。说是全面发展也好,说是投机取巧也好,这些制度的确很诱人,吸引和刺激了大批学生投入到学琴的行列,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许多在望子成龙的父母的强迫下学琴的学生。 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或他们的父母)对学琴持这样的观点,相比那些枯燥、寂寞、深奥、复杂的文、理科,学琴似乎更容易成材、成名(其中的艰辛他们暂时是看不到的),只要参加一、两次比赛,能获个奖,便能功成名就了;即便不成名,学好了小提琴,赚钱也会比其他文、理科学生快得多、多得多。要达到这个目的,通过考级当然就是必要途径了。持这种观点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数。 在教学方面,培养学生考级,让学生取得一些成就感,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考级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少教师却喧宾夺主,将考级视为提高自己知名度的途径,他们一味地拔高学生的程度,以证明自己的教学实力,另一方面,因此而获得的经济效益则不言而喻了,但这种做法使得浮夸风在中甚为普遍,其最大受害者,只能是那些琴童了。 小提琴艺术毕竟是纯净、圣洁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人头地,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出类拔萃,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怀着这样功利性的目的去教和学琴,就会显得动机不纯了。以这样的目的来学琴,能掌握小提琴的内涵吗?能感受音乐的真谛吗?我深表怀疑。据我所知,欧美等发达国家并无考级,但他们音乐教育仍然十分普及和广泛,人们的艺术修养也很深厚,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方法之质疑——考级能在多大程度上证明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 既然要考级,那么每一个级别的证书都应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力地证明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但实际情况并不尽然。我一直以来都对考级的方法,或者说是级别的界定上存有一些质疑。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对目前考级曲目的划分,我有不同的看法。是否高级别的学生就一定比低级别的学生水平高,而低级别的学生就一定比高级别的学生水平低呢?我想,根据现行的考级方法,是很难证明这一点的。 考级中的各个级别都规定有相应的曲目,但是将这些曲目界定为不同级别的标准是什么呢?仅仅是技巧的难易吗?而这些曲目的技巧又有多大的代表性呢? 音乐有着广阔而深刻的内容,不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背景、内涵、风格、情感,演奏方法也就有着千差万别,是不能简单的地以演奏技巧的难易来加以区分的,而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又何止千万,且都各具特色,实在是很难想象能将它们都一一量化成不同的级别。而目前考级所规定的那些有限而狭窄的曲目范围,能在多大程度上证明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呢? 考级―――一些相关部门用它来当作印钞机,一次考级下来,几十万乃至上百万银子落入囊中。其过程不过是聘几个音乐学院(有的可能是艺术学院,这又大打折扣了)的教授或是老师,除去几个评委的雇佣金,剩下的被组织者瓜分。琴童交上几百元后,高高兴兴地拿到一张一文不值的烫金的“考级证书”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交钱人交的爽快,拿钱人拿的当然。从头到尾带着一股铜臭味。 试问,孩子的水平真正的如同那张烫金纸上所写的那样的水平吗?有的话,能有几个呢??? ![]() ![]() |
<B>以下是引用<I>霍拉舞曲</I>在2007-10-15 21:28:00的发言:</B>
</B>
</B>考级―――一些相关部门用它来当作印钞机,一次考级下来,几十万乃至上百万银子落入囊中。其过程不过是聘几个音乐学院(有的可能是艺术学院,这又大打折扣了)的教授或是老师,除去几个评委的雇佣金,剩下的被组织者瓜分。琴童交上几百元后,高高兴兴地拿到一张一文不值的烫金的“考级证书”</B> </B>。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交钱人交的爽快,拿钱人拿的当然。从头到尾带着一股铜臭味。</B>
</B>试问,孩子的水平真正的如同那张烫金纸上所写的那样的水平吗?有的话,能有几个呢???</B></B>
</B>
<p>此帖深入浅出,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好贴!!!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8 21:48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