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考级,让人欢喜让人忧


2017-4-11 09:45 | 作者: 凌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女儿的考级日程已经定下来了,8月13日南京艺术学院考级,8月15日江苏音协考级(老师说双保险,以免不得通过,但老师又说,小女的水平很有把握会得到八级“优”)。由于我们从小就养成了听老师的话的习惯,因此就让小 ...
      女儿的考级日程已经定下来了,8月13日南京艺术学院考级,8月15日江苏音协考级(老师双保险,以免不得通过,但老师又说,小女的水平很有把握会得到八级“优”)。由于我们从小就养成了听老师的话的习惯,因此就让小女报了两个单位的考级。 其实静下心来一想,当初让女儿学琴,根本就不是为了考级,也不是为了将来能进入艺术院校深造,只是希望独身女能够有个忠实的“朋友”,听她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可是一旦进入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地盘,一切都变了。老师向家长灌输着自己手上的哪个哪个,高考时因有小提琴的特长,减了多少多少分,进入了复旦大学,又有哪个哪个经过他的悉心教导,考入了“XX音乐学院”。怎么说呢,不能不说那是一种诱惑,可我们又真实地感觉到那已经有违初衷。

      想当初女儿是完全能被山东鲁能队召为小乒乓球队员的,因为我们不希望她凭借着所谓的特长过早地脱离系统的教育,只是希望她能有个业余爱好,和其他孩子一样。我们甚至于给她转型改学小提琴,宁可重头再来。不曾想,从一个教育模式进入另一个教育模式,教育工作者的功利心还是强了些,他们希望从自己手上走出去的孩子都能通过社会业余考级的测试来证明他们的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没有埋没孩子的天赋,也对得起家长的报酬。可是我真切地感觉到,一年就围绕着那几首考级的曲子反复练,真的提高了孩子的艺术修养和小提琴演奏的技巧?天知道。我们也跟在后面变得盲目,一样的为孩子通过了几级考试而沾沾自喜,一样的鼓励低级别的琴童家长向前冲,一样的给孩子许诺通过了考级会有什么样的小恩小惠……


      说实在的,小提琴的演奏技巧确实非一日之功,需要通过长期的大量的反复揣摩和实践来实现。我自我感觉对小提琴是充满兴趣和挚爱的,可学起琴来,还是困难重重,自己认真研究各个演奏家和理论家的文献,理论联系实际地践行各个要点,细心体会,用心良苦,总能感觉到哪怕一丁点儿的进步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那是发自内心的精神追求,不需要任何人的叮嘱,完全是一种自觉行为。可一旦变成了女儿的考级,我分明地意识到那已经变味了,那其实并不是她的追求(虽然女儿幼小时尚不能形成完整的理想体系),也不是我们的。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她发自内心的对音乐的热爱和痴迷,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去掌握技巧和音乐作品的精髓,而不是囫囵吞枣式的精神快餐。有时看她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复习已经考过级的曲目,以至于通过七级时,六级的拿手曲目竟生疏了,不能完整的演奏了,于是就很怅然。这其实不能怪孩子,记忆总是有时效的,当学琴变成‘为了考级而考级’时,学琴生活不是已经变成了她的心理负担了吗,除非她将那把小提琴想成是肯德基或麦当劳里的鸡大腿。


      如果没有考级,或许孩子为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而失去方向,会变得拖沓,学琴的进度会变慢;或许她会有更为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艺术,少一些急功近利;或许有一天她会在对艺术的顿悟中,投身艺术……可是,不能,她已经成为一个总装车间的“零件”,一切都不能由她说了算,她已经被那些未卜先知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规划了“未来”,就连我们这些个家长也觉得不按照老师的路子走都有些过意不去。可是,我们在音乐教育中真正收获到了什么呢?


      考级,让我欢喜让我忧。


4

支持

反对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三木科 2006-8-19 21:54
说的好,有同感.
引用 shantouairline 2006-8-19 22:17
我孩子的老师原来是不注重考级的,今年变得热衷起来,不知道该不该跟他交流一下。
引用 2006-8-19 22:24
<P>我女儿的老师手头有一百多名琴童,所谓的小课也是四五个学生一起上,老师说这样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我是有些发晕的,简直是个批发市场。</P><P>现在女儿也成了老师争夺生源的招牌和谈资。只要上了一定的级别,老师更是铆足了劲地劝着考级,因为那更成为他成功的佐证。哎,艺术的商业味太重了一些些!</P><P>谁去考虑孩子的需要?谁会让孩子真正走上艺术人生?</P>
引用 wxaxt 2006-8-21 10:40
我孩子的老师就不是太热中于考级,也许是对我的孩子尤其是这样吧,孩子从学琴到现在就考了两次,四级和七级,成绩都是优,老师和我都没把考级太当回事,我们学得也很好,孩子也是这样,考级一点都不紧张,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有些老师和家长看得那么重。
引用 默默的无穷动 2006-8-21 22:06
跟我一样,干脆过了9级就别过了(9级以上中考有分加,我们家当时就这目的).自己练,然后每隔段时间去老师那上个课.
引用 jacob19730224 2006-8-26 11:39
<B>以下是引用<I>wxaxt</I>在2006-8-21 10:40:00的发言:</B>
我孩子的老师就不是太热中于考级,也许是对我的孩子尤其是这样吧,孩子从学琴到现在就考了两次,四级和七级,成绩都是优,老师和我都没把考级太当回事,我们学得也很好,孩子也是这样,考级一点都不紧张,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有些老师和家长看得那么重。


你的老师好啊。
引用 超超_123 2006-8-26 17:22
我个人认为既然学就参加考级,也是总结他学的水准吧,至于过九级中考加分我没有听说过,是这样子的吗,?高考加分要过几级呢?我本来也不想让我儿子去考级,但是老不考也不行,考级也相当于大师的指点吧,值得!
引用 2006-8-26 20:53
女儿18日上午参加乐理考试,这科目让她发悚,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而平日老师也讲得很少,只在临近考试前发了本《基本乐理与听力训练》的书,让孩子自己回来做并反复记。乐理知识我知道那么一些,平时看得多的缘故,也知道那需要花点功夫细细看,并不完全都是强记的东西,如果能加上理解才算是真的读懂,对于象调式调性,我相信对音乐缺乏热诚的人是很难领悟的。女儿考得不怎么样,她被安排独自坐在第一排,一点作弊的机会也没有。好不容易熬到交卷,脸上写满了失落,我们没有怪她,这不全是她的错,也是老师平时重实践轻理论的必然结果。要她把上午的考试放下来,不要影响下午的演奏。<p></p></P>下午两点参加考级的全部是小提琴八级以上的,女儿又是排在第一个,我有机会听了她的演奏,音阶琶音、练习曲、协奏曲都不错,《渔舟唱晚》时稍有停顿,紧张的缘故,但还是很顺利地过去了,负责监考的老师也很认真,演奏的几乎是全曲,来不得半点偷工减料,和隔壁九级考场一样。直到老师喊“好”,女儿才从紧张的气氛中放松下来,走出考场,后面的家长都在向女儿打听考试的情况,其实女儿心里也没底。等看到第二个考生结束演奏,监考老师把考生叫过去,简单地耳语几句,那个考生涨红着脸出来,又是家长一拥而上,热切地询问着考试的情况,那个女生心情不是很好,在她怅然离开的时候,突然她走向小文,在小文耳边嘀咕了两句,小文拉着她的手,说着鼓励和安慰的话。小文转向我说:“刚才她看到了我的评分,是‘良好’。”小文已经是很庆幸的了,能通过也就行了,如果不是出个小错,应该就是优秀了。有时,优秀与良好本就是一步之遥。<p></p></P>第三个参考的是小文的好朋友,平时也算是练得很好很勤奋的一个,老师很看好她和小文的。可等她结束演奏,监考老师和她简单地说了几句,她却是哭着离开考场的。她的爸爸妈妈赶紧追问怎么了,她说:“监考老师说我的音不准。”看她抱着她妈妈大声痛哭着,小文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她是小文最要好的朋友,而且她们一起学琴已经四年了。<p></p></P>我在想她或许也应该是通过了的,只是监考老师出于关心,好心地提出自己的建议,结果让孩子产生了误会和恐慌。因为在她演奏的时候,监考老师脸上曾露出欣慰的笑容,那是一种肯定和赞赏。孩子们却并不能十分清楚地把握老师的意图,她感觉这一年的练习全都成了泡影,一切得从头再来。<p></p></P>我不能把考级的过程再看下去,因为女儿要和她的好朋友一道离开,而且,三点她还得参加跆拳道的训练,二十二日,她还得参加跆拳道的考级。<p></p></P>哎,考级,考级,使得我们始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而我们满心期望的素质教育什么时候能回到它的本位呢?<p></p></P> <p></p></P>

查看全部评论(8)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8 21:48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