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 成成学琴日记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wghlf 发表于 2014-6-30 22:22:00 | 只看该作者
通过前两周的比赛,算是明白了学生们“三独”的比赛规则了,所有乐器、所有小学生都在一组,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成成得了小学组第6名,前3名是特等奖,后面21的全都是一等奖。名次不重要,好久没参加激励性的活动了,各类乐器也没多少可比性,拿个奖状算是提提兴趣吧。倒是在中学组决赛时见到以前在D老师那儿学琴的两个师姐,一个是小Z和小F,都进了中学组决赛并获特等奖,特别是小Z,因是高中生了,也是去年小金钟最大级别组的铜奖获得者,一曲苗岭的早晨拉得的确好,很有专业水准。一看这几个孩子全是从D老师那出来的,倒让人感叹,D老师对激发这些孩子的学习热情还真有一套。同时也在点感叹,啥时云南也有个专门小提琴比赛,让所有孩子好好地过把小提琴比赛瘾。而不是现在这样每个老师散打散的,各参加各的、商业味浓,专业味少,很少能聚在一起同台竞技。录了视频,但现场有占嘈杂,下次自己录个再贴上来。
我在艺术上下过一番功夫,谁如果像我这样下一番功夫,他也会达到这样的境地。——巴赫
122
 楼主| wghlf 发表于 2014-8-15 19:02:00 | 只看该作者
成成的学琴还在继续中,本来假期时间多,让他上下午各练一个单元,但这小子也会偷懒,自己省着省着就把每次的时间缩得多了,两次加起来也才一个多小时。老师提出最多的问题就是用脑子练琴、细练、慢练。而成成还没能形成自觉的细练习惯,经常习惯性地从头到尾过几遍就算数,这是老师和我最头疼的。从另外一方面看,技术处理和音乐表达方面还是在稳步进步的,揉弦、换把都有明显的进步。
123
 楼主| wghlf 发表于 2014-9-5 16:33:00 | 只看该作者
学琴继续,最近的主题是慢练、分练和用脑子练。看上去简单,执行起来很不容易,尤其是用脑子练,还是不能集中用脑思考,一拿起琴就想东想西的,还有个爬坡的过程。不过我发现成成在拉曲子的时候,似乎较有激情了,期望着他内心喜欢上并主动刻苦练习的时刻。
124
 楼主| wghlf 发表于 2014-9-7 11:05: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如何练琴,老师通过多次课强调终于理解并成为最近一段时间新习惯形成的重点。第一步练指法,任何新作品,包括练习曲和曲子,先一弓一个音,练好预约、保留、按双弦、换把指法和换弦指法;第二步加节奏,心中要有小拍子,唱节奏经,将节奏精确到每个小拍子;第三步加弓法,要求设计好每一弓的轻重、弓段、快慢、触弦点后再起弓;第四步加力度;第五步加速度。在这几步练习中,要加入自己的设计和创造,如指法和弓法,弓段的应用等,做到用“脑子”练琴。老师一再强调,用对这一方法,会带来技术的飞跃,琴技提升不是问题。
125
 楼主| wghlf 发表于 2014-9-12 14:39:00 | 只看该作者
CCTV小提琴复赛和决赛就要开始了,心里有了一些涟漪,除了学校的以外,一年没报名参加各类小提琴比赛了。包括CCTV,也是动动心就没报名。而初期和成成在一起学琴的另一孩子,这次获得了复赛的资格,看着别人要上电视了,心里感觉不平静,那种患得患失的心态。。。。。。不过这次也提醒自己,下次对重要一点的比赛,还是要争取参加。展示自己,增强自信。
126
 楼主| wghlf 发表于 2014-10-4 17:28:0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重点培养老师要求的5步慢练习惯,我也增加了陪练的次数,效果感觉还可以,老师终于没有指出严厉的问题,只要求自练音阶以练好预约、保留、按双弦为主;练习曲上周的没说什么,只指出和弦节奏不能拖;下一首重点练落指和抬指的力度;指出乐曲的弓法性质体现不好,应充分展示坡弓、顿弓和重音的性质。倒是因为CCTV比赛,最近思想活动多一些,看着同年龄段得到前三名的选手的展示,觉得他们水平已经很高。一是觉得云南的水平与全国的差距还大;二是成成本人在技术还是进度上都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屡次看到在最近的国际比赛中中国选手也是频频被挤出前X强的报道。不免有些感叹,这小提琴学习,啥才叫高水平啊,真是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路漫漫其修远兮。
127
 楼主| wghlf 发表于 2014-10-6 22:30:00 | 只看该作者
128
song97618 发表于 2014-10-13 18:53:00 | 只看该作者
 加油
129
 楼主| wghlf 发表于 2014-10-26 17:08:00 | 只看该作者
经过了慢练5步法的坚持训练,最近的练琴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虽然每天还是1小时左右,但明显感到在练习时带着自己的要求,在高把位也能拉出能听的声音,曲子拉得更有激情更动人了。 按老师的说法,把该调的调过来后,现已走入正轨和适当提速了。至此,其实已跟S老师学习一年半了,才开始尝到一点点甜头。老师认为,这样的积累还要一年半,才能把规范性的训练基本搞完。只是老师已高齡,最近师母去世后打击较大,经常血压不稳,有时又波及到心脏等问题,使我们对老师的健康很担心,也越发珍惜每次的学琴机会了。 从前两个星期起,在前面单独加了一点点双音换把、双音揉弦和弓法的专门训练,逐步放松左手,规范运弓,由于换老师后换了音阶训练书又从头练,平时音阶由成成自己掌握进度,老师说音阶的进度还要到前面去起到带动作用,所以近两周音阶进度由每周1条调到每周4条了,还好之前自己坚持练完了赵维俭老师的单音音阶,也不至于拖了后腿。
130
 楼主| wghlf 发表于 2014-11-19 14:47:00 | 只看该作者
学琴继续,与老师的磨合期总算过了,老师最近对练琴的质量总体比较认可了,随着小练习加进去,现在的内容基本要认真练一个小时才行。本周有个新问题,拉莫扎特的小步舞曲时,有一段快速句,老师说能拉跳弓就跳弓,不能拉就拉成顿弓,但成成在跳弓时总是控制不住,做不到似跳非跳,拉成离弦的感觉了,破坏了曲子的优雅感,所以每到这段都是躁躁的感觉,我跟他争论了多次,又带他看示范,好不容易练到我认为拉得比较清楚了,他说:“我以后再也不拉跳弓了”。原来我认为可以的感觉他并不是用跳弓拉出来的。总之,最近三种弓比较搅,不离弦的跳弓、离弦的控制跳弓、短的顿弓,经常练了这种就忘了那种的感觉。几种弓法的区别,得将老师的示范录下来才行,记在脑里的感觉有时已区分不清了。
131
 楼主| wghlf 发表于 2015-6-11 15:25:00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上论坛了,学琴还是继续进行,即使在老师停课期间每天的练习基本都是坚持的。S老师年纪大了,经历去年师母的事情后精神受打击较大,所以2014年的学琴都不太正常,终于到年底又停课一个月,最后老师感觉身体还是不行,就建议我们另找个老师先学一段时间,所以只好找了H老师继续学习。H老师的教法与之前了解的传统教法有较大的不同,不像之前按部就班的教法,曲目布置和练习曲的难度与以前跨度较大,甚至音阶都拉得很少且跨度较大,对成成也还是重视的。因此就抱着相信老师的信念,跟着老师的进度往下走,似乎效果也还行。由于才学了三个半月,效果还在有待观察中。
132
 楼主| wghlf 发表于 2016-3-1 15:41:58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有上来,帖子都沉了。虽然没有写笔记,学琴的步子却一周也没有停过。H老师也是有经验的提琴老师,他对技术讲得还是很细的,让我们每次课都能有收获。唯一一点现在心里还不太放心的就是在练习内容上跨度还是比较大的,如果用传统的观点来看,肯定许多老师会反对这样,我们也婉转地和老师做过沟通,但在他看来,按考级教材划分进度没必要,而他是按孩子的需要来确定学习内容的。从内容看,在2014年前我们练的是赫利美利、张世祥练习曲精选二册(已练完)和5级的各支曲子。但从2015年换老师开始,我们已练了卡尔弗来什部分、克莱采尔部分、巴赫小无部分、帕格尼尼、8级的莫扎特第三协、10级的谐谑曲与塔兰泰拉等。在自己感觉进步的同时,心里也有点虚,不知虽然这些内容通过细练能拉下来的同时,不知在基本功上是不是存在明显的断层,所以也时时如履薄冰,唯有通过慢练、细练,以期弥补其中的不足。
     也有同期的琴友去北京找老师准备考附小的问题。我们却在是否走专业问题上没有勇气下决心,只能趁小学阶段冲突不大,先两条腿走路,等待机缘各方面的进一步明朗。

点评

楼主现在什么情况,走专业了吗?好期待.  发表于 2018-1-4 11:44
133
richardwu2000 发表于 2017-12-28 12:49:46 | 只看该作者
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5 06:03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