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2008年9月20日 星期六 晴 小城市的小学就很紧张。一般都是自己被填鸭式教育的同学考进了师范学院,然后当了老师就继续填鸭。整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教师和学生自残自虐,地球人都知道了。没有人问为什么。其实是整个社会缺少了爱。有一部电视系列片叫《神州》,分析这片土地上的问题很深入。因为没有爱,没有责任。 以前想在小学阶段带孩子认真学习几本练习曲,现在慢慢发现时间不够。还是要考虑换教材。用上音的考级教程,再做些选择和补充,通过协奏曲多做些解释,只能这样了。 发现节拍器的作用。静静的性格比较慢,打拍子也是犹犹豫豫的,一下快一下慢,常常弄得我很生气。我一生气说几句重话,她就不停的哭,情况就更糟了。这次生气了,叫她抱着谱子用节拍器回家唱,回来检查的时候发现效果很好。节拍器有力的节奏感对促进孩子内心的节奏感很有用。打节拍的时候,节拍器要用慢到快几种不同的速度,而不是至始至终一种速度,效果会比较好。这个给静静拉的是博凯里尼的《小步舞曲》,节奏组合有点复杂,没想到节拍器有这种用处。 现在开始为圆圆准备明年的考级了。这次先拉c的同名大小调级进音阶。先要看好半音全音,大小调放在一起容易弄混。熟悉以后分别用四个音一停和三个音一停加速,这样练习是为了消除停顿的间歇。 由于学习时间比较紧,所以圆圆作琴的作业就粗糙一些。《吉普赛之歌》里面很多音拉错,一些增二度和大小三度,还有半音全音,有时候也弄错。对于每天一个小时的练习时间,要去想、去检查每个音的音程关系肯定是不够的。现在孩子的学习,没有人给他们留下时间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我对他们的要求是要知道每个音的来龙去脉,每个技术动作的理由、目的。 还要帮助她建立看清楚音再拉的习惯,不是凭感觉,而是:先看清楚这个音和前一个音的音程关系,再想好手指怎样到位,再去拉出来。把乐曲其中的有难度的音盯住她,看好一个音,问她,几度?回答出来以后,再拉。这样音准就很好。而且现在反应快多了。大脑运动多了也会疲劳,有时会出现头晕想呕吐的现象,因为大脑会出现短暂的缺氧。练琴挺累的。 圆圆现在的揉指动作还是比较僵硬,没有表情。拇指没有放松,指尖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练得比较软。 估计基本背下来了。从下星期开始要练考级的练习曲,就把这首乐曲一小段一小段分开,直到练得很精致。一个作品,精练会有很多好处。 我也在慢慢的思考、总结。慢慢看在孩子的学习阶段那一点点多余的时间怎么能有效的学点东西。 现在中国的教育,有点象三鹿奶粉,不仅加植物蛋白粉以次充好,还加三聚氰胺毒你。其实不是奶粉有这个现象,生搬硬套照搬照抄的学习给孩子带来的厌学情绪不是也带来极大的毒害作用吗?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是不是经常也这样呢?有几个父母精心的给孩子的关怀以科学的营养配方呢?还是凭着感觉调制一杯三鹿关怀给孩子强制的灌下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