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圆圆的学琴笔记

[复制链接]
521
 楼主|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10-30 09:4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别和我一样在2008-10-26 23:06:00的发言: > 她最后还是没有用肩托了,我看来看去,似乎是脖子太“浅”了,夹着夹着就溜出来了。。。但是琴头还是低,不知如何是好。

可能,1. 琴要贴住脖子,夹得很深;2. 琴向身体外侧转,放在肩胛骨上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522
 楼主|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11-2 11:41:00 | 只看该作者

149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小雨

在论坛上很多都是学琴孩子的爸爸妈妈,有时他们加我的QQ,但到圆圆这个程度,很多初学的孩子家长就不太看得懂了。所以,建议你们可以看看圆圆在几年前初学的日记,里面讲到很多方法,很多理论,就是很有用的,能够给孩子给家长一些帮助的。

学小提琴或者别的弓弦乐器(如:大提琴、二胡等)之所以难,就难在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很多教师要不贴上很多记号,用眼睛代替内心听觉,要不在完全没有建立内心听觉的时候摸,让学生无所适从。在音乐演奏(或演唱)里,有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内心听觉带两手(博客里有这篇文章)。这是演奏的基础。每个人的内心听觉都是固有的,但开始的时候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把内心听觉大致提示出来,等学生慢慢知道自己的内心的声音了,就会慢慢的非常精确。

键盘乐器也是同样要坚持这样的原则,只不过钢琴眼睛能看得见,在初学阶段眼睛代替手指不会显出很大的问题,但音准和歌唱性肯定不会很好。

这次开始给圆圆拉罗德的《第七协奏曲》,一个典型的法比学派的作品。相对于协奏曲,同样的考级的练习曲更难一点,《克莱采尔》30拉了一个月,还是结束不了,速度上不去,错音也很多。

协奏曲的预习是这样,先弓法、节奏和装饰音全部去掉,根据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把音找到,然后把节奏加上去,先唱一小节,再拉一小节;再加弓法,唱一弓拉一弓。就拉半页,到长的tr,这一段不是很难,感觉下面会比较难。虽然,我有很多练习方法,但现在她在学校的作业很多,练琴的时间就少。再好的方法也需要时间去磨。

对学校的作业多而无当,是很多家长都深有感触的,我的建议是家长做一些筛选,保证孩子有质量的完成学习内容,其余的重复内容家长写好孩子抄上去就可以了。如果是我,一定要给孩子留下读经史典籍的时间的,那些抄书抄字罚抄等内容,我一定要想办法克服。孩子的时间很宝贵,家长在这样的一个浮躁的时代里,要注意保护孩子。

我就不信能找到《克莱采尔》《菲奥利洛》练习曲的音的孩子,三年级的数学应用题会困难。

因为学校的作业多,《克莱采尔》30首,拉得就很不熟。分解和弦的音和手指关系也没有时间去想,错了一些,但不是很多。主要是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还有一个问题,圆圆的第三把位不稳定,拉着拉着喜欢手和拇指就挪到高把位上去了。按1指在第三把位,往往按2指,加一个换把动作,手就上到高把位了,音也不准了。

音阶,级进的音阶拉了三个星期,还是速度没有起来,先放一放。等拉完七组分解和弦和双音以后,一起加速,一起背。圆圆不喜欢背谱,音阶都不愿意背,这次分解和弦拉三组,1,b3,5;1,3,5和1,3,6,看着谱先想好大小三度或者四度,拉一个音停一下,这样两遍以后,唱三个音拉三个音,再把谱盖起来,让她背。

背谱不好跟进度快和练习时间少也有关系。

《克莱采尔》30复习中间一段,错音全部纠正掉,四个音一停。加一个停顿的好处很多,即使对加速也有好处。可以避免懒洋洋的练琴。

想起来了,这段时间进步不快,可能是没按要求一组音停一下,这样练习会比较吃力。回头得教训她。

523
杉山润子 发表于 2008-11-2 16:30:00 | 只看该作者
jacob19730224 的教育理念很西方阿~但也很传统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 16:30:27编辑过]
524
别和我一样 发表于 2008-11-2 17:38:00 | 只看该作者
好 我再试试让她改进一下动作
525
 楼主|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11-9 13:27:00 | 只看该作者

150

2008年11月8日 星期六 大雨

天突然降温了,很冷。

本周是圆圆表现最不好的一次,完全没有想到圆圆的协奏曲拉得那么差。当时非常的生气,幸好她爸爸在旁边,才没有把怒气表现出来,只是淡淡的说:下次不许了。

一直以来孩子就有这样的问题,应付作业。凡事作业,拉完就行,不管质量,在学校的作业也是这样。学校的大量的抄生字作业(每个字抄七遍)对孩子的学习是很不好的,最关键的是败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任何学习都要有思考,任何考试都要有评价,才是有效的。

艺术是一个讲究完美的学问。以前,其实也多次发现这个问题,在会课时当面预习的很好的作品,越拉越差。

当然,做父母的,也要每天提醒孩子一个做事的标准,未雨绸缪,多加鼓励。就像圣经上说:你的杖你的杆都引导我,安慰我。孩子就像草场的羊,羊是很软弱很笨拙的动物,父母就被赋予神所赐的权柄,用杖管教孩子,“愚蒙蒙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开”,用杆引导孩子,温柔的扶持孩子的成长。我愿每个父母都能这样用深厚的爱,丰丰满满有恩典有真理的引导孩子,管教孩子,尊重孩子。所以,言传身教,身教大于言传,孩子就是昨天的自己。

孩子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学习的主动性,需要我们大人每天扶着推着,而不是一句空荡荡的“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在家要听爸妈的话,在社会要听党的话”就可以的,每一件事都要事无巨细的担负起引导和督促的责任,直到这一方面孩子能够独立为止。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产业。是值得花费功夫和心血的。

所幸音阶和练习曲都拉得不错,怒气就渐渐消了。其实,练习曲比协奏曲难得多。孩子是否认真,一听发音就知道。

526
zh_e_mail 发表于 2008-11-9 17:27:00 | 只看该作者
Jacob老师真是个细心负责的老师。记得孩子的老师教《克莱采尔》要求非常严格。而《克莱采尔》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许多年后,我小孩看到一个孩子拉魔鬼的颤音,这首曲子他小时候练过,尽管很长时间不拉了,随手一气呵成,同学们都对他的长颤音赞叹,称他是天生的好,可他说你们那里知道这是拉《克莱采尔》时,打下的功夫。
527
 楼主|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11-16 13:11:00 | 只看该作者

151

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晴

这一周的表现不错。

圆圆对内心节奏的基本功还不好,内心的歌唱软绵绵的,也是因为进度比较快,节拍器用得少。这次提醒她没事要把一拍一个音、一拍两个音和一拍四个音的“哒哒哒哒”的节奏唱熟练,关键是唱节奏要吐字很果断,象琴键弹出来,注意力也要很集中,否则很容易唱得不均匀。然后,唱罗德《第七协奏曲》的时候,长音的1,2,3的时值要很刚劲的数清楚。

练习方法还是有问题,有些比较难的换把,比较快速的连弓,都要用分弓先拉清楚,并且要超过所需要的速度,拉得心里有把握以后,再加进去连线。有的音也没有看清楚音程关系和手指关系,在练习曲里就显出很多音不准确了。

进步还是很大,协奏曲的进入A大调以后的那一句si,si,#re,fa;si,fa,si,re;fa,si,re,fa,si---,以为她会有些困难,会出音准的问题,但她很轻松很准确的拉出来了。

对协奏曲的要求是,要拉出法比学派的风格,要象一部艺术作品,很美很感人。声音是要有生命力的,想帕瓦罗蒂的天籁之音,要心灵对心灵的倾诉,而不是冷漠的空气的振动。

孩子们都能作到这些,但要反复提醒他们,反复提醒他们肌肉不断放松,关节不断放松,内心很松弛很丰满的歌唱,才能拉出这样的声音。希望他们能够自己去追求,自己去发现,自己拥有美丽而富有色彩的声音。

上上周的练习是看着时间,每天一个小时,注意力放在把时间拉完就结束任务上面,结果练习的效果非常的差,上周把注意力放在练习上了,结果就不错。

相对于协奏曲,练习曲《克莱采尔》30首的难度要大一些,错音和不准确的音都比较多,需要花一段时间去功克了。四根弦上的分解和弦的1指半音下把,自然半音和人工半音都要区别清楚,否则下到最后一个音就差了很多。这个1指的导音也要单独练习。但考级的同一级的练习曲的难度都差不多,可能突破一个后面也就简单许多。

问题出在粗心和偷懒,有些时候,孩子自己随意的变指法。反复的说,错误的拉法会形成错误的记忆,非常有害。希望这些孩子们能严谨一点,一丝不苟。艺术可能是最需要严谨的学问了,其实科学也是,任何的杰作都需要严谨。

八级的单音的音阶拉完了,七组分解和弦的音准和音色都不错,但有时候会混起来,比如上行是还原mi,下行变成bmi。手也有一点硬,还需要放松。

528
 楼主|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11-16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_e_mail在2008-11-9 17:27:00的发言: Jacob老师真是个细心负责的老师。记得孩子的老师教《克莱采尔》要求非常严格。而《克莱采尔》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许多年后,我小孩看到一个孩子拉魔鬼的颤音,这首曲子他小时候练过,尽管很长时间不拉了,随手一气呵成,同学们都对他的长颤音赞叹,称他是天生的好,可他说你们那里知道这是拉《克莱采尔》时,打下的功夫。

谢谢夸奖。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很重,没有时间认真去拉每一首练习曲:(

529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11-17 10:09:00 | 只看该作者

分解和弦的音和手指关系也没有时间去想,错了一些,但不是很多。主要是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

学业重啊!都没有"思考的时间"了~~

530
 楼主|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11-23 13:22:00 | 只看该作者

152

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 阴

练琴的进步很大,那么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协奏曲:罗德《a小调第七协奏曲》的音色也很好,就是拉得没有那么生动。要求她换弓要连接紧密,每个音要唱出来。音唱出来的意思就是每一弓开始的时候要给予一点速度,这样就会把音送出去。就像说话和朗诵是不一样的,说话每个字平平淡淡说清楚就可以了,但朗诵就要每个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同样每个音也要这样“朗诵”出来。这样也要求练习和演奏的时候内心要很有表情。

拉到第一段十六分音符的华丽的混合弓法的时候,弓有点乱,还是要拉四个音停一下,熟悉分弓和小连弓的组合,慢慢的连接。

这次再往下拉一段,拉到那一句华彩的三个八度的级进上行音阶结束。最后的十六分音符的连弓比较难,先用分弓,看好音程关系和手指关系,拉熟,再加连弓。

音阶的发音也很好,音准也很好,就是加速的时候,几组手指打架,混淆起来。虽然反复要求,练习多停顿,看好再拉,但能看出来圆圆停顿用得少。

练习曲《克莱采尔》30,四音一停没有什么问题,连起来错音还是比较多。准备先把几个练习曲都去掉弓法,拉好左手,等功力提高了,再加弓法。这首练习曲四个手指一齐按在弦上的时候比较多,造成左手很紧,要不停的帮她放松。长期的手指会容易受伤,大家都要注意,尤其是想把自己孩子走专业的朋友。一切的问题都来自于紧张。

531
 楼主|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11-30 13:28:00 | 只看该作者
153

2008年11月29日 星期六 晴

在这里介绍一下另一个小女孩静静,希望可以给比较紧张的思维也不是特别活跃的孩子的家长一些参考。

我自己是喜欢从一大堆现象里去发现规律的,所以给孩子的练习很多并不是讲得很透,只是讲一些基本的规律,如换指、换把的音程关系,几种主要的节奏型,可以通过让孩子们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乐谱上具体的问题来锻炼孩子们的能力。有些孩子能做到(但孩子们多半不愿意更深入的去思考),有些孩子的思维就不太灵活。

天生我材必有用,并不是思维灵活的孩子就一定好,按部就班的孩子就不好。我就有很多事是我完全不能作的,我只喜欢抽象的事,对于具体的动手具体的事物如做一些报表之类就很差。

对孩子的各种能力的发展,本着“从头开始,循序渐进”的原则,努力的耐心的坚持做下去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不管是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

静静就是不太灵活的孩子,不太能自如的运用学过的规律。前些日子把博凯里尼的《小步舞曲》的那么复杂的切分节奏教会了她,结果拉维瓦尔第的《a小调协奏曲》却不会。弄得我非常生气,但我就下定决心,带着她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认真的掌握每一个技术要点,慢慢教她分析作品如何使用这些学过的技术。不太灵活的孩子的有个好处是认真。

静静学了快两年了,手一直很僵硬(这也是认真孩子的可能特点之一),现在开始第一把位四个手指一个一个的按上去,按上去停一下,提示她放松—拇指和手腕,一开始用到4指时,需要很长时间很仔细的注意到需要放松的关节,还需要我用手去推她的手腕直到松动,但经过两个星期以后,就基本可以保持在放松的状态了。在放松的状态,开始按弦也按不紧,发音很飘很弱,这些都不管她。她父亲是我妹夫的姐夫,我们之间很信任,所以听见女儿突然拉得断断续续,也不易为怪。但可能有的家长会有想法:哎?孩子怎么越拉越差啦?其实这样改毛病才见教师的功力呢,给人吃药比给人吃饭的难度大多啦。所以,我多半带的是关系很好的同学或者亲戚的孩子,小提琴很难学,也许要走很多弯路才能出成绩。

放松开始是很难的,就像冰封的河面久久没有动静,但耐心等到冰面出现第一道裂纹的时候,河水就会很快潺潺的流淌了。但现在的孩子有多少时间让我们耐心等候呢?

圆圆这段时间的进步倒不是很大,也许进步是周期性的,一段拉升一段整理,孩子的精力、情绪和技能都会有一些节奏性的波动。反复提醒孩子多停顿,看清楚再拉,孩子很多时候都懒得停下来,直到拉不下去被迫停下来。但进步还是能看出来的。

音阶:七组分解和弦,手指很容易混淆,经常四度的手指拉成三度。快速的时候,四度是不太好拉。大小三度也容易记不清,所以都要反复的三个音一组,停一下,内心唱好再拉。

协奏曲:第一遍总是拉不好,需要提示。快速的十六分音符,都要反复的锤炼。简单的半音和全音的音准也不好,因为心里没有想清楚,等到指板上上发现音不对再挪手指,造成二度的手指不干净不准确(很多不经意的手指扩张和收缩),都是漫不经心惹得祸。所以,反复提醒她练习要很认真很严谨,可以不练不能错练。节奏需要唱得和节拍器一下的刚劲,唱节奏的吐音要清楚短促,不能拖泥带水犹犹豫豫;每个音要歌唱,也不能拉的软绵绵的,全弓也是斩头去尾,一看就是漫不经心。但提醒了她就能很快做到,这也是进步。但说实话,我还是很生气,因为提醒她很多日子了,而且有些手指按错,有些节奏根本就没有看。

练习曲:基本还是老样子,再复习一周。下周开始拉《克莱采尔》26,先把考级的四首练习曲过一遍吧,等几个月以后,她也会长大一点。

532
xyhwyq 发表于 2008-11-30 15:23:00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看你写的,觉得学到了好多东西!!
533
 楼主|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12-7 13:55:00 | 只看该作者
154

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 晴,大幅降温了

前几天暖洋洋的,突然一下就是剧烈的降温。天气总是这样的规律,越往隆冬去,温暖总是大幅降温的前奏;春回大地时,寒冷则是升温的前奏。这个规律不仅仅在天气上表现出来,在很多地方也都是如此,孩子的学习,持续进步中间的调整,会突然出现状态的低迷,短暂的厌学,都是很正常的。天气突然变化,可以随时增减衣服,出现厌学,也可以调整作业量。

这些天真是很冷,但冬练三九,寒冷的天气会是运动的肌肉僵硬,是一个练习的好时机,等到了春风阵阵拂面,手也会越来越柔软,就会感觉到冬藏的收获了。我自己练琴的时候,是不用取暖设备的,任凭神为我调配的严寒酷暑养育我的双手,在寒冷的天气里,可以在低温造成的肌肉紧张里更主动的放松,更深入的去纠正姿势帮助手指取得更大的机能。冬天练琴也不能穿厚厚的羽绒服,慢慢也就不怕冷了。

圆圆的练习曲给她换了一个,拉《克莱采尔》26,三个b号的。原来的《克莱采尔》30先放一下,等去掉弓法把四首练习曲都过一遍,再回头加弓法。现在发现孩子们都不能指望给他们难点讲一遍他们就能记住,最好在课上就复习几遍,记住。刚打开乐谱的时候,让圆圆一个音一停的预习,她能够每个半音全音弄得很清楚,换把也很准确,我很满意,欣喜她进步了。等熟悉了以后,四个音一停复习一遍,结果第一把位也放得不准确,bmi,和bsi的后退的1指也忘记了,如果不让她在课上复习好,回家肯定又是不停顿,下次来又是一大堆错音。拉错以后再改,就困难了。

这次课,音阶—七组分解和弦,进步了很多,速度也加快了。圆圆练琴还是不喜欢停顿,停下来想一想,唱一唱,一组一组的拉。这样停顿是速度练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就像跑步的速度练习,就要通过各样的变速跑来提高速度。不停顿,就像每天漫不经心的在跑道上跑上五千米,那样一百米的速度是不可能有效的提高到很高水平的。所以,还是要求她三个音一停,每天都要比前一天快,停过以后连起来,拉好一组和弦再拉下一组。

协奏曲《罗德第七协奏曲》第一乐章,音准还不是很准确,等整个乐章拉完,还是要去掉弓法把所有的音纠正一遍,要拉得非常准确。孩子的学习自觉性都不是太好,带tr的混合弓法,不发音的1指导音上把,根本就没有注意过,手指凑来凑去。反复跟她讲技术要非常严谨,每个动作每个音程的距离都要非常准确,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才能这样认真去作。

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调整,状态的低迷,未来不久可能就会有一个飞跃,练琴的速度快了,做作业的速度也会加快。我原来说话慢悠悠的性格,后来说话就很快,练琴能改变很多东西。

534
 楼主|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12-7 13:5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xyhwyq在2008-11-30 15:23:00的发言: 很喜欢看你写的,觉得学到了好多东西!!

谢谢,真是受之有愧呢

535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12-8 12:21:00 | 只看该作者
好冷啊!多拉就暖和了
536
 楼主|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12-14 13:25:00 | 只看该作者

155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晴,天很暖和

认真的孩子很多都不是非常聪明,聪明的孩子很多都不是非常认真。反应迅速的多半不准确,反应准确的多半不迅速。

上星期给圆圆的《克莱采尔》26,四分之一,课上盯着她拉了三遍,错音和错误的原因都反复强调,结果这次来,就比较好,只是有两个高把位的半音并指没有并紧,一个是2,3指的re和bmi,一个是3,4指的sol和bla。换把和对全音半音的判断都比较准确。然后继续再拉四分之一,估计这首练习曲一个月能够完成了。读谱的能力是增强了不少。

圆圆总的来说是不太用心,一直以为是练习时间少造成的,现在发现她很多时候是漫不经心。这次拉的协奏曲很奇怪,拉出的声音很飘,最近又没有拉跳弓的东西(拉离弦的练习有时会造成发音不贴弦)。

其实从第一个泛音的mi,就可以看出她的漫不经心,因为反复告诉她那个泛音的mi是第三把位扩张的4指,讲了几个星期,现在依然固我,拉成第四把位的实音;告诉她弓要拉开拉满,她总是弓尖和弓根少一截;打节拍的时候手是漫不经心的上下划,嘴是漫不经心的随便唱,根本不配合节奏。我对她很少说很重的话,这次看到她拉错的地方让她重来的时候,她居然换一种指法换一根弦来拉,实在忍不住了,警告她:再这样真的要生气了。

不认真是她一个很大的毛病,在寒假里要努力的改掉这一点。原来她父亲几乎每个音都盯着,现在工作忙了,孩子也大了,就慢慢的放松,进步慢了很多。

一步一个脚印,是一个常识,但我们究竟有几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能作到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4 13:25:57编辑过]
537
宝珠 发表于 2008-12-19 13:00:00 | 只看该作者

认真的孩子很多都不是非常聪明,聪明的孩子很多都不是非常认真。反应迅速的多半不准确,反应准确的多半不迅速。

老师好有心~~

宝珠拉琴也是很粗心的,(我希望她是聪明的孩子,呵呵),常常不细看谱子凭感觉就拉,我看谱的速度也跟不上她,不可能做到每个音盯着她,而且,孩子总归是要放手的,不可能盯着她一辈子呀~~这样的情况下,该什么办呢?

538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12-25 01:06:00 | 只看该作者

不可能做到每个音盯着她,?就是要“每个音盯着她”,因为远没有到该放手、能放手的时候。

跟不上?跟不上就让他从一弓一个音开始,由慢拉“成倍”发展到教材要求的速度

怎么好意思在J老师面前偷懒

539
 楼主|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12-28 13:3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柳思成音在2008-12-25 1:06:00的发言:

不可能做到每个音盯着她,?就是要“每个音盯着她”,因为远没有到该放手、能放手的时候。

跟不上?跟不上就让他从一弓一个音开始,由慢拉“成倍”发展到教材要求的速度

怎么好意思在J老师面前偷懒

我眼睛不好,散光很厉害,不盯着看,就看不清2指3指

540
 楼主|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12-28 13:34:00 | 只看该作者

157

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小雨

这段时间快到期末考试了,作业特别的忙,但圆圆已经学会了珍惜时间,利用课间的时间把作业作了很多。一分耕耘总会有一分收获的,当别的孩子在教室外面游戏的时候,她自己学会了忍受孤单,要去完成比别的孩子更多的作业承担更重的任务时,这本身就是一个收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还鼓励圆圆要有人生高远的目标:我来是服侍人,不是受人的服侍,就像她爸爸来,不是让她服侍爸爸,而是她爸爸服侍妈妈服侍她,给她养育和保护。因为大的要服侍小的。

现在,我很多讲解都要求孩子在课上复述一遍,否则,也许孩子根本没听见或没往心里去。宁愿把每一步走得更稳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这次,圆圆的三度双音拉得很好,我比较满意。2,4指的2指不准确是常见的问题,因为四个手指都在指板上,手就会比较紧张,距离感就会变化,要求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指尖的距离感上。这次要求她想好再拉:1,3指的大小三度,手指距离的扩大缩小,然后2,4指和1,3指的全音和半音关系,留下足够的停顿时间和思考时间。拉的原则开始还是“匀、慢、轻”,音准以后,加上力度,弓要有推拉的感觉,声音要厚;再加一种练法,先拉出下方的单音(像装饰音一样短短的,能听清楚就可以),再弓进入到两根弦上拉出双音,这样听觉的负担就比较小。

罗德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一段,圆圆基本背下来了,不过还是简单的地方不仔细,很多变音记号的地方能拉准确,开始的拉两行十六分音符的混合弓法,音拉不准,这段音带她纠正了四十分钟,反复的拉,节奏和连弓去掉,把换把的导音拉出来,半音全音全部纠正的清清楚楚,正确以后又盯着她复习了几遍,直到丝毫不错。

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换把的导音忽略,结果破坏了手指的距离感。这是一个很坏的毛病,因为不仔细,会破坏整个手指的距离感。所以,对孩子,还是要更仔细的盯着他们。经过四十分钟的纠正,其他地方的音准有点模模糊糊、似准非准的地方就消失了。

然后是练习曲,还是《克莱采尔》26,这首练习曲手部比较吃力,圆圆自己也有感觉,拉完以后就甩甩手。也是二度音程的练习曲,把她手放松,音准就基本上没问题了,还是要求她,要经常检查音准,比如大幅度的下把,就要把音和空弦对一下,比如说:下把下到fa,就听听空弦re,是不是小三度。免得拉着拉着,降号全部没有了,没有降号会听起来更舒服。小的音程一般不会错,大(超过八度)的音程就不一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7 04:0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