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摇夜琴声——女儿的学琴生活

[复制链接]
101
xyhwyq 发表于 2009-2-20 21:13:00 | 只看该作者
我想我女儿是需要练"二指功"的,不过只用拇指和中指持弓这好象很难.我是个外行,她存在的问题具体我说不清楚,反正就是拉着拉着整个手都在往上移.不管怎样,先练练您说的二指弓再说!谢谢您!
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黑格尔
102
WHCCJJCLJH 发表于 2009-2-21 02:26:00 | 只看该作者
一口气读完,写的真是精彩,最感叹的是能有这样有心的好父亲,孩子一定会有出息的!
103
 楼主| tang100 发表于 2009-3-3 11:55:00 | 只看该作者

前天出差回来,检查她练琴的情况。我临走时给她画了一个表格,每天练若干项,练完成后打上对勾。回来看那张表,对勾打的满满的,小家伙还真用功。但效果可没有那么满,错的依就错,生的仍然生。

让她自己练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小孩子的事情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觉得她自己不会练琴的主要原因是她主动性不够,或者说目的不对,于是针对她的问题讲了讲练琴的方法和对自己应提出的要求。在这方面还要多想些办法。

前两天上学,她在课堂上当老师读一个打预防针通知的时候忙着记黑板上的作业题,结果被老师叫到讲台上去罚站。老师让她的同桌把她记的作业全部擦掉。哭的哗啦哗啦的。回到家也不敢说。女儿是很听话的那种,这件事够她难受一回的。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诉她,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因此懂得节约时间的小孩儿是最聪明的。毫无疑问她这次贯彻了我的讲话精神,但吃了亏。因此,我再次表扬了她是个聪明孩子,但老师的话还是要听的(老师想在孩子们面前树立绝对权威,我也就不给她添乱了)。虽然我不认为老师的做法是对的,但我也觉得象舒摇这样听话的小丫头,在课堂上挨两回批评对她不是什么坏事。

昨天晚上我们开始一起又磨刀了。进度前后耽误了三周的时间。

104
 楼主| tang100 发表于 2009-3-6 16:52:00 | 只看该作者

上周日出差回来,星期二老师打电话要上课。这一周都是她自己练的,效果可以想象。只好硬着头皮去。

出人意料的是老师还比较满意,但这堂课老师指出舒摇的一个大问题:右手手腕在弓尖时稍稍有些低。说真的,我在家陪她练琴时也发现她在拉快速的分弓时,右手腕有些疆硬,总是提醒她手腕要松一些。但没注意到她手腕放的比较低。经老师这一说,我才明白她手腕疆硬的原因。

感慨:一个好老师要有一套好的方法体系,要有尖锐的眼睛。有时从老师的象是跟我说话又象是自言自语中感到她总是在琢磨舒摇为什么右手不能放松,为什么左手手型总出问题,为什么拉琴总挺肚子,为什么连顿弓拉不好.......这样的老师能让她失望吗?

于是,这周我们练琴主要是克服上述的毛病。果然,当手腕稍稍提高一些时,不仅拉快速的分弓动作轻松了,音色自然也好了很多,原来从弓尖开始运弓时挂不住弦,缺乏子音,现在也好了很多。

想一想,帕尔曼的右手那样柔软和松驰,看起来真是一种享受。舒摇你能做到吗?记住:提起你的小手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7 23:40:51编辑过]
105
 楼主| tang100 发表于 2009-3-10 15:44:00 | 只看该作者

三天之后,周六舒摇又拎着自己的小琴去老师那里上课了。

上堂课布置了一条新的音阶和一首重点且长的练习曲。我们在家苦练了三天,每天都差不多一个半小时。谢天谢地,居然都通过了,老师夸她不错。小家伙表面上很平静,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更重要的是经过三天的努力,她手腕下吊的毛病老师认为改了70%,说:“你比我的方法还好。”但我非常清楚,其实是她的教育体系很好,看问题非常准确,我充其量只是一个努力的助教,不折不扣贯彻她的思路,在帮助舒摇改正她指出的问题上积极想办法罢了。老师说她的女儿今年五月份要和帕尔曼合作双协奏曲,天哪!

我仍然不能知道舒摇是不是真的喜欢小提琴。周日,我带她到公园玩,她坚持带上琴,要在公园里拉。还说“难道你不知道小提琴是我最好的好朋友?”。女儿嘴笨笨的,做事总是粗心,不爱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我一直把她当成笨丫头的典型来教育(但在她面前总昧着良心夸她聪明),但这件事她一直把我搞的胡里胡涂,难道她就是传说中的大智若愚?

进度情况:练习曲《张世祥初级练习曲精选》第40首。里丁《b小调协奏曲》一三乐章完成。开始巴赫的《G大调布列舞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2 15:01:24编辑过]
106
 楼主| tang100 发表于 2009-3-23 16:11:00 | 只看该作者

论坛前两天似乎出了问题,宝珠妈妈对舒摇的鼓励也不见了,遗憾的很。今天要说说严肃的事:

舒摇同学问题大全(总结一下最近舒摇的问题): 1、这两次课老师总是强调换弦的动作,特别是换到E弦上时,舒摇总是右手手腕掉的太多。 2、右手在弓根处手腕有拐动,她总想通过这个拐动使弓和弦产生夹角(使弓杆倒向指板)。这和握弓的角度不对有关。 3、上半弓分弓右手手腕疆硬,不积极。 4、右手有时渐渐向上移动。这应该是中指和姆指没有把弓捏住的原因。 5、左手舵式动作还不主动。 6、左手手型时好时坏,特别是三指有时抬指的方向不好。 7、和弦控制的不好。 8、最严重的问题:乐感不好。这是我个人认为的。她对音乐的模仿力不强。我最近在她练和弦时这种感觉特别明显。我想,一个有乐感的孩子在听到一种音响效果时,应该很快学会或能够模仿出这个音响效果。我记得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但遗憾的是没有遗传给这丫头。当然出现这个问题也许还有其它原因,如我没有培养她对于音乐的敏感性,练琴过于机械,练琴时没有长期地注意培养她思考的能力等。 要不是她性格倔强,我也许真觉得她不是学琴的料。不过,自己也有一些问题,我们还要在一起努力。 要不是她这么笨,我也许也不会这爱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3 16:20:57编辑过]
107
宝珠 发表于 2009-3-23 16:19:00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心的爸爸,向你学习了.

108
我们俩 发表于 2009-3-24 13:26:00 | 只看该作者

要不是她这么笨,我也许也不会这爱她。

这句话让我很感动。

109
 楼主| tang100 发表于 2009-4-10 16:53:00 | 只看该作者

2009.4.10

舒摇的问题一个一个盯住改,近来好了很多。

顿弓起初总是拉不好,一是小臂摆动速率不够,发音不坚决,二是拉出音头后不能立即放松,重音不明显,三是弓子不能很好的停住,发音拖拉。

前天在克服上述毛病的时候突发奇想,下弓顿弓:我让她学着咬住弦后,迅速拉出,并把弓子扔到地上。上弓顿弓:弓尖咬住弦,迅速向上推,并把弓向射箭一样发射出去,越远越好。令我高兴的是,这个办法很快见效,她的顿弓有了明显进步。

110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9-4-13 14:38:00 | 只看该作者
顿弓,射箭?挺好玩的,让小宝也玩一玩
111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4-13 19:44:00 | 只看该作者

想一想,帕尔曼的右手那样柔软和松驰,看起来真是一种享受。舒摇你能做到吗?记住:提起你的小手腕。

最为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期盼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们都曾有过,我也曾这样类似要求过自己的孩子,可是实践证明,大多数要求都是错的,大多数的模仿是不成功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如果仅仅是模仿帕尔曼的姿势,动作就能好,那么一起都简单了,可能会出现许多的小提琴家。我们通过看小提琴家表演,从中学习,包括他的姿势,但要慎重。

112
花朵儿雨潇潇 发表于 2009-4-16 21:07:00 | 只看该作者
好可爱的小姑娘!好负责的好父亲!
113
 楼主| tang100 发表于 2009-4-28 15:04:00 | 只看该作者

2009.4.28

现在小提琴学的项目越来越多了。

空弦、音阶、简单的双音音阶(三、六度混合)、练习曲、乐曲。时间不够用。老师说她的安排比较重,对舒摇要求比较高。而我们的心比较虚,如果老师知道每天才练一个小时不到,一定会失望的。最近期中考试,练的比较少,继续努力。

不知不觉,学琴已经快一年半了。她的进步我感到很高兴,我们虽然不是三年就拉门德尔松的天才,但我们是按着正确的道路去走。孩子渐渐长大了,要给她留下自己的空间。

上周五狠狠地教训了她。今年的使劲揍屁股的指标用完了。

114
花朵儿雨潇潇 发表于 2009-4-28 18:18:00 | 只看该作者

今年的使劲揍屁股的指标用完了

小姑娘那么可爱,手下留情吧,让可爱的小宝贝真正喜欢上音乐,真正喜欢上小提琴

115
fuwajingjing 发表于 2009-5-1 00:42:00 | 只看该作者
向这位有耐心与极负责任的爸爸致敬!你女儿已经相当棒了!我闺女今年5岁也刚学了一个月时间由于老师有事回老家了,我这两天把留在网上的全北京的老师都几乎联系了一遍,觉得学费适当的位置较远,离家近的学费又高;准备五一把老师一定要敲定,不能再耽搁了。感觉小孩学琴就是对家长的极度考验,家长也必须要一起成长否则无法督促孩子。我用的是《学琴之路1》及VCD,现在仍处于拉空弦阶段,按弦练习刚刚开始。很羡慕你家闺女,加油!!!
116
漪安 发表于 2009-5-3 22:2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tang100在2009-4-10 16:53:00的发言:

2009.4.10

舒摇的问题一个一个盯住改,近来好了很多。

顿弓起初总是拉不好,一是小臂摆动速率不够,发音不坚决,二是拉出音头后不能立即放松,重音不明显,三是弓子不能很好的停住,发音拖拉。

前天在克服上述毛病的时候突发奇想,下弓顿弓:我让她学着咬住弦后,迅速拉出,并把弓子扔到地上。上弓顿弓:弓尖咬住弦,迅速向上推,并把弓向射箭一样发射出去,越远越好。令我高兴的是,这个办法很快见效,她的顿弓有了明显进步。

好有创意哦,我们也来学一学

117
 楼主| tang100 发表于 2009-5-5 10:47:00 | 只看该作者

2009.5.5

最近反思舒摇的音乐教育。我总是认为她的音乐的感觉不好,拉起琴来十分机械。我想分三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

一是正规的音乐教育需要机械的东西。例如我们也许可以把音阶和练习曲拉的很有感情,但这并不需要,因为拉的有感情也是需要投入体力的。长时间的有感情是另一种“机械”的表现形式。甚至还不如没有感情的“机械”。而这种没有音乐的机械的东西所打下的基础,或许是将来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去的良好的技术平台。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或者说不能总是希望孩子过多地投入所谓的感情去练琴。

二是音乐的感觉训练可以见效,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对音乐的理解。这跟她们的年纪有关系,不能急于求成。

三是琴童们是练的太多,看的太少。大量地观摩音乐会上演奏家的表演对培养音乐的感觉非常有好处。她们会渐渐地明白音乐是可以这样去表现的。孩子们没有乐感,很多情况下是她们不知道原来音乐是可以这样去表现的。我愿意在带她去音乐会或在家里看音乐会碟时,身边给她堆上喜欢的零食,像看电影一样地享受音乐会,别的时间不能吃,这时候可以。

滴水穿石是教育孩子的不二法门。

118
zh_e_mail 发表于 2009-5-5 13:02:00 | 只看该作者

完全同意LZ的分析,就像有的人唱歌好听,有的人差些,人们的乐感也是不同的。我也曾对小孩的乐感担心,他从来也不唱歌,可能出于腼腆。乐感也可以慢慢培养。小孩子学琴,很难一下子就做得十分美满,音乐发展、表现能力是长期努力的过程。好的发音、姿势,还有音乐感觉是不断探寻的过程。最近小孩的老师要求改进发音,他下次上课时,老师很高兴,达到要求了,而他有的学生几年时间也做不到,老师问他是如何练,找到感觉的,他回答:是跟妈妈逛商场时找到的感觉。

平时都让小孩听音乐,在家里可以听碟,音乐碟一般都是质量较高的。

119
sunshunoo8 发表于 2009-5-5 15:30:00 | 只看该作者
闲着无事,游揽网帖,看到了陪小女学琴的日记,很感动。西安我98年去过[正赶上克林顿访华到西安那天]。7,8 月分,气温38,9度恰如你陪女儿学琴的热情。可爱女童含泪输液的照片,勾起我们做父母心痛的侧隐之心,[如她不喜欢拉琴,就别逼她了,让她自由,快乐地度过那童真时光]。看到小姑娘持琴姿态[34楼的照片]和那调皮的眼神,又喜欢,又惊叹!小小年纪持琴正确[我的标准]又放松不可思意,。钱没百花!。顺便提一下,如想学会各种弓法,不仿,从象你说的二指弹工夫练起,正象小女学拿筷子一样,如熟练,自如时,夹再滑,再小的粒,也手到擒来。也是会拉琴的陪儿子学琴的网友[他琴技和知识面比我们高许多],他在 帖中提及控弓时,他儿子的老师让他儿子练持弓翻腕动作,我想这是最好的感觉,了解,平蘅,控制弓子,各指的作用的方法。当然食指领,拇指托,其它配合,就象打兰球五人配合,缺一不可一样。仅供参考。祝可爱女娃琴拉的越来越好!
120
sunshunoo8 发表于 2009-5-5 15:41:00 | 只看该作者
对不起!笔误,应是中指领。差一点误导了,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3 22:32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