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芊芊请慢慢飞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黄冈小汤圆 发表于 2010-11-17 12:48:00 | 只看该作者
芊芊要期中考试了,每天练琴的时间更少了,希望考完试一切恢复正常。
说是要考试,芊芊小朋友可是不慌不忙,每天回家先看一个小时的金庸小说,她已经被里面的武侠人物迷住了,每天惦记着他们的武功进境,全然不顾她的小提琴,她知道有人帮她惦记着。一说起来还挺有道理,她觉得大侠们练功和她小提琴练基本功有相通的地方,以此证明武侠小说不是白看的。
不管怎么说,每天一个小时的琴还是要练的,这周的主攻方向是舍伏契克17课的双音,练习的效果怎么样只有老师说了算,我是听不出来。芊芊说是对了的,是协调的好听的声音,也许她在麻我。


工作要持之以恒,真诚的艺术家不能借口情绪不佳而束手坐待。——柴可夫斯基
102
蟋蟀 发表于 2010-11-19 09:56:00 | 只看该作者

羡慕啊,我们家的跟你们家的比差老远了,只能自求每天进步一点点。

103
 楼主| 黄冈小汤圆 发表于 2010-11-20 21: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蟋蟀在2010-11-19 9:56:00的发言:

羡慕啊,我们家的跟你们家的比差老远了,只能自求每天进步一点点。

你的小猫也很可爱呀,我对孩子的要求也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孩子有一颗快乐的心才会有不断进步的动力。

104
 楼主| 黄冈小汤圆 发表于 2010-11-23 12:56:00 | 只看该作者
上周回课,老师又提到了芊芊的音乐表达。芊芊对好的声音没有一种内心的渴求,所以在表达乐曲时听起来总少了些韵味。我理解的音乐表达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就像挖一眼泉水,挖得越深水质越好,也越发地清冽甘甜。但前提是必须是内心有水,有积累,如是一口枯泉挖得再深也是枉然。有些孩子天生就有很好的乐感真是难能可贵,大多数的孩子的音乐表达应得益于后天的积累,我的芊芊就是后者。所以孩子首先要快乐,要热爱生活,用心去体会身边的酸甜苦辣;要热爱自然,到自然中去放飞心情;热爱阅读,到书的海洋中找寻、探索。但这又是矛盾的,拉琴的孩子没有时间,所以芊芊希望一天变成48小时那该多好!
105
 楼主| 黄冈小汤圆 发表于 2010-11-23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芊芊看书的速度很慢,为了节约时间我们改成了我读她听,这一段时间我们读的是《神雕侠侣》。昨天我们讲到孤苦无依的少年杨过被无良道士追杀,古墓派的孙婆婆大义相救并收留,结果引祸上身,被全真道士误杀,杨过重又变得无依无靠。我模仿者说书人的口气正说得绘声绘色,我的芊芊把头靠上了我的肩膀,几滴水珠打在我的手上。我正纳闷,芊芊抽抽嗒嗒口中念叨:“孙婆婆死了,孙婆婆死了······”,跟着就趴在我身上大哭起来,泪水把我的衣服打湿了一大片。是什么碰触了孩子内心的伤感?我抬起头,看见芊芊奶奶的遗像正微笑着看着我们,孩子的内心感动正是有感而发。
106
youmingzila 发表于 2010-11-24 17:44:00 | 只看该作者
可爱的小姑娘,祝福她享受幸福快乐的童年!
107
 楼主| 黄冈小汤圆 发表于 2010-11-25 14:1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youmingzila在2010-11-24 17:44:00的发言:
可爱的小姑娘,祝福她享受幸福快乐的童年!

谢谢你对孩子的祝福!

108
 楼主| 黄冈小汤圆 发表于 2010-11-27 12:50:00 | 只看该作者
    才买了一个录音笔,想把老师上课的内容录下来,然后回家慢慢整理笔记。昨天上课用上了,从来没有这样轻松地上完一节课,原来每次上课没有辅助工具只有用笔用脑子记,我的神经都是绷紧了的,生怕记漏了要点。
     昨天老师讲的内容还是围绕着内心歌唱和音乐表达,芊芊的弱项,和芊芊一起上课的可儿就要强得多。同样一首科马洛夫斯基e小调,芊芊拉得刚硬有余而柔情不足,听起来拉得干净但流于平淡;可儿拉出来就听起来舒缓平和,而且富有层次。我感觉就像画一幅油画,芊芊的画面干净清爽,近看线条清晰远看就是模糊一片;可儿的画面近看有点脏,远看很有层次,有立体感,细心雕琢会是一副不错的作品。
     回到家,打开录音笔却怎么也听不到录音,原来是录完搞忘存了,结果啥也没带回来,我······
     看来还是烂笔头和自己的脑子好用,数码产品不听话。
109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11-28 20:3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黄冈小汤圆在2010-11-23 12:57:00的发言:
芊芊看书的速度很慢,为了节约时间我们改成了我读她听,这一段时间我们读的是《神雕侠侣》。昨天我们讲到孤苦无依的少年杨过被无良道士追杀,古墓派的孙婆婆大义相救并收留,结果引祸上身,被全真道士误杀,杨过重又变得无依无靠。我模仿者说书人的口气正说得绘声绘色,我的芊芊把头靠上了我的肩膀,几滴水珠打在我的手上。我正纳闷,芊芊抽抽嗒嗒口中念叨:“孙婆婆死了,孙婆婆死了······”,跟着就趴在我身上大哭起来,泪水把我的衣服打湿了一大片。是什么碰触了孩子内心的伤感?我抬起头,看见芊芊奶奶的遗像正微笑着看着我们,孩子的内心感动正是有感而发。

上学时,寝室枕边就曾放了一套《神雕侠侣》,记得好像是4册,每天读上金庸的这个武侠小说,被里面的故事所吸引,不久其他同学也纷纷来借这套书传看。LZ小孩这么小就能懂其中的故事,有很强的领悟力,并且还由其中的故事唤起心中的伤痛,真情所致。
曾经看过一片台湾中小学生写的英文作文,题目叫泪珠。一天弟弟冥思苦想,姐姐问,他回答说在寻找泪珠,不是有那么多好莱坞影星,各种各样的哭,弟弟摇头,那都是假的,那你再看隔壁那个老头去世,他的年轻夫人不是哭的也很悲伤,弟弟仍然摇头,她只是看中了老人的财产装出来的。之后他们走出去,沿着乡间小路走去,来的一户农家,看见看见一个小孩,正向院子里看,一个屠夫正在杀鸡,那手中的鸡已经束手就擒,毫无反抗之力。 先生,不要杀它,放了他吧,屠夫抬起头看到栅栏外的小男孩一双祈求的眼睛,然而他冷笑一声,手起刀落,鸡一命呜呼。此时一串泪珠从小孩的面颊留下。弟弟说这就是我要找到泪珠,这首同情之泪。
小孩学琴千万不要把技术同情感分割出来,如果我们的孩子缺乏同情心,情感冷酷,那就偏离了音乐本路。真实、真情可能是学琴不二的法则。


110
 楼主| 黄冈小汤圆 发表于 2010-11-29 13:30:00 | 只看该作者
每次看到zh_e_mail老师的回帖总会有所收获,谢谢您的故事。
近段时间,老师总是要求芊芊的歌唱性和她对好声音的追求上下功夫,这是看不到摸不到的东西,只有不断培养和发掘内心的感受才能实现。同样的乐曲,不同的孩子表达就会不同,老师比较认同芊芊的小伙伴的发音和歌唱性。我只有安慰她:“晚开的花更美。”不知道这朵花什么时候才能开?
111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11-30 15:1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黄冈小汤圆在2010-11-27 12:50:00的发言:
    才买了一个录音笔,想把老师上课的内容录下来,然后回家慢慢整理笔记。昨天上课用上了,从来没有这样轻松地上完一节课,原来每次上课没有辅助工具只有用笔用脑子记,我的神经都是绷紧了的,生怕记漏了要点。
     昨天老师讲的内容还是围绕着内心歌唱和音乐表达,芊芊的弱项,和芊芊一起上课的可儿就要强得多。同样一首科马洛夫斯基e小调,芊芊拉得刚硬有余而柔情不足,听起来拉得干净但流于平淡;可儿拉出来就听起来舒缓平和,而且富有层次。我感觉就像画一幅油画,芊芊的画面干净清爽,近看线条清晰远看就是模糊一片;可儿的画面近看有点脏,远看很有层次,有立体感,细心雕琢会是一副不错的作品。
     回到家,打开录音笔却怎么也听不到录音,原来是录完搞忘存了,结果啥也没带回来,我······
     看来还是烂笔头和自己的脑子好用,数码产品不听话。

    以前,曾经也想买个录音笔,后来听说录音笔主要是录语音,音乐效果并不太好,也就没买。其实孩子小时,我们什么电子设备也没有,刚结婚时买的一个质量很差的录音机,也被孩子当玩具玩坏了,那时也就不听音乐。节奏不好,老师也曾建议过买个节拍器,我们一直也没买。更没有调音器。。。。   当然现在也买了节拍器,不止一个,可是从来就没有用过,白买了。ipod,摄像机。电脑,数码相机也给他备齐了,真正对音乐发展有多少直接好处,也看不出来,可能消遣,娱乐比较方便了,还是你说得对,多用烂笔头,比什么都直接,
也常听说,某个小孩乐感好,当年也听到老师夸奖某个孩子乐感好,是天生的。  小孩在一起比较的时候,有的拉的动听,好一些,有的差些。记得当时有的家长看到我的小孩拉得比较好,就好奇问是不是天生的,但我想,小孩还要成长发展过程,心里上的暗示也起到很大作用,我还是不认为孩子从小天生就好,还是逐渐发展进步的。我自己的音乐就很差,从小的时候我的家人就嘲笑我没有音乐细胞,我自己一直认为自己音乐很差。所以还是不要过早下结论,这个孩子缺乏乐感,真的是不好说的。
当然学习音乐需不需要天赋,任何行业,你如果要出人头地,都需要天赋,假如缺乏天赋,大多数人,如果能认真对待,也能做的不错,可能当不了塔尖式的人物。小孩学琴,走正路,认真,积累,就一定能有所进步,大多数都能不错。什么是正路,大道理就是别搞歪门西到,投机取巧,耍小聪明,也不要被一些比较虚的名利所诱惑,比如升学加分,考级,甚至小孩不要过

112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11-30 15:19:00 | 只看该作者
过多参加比赛。 扎实地打好基本功,把练琴任务分配到每日练琴中,积跬步,汇小流,循序渐进,好的老师正确的训练,孩子家长勤恳配合,可能是最佳捷径。不要特别迷信一些窍门,禁忌方法。练琴上的一些要求,往往都是比较泛泛的,有时不太过细说明,不是通过讨论,辩论就一下子说清楚的,往往还是在大的原则下,自己慢慢体会,把技术真正变成自己的感觉。
113
 楼主| 黄冈小汤圆 发表于 2010-12-1 13:14:00 | 只看该作者
是的,我也正在慢慢体会想找到适合我的孩子的学琴之路。
孩子脑袋里装的东西有时真令人匪夷所思。经常在孩子熟睡的时候我看着她,夜晚的天使白天的小魔鬼。她的小脑袋里一定有着错综复杂的迷宫,找到了通往迷宫的路径我就能走进她的天地。
上个星期五带她去听了一场交响乐,这可是她又蹦又跳闹着要去的,我都说过很多次不再带她去听音乐会,因为每次去她都要给我一个下马威,到了现场她就成了不听招呼的游神,到处乱窜。这一次她答应我不再到处乱跑,她还真是听话,乖乖地听完了整场,有时还闭上眼睛很陶醉的样子。我暗自高兴,孩子长大了。出了音乐会场,她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首席小提琴翻了30下眼皮。”我当时被她震翻,太无厘头了,周星驰的徒弟吗。又想起去年去北京比赛,临上场前我让她再摸一下琴,她直接说:“现在不想拉,我是来玩的。”等她在场上时看上去挺正常的,下来给我一句话:“赵薇老师穿的黑色拖鞋。”把我直接打晕。
这就是我的孩子,一个说不上聪明,说不上乖巧,但充满童真的“神奇宝贝”。
114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12-4 08:46:00 | 只看该作者

您讲述的事也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我小孩天性胆小,老实。小时候,对他大声说,都能给他说哭。  刚上小学,同桌是个很差的女孩,丑,恶作剧,每天孩子都诉说他受的苦,我们的耳朵里都听出糨子了。每每都安慰他。一天放学,他一出来就对妈妈说那个女孩偷了他的东西。正好遇到那个女孩,和她爸一起出来,妻就上去说。她爸也是说话很能抓住点子,在每个人的眼里,谁的孩子都是最好的,当妻职责他的女儿,他当然要辩解了,他说自己的女儿如何性格活泼,如何好,当然不会承认会偷,结果一翻儿子的书包,东西还在,肯定是那个女儿把东西有放回去,逗儿子玩,结果她爸就说了一些较重的话,诬陷了他女儿的品质。好在妻能言善变,总算对付过去了。
还有一次,那是孩子更小,还没有上小学,我们家附近有个很凶的家伙,就像个歹徒,一天他喝了酒,突然在儿子面前,扑上去大吼一声,吓得儿子大哭,
还有更小的时候,一次老母亲看着他在外面玩,结果旁边就是一个很壮的疯子,当时大家都不知道,当老父亲从外面走回来,那个疯子手持尖利的木棍,疯狂刺向父亲,经过一翻激烈搏斗,最后疯子离开,父亲浑身是血,这番情景吓坏了儿子。之后我将父亲送到医院,医生说一个伤口紧挨着大动脉。
每每回想起这些事,就担心对儿子心理的影响。是不是对儿子表演也会有负面影响,但愿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影响已经淡化褪去。当然生活里没有一翻风顺,还有更多的打击,或许温室里长大的花,要经过风雨的洗礼,才能更加茁壮。

115
 楼主| 黄冈小汤圆 发表于 2010-12-4 10:40:00 | 只看该作者
是的,孩子总要经历风雨才会有真正的成长。把挫折当做风景,如果大人们都能放得下可能孩子会更快乐。大人眼里的委屈也许对孩子来说真不算什么,当孩子都已经放下时我们大人还在耿耿于怀,想来真是连孩子也不如了,在很多时候大人应该多向孩子学习。也许那个芊芊的同学也正为他爷爷的行为感到羞愧,孩子都是善良、童真的,他们的抓扯、打闹甚至眼泪都是游戏的一部分,他们有他们相处的原则。
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心地善良,心理健康,让这种美好品质陪伴她吧,日后让她用音乐来表达吧!
116
 楼主| 黄冈小汤圆 发表于 2010-12-6 11:05:00 | 只看该作者
发一段孩子拉的曲子——科马洛夫斯基E小调(前半部分)。
请大家批评指正,多谢了。
[mp=500,300,true]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Z0Lb8FZJU/[/m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6 22:06:36编辑过]
117
 楼主| 黄冈小汤圆 发表于 2010-12-6 22:46:00 | 只看该作者

发一段孩子拉的曲子——科马洛夫斯基E小调(前半部分)。
请大家批评指正,多谢了。

http://www.tudou.com/v/d-Z0Lb8FZJU/&rpid=78997535/v.swf
118
 楼主| 黄冈小汤圆 发表于 2010-12-6 22:47:00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tudou.com/v/d-Z0Lb8FZJU/&rpid=78997535/v.swf
119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12-8 21:01:0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听,音色很好,拉的很有味道。小小琴童能有这样的水平,相当不错了。感叹新人成长,人才辈出。继续努力,愿小提琴伴着她成长。

120
 楼主| 黄冈小汤圆 发表于 2010-12-9 09:03:00 | 只看该作者

      晚上,芊芊正在洗小脚丫,爸爸在隔壁听她的E小调录音。

     “太难听了!谁拉的?”芊芊皱皱眉头。
      看到妈妈笑着看自己的样子,芊芊仔细辨认了————————————“是我拉的,其实也不难听哈。”“你培养的,怎么会拉的很难听呢?”芊芊很真诚地对妈妈说。

      宽以待己,严以律人,这是现在孩子的通病还是芊芊一个人的“病”?
      老师总说她内心的歌唱不够,发音不干净,老碰旁边的弦,弓根发虚。她拉出来的音就像是满脸口水的小孩,没擦干净。揉弦是个大问题,手指的运动超过了半音了,尤其是高音部分,加了揉弦后有些音就不准了,还有手指的运动频率太慢,造成拉出来的音有点“哇哇哇”的感觉,缺少了一种柔美的、温暖的感觉。左手起落缺少颗粒感,有点粘,造成一串16分音符的地方节奏不均匀。
zh_e_mail老师站在教育者的角度上在鼓励孩子,真是非常感谢!我这个陪练家长也应该多站在教育者的角度上赞美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快乐进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8 14:09:43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7 06:4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