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的小孩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从小也是对他人不太放在眼里,自我感觉良好的那种。当然性格并不是与人争强斗狠,或许在琴上与同龄相比不弱。做为家长,一方面也感觉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最出色,另一方面也经常担忧,看XXX拉的多好,也会做比较。对于您上面提到的一些具体技术问题,是否严重,是否如实反映现状,一方面要努力解决,另一方也不要太偏执。记得孩子小时候一次上课,听到老师的大学生拉琴,感到音色很好,发音干净,相比之下,自己的孩子发音就不干净,碰旁边的弦,老师当时很肯定地说,没关系,这个不要紧,过一二年就好了,果然逐渐就好了,学琴总是有个循序渐近的过程。揉音老师讲的就很少,印象当中,当小孩自己想要开始揉音,就问老师,老师说想揉就揉,从那时开始揉音了,好像也没单独练习揉音。我感觉揉音跟自身本性的影响很大,当然也是长期慢慢提高的过程,做为技术也是可以练习,但可能效果不容易提高吧。我小孩左手能力还是很强的,音准、颗粒性,当年老师是最严格的训练。至于高把位的音,当然也是要通过相应的音节把音准练好。
总之,完美不能一下子就达到,否则也就失去了练琴的意义。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感觉小孩还是先主要重点放在基本功训练上,在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上,在进一步在音乐上提高。 当然有时侯也是相辅相成,要求的标准也是由低到高。 每个孩子具体情况不一样,性情不一样,采用的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我们,对孩子是比较惯的。对于一些毛病,我当时也是很着急,可小孩跟你的想法不一样,尤其是稍大一点,有了自己的判断主意,大人意见也是听不进去。记忆当中,我们的矛盾也都是围绕练琴产出,后来发现我的想法也是错的,起不到好效果。到时时常夸奖,欣赏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