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小提琴爱好者在2012-9-29 22:04:00的发言:
你把《音准》开头部分每个音律的每个音的震动频率列表对比一下,就能看出差别了。
我是该仔细分析一下了,不然越来越糊涂。我将尝试解答我前面提出的一些问题,包括:纯律中的五度是不是都是纯五度?五度相生律中的自然半音是不是靠拢程度一样?E弦上的G为什么和G弦对音会感觉偏低?…
音名: c d e f g a b c
五度相生律 振动数: 261.00 293.63 330.33 348.00 391.50 440.44 495.49 522.00
纯 律 振动数: 261.00 293.63 326.25 348.00 391.50 435.00 489.38 522.00
C由A=440Hz 五度相生律产生,然后以C固定产生一系列纯律音。数据网上找的,初步验证应该没问题。下面的分析中使用以下结论:完全协和的大三度的两个音之间,高音为低音频率的1.25倍;纯五度是1.5倍;纯八度是2倍。这个结论目前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可以从听觉上得到验证:比如纯五度拍频是低音的低八度,所以感觉十分融合。
上面一行数据中,除了高音C之外的每个音都是由纯五度关系产生的(也利用到了纯八度),高音C是由261赫兹的C直接翻倍得到(纯八度)。
下面一行数据中,从C开始。F由C往下纯五度(再向上八度)产生,G由C向上纯五度产生,D由G向上纯五度产生(至此纯律要求的三个纯五度已用完,需要插入大三度产生其他音,而F、G、D确实和第一行数据完全一样),然后A由F大三度产生,B由G大三度产生,E由C大三度产生。又得三个音。最后一个C由纯八度直接产生。
由此可见:
1、五度相生律产生音的方式决定了所有的五度音之间都是纯五度。纯律则从数据上看并不一定,比如A不是D的1.5倍。
2、仔细观察并结合数学上的分析可以发现,五度相生律中,两个半音即B和C、E和F靠拢程度是一样的。自然半音之间高音为低音的1.5的5次方分之8。
3、按五度相生律E弦上的G和A弦的C、D弦的F应该是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也应该是和G弦的泛音相同。至于我拉琴的时候感觉不一样,只有一种情况了,那就是我的C太靠近B了,从而按E弦的G的时候也偏低。我的手指比较细,拉半音不能太靠近,不然就会拉不准。
4、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多个升降号之后,应该如何确定主音,是否要用纯律来确定主音。我还没考虑清楚,以后想好了再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