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我的学琴笔记--从大学开始

[复制链接]
221
 楼主| ck2000 发表于 2012-9-29 20:3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小提琴爱好者在2012-9-29的发言:
摘录《音准》一书里关于五度相生律的特点:凡是五度,都是纯五度,大二度之间比较宽,小二度之间最窄,一般乐(提琴)调弦即是纯五度关系,演奏旋律也是用这个关系,即半音靠得很近,如#C比bD高。#C靠近D, 而bD则靠近C。
那么纯律的五度呢?不也都是纯五度吗?我记得调弦的时候小提琴用的是纯律,五度相生律调弦在民族乐器里用的多。五度相生律的小二度窄我知道,但好像并不能直接从一个音得到高它小二度的音,只能用手指挨近了来“象征性”地表示用到了五度相生律。靠多紧才算准好像是靠感觉来找的。但这样会产生问题,比如我说过的E弦上的G可能会不准了。在C大调里大概是允许的,但在G大调里G是主音,那么E弦上的G必须拉准,比C的位置高一点。不知道我有没有说错…现在还在苦苦摸索
当你演奏的时候,别管你的听众是谁。当你演奏的时候,要永远觉得有一位大师在谤听。——舒曼
222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12-9-29 22:0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k2000在2012-9-29 20:31:00的发言:
那么纯律的五度呢?不也都是纯五度吗?

 你把《音准》开头部分每个音律的每个音的震动频率列表对比一下,就能看出差别了。

223
猫子饼饼 发表于 2012-9-30 18:52:00 | 只看该作者
一直认为#C、bD是一个音呢......12平均律是这样吗?
224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12-9-30 19:4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猫子饼饼在2012-9-30 18:52:00的发言:
一直认为#C、bD是一个音呢......12平均律是这样吗?

 是的,在钢琴上是同一个键

225
 楼主| ck2000 发表于 2012-10-5 23:5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小提琴爱好者在2012-9-29 22:04:00的发言:

 你把《音准》开头部分每个音律的每个音的震动频率列表对比一下,就能看出差别了。

我是该仔细分析一下了,不然越来越糊涂。我将尝试解答我前面提出的一些问题,包括:纯律中的五度是不是都是纯五度?五度相生律中的自然半音是不是靠拢程度一样?E弦上的G为什么和G弦对音会感觉偏低?…

 

音名:               c      d      e       f      g      a      b      c

五度相生律 振动数: 261.00 293.63 330.33 348.00 391.50 440.44 495.49 522.00 

纯      律 振动数: 261.00 293.63 326.25 348.00 391.50 435.00 489.38 522.00 

 

C由A=440Hz 五度相生律产生,然后以C固定产生一系列纯律音。数据网上找的,初步验证应该没问题。下面的分析中使用以下结论:完全协和的大三度的两个音之间,高音为低音频率的1.25倍;纯五度是1.5倍;纯八度是2倍。这个结论目前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可以从听觉上得到验证:比如纯五度拍频是低音的低八度,所以感觉十分融合。

 

上面一行数据中,除了高音C之外的每个音都是由纯五度关系产生的(也利用到了纯八度),高音C是由261赫兹的C直接翻倍得到(纯八度)。

下面一行数据中,从C开始。F由C往下纯五度(再向上八度)产生,G由C向上纯五度产生,D由G向上纯五度产生(至此纯律要求的三个纯五度已用完,需要插入大三度产生其他音,而F、G、D确实和第一行数据完全一样),然后A由F大三度产生,B由G大三度产生,E由C大三度产生。又得三个音。最后一个C由纯八度直接产生。

由此可见:

1、五度相生律产生音的方式决定了所有的五度音之间都是纯五度。纯律则从数据上看并不一定,比如A不是D的1.5倍。

2、仔细观察并结合数学上的分析可以发现,五度相生律中,两个半音即B和C、E和F靠拢程度是一样的。自然半音之间高音为低音的1.5的5次方分之8。

3、按五度相生律E弦上的G和A弦的C、D弦的F应该是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也应该是和G弦的泛音相同。至于我拉琴的时候感觉不一样,只有一种情况了,那就是我的C太靠近B了,从而按E弦的G的时候也偏低。我的手指比较细,拉半音不能太靠近,不然就会拉不准。

4、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多个升降号之后,应该如何确定主音,是否要用纯律来确定主音。我还没考虑清楚,以后想好了再谈

226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12-10-6 00:27:00 | 只看该作者
不愧是名校的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强,希望在今后的学琴过程中有助你提高音准水平。我做这些东西不行,没有耐性,只能看结果了,呵呵。
227
 楼主| ck2000 发表于 2012-10-7 13:2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小提琴爱好者在2012-10-6 0:27:00的发言:
不愧是名校的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强,希望在今后的学琴过程中有助你提高音准水平。我做这些东西不行,没有耐性,只能看结果了,呵呵。

前辈真是过奖啦,我只是胡乱瞎写的,漏洞百出,也确实不值一看。要想真正弄清楚律制、音准的问题,是得要很深的演奏功底和丰富的实际经验。还有很多问题只能先留待以后再考虑考虑了。不过理论只是起个引导的作用,实际演奏中并不需要太精确的遵循这些,靠耳朵甚至可以跳过这些直接得到准确而好听的声音。

228
 楼主| ck2000 发表于 2012-10-12 23:59:00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到上海看乐展了,课可能延迟到下周二上。

这两周练习了新春乐,谱子已经可以拉下来但很不动听,里面有双音及高把位,对我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揉弦练了有半年了,可以在曲子中加入一些揉弦了,但音与音之间还是容易被揉弦打断。

229
mayingjie12 发表于 2012-10-13 22:25:00 | 只看该作者
佩服佩服,我学琴绝对没耐心做这么详细的笔记。我也是大一才开始学的,能加个qq交流交流么。10三4403五66
230
carlasun 发表于 2012-10-15 10:0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k2000在2012-10-5 23:58:00的发言:

我是该仔细分析一下了,不然越来越糊涂。我将尝试解答我前面提出的一些问题,包括:纯律中的五度是不是都是纯五度?五度相生律中的自然半音是不是靠拢程度一样?E弦上的G为什么和G弦对音会感觉偏低?…

 

音名:               c      d      e       f      g      a      b      c

五度相生律 振动数: 261.00 293.63 330.33 348.00 391.50 440.44 495.49 522.00 

纯      律 振动数: 261.00 293.63 326.25 348.00 391.50 435.00 489.38 522.00 

 

C由A=440Hz 五度相生律产生,然后以C固定产生一系列纯律音。数据网上找的,初步验证应该没问题。下面的分析中使用以下结论:完全协和的大三度的两个音之间,高音为低音频率的1.25倍;纯五度是1.5倍;纯八度是2倍。这个结论目前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可以从听觉上得到验证:比如纯五度拍频是低音的低八度,所以感觉十分融合。

 

上面一行数据中,除了高音C之外的每个音都是由纯五度关系产生的(也利用到了纯八度),高音C是由261赫兹的C直接翻倍得到(纯八度)。

下面一行数据中,从C开始。F由C往下纯五度(再向上八度)产生,G由C向上纯五度产生,D由G向上纯五度产生(至此纯律要求的三个纯五度已用完,需要插入大三度产生其他音,而F、G、D确实和第一行数据完全一样),然后A由F大三度产生,B由G大三度产生,E由C大三度产生。又得三个音。最后一个C由纯八度直接产生。

由此可见:

1、五度相生律产生音的方式决定了所有的五度音之间都是纯五度。纯律则从数据上看并不一定,比如A不是D的1.5倍。

2、仔细观察并结合数学上的分析可以发现,五度相生律中,两个半音即B和C、E和F靠拢程度是一样的。自然半音之间高音为低音的1.5的5次方分之8。

3、按五度相生律E弦上的G和A弦的C、D弦的F应该是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也应该是和G弦的泛音相同。至于我拉琴的时候感觉不一样,只有一种情况了,那就是我的C太靠近B了,从而按E弦的G的时候也偏低。我的手指比较细,拉半音不能太靠近,不然就会拉不准。

4、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多个升降号之后,应该如何确定主音,是否要用纯律来确定主音。我还没考虑清楚,以后想好了再谈

真是研究型人才啊,我从来都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些,更多的时候是靠耳朵。
231
 楼主| ck2000 发表于 2012-10-15 18:3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arlasun在2012-10-15 10:07:00的发言:

真是研究型人才啊,我从来都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些,更多的时候是靠耳朵。

千万别这么说,我分析的这些只是广阔的小提琴世界里的很小一部分,皮毛都不算。如果你依靠耳朵可以解决自己的疑惑,那更好啊!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的

232
 楼主| ck2000 发表于 2012-10-16 21:52:00 | 只看该作者

10月16日 晴

今天本来老师说要带把古琴来给我玩玩的,约好晚上六点的课,我提前了一个小时就到琴行了,连饭都没有吃,可是…等啊等老师就是不来,无奈只好练琴。老师到6点20终于来了,原来在小朋友家里教琴呢,还把古琴卖给了人家…老师只带了把新琴,虽然是名家所作,但声音并未打开。这节课我都是这把琴在拉。

还是来说说上课内容吧,音阶没让我拉,因为我选的音阶是F大调音阶琶音,都是以前拉过的。以后如果不是新的音阶老师会跳过直接让我拉练习曲。开塞第10课,弓子拉的不够开,只是在四分之一弓拉,里面有些地方“音准不稳”比如3-7-#5-7的#5没升够,我提出“抗议”这里应该用纯律音准不用升太高,和7成大六度就可以了,这本书最前面的提示部分也告诉我要先用双音练习音准,但老师仍坚称要升上去。大概是由于肚子饿的缘故我没和老师争吵起来了,我只是敷衍过去,保留自己的看法。沃尔法特30课注意增二度音程要拉准,增二度比小三度还要大,要多练习找感觉。双音预备练习,高把位上小指力度不够,练习一和二主要注意八度双音。双音预备练习还需要放慢练。至于乐曲新春乐,大概的样子出来了,往细扣的话还有很多问题。

下周还是礼拜二上课,最近老师会比较忙,因为要为小朋友们的比赛做准备。

作业:

赫利美利音阶:自己找一到五把位的音阶练,三个降号(一把)的音阶必须练以配合沃尔法特;

沃尔法特:第31课前4行;

开塞:第12课前5行;

双音预备练习:练习三(六度);

乐曲:科玛洛夫斯基第二协奏曲第二乐章 到第51小节。

233
 楼主| ck2000 发表于 2012-10-20 18:52:00 | 只看该作者

科玛洛夫斯基的第二协奏曲非常好听,很美的曲子!已经超前完成老师布置的51小节啦!现在练到了十六分音符的地方。老师上节课说他都没练过这个曲子,和我一起练呢,说不定我练得比老师快了…

234
 楼主| ck2000 发表于 2012-10-23 20:55:00 | 只看该作者

10月23日 晴

下午提前到5点开始上课。还好我午睡之后就去练了会儿琴,本来想去亭子里的,但这两天广场小亭子里有位老伯在吹唢呐,声音实在是太响啦!我就在树林里面练习,还能晒晒太阳,没人打扰也不错。

开始上课,先问我音阶拉了什么,我一一告诉老师:三个降号第一把位的音阶,还有第三把位的D大调音阶和第五把位的F大调音阶,还有一三五把位换把音阶的升号部分。老师直接惊讶了半天,让我要慢慢练,他认识一个水平已经很高的学生,一周才练一条音阶。好吧练都练了就看看效果,换把部分不够好,尤其是下行换把的时候一下子按不准音,还是要挑少些练精啊! 接下来就是沃尔法特31课了,这课挺简单的,练习前三个把位的,而且基本都是音阶的拼凑。开塞12课,E弦上的C没按准,偏低,这是我经常犯的问题了…还有第四行的临时升号也没按准,回去要多练练。最难的还是一弓16音,这不同于第4课的一弓16音,因为第12课的连弓是带很多换弦的。双音预备练习,大小六度以前就自己专门摸索过,练习曲中的和弦及双音也出现过很多六度,所以现在对我来说练习3并不难。

最后是科玛洛夫斯基的第二协奏曲,弓子用的不够长,要尽量拉开。

快结束的时候和老师聊天,才知道老师还没结婚(大概有34周岁了),他买了个电子琴送女朋友。这真是不可思议啊。算了还是不谈老师的私事了…前段时间和老师提出想学习简单的作曲,今天老师主动问我什么时候有空,我每天晚上都没课的= =可能会不通过琴行,单独和我授课,地点时间暂时未定。

作业:

赫利美利:P16第五把位G大调音阶,P17G弦和E弦的一三五换把音阶;

沃尔法特:第31课拉完;

开塞:第12课第6~11行;

双音预备练习:练习3的3~6小节;

乐曲:科玛洛夫斯基第二协奏曲练到124小节。

 

 

235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12-10-23 22:13:00 | 只看该作者
开赛十二课是很有练习价值的,里面有不少保留手指练习,应该先把需保留手指的地方找出来,慢练;右手运功不少地方只需要手做波浪腕运动而不用大臂,需要体会;先练习一弓4音,然后8音,待全部谱子都熟悉后再练一弓16音。练好这一课不容易,老师应该跟你讲了以上练习方法。
236
 楼主| ck2000 发表于 2012-10-23 22:49:0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看了这本书最前面的说明,开塞的这一课主要是连弓换弦的练习,就专门想着连弓练习了。保留手指的训练我还没留意过,刚才看了下谱子,里面确实有些地方要保留手指(主要是1指),看来我练得还不够仔细啊!老师也和我说过要先一弓4音再8音再16音这样,上课的时候检查的是一弓8音和一弓16音。记得在林耀基教授的教学视频里他也强调过要有波浪的摆动,但我还没有充分体会到这样的感觉,拉16音还有些吃力,右手腕很紧,希望练完这课之后能掌握一些。多谢前辈提醒!

237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12-10-24 10:38: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一课对左手技术的训练很有用,除了保留手指练习,还检验了你的音阶和琶音练习质量,手指动作要敏捷,所以要练好一弓16个音,得先把左手问题解决好。右手手腕波浪运功练习,可先在空弦上体会,如在G/D,D/A之间练习,寻找感觉,然后在加上左手。保留手指在这一课很重要,能减少左手的多余动作,有助提高速度,并能锻炼手指的独立性。很多时候速度上不去的原因在于左手跟不上右手运弓,以后你练到跳弓时也会遇到这个问题。
238
 楼主| ck2000 发表于 2012-10-25 19:5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小提琴爱好者在2012-10-24 10:38:00的发言:
这一课对左手技术的训练很有用,除了保留手指练习,还检验了你的音阶和琶音练习质量,手指动作要敏捷,所以要练好一弓16个音,得先把左手问题解决好。右手手腕波浪运功练习,可先在空弦上体会,如在G/D,D/A之间练习,寻找感觉,然后在加上左手。保留手指在这一课很重要,能减少左手的多余动作,有助提高速度,并能锻炼手指的独立性。很多时候速度上不去的原因在于左手跟不上右手运弓,以后你练到跳弓时也会遇到这个问题。

好的,我记下了!今天练习时特意留意了保留手指,有个地方(第三小节)是标了保留的但以前练习的时候竟然没保留。

239
 楼主| ck2000 发表于 2012-10-26 14:23:00 | 只看该作者

"不仅是你的手指要掌握乐曲,而且要能不借助于乐器把它哼出来。要发展自己的想象力,不仅能记住乐曲的旋律,而且要记住它的和声。

 

要努力(即使你的嗓音很差)不靠乐器的帮助随看随唱;这样就可把你的听觉锻炼得愈来愈灵敏。如果你有一副很好的嗓门,切勿迟延,赶快加以锻炼,应当把它看作天赐与你的最好的礼物。

 

你必须把自己的音乐修养发展到这样的程度:看了乐谱,就能了解音乐。

 

但是,怎样才算有音乐修养呢?如果你胆怯地、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乐谱,唯恐漏掉什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乐曲弹完,那你就是没有音乐修养的;如果当你弹乐曲时,有谁出其不意地突然把乐谱掀过两页,你就停下来不能继续弹下去,那也表明你是没有音乐修养的。但是如果你弹一首新乐曲,弹前面就约摸感觉到后面应当怎样接下去,当你弹熟悉的歌曲时,你能记得清清楚楚后面该怎么弹--总之一句话,如果你不光是用手指演奏音乐,而且在你的头脑和心灵里也有音乐,那就表明你有音乐修养了。 "

 

------摘自舒曼《音乐家生活守则》

 

前两天网上看到一篇很好的文章,里面有些地方涉及谱子的问题,而我最近又正好在谱子(包括心里的默唱、记忆。快速演奏时的识谱。等等)问题上有一些困惑,故摘下来方便经常思考。也希望对有同样困惑的琴友有帮助。并欢迎一起探讨。

 

240
 楼主| ck2000 发表于 2012-10-27 18:29:0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在淘宝上买的CD已经到了,BWV1007-1012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六首,是史塔克在92年RCA的录音。我买这个CD是因为在电脑上听到了一首很好听的巴赫无伴奏的曲子,印象很深,今天才知道是第二组曲里面的小步舞曲部分。和巴赫的小提琴无伴奏组曲相比,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组成形式很统一,前奏曲-阿勒曼德舞曲-库朗舞曲-萨拉邦德舞曲-插入舞曲(小步舞曲或柏雷舞曲或加伏特舞曲)-吉格舞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2 16:30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