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40岁大叔学琴笔记

  [复制链接]
41
洱冬 发表于 2016-6-27 15:26:11 | 只看该作者
杨不乱 发表于 2016-6-27 10:01
为什么第一个音拉出重音不对呢?比如4/4拍第一个音是重音,那全曲不应该是按照这个拍子的强弱音进行的嘛 ...

每小节的第一个音也有不是重音的,如切分,如弱起。。。不同拍性规律性的强弱音的掌握太重要了,是歌唱性的基础,布布果然深有体会。。。兔兔每小节第一音加重音的练习如果是矫枉过正也是好方法,以后不过分就是成功的练习。。。因为任何学习,一开始难保精确,只要心中有数就好
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黑格尔
42
杨不乱 发表于 2016-6-27 16:59:24 | 只看该作者
洱冬 发表于 2016-6-27 15:26
每小节的第一个音也有不是重音的,如切分,如弱起。。。不同拍性规律性的强弱音的掌握太重要了,是歌唱性 ...

+_+其实有拉出强弱音的意识是非常好的,我现在是总拉不出,在强化练习这一点
43
杨不乱 发表于 2016-6-27 17:00: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不乱 于 2016-6-27 17:09 编辑
洱冬 发表于 2016-6-27 15:26
每小节的第一个音也有不是重音的,如切分,如弱起。。。不同拍性规律性的强弱音的掌握太重要了,是歌唱性 ...


另:兔兔......嗯......这叫法很别致
44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6-27 17:11:47 | 只看该作者
像这种一个连弓拉18个音的,均匀性很重要,加重音有助于均匀性,练熟了去掉就好。我的问题在于,用身体(头部)打拍子再加重音,这个就多余了。
45
洱冬 发表于 2016-6-27 17:21:14 | 只看该作者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6-27 17:11
像这种一个连弓拉18个音的,均匀性很重要,加重音有助于均匀性,练熟了去掉就好。我的问题在于,用身体(头 ...

哈哈。。。我的一位身为大学教授的学琴同学也是这样,很投入的样子。。。不过在我们的无穷的口水面前已经改了很多了。。。说实在的,更多的同学反而是没有节奏感,这更要命
46
洱冬 发表于 2016-6-27 17:22:18 | 只看该作者
杨不乱 发表于 2016-6-27 17:00
另:兔兔......嗯......这叫法很别致

哈哈。。。。轻松下嘛
47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7-4 01:25:56 | 只看该作者
(九)一
    上周六刚上完课,周日就去深圳出差了,与一个不熟悉的同事一个房间,不太方便,否则就拿琴过去练了,哈哈。出差是培训,培训的内容也不太难,边听边做无声练习,手臂揉弦和四指直立起落,交替着来,哪个累了就换另一个。另外就是晚上去南山书城逛了一下,买了两本书,刘自力写的《小提琴演奏知识200问》和杨宝智的《林耀基小提琴教学法精要》,也算是收获吧。
    周三晚上才回家,周四到现在算是练了4天琴。自从找了老师以后,几个月了,每天的练琴都是带着明确任务的,不象以前那样想练什么就练什么,一方面是有了目标和路径,另一方面却也少了些乐趣,也算是有得有失了。如果某一天时间比较充足,就会把各个任务再延长一些,练得精一些,又觉得死练并不是一件好事(意思是同样七个小时的练习,七天的每天练一小时远远比七天里只在其中的一天练上七个小时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时间如果过分的充足,就做其他事情了,不象以前那样,觉得练琴超级有意思,一天可以玩上五六个小时。
    新老师提的那些问题,有几个(身体乱动、手臂揉弦,弓子是走直)要通过镜子的,有几个是要用节拍器的(空弦练习、揉弦练习、练习曲等),似乎练习要动用很多“设备”似的。这个跟以前确实大不相同呢,也有些不太习惯。闲话少说,记录一下这一周(其实也就四天)练琴的情况吧。
    空弦主要就是注意各弦尤其是G弦的手臂位置,然后按60/40的节奏,每弓拉4拍,注意弓段分配和声音均匀。前者不难,后者也算做到了,还比老师提出的练习量加了一倍(老师要每弦4弓,我则是要练到自己满意为止,所以量就差不多加了一倍,有时还不止),但是做得够不够好就还是要等老师评价了。除了练习的量以外,我还多练了按60的节奏每弓拉8拍,希望对弓的控制有帮助。说是练到自己满意,其实准确的说只是基本满意,慢的长弓做到发音均匀又有质量,真是不容易的,而且拉D弦的时候不知为什么老是抖,不开心。
    音阶自我感觉还可以,注意保留指是不难的,身体乱动通过照镜子也好纠正,换把的痕迹好象也比较少了,音准比以前更好了,过去下行音阶换把时音不准、琶音由于换把距离远而没有把握的问题,不知不觉中也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就是速度还不行,快一点音准就差。如果下节课老师还让拉这个音阶的话,可以考虑加上前后附点的办法加快速度。
    练习曲老师指出的问题比较多,我是分批解决的。首先是身体乱动和抽弓,这个通过看镜子并且注意弓段分配,初步解决(初步的意思是注意了就可以,个果注意力在其他地方可能会再犯),需要多一点时间让自己习惯成自然。下一步解决的是过分的正拍重音和三四指颗粒性,重音似乎自己注意一下别刻意加就可以了,三四指颗粒性的问题经过了几天的无琴练习,并且在练习中加以注意四指直立起落,应该说有所进步。最后是我觉得最难的,换弦换把时速度减慢,节奏不稳。我按老师说的,心里提前准备,并重点练一三五连续换把以及特别绕的很多变化音及换弦的那几个小节,好象是有了进步,很典型的就是以前跟节拍器,到这些位置就会跟不上了,现在可以基本上都跟上来了,除了个别地方可能会慢了一点点,马上又可以追回来。是练习的具体形式试过用变节奏的方法,但是觉得很难(我习惯前后附点变节奏,这个是三连音没法用,如果改ABB或者AAB来练,很不习惯,而且感觉跟原来差很多,速度快不起来,这首又是一弓18音,太慢了也不行)。于是改用慢练+节拍器加速,先是用6音一弓慢练音准,然后用节拍器一格一格的加速练习。这么练还是挺有效果的。现在节拍器用132的速度,每拍拉3个音,算是一个比较安全的速度,也可以更快,但是不象132这么流畅。接下来可以重点再练一下变化音换弦小段,再慢慢加快速度。
    开塞第30课这首练习曲,是无数名师说过一定要精练的曲子,甚至有人说它是最好的连弓练习曲。我之前对它也下了不少工夫,练了能有个小半年,可以说是我最花心血的练习曲了。昨天录了音,一会放上论坛吧,也是我的第一次放曲子。
    手臂揉弦练习不是太顺利。我原来一开始练的好象就是手臂的,后来看教学视频,个个老师都说应该练手腕的,我也花了很多时间改了过来。结果新老师让我练手臂,又要回来了。不过想想也好,老师自己也说了,手臂和手腕都会是最好不过的。不过始终是不太习惯,需要经常看镜子,看是不是手腕又动了。节拍器调到60,一拍动一下手指,然后一拍手指动两次,一拍手指动四次,慢慢加,速度慢的时候幅度要大,要到半音的幅度。除了手臂发力不太习惯,还有到一拍四下开始手的节奏就乱了,后来想到办法,用“二四,二四”的节奏过渡,才好一点了。这个每天要分多次练才行。而且一指二指还好,三指就开始不行了,四指老师说先不用练,也是很难的。不过别说,改用手臂揉弦,确实觉得声音“浓郁”了不少。
    再说说练习的乐曲。《沉思》很久以前拉过,但是那时只是勉强拉的,自己水平并没到可以拉这首曲子的程度。现在则算是勉强差不多了吧。跟以前比较,现在音比较有把握了,录音听起来也象那那么一回事了,也可以完全按谱上的指法来拉了,乐谱上可能是为了更突出风格和更好地揉弦,用了很多不太容易的指法(比如明明可以不换把就拉到这个音了,它非要换把)。但是如果要要求揉弦好听又根据乐句的走向有所变化,再做谱中的各种力度表情记号,我真是没什么信心,尽力拉到哪算哪吧。
    还有亨德尔D大调第四奏鸣曲的第二乐章。这对我是全新的曲子,从来没拉过,也从来没听过。出差期间特意把谱子拍到手机里,有机会就先用口视唱。练了几天,感觉还好吧,除了节奏稍复杂,就是觉得指法挺别扭的,用同一个手指拉十六分音符同时换弦(甚至跳弦)加换把就好几处,不容易拉干净。
48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7-4 01:35: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崩牙兔 于 2016-7-4 23:10 编辑

[flash][/flash][audio][/audio][media=x,500,375][/media]
终于把录音给贴上来了,在50楼。
49
杨不乱 发表于 2016-7-4 09:24:06 | 只看该作者
(^o^)记录的很详细嘛,加油!
50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7-4 23:08: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崩牙兔 于 2016-7-4 23:09 编辑

http://www.tudou.com/v/0jNBCLif0xU/&rpid=944123430&resourceId=944123430_04_05_99/v.swf

点评

Very good!  发表于 2016-7-5 11:03
51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7-11 16:17:40 | 只看该作者
(九)二
    买琴的时候,制琴师就跟我说,拉一段时间后要拿过去调整一下。到现在已经过去大半年了,而且老师说琴声比较沙。于是问他可以了没有,他说可以了,于是周六上午过去。去了不少制琴作坊,绝大部分都是在民宅里的,这位也不例外,离我家还非常的近,不过停车不方便,于是坐个UBER过去,打折加优惠,居然不花一分钱。
    首先是因为气候原因,琴体高度有了变化,导致音柱变短了,重新换了一个;尾筋拉长了,收紧一下;因为油性漆比较软,琴马位置移动了,重新调对。并且让我自己时不时用尺量一下,琴马左右应该都离f孔1.6CM,正对F孔缺口,琴弦从琴马到系弦板枕木的长度应该是5.6CM,如果不对了就要调整。另外还教了我一个小窍门,琴弦两头的接触位置,也就是弦枕和琴马这两个地方,用4B铅笔涂一下,减少摩擦,可以加长琴弦的寿命而且琴马也没那么容易移位和变形。
    调完以后回家拉了一下,觉得A弦声音怪怪的,好象有很重的金属音,不过试一会就不明显了。但是和以前声音有多大的变化还真是听不出来。看了一下《提琴知识150问》里面也提到新琴的这些调整方法,估计是有用的吧,制琴师也说调整过以后,琴要适应了新的振动模式才能到比较好的状态。
    每天的练习还在继续中,现在觉得这些练习其实挺花时间的。上周二记录了一下,空弦加音阶花20分钟,练习曲45分钟,揉弦练习15分钟,乐曲60分钟,接近两个半小时。下班再晚点就没有这么多时间了。于是只能挤一下,空弦加音阶时间要保证20分钟,练习曲只练困难片断练15分钟,揉弦练习10分钟,剩下15-20分钟就练其中一首乐曲,这样的精简版能保证在一个小时内基本练完每天的内容。
    空弦加上了40节奏一弓8拍,这就相当慢了。所以我现在实际上空弦是用4种速度来练,分别是40和60的节奏各一弓4拍或8拍。但是练这些慢弓好象对发音没什么很明显的帮助似的,不象以前不管速度,拉得稍快些,可以感觉琴弦充分振动时的声音。现在这种“好声音”的感觉要到拉练习曲阶段才开始有。值得一提的是,好象昨天开始找到了一点那种全弓都走直时那种很好听的声音了,当然不稳固,但是时间长了应该会越来越好吧。据说运弓看镜子是比较初级的做法,到了一定阶段就应该听声音了,希望能早点到那一天吧。
    音阶持续中,感觉音准有了提高,更容易按到最准的那一点了,不过速度还是不行,一快就不准,不过我会试着在准的基础上慢慢加快的。
    练习曲还是按上周定的,练变化音加换弦换把的31-34小节,从120的节奏慢慢加到144左右。其中32-33小节不仅换弦多,而且把位从一到二到三到四到二到一,虽然是空弦换把加伸指换把,但速度快了也是挺难的。有时练一天觉得没什么进展,甚至越练越差,但是过两天又感觉到有突破,在这个速度下可以做好了。象是一种螺旋式的发展,痛并快乐着。
    揉弦练习从上周的很不习惯,到这周习惯了一点点。不过节奏大于每拍4下的时候还是会乱,好象也到不了每拍揉8下那么快。
    问过老师关于《沉思》的指法,他要求我按谱面上的来,那就严格按照谱面的弓法指法了。感觉难点一个是连续揉弦,一个是高把位换把的音准,一个是不平均弓法(连续很多小节3拍下弓加1拍上弓),还有力度表情变化。不过,开头那几句偶尔拉得还算是可以哦,有时自己会小小的陶醉一下,嘻嘻。
    亨德尔D大调第四奏鸣曲第二乐章,前半部分已经比较熟了,后半部分差点。自己觉得还是十六分音符不够流畅,有些指法很“怪异”的地方需要多点时间去适应和熟习。
    本来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写一写又一大堆,也是服了自己了。

52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7-18 18:17:44 | 只看该作者
(十)
    2016-7-17上新老师的第二堂课,距离上一课(2016-6-25)已是三周。还是喜欢两节课之间长一点。
    一开始是拉空弦,没有用节拍器,不知道速度多少,大约是一弓8到10秒左右吧。老师说还可以,就是在上弓的后半部分收力收得太过分太突然,自然一些,大胆推进。老师还说上弓其实比下弓容易,不用拉得太小心翼翼,大胆一些,弓反而没那么容易抖。
    然后直接让我试练习曲,开塞的30课。先拉了一小段,大赞我左手的四指非常好,但是换弦换把还是稍慢,一到换弦就跟不上节拍,一指有多余动作。换把有不必要的手部动作,要尽量的简单直接,而且身体也不自觉的每到换把都动一下,尤其是下行换把。换把有时会把前面那个音占得过多了,前面音的时值不足。到连续变化音加换弦那几个小节,换弦尤其到GD两弦的时候声音会发虚,要注意右手的重量一致。整个曲子的均匀性还是不够,技术上简单点的地方就往前赶,到难一点的地方又跟不上。
    练习曲以后听了一下我的音阶,e弦上的F大调音阶加琶音。夸了一下我的音准不错(这条音阶练了有几个月了吧,确实觉得自己音准的进步还是明显的),但是象练习曲一样,一换把身体就动一下,要尽量减少身体动作。还有左手手腕有时会不自觉的凹了,象捧住琴一样,要注意。
    然后是揉弦练习,我的幅度还不够大,向后的时候手指还要更放平一些,然后发力是用靠近肘部的位置,又要轻松自然。不过这个轻松自然真是还做不到,慢慢来吧,原来不是连一拍四下都很难吗,现在一拍八下都可以了。揉弦的时候注意手腕不能凹下。
    然后是亨德尔D大调第四奏鸣曲第二乐章,这个就问题多多了。首先是表情要轻松些,不用那么苦大仇深。然后顿弓时值虽然短促,但是弓不能用太少,要多一些。然后tr最后那两个32分音符太长了,要再短些。到十六分音符的地方速度慢下来了,然后到四分八分音符又抢拍子。快速分弓换弦要多用手腕动作,上臂不动,下臂也应很少动作,用中间弓段,发音要结实。渐强通过逐渐加长弓段来表达,巴洛克作品不应该通过加压来表达强弱。十六分音符乐句用弓要多些,手臂舒展,上臂不动,基本只用下臂的动作。除了个别地方,巴洛克作品应该只用上半弓,尤其是不对称弓法不要越拉越到弓根了。休止的时候弓子不用抬起来,直接到下一个音的位置准备就可以。整体说来,就是要多用弓,速度要均匀准确。
    最后听了一下《沉思》,我揉弦的频率还可以,就是幅度还应该再大些。渐强的地方揉弦要相应加强。长音的时值不要吃掉。换弓痕迹太重了。到每句的终了有渐慢加渐强,要注意。三连音的时值不准确,太拖了。有几个四指揉弦的地方要特别练一下
    课后布置作业,基本不变,揉弦练习加上四指,音阶改成C、G、D、A、降B几个大调,用赫利美利的两个八度那几条,每天选一条来练,练习曲加马扎斯的第7首,加强歌唱性的练习。好象作业更重了,要好好安排时间了。
    上课的时候还特别问了老师左手丫杈指(即食指外偏)的问题,左手有时按弦要扭一下,老师说没什么问题,他自己手指伸直时小指也不能和其他3个手指靠在一起……
    下课了出门看看时间,已经差不多一个半小时了,好敬业的老师,自己没有看时间,都不知道都过了这么久。
    好啦,制定练习计划吧,因为作业多,本来时间都不太够的,现在要调整一下了:
    空弦:用60的速度拉一弓4拍和8拍,每种拉上下弓两次,预计5分钟。
    揉弦练习:加四指的练习,预计10分钟
    音阶:赫利美利的两个八度,C、G、D、A、降B几个大调,每天一条,预计10-15分钟。注意左手手型不要凹腕,换把动作简单直接。
    开塞的30首:练习连续换把及困难片断,变换节奏练习,尽量均匀,预计20分钟。
    马扎斯的7首:先慢练,预计15分钟。
    亨德尔D大调第四奏鸣曲第二乐章:按老师要求逐段收拾,预计20分钟。
    《沉思》:按老师要求拉好前半段,中段及再现段再说,预计15分钟。
    加起来是100分钟左右,到时再看实际情况增减。
53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7-25 11:32:02 | 只看该作者
(十)一
    又过去了一周,总的来说就是练习时间不太够,每天只是把要练的东西过一遍,而不是到自己满意为止。只有在周末,才能很奢侈地投入很多的时间,反反复复地把各个片段用各种方法(慢练,快练,变节奏,变弓法,等等)练到比较满意了,然后再组合起来过几遍,还可以录几次音,听一听自己练习的效果。周六比较闲,加起来竟然一共练了将近6个小时。
    空弦练习比较顺利,大胆走弓,果然不太容易发生抖动了,感觉还不错。就是每次都是D弦的声音不太好,不知为什么。由于亨德尔的曲子有顿弓,所以有时还用空弦练一下顿弓,觉得发音还可以,就是运弓速度一快,弓子容易走不直。
    揉弦练习加上了四指,还好了。发现这个练习是一个逐步熟习的过程,从慢到快,从一二指到三四指,从别扭到比较舒服,都是需要一天一天积累的。到现在,一二三指都比较好了,基本上可以分别按4种节奏来做了,虽然最后一种一拍8下还是有点乱。四指确实差一点,但是也可以感觉到慢慢的也舒服起来了。现在的问题主要还是不够自然,要到象抖腿一样自然发生,又要象扇扇子一样让它无意识地运动,还是需要工夫的。慢慢来吧,坚信会有一天能做到随心所欲,可快可慢,可大可小,心里怎么唱的,手上就会怎么动……
    音阶练习基本是那5个大调,每天换一条,有时觉得量不够就会再加一条。自己感觉还不错,赫利美利两个八度的音阶,把位已经去到7把,所幸自觉音准还可以。但是速度还是上不去,现在两音一拍(60的速度)很舒服自然,如果到四音一拍就会跟不上拍了音准也没有把握。等速度上去了,连弓16个音可以了,就可以练一下音符下面的弓法了。发现自己左手凹腕的原因很可能是为了在三把的时候手可以碰着琴肩,这样音准会很有把握,但是如果不加区别地要在三把碰琴,就容易凹腕了。又是一个不太容易改的老毛病啊!
    开塞的第30首,练了很久很久的曲子。重点是连续换把和连续换弦的几个片段。换把首先是慢练,注意减少多余动作并且不要凹胸腕,然后再加快。换弦首先是注意拐来拐去的时候发音还是要结实,然后注意换弦不要拖慢。后来几天忽然想起老师上周上课时说过,连续换弦的片段,拉分弓要比拉连弓困难,所以可以用分弓来训练。于是加上了分弓,速度不很快(130以下)的情况下,其实分弓也没老师说的那么难嘛。不过这也印证了我以前的判断,这几个小节我拖拍子的主要原因不是左手而且右手,不论右手的弓法如何,左手那么多变化音的按弦还是算敏捷准确的。最后都会用比较快的速度过一两遍全曲,自我感觉是能跟得上节拍器了,就是不知道老师是否认可。上周六因为时间比较多,练得比较多,最后用156的速度来,居然也基本全程跟上了,也算是成果吧。
    马扎斯的第7首经过一周的练习,也算是啃下来了。自我感觉它的难点在于,节奏方面,很多双附点加32分音符,还有很多装饰音,音准方面,很多四五七把的地方,还有一个不能用媒介音直接到五把的地方,最最难的是G弦的七把换到四把。我的琴在G弦七把的C音会有狼音,怎么拉都不好听,我还以为自己一辈子也不会拉到G弦的高音C(狼音区)呢……目前先把节奏和音准整好,揉弦啊发音的下一步再说吧,实在顾不上了。
    亨德尔D大调第四奏鸣曲第二乐章,发现老师上课时说的问题虽然多,但都不是老毛病,还是挺好改的。16分音符片段熟悉以后,也不至于拖拍了。就是同指跳弦那个地方一直拉不好,速度快了更是不能避免杂音。通常一开始的一两遍都先不用节拍器,把不熟的地方再熟习一下,然后再上节拍器。谱上的速度是100,我现在练习的时候慢一些,85-90左右,基本上到16分音符区不怕跟不上了。就是有两句,16分音符的第一个音是休止符的时候不容易对得齐,要反复练习。
    这周的练习,《沉思》算是投入时间最少的了。乐句要连贯,说起来很简单,做的时候竟感觉无从下手。揉弦也先放一放,重点还是节奏。加上了节拍器,以60的速度,暂时不管渐慢小节,先让自己不抢拍,长音符时值跟足,不规整节奏对上拍子。然后是高把位音准,之前中段有一个地方从七把回三把的,总是不准,练了几天好点了。等音准和节奏准确了,再看看怎么结合揉弦和右手把发音搞得好听一点。上次听老师的意思是想把这首曲成为我的保留曲目,好吧,我努力。
    本周的练习真是基本全程节拍器,除了个别困难片段需要反复慢练的以外。一天的练习就要上两次发条。另外节拍器那个摆针,时不时会撞到两边,一来发出节拍外的声音(虽然声音较小不影响),二来更重要的是不知会不会影响节拍的准确性。上网查找了一下,好象没有人有这样的问题,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修钟表的师傅了,找他们提高一下摆动机构的阻尼也许可以。
54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8-1 15:36: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崩牙兔 于 2016-8-1 23:34 编辑

(十)二
     又一周了,还是练习时间太少的问题,工作比较忙,下班晚了,每天就一个小时多点,为了让练习充分些,已经悄悄地把停练的时间延到了22:20左右,希望邻居们多多包涵吧。
     空弦练习其实没什么太好说的,就是好象发音、弦的振动好了些,在弓的各个部位声音的一致性也自我感觉好了。就是不知道这会不会只是自己的心理作用。
     由于空弦用60速度的节拍器,揉弦练习也是,所以最近都把这两个连在一起了。揉弦练习就用10分钟左右,感觉慢慢的自如了,尤其是2指很舒服,最差的4指慢慢也有点感觉了,但是不能太快。宁愿慢一点,一拍2下和4下练多些,8下暂时少练,等手指更自然点了再加大8下的比重。
     音阶慢慢拉还不错,快就会乱。现在用60的速度,如果一拍两个音就OK,4个音就不行了。两个音和四个音跨度有点大,我就调快拍器速度,从60到100,还是一拍两个音,这样可以慢慢把速度提起来。不过每天一开始都是慢的,有了把握再慢慢加快。
     马扎斯的第7首有了些进步。节奏差不多了,就是那个四分音符加5个装饰音还是把握不好,不知道要不要慢下来,如果速度照旧,那就是一个四分音符的时值要拉6个音,那就相当快了,老师说速度不变,主音符要短点把时间留给装饰音。七把换四把也好点了,就是把握性还不大。狼音的问题好象还是解决不了,只能拉得轻一些喽。初步熟练了,就开始加上揉弦,但好象自己的揉弦是断开的,又不知道怎么做。
     开塞的第30首投入的时间比较少了,就是重点练下换把换弦片段,连弓改分弓,然后分别用快和慢的速度过一遍。自我感觉这首练习曲目前再进步的余地不太大了,再进步可能有赖于整体水平的提高了。
     亨德尔D大调第四奏鸣曲第二乐章,这周都是跟节拍器练了,速度从80到90都有(原谱是100),已经对连续大段的16分音符不打怵了,但是从二分音符直接到16分音符的转接感觉还是把握不好,太快,不能保持稳定的节奏。
     《沉思》仍然是练得比较少,尽量体会每一乐句的连贯性,以及揉弦的连续性,但感觉自己没什么很明显的改进。到了高把位好象不会揉弦了,手象被锁住了一样。
     原来自己在时间分配上的原则是保证基本的训练,所以空弦、揉弦训练、音阶就必不可少,没时间就省乐曲,时间再少就省练习曲。一周的每天练习时间都不太足够,所以经常是感觉自己很泛泛地过一遍。刚看到篇文章,说练琴不要这样面面俱到,最好是有所侧重,这样才能有目的性。不过问过老师,他还是说我原来的比较好,除了乐曲可以有所侧重地错开练习,基本功训练(包括练习曲)还是要每天坚持。


55
杨不乱 发表于 2016-8-1 18:19:05 | 只看该作者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8-1 15:36
(十)二     又一周了,还是练习时间太少的问题,工作比较忙,下班晚了,每天就一个小时多点,为了让练习 ...

加油啦,其实看你笔记觉得你练琴效率还是挺高的,我要是练琴时间太短就进步很微小了。
56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8-8 10:09:06 | 只看该作者
(十)三
    时间,时间,真是一个问题。不过,乐曲错开了,相对还好一些。另外,练习曲好象练得有点“油”了,也不会太重点去磨,所以虽然实际练习时间比上周要少,但是反而觉得没那么紧迫。
    空弦练习按部就班,没什么太好说的,进步是缓慢的,坚持就好。比起原来的计划,多练了一些,原因是想尽量减少换弓的痕迹,所以原来是每弦4弓,都增加了。
    揉弦练习也是贵在坚持,一周两周的看不到什么明显的效果,时间长了估计就可以感受到了。本周比较明显的变化是一二三指每拍动8下已经比较舒服了,可以跟着节拍机比较精确的8下(也就是来回4下),以前从4下过渡到8下总是跟不上节拍,有点乱动的感觉,现在终于好了。什么时候四指也尽快跟上三位大哥哥吧。
    音阶是最近最喜欢练的项目了,可能是因为到了五六七把位音准还挺好的缘故吧,比较有成就感,尤其是降B大调音阶,到了七把还伸指,然后琶音用到一三五六把,基本上换把的音准都比较好。录音试听,远距离下行换把的痕迹还是比较重的,要尽量减轻。另外在三把已经对靠琴身的依赖减少很多了,这也是值得高兴的。速度还是快不起来,要么音准不好,要么跟不上节拍,说明还不够熟练,每天的音阶应该从慢到快,让自己熟练起来。
    马扎斯的第7首经过几周的练习,现在节奏和音准有了比较大的起色(对比起刚练的时候),尤其到G弦五把拉的A音,明显看到A弦共鸣的振动,很有成就感。现在开始配合揉弦,还有加上力度记号,尽量象唱歌一样唱出来。
    对于开塞的第30首,现在的练习方法一般是先用120速度(或更慢一点),按原谱的三连音,以及用“长短短”和“短短长”的节奏变化来练,然后在30-34小节用分弓练一下。然后就分别用130、140或者更快的速度来过一遍。虽然每天觉得跟昨天差别不大,但是几周下来效果还是有的,以前在140的速度就开始左手指打架了(尤其是30-34小节),现在到150还可以,到160才开始乱了。150-160左右的速度就相当快了,跟示范演奏的速度差不多了,然后还跟得住节拍,算是有小成了。
    亨德尔D大调第四奏鸣曲第二乐章主要还是节拍问题,我一般是在开始先预热某些比较困难的地方,然后就跟节拍器练几遍,力争节奏稳定。但注意了其他问题,“多用弓”好象又忘了,记得记得啊。
    《沉思》练得不是很满意,但又不知道怎么去改进,太综合了。还是音阶和练习曲好,有明确的目标自己要练什么。

57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8-15 11:45:27 | 只看该作者
十一
    2016-8-13,第三堂课。
    首先听了一下空弦,老师没有说什么。
    接着是音阶,依次拉了降B、D、G、A、C五条音阶。D算是其中比较好的,说接下来不用再练了,但是其他4条的就问题多多。首先是下行换把的时候会有不自觉的身体前探动作,这个不说自己还真发现不了,首先是注意然后对镜子练吧。然后是远距离换把(尤其是上行)的动作太冲,应该加进一点点手腕的动作缓冲一下,动作尽量自然一点。速度较慢的时候会吃掉换把音的时值,要注意对齐。另外就是用弓分配不好,总是只用一点点弓,这个不难解决,主要原因是这几条音阶还不熟练,把注意力都给了左手,右手就顾不上了。
    因为想着马扎斯的第7首本来就是练歌唱性的,就没有专门拉揉弦练习,结果这首练习曲的问题也好多。最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揉弦了,具体表现是揉弦的频率和幅度都不够,任何等于或长于八分的音符都要揉弦,而且要坚持从音头揉到音尾,不能揉几下就停下来。这个对我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因为高把位揉弦、四指揉弦对我来说还是挺难的,要做好这一点,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啊。另外的问题就是连续八分音符容易过快,要注意装饰音的实际时值不要太长,紧靠后音,还有横线连音要半断开。
    开塞的第30首,表扬了我手指的独立性和颗粒性,不足的还是老问题,换把换弦会慢,不在节拍上。连续换把时,上行还好一点,下行就很容易跟不上,换把的准备一定要提前,动作自然。第30-34小节,发现问题在于右手太僵,放松一点,好象效果不错,就带着这个感觉练吧。另外的问题就是到了高把位,手指就不能象在一二把那样立得很好,而是塌了下来,要注意保持。不平均的地方除了换把换弦外,还有用到四指的时候也不太平均,到了容易的地方又容易赶。
    亨德尔D大调第四奏鸣曲第二乐章,首先是节奏不平均,到16分音符的地方太慢了(奇怪的是我在家用节拍器练习时又会赶得太快!);连续换弦的地方动作过大而且僵,导致发音比较含混;16分音符用弓还是太短了,如果力度为f就应该用到全部的上半弓;顿弓加颤音的地方弓抖,要放好弓子;下波音太慢了;结束时的突慢过于夸张,好象全曲完了一样,这只是一个乐章的结束,不能做得那么夸张;后半段音准有偏高的情况。另外练习的时候老师建议节拍器打小拍子,一个八分音符一拍,更容易掌握精确的节奏。
    因为时间问题,没有指导《沉思》了,只能下次了。
    最后布置了作业,主要是音阶和练习曲有了变化,其他练习不变。音阶两个八度不练D大调了,加入F大调,练习曲加上马扎斯第2首,开塞第30首只拉换弦换把的小节。
    上完了课,有些不太好的消息,可能以后练琴的时候更少了。计划还是要做的,希望尽量效率能再高点,针对性更强吧。
    空弦:以60的速度,继续一弓4拍和一弓8拍,注意发音平均,如果感觉练习量更大,可以适当增加一点。
    音阶:注意去掉下行换把的身体动作,换把动作不要太突然,用节拍器练习,做到时值准确,用弓合理。
    揉弦练习:放到马扎斯7前面,目前是可以穿插着加强揉弦的基本练习以及应用。
    马扎斯7:好好揉弦,加强歌唱性,并注意节奏的准确,节拍器可以先不用。
    开塞30:换把片段,慢练加变节奏,努力对齐音,然后逐渐加快;放松练习30-34小节。注意高把位的手型。
    马扎斯2:没练过,看情况吧。
    亨德尔:以小拍子练习,重点是16分音符连续换弦片段,其他16分音符片段用弓要长,其他抖弓、下波音及结束的问题注意下就好了,不难解决。
    《沉思》:真是要有时间才能练一点了……

58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8-22 10:52:04 | 只看该作者
十一(一)

本周的练习时间不多,但是还好,没有少到练不下去的程度,每天一小时还是可以的。


空弦练习按部就班,不过不失。


音阶每天练一个调。除了新加上的F大调以外,大部分都已经练过几个星期,熟练程度好多了,现在就是要注意在下行换把时不要有多余的身体动作,左手动作不要太冲。左手不需要过分关注以后,右手也好了,基本上都可以做到按节拍器,拉满弓。但是一拍(60速度)4个音还是会觉得太快,不是音准不满意就是拍子不稳定,慢一点,比如一拍两个音就觉得还不错。所以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练稍慢的速度,觉得比较熟了,再加进一点一拍4个音练一下,觉得不行还是要退回来。


揉弦练习现在是和马扎斯7一起练的,为了不致荒废了《沉思》,有时也把它结合进来,反正对于我来说,都是练习揉弦的。经过一周的刻意练习,有了点成果,具体就是揉弦的幅度大了,揉弦的效果比较明显了。头疼的还是高把位(五或七把)、G弦、4指的揉弦,好难啊,手感觉就动不了了,而且这样的位置,4指按弦上好像都是快横过来了,更加不知道应该怎么用力。另外练多了还发现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颈肩紧张,为了揉弦时把琴夹紧引起的。看来做纯粹揉弦练习时需要把琴顶在墙上,然后要时时注意放松的问题了,宁愿揉得慢一点也不要紧张,一定要放松自如,否则练一身毛病还不如不练。


马扎斯2本周只练了一段,觉得还OK了,上半弓顿弓觉得有点不对劲,尤其有一小节一顿两连的,找不到感觉。先把音拉差不多了,再怎么改进看老师吧。


开塞30也是坚持每天练,换把片段好象有点进步,起码感觉能对齐节奏了,但是跟自己两个月前的录音比较,又好象没什么区别,唉。反正每天先用长短短和短短长的节奏练习几遍,再用三连音练。换弦片段感觉还退步了,超过140速度就乱,太慢的地方还是快不起来,太赶的地方又慢不下来。那每天还是先慢一点速度练吧,然后再渐渐快一点,希望能做到有进步而不是在浪费时间。进步反而觉得是在音准和运弓两方面,练了这么久,音准非常好,发音也特别好听,每天所有练习,包括空弦的发音都没有象拉这首练习曲时那么有感觉。就是老师要求的一直没有做到,更糟的是不得其法。


亨德尔D大调第四奏鸣曲第二乐章,用176左右的节拍,每个八分音符一拍。一开始不是太习惯,数不准,慢慢的才适应了。快的连续分弓换弦其实真不容易干净,自己觉得还可以的,录音一听全是不那么回事。还有连续16分音符,一开始速度是没问题的,可是容易在几小节后就不知不觉的慢下来,要保持好稳定的速度。
59
EmHuang 发表于 2016-8-25 12:54:18 | 只看该作者
大叔加油!

好佩服您现在能拉《沉思》了。我虽然也在学习马扎斯练习曲(第五课),但是我基本功上的问题比较多。换把以前只学到第五把位,现在正在攀登高把位。还有一些以前跟其他老师学过的内容现在老师不太满意,重来。

非常同意您提到的用40-60节拍器练习,真正进步的时候都是慢练出来的。
60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8-26 16:22:41 | 只看该作者
EmHuang 发表于 2016-8-25 12:54
大叔加油!

好佩服您现在能拉《沉思》了。我虽然也在学习马扎斯练习曲(第五课),但是我基本功上的问题 ...

能拉和拉得好,真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呢。多交流啊,能坚持学习而且程度差不多的琴友挺难得的,只是你在地球那边,不然有机会一起拉琴,那是真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1 16:41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