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40岁大叔学琴笔记

  [复制链接]
81
洱冬 发表于 2016-9-19 16:49:26 | 只看该作者
wuif 发表于 2016-9-19 16:26
LZ每节课记录得如此详细,令人佩服!如果能录一节上课的视频放论坛上的话就更出色了。 ...

LZ记录得好是因为很用心。当然,老师也讲得好。讲课视频最好征得老师同意才好晒出来。
良好的音准主要是建立在由耳朵指导的触指感觉上的。——加拉米安
82
Icestein 发表于 2016-9-19 16:55:13 | 只看该作者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9-18 12:35
十二

2016-09-15,整整一个月以后再上第四节课。这次用了录音笔,就不太会漏掉老师讲的要点了。不过还是不 ...

感觉楼主练习强度很大
83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9-20 00:09:22 | 只看该作者
Icestein 发表于 2016-9-19 16:55
感觉楼主练习强度很大

应该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很重
84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9-20 15:04:17 | 只看该作者
十二(一)

这几天的练习甚是快活。


空弦不再是战战兢兢了,无论快弓慢弓,都很大胆,又找到了以前那种刀子切奶酪的感觉,弓子不再飘在弦上。


音阶原来就是练得很快乐的,唯一有点忐忑就是换把的延迟,自我感觉已经比以前有了好转,但是不知道按老师的标准是否足够。原来觉得很难很难的同一弦二四六八把的音阶,其实也还好了,上行不错,下行不太好,尤其是八把回六把。另外我的琴在G弦的高音C、D两个音的狼音很厉害,再加上在八把的手比较扭,手指又离得很近,发音不太好听。不过能拉到这么高的把位,我以前都不敢想象的。重点多练一下六把和八把的来回吧。


马扎斯2,开头那种带重音的快全弓,终于在“慢练+停顿”的方法中找到了感觉,一下爆发,然后右手顺着出去。不过这还是开始有感觉,问题一个是开头几弓做得好些,到了后面又蔫下来了,另外一个是运弓的后期有点压弓,应该再放开些让弦自由振动。短顿弓也不错,运弓比以前长,但是声音还是能很清脆的蹦出来。还有断开的附点也很好玩。


马扎斯5,这首曲子没什么压力,注意保持音,小臂主动发力就差不多了。还有几处换把比较别扭,要做到音准,干净。


马扎斯7,重点还是在揉弦基本练习和简单音阶。虽然天天重复着一样的东西,但是过一段时间再看,还是有得益的,揉弦动作会变成更加自然(不过离随心所欲自然而发当然差得远了),在幅度够大的前提下左手也更加放松。这其中,不追求揉弦频率是关键,一开始如果就想揉得很快,很容易手、臂、肩、颈都紧张,动作也不对,反倒一开始先稍为慢一点,更容易做得好。听大师们的演奏,有揉得很快的,也有比较慢的,慢的(只要不是过分的慢)也蛮好听的。另外就是要和右手结合,右手要拉出有质量的发音,配合左手才能发出迷人的声音,之前太过于注重左手,所以不好听。这首练习曲本身就是注意老师说的那几点,发音自然有密度,注意节奏准确和力度变化,做好渐强渐弱。低弦高把的揉弦以及短音的揉弦就顺其自然吧,功夫不到着急也没用。


亨德尔D大调第四奏鸣曲第二乐章相对练得比较少了,每天只有十分钟或者再多一点,主要是因为时间不太够。按老师说的要求拉,但是要做到节奏非常准确真是不容易的。

85
杨不乱 发表于 2016-9-20 16:29:31 | 只看该作者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9-20 15:04
十二(一)

这几天的练习甚是快活。

恭喜恭喜(^O^)
86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9-22 16:18:14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把快全弓的录音发给老师,他肯定了我开始两个音的音头是对的,而且指出了我下弓带抽弓。好吧,继续练,要改进三个地方,一个是持续性,第二是不要抽弓,第三是不要压弓。
87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9-26 11:23:38 | 只看该作者
十二(二)

这一周的练习时间其实是比较少的,周五晚有饭局,周六周日都有亲戚的生日宴或者婚宴。不过也不能要求每天都能有两小时的练琴时间不是,这样想也坦然了。


本周最大的感触是明白了一句话,忘记在哪本书上看到的,大意是说顿弓是一切弓法的基础。原来真是不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现在算是有点明白了。第一层,假如不用弓子,直接用手指拔弦,这个振动是最自由的;第二层,顿弓其实是在模仿这种发音,林耀基说的象钟声一样,撞一下,声音是集中的,然后很悠扬的传出去;第三层,带音头的快全弓其实就是长顿弓;第四层,包括无音头慢长弓在内的所有弓法都要有这种发音的感觉。通过听自己马扎斯2的录音,发觉这种发音真是值得追求的,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声音终于脱离了初学者的感觉。反过来再听大师的演奏,也听出来了更多的东西,对于这种美的发音有了更深的感受。当然只是很浅的感受了,离自己把这种感觉应用到自己的右手上还有很长的距离。


慢长弓注意两点,一个是切奶酪的感觉,一个是到弓尖注意走直。还是比较初级的,上段的感悟暂时还用不上。


音阶练习比原来有了点变化。对于两个八度的音阶,以前是不同调的音阶每天换一条,现在变成一周都拉同一个调的,因为现在只有三条了,集中精力连续几天都拉同一条,感觉效果好些。这周几乎都在拉降B大调的,这样集中练还是比较好的,因为不会浅尝即止,可以把问题解决得更深入。首先是音准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的就是上了七把的音准不好,集中练习,另外还发现一把到三把的D音会习惯性有点偏高,这也是造成高把位音准不好的原因之一,只要这个D音准了,接下来的降E注意一下,巩固好这个调式的感觉,到高把的下一个八度就准多了。还有就是注意上行换把一定不!要!拖!同一弦二四六八把的音阶是每天都练,用的时间比两个八度音阶还要多一些,现在是六把八把上行下行都好些了,六把下行到四把反倒显得又差了点,下周要重点多练一下四把六把之间的换把了。


马扎斯2开头的弓法继上周找到点感觉以后,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练好,首先是注意这种弓法的延续性,不能开头几弓好了,到后面又不行,第二是注意上弓要尽量做得和上弓的效果一样,第三是发出音头后放松,不能压弓,不能抽弓,第四是后面类似弓法如果有跳弦、换把又容易拉不好了。短顿弓感觉还可以,要学会少压弓多用弓。


马扎斯5注意音准,注意右手舒展开。全曲两次,第一次稍慢,温柔一点,第二次稍快,锋利一点。不过有一段比较麻烦,就是很多保留手指的地方,而且这些保留手指都是增四度尤其以一二指居多,对于我这个杈叉指来说很难做到,之前如果一指已经按下了还好些,如果是二指甚至二三指都按下来再按一指,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问问老师能不能忽略这些保留指吧。


揉弦基本练习和马扎斯7。揉弦基本练习就象钟表上的分针一样,看不见它在动,但它实实在在又是在动。每天似乎在重复一样的东西,和昨天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时间长了却是能体会到自己的改进的。马扎斯7是作为一个检验的标准,不过还是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空间,右手的发音,渐强渐弱,低弦高把的揉弦仍然不太好。


亨德尔D大调第四奏鸣曲第二乐章还是练得比较少,全曲过一遍的机会不多,主要是拉一下长音符多的地方,不要抢拍,另外就是注意连续16分音符分弓右手要打开。
88
杨不乱 发表于 2016-9-26 13:11:44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切奶酪一样的感觉?
89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9-26 14:36:36 | 只看该作者
杨不乱 发表于 2016-9-26 13:11
什么是切奶酪一样的感觉?

个人感觉,很难形容,大概是像用刀切开奶酪以后,那种有稳定的接触点,有点阻力让你切下去,但是又不是很硬的,有确定的轨道让刀继续切。
90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9-28 22:50:19 | 只看该作者
昨天跟杨不乱琴友讨论音准的问题,她认为主要是靠耳朵,我认为主要是靠手指。从昨天到今天一直在思考理论依据,从今晚的音阶练习中似乎找到了答案。耳朵对二三度的音准相当宽容,纯律的窄二度跟宽二度相差22音分,耳朵都觉得是准的,一级一级的累积起来,差得就非常可观了。为什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练音阶和琶音,就是训练手指在小提琴上的音准。当然不是否定耳朵的作用,只是说,好耳朵在小提琴音准里面起的作用,是宏观的,指导性的,好的音准是要在耳朵的指导下大量的基础训练才可以形成的。
91
杨不乱 发表于 2016-9-29 08:45:58 | 只看该作者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9-28 22:50
昨天跟杨不乱琴友讨论音准的问题,她认为主要是靠耳朵,我认为主要是靠手指。从昨天到今天一直在思考理论依 ...

这个问题要看你从哪个角度来分析,比如你提及的纯律二度音准的问题,耳朵听起来宽窄二度都是很准的,但这两个位置声音的区别要听得出才能指导手指到底要怎样按弦。否则每个人手指粗细、按弦偏指尖还是指肚,这些就注定了按弦位置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所以我认为耳朵很重要在于首先要有听辨音的能力,而手指的重要性在不提及机能问题的前提下我把它归为熟练性。你说的也是很有道理的,只不过你说的前提是当一个人听辨音能力很强本身耳朵就很好。^_^

点评

钢琴的音准是固定的,照样要练音阶,主要是练习手指动作跟音准的配套关系。  发表于 2016-9-29 10:53
92
洱冬 发表于 2016-9-29 10:55:0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知道小提琴在定弦时,相邻两根弦之间为纯五度的关系,而我们音乐中有三种常用的音律:即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在不同律制中,音程关系也是不胫相同的。所以弦乐必须具备这三种律的演奏能力,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律,才是全面的。

        1、五度相生律
  演奏旋律,特别是慢速度的旋律时,应用五度相生律的关系是适合的。用它去奏和声和转调是不合适的。在管弦乐队的演奏中,遇到奏旋律时(铜管、木管)亦要适当控制音高去适应奏旋律。
  2、纯律
  演奏和声、复调音乐、部分转调(简单的近关系转调),特别适合用纯律演奏。奏旋律用这种律是不合适的。木管乐器奏和声时则要求调整音的高度,以适应纯律的音准要求。弦乐组奏纯律应该是没有多大困难的,应用纯律演奏,六度、十度、四度双音都是如此。
  3、十二平均律
  转调、快速音阶及经过句,半音音阶,减七和弦用十二平均律演奏是适合的。奏和声、慢速音阶、及旋律是不合适的。在应用十二平均律时,铜管乐则要调整音的高度。”

以上是网查内容,供参考。
音程不同,音高就不同,手指位置就不同,同样的音名与音级,还有升降音,都要微调手指的位置。。。。

听音是手指按弦位置的指导标准,手指是保证能多次按准这个位置。
93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10-5 22:10:58 | 只看该作者
洱冬 发表于 2016-9-29 10:55
“我们知道小提琴在定弦时,相邻两根弦之间为纯五度的关系,而我们音乐中有三种常用的音律:即五度相生律、 ...

知道理论不难,难在通过什么途径把它体现在手上
94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10-5 22:22:58 | 只看该作者
国庆自驾去湖南,本来是想把琴带着的,谁知各种原因没带成,这样就有五天没有练琴。今天回家练了一下,唉,好差!左右手都没有感觉了,发音不好,音准不好,原来还可以的动作都变形了
95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10-5 22:22: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崩牙兔 于 2016-10-5 22:27 编辑

手机没有响应,一下就重复回了几条,晕。
96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10-5 22:22: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崩牙兔 于 2016-10-5 22:31 编辑

不过今天的练习让我感受到了多练的重要性。原来那几条音阶里面,降B是最差的,因为前两周集中练了,今天它反而是最好的,原来基础不错但是平时练得少的G大调就惨不忍睹……
97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10-5 22:22: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崩牙兔 于 2016-10-5 22:33 编辑

拉马扎斯5的时候,发现自己短分弓的触弦点左右漂移,恐怕又是一个要改但是不太好改的
98
洱冬 发表于 2016-10-7 09:03:15 | 只看该作者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10-5 22:10
知道理论不难,难在通过什么途径把它体现在手上

这个论坛就是给让大家论和谈的,手上怎样是回家自己的事。理论难不难因人而异,知道了加强一下认识也是好,对于手上的功夫是有益的,因为手上的动作再怎么机械的练还是由意识控制的。除了老师的指导,多些交流,也可以较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
99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6-10-9 15:47:11 | 只看该作者
洱冬 发表于 2016-10-7 09:03
这个论坛就是给让大家论和谈的,手上怎样是回家自己的事。理论难不难因人而异,知道了加强一下认识也是好 ...

可能是我一直自学,理论太多而实际太差,关注的点不一样吧。话说现在怎么不见您的学习笔记呢?
100
EmHuang 发表于 2016-10-11 12:21:53 | 只看该作者
洱冬 发表于 2016-9-29 10:55
“我们知道小提琴在定弦时,相邻两根弦之间为纯五度的关系,而我们音乐中有三种常用的音律:即五度相生律、 ...

手动点赞。前短时间上课才学了这个内容。苦于没查到他们的中文翻译,久久不能交流。您总结得很好,值得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1 16:41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