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孩子学琴 家长做什么?


2016-3-21 13:50 | 作者: ~风云变幻~ | 来自: 中国小提琴论坛(原文)

摘要:   关于老师、学生、家长在孩子学琴过程中孰重孰轻的问题,一直是学琴家长探讨的热门话题。看了很多这样的讨论,学习了很多。但仍觉着如果继续深入探讨,进而能够由深入而简出的话,对于家长和孩子都会有积极的意义 ...
关于老师、学生、家长在孩子学琴过程中孰重孰轻的问题,一直是学琴家长探讨的热门话题。看了很多这样的讨论,学习了很多。但仍觉着如果继续深入探讨,进而能够由深入而简出的话,对于家长和孩子都会有积极的意义。   

从众多的讨论看,搞清这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很困难的。我想试着做个分析,看看里面的关系。也许这个分析存在着逻辑上的错误,所以愿与大家共同探讨,并请指教。   把自己放在家长位置,往两边看:   

一看老师。从家长角度看老师,一般是这样:你投师哪门,家长就服从拿门老师。 

二看孩子。孩子在一定年龄段的领会能力,你很难改变,也只有认可。   

如果自己站在局外,如果把将要学习的技能(暂且这么个叫法)当作一个物体,那么,从老师传授-----到-----学生接受,就看物体流通的情况了。   大概麻烦就在这儿。这里面有:老师对货源的认识、组织情况,货源传递的形式,学生对货物的认识、自身接受空间的大小、和货物在自己空间里的摆放、和孩子自己如何使用这些个物体。   

器乐学习,还不是表现为像物流一样的一次性的完成。实际上是:上课的时候,老师把货物传递给孩子,孩子当场接过;理想状态是,回家以后,孩子还要再认识,再安放,直到会使用,就是所说的练琴。很遗憾,孩子回家以后,这手里的东西,是不是还在?,是不是全在?,或者还在多少?这个再认识、再安放、直到最后使用,由谁来完成呢?   

这大概就是需要第三者的介入,就是由家长承担起那个流通过程,就像桥一样,进行疏通。   

既然是桥,就要解决自身桥的问题,还有很重要的是要对桥两端要有充分的认识。   

先看教的一端。从论坛上反映出来的不少的现象和主张看,大致有强调技术第一位的,有强调基本功第一位的,有强调音乐第一位的。还有一种,就是理论性强,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自主感受的教学方式。   

再看孩子一端。上面说过,一定年龄的孩子,他的领会能力是无法改变的。这就像人类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当中,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识世界的能力一样,应该是无可争辩的。那么作为孩子,要从教者一方接受东西,更多的是处于被动的状态的,应该也是事实。就小提琴教学这个具有更多实践性质的一门学问来看,也并非完全通过一个要求、规则、示范就能传递若干个“技能”。如果我们只看教者到孩子,能传递的,也只有视觉上能硬性判断的动作、姿态,也只有听觉上的声音的模仿。   

所以有人说,教小孩子,就应该像训练小动物一样,所以有很多家长感到孩子真可怜,所以,很多家长也处于痛苦之中。   

除了视觉上的,听觉上的,还有要传递的就是理论。这个理论包括了音乐的理论和音乐的想象、拉琴的理论和拉琴运动本身也需要的想象、感觉、意识。   
都说学小提琴难,难在何处?视觉的传递应该是没有问题,听觉的传递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大概学琴当中的困惑还真的就出现在这儿了。   

道理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怎么才能这样,这正是论坛上很多家长困惑的。   

再看家长。有了这些问题,家长能干些什么?   

我很赞成表扬和鼓励的做法,而且我在赞扬上是毫不吝啬的。每个人都能做到,甚至有的人能把孩子表扬的忘记姓什名谁。   

如果把孩子看作一个像汽车一样的运动系统,我总觉得赞扬就好比火花塞,或者叫电喷。但赞扬绝不是那把开启汽车运动的钥匙。钥匙代表了一个系统,是对孩子学习全过程的启动。这里边包括了,首先由火花塞点燃的兴趣和热情,还有发动机的动力,还有各个器件的关联,还有方向。   先到这儿,谢谢您的辛苦阅读。愿听各位朋友们的意见,继续探讨。

支持

反对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丽罗 2008-7-15 08:28
<P>孩子学琴时,家长肯定是在一旁陪着比较好,特别是初学琴时,有些技巧性的东西,家长不一定会,但一定要懂,不过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家长就很难做到与孩子同步了,那时就可以放松了,只要陪着督促孩子练就行了</P>
引用 lzylzylzy 2008-7-16 18:45
<P>家长最好要懂,不然孩子小,起步困难。</P>
引用 candycatmom 2008-7-17 08:34
我孩子学琴时,我肯定是在旁陪着,他老师也这么要求,老师要求我陪练.通常孩子实在教不会,他就把要点说给我听,让我回家练习.
引用 秋风戏语 2008-7-18 16:46
<P>我孩子学琴和练琴时,我每次都倍着,但孩子还是拉的琴音不准,不知该怎么办?</P>
引用 anita_dudevant 2008-7-18 20:57
<P>好文 (一,那个竖大姆哥的小脸上哪里去了?)</P><P>作者的分析类比能力高!</P>
引用 violover 2008-7-21 19:39
<P>我孩子学琴和练琴时,我每次都倍着,但孩子还是拉的琴音不准,不知该怎么办?</P><P>刚发现一个东东我试用过 几乎可以解决所有回家练琴的问题,你不妨一试</P><P>http://www.multak.com/product/product_cn/proDetails_cn.aspx?class=4&amp;id=9</P>
引用 betty1974 2008-7-21 19:49
上课我是一直跟着,学了三月半,老师要求我在家练习要淡出,每天最后检查即可,现在我是逐步退出,但拉新曲时孩子经常喊我求助,老曲子还好,能独立完成。
引用 lzylzylzy 2008-7-24 23:18
<P>首先把钱准备好</P>
引用 majingwen 2014-6-16 09:09
说的好
引用 diegozheng 2014-6-26 10:48
我们家的是老师要求全程录像,回家我再研究录像,总结,再监督和督促孩子练习.

查看全部评论(10)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6 14:00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