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感谢大家的鼓励。今天有充分的时间来再记录一段我的笨笨的舒摇。
她跟教师学习有大半年了,所用的教材是《赫利美利音阶》、《张世祥小提琴初级练习曲精选》、《铃木》。
每天大约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基本上是十分钟空弦、五分钟左手手指操、十分钟音阶、十到二十分钟练习曲、二十分钟乐曲(铃木)。中间还要喝水、上厕所等作为配套。这是我自己安排的时间,上个月给教师谈起这个安排,教师表示还可以,就是音阶可以再长一些,多练一些弓位和弓法,乐曲可以再短一些。我从心理表示完全赞同。(手指操没有给教师说起,但我感到坚持每天不懈地短时间的手指操对她手型和按弦的弹性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的)
老师的教学特点(根据我的感受整理,未经本人审核):一是有耐心。我的女儿客观的讲资质中庸(虽然我一直把她当一个笨丫头),老师费了很大的心血。我有时看她教前面的学生,说的话真是有些不客气,但对舒摇基本上还网开一面,只是不厌其烦地弯着身子纠正她的动作。光是右臂和手腕的动作一直纠正到现在,搞得我很不好意思,子不教,父之过啊,是我没有琢磨到好的方法。二是有对音乐的良心和责任心(我的感觉,目前为止),这是耐心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比耐心更可贵的东西。三是有自己的方法和路线。例如,大家关心的关于持弓的问题,她强调右手在弓子上首先要会斜躺,这样才能把小指解放出来,同时,弓子的自然重量才可以深深地放到弦中去,其次,向上运弓手要强调提,手腕带动,向下运弓手要强调趴,手臂带动,在提和趴之间的切换就是换弓要解决的问题,手指就要起到这样的衔接作用。特别是关于手指斜躺的提法我以前在其它地方没有看到和听到,但却很管用,我见到一些小孩子僵硬的右手和虚飘的发音后更确信她的这些提法是正确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 12:43:2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