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旻珠学琴笔记

[复制链接]
181
宝珠 发表于 2007-11-6 08:23:00 | 只看该作者
加油加油!!
我每天苦练14个小时,现在却有人叫我天才?!——萨拉萨蒂
182
worry 发表于 2007-11-7 15:56:00 | 只看该作者
加油
183
worry 发表于 2007-11-7 15:57:00 | 只看该作者
184
 楼主| 旻珠妈妈 发表于 2007-11-14 11:03:0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w1240,宝珠,worry的鼓励哦~
185
 楼主| 旻珠妈妈 发表于 2007-11-14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2007.10.15 第62节课 空弦,要求右手放松。 检查《沂濛山小调》,《樱花》,还是手型不到位。 家庭作业————维瓦尔地的 a小调协奏曲 第一乐章 的第一页

2007.10.22 第63节课 回课。a小调协奏曲 第一乐章 的第一页。 一小节一小节的过关。果然问题就在我说的那个还原5 4 那点。 小珠总拉成 升4。 老师要求小珠在一。二弦上练3。4。5。。5。4。3。/6。7。1。1。7。6。课上练习了两分钟,有点效果。 回家每天50次。 家庭作业————a小调协奏曲 第一乐章 第2页的前部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4 11:10:42编辑过]
186
 楼主| 旻珠妈妈 发表于 2007-11-14 11:17:00 | 只看该作者

10。27高参的小提琴演奏会后,小珠和同学一起与高参合个影

10。28听林耀基教授的讲座后,

小珠上台请教授签名。

教授和琴童们合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4 11:45:30编辑过]
187
 楼主| 旻珠妈妈 发表于 2007-11-14 11:39:00 | 只看该作者

晕掉鸟。片片弄不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4 12:13:15编辑过]
188
 楼主| 旻珠妈妈 发表于 2007-11-14 12:13:00 | 只看该作者

执着滴再来,kkkkkk

189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7-11-14 12:15:00 | 只看该作者

手型不好还是没有放松,心里放松了,身体才能放松,放松以后才能自然,然后才能发现人的身体“神看所造的一切甚好”。

没事多晃晃各个关节,运指动作精细一点,注意运指的神经反应,有没有多余的肌肉参与。这些要求对家长来说,太难了。但还是说下。

改正错误的时候最好用断音,想好再拉,拉一弓停一下,可以停很长的时间,可以考虑怎样运弓运指。

190
 楼主| 旻珠妈妈 发表于 2007-11-14 12:41:00 | 只看该作者

J老师,可长时间没到俺这地里来瞅瞅喽,想s俺啦,抱抱。。。

放松,小珠就是做不到哈。。。继续努力中~~~

~~~~改正错误的时候最好用断音,想好再拉,拉一弓停一下,可以停很长的时间,可以考虑怎样运弓运指。~~~

记下来了。晚上就用这方法。3Q.

191
 楼主| 旻珠妈妈 发表于 2007-11-14 12:50:00 | 只看该作者

再来贴张暑期小珠演出的片片。

2007.10.29 第64节课 先练习空弦,再练习音阶。 回课: a小调协奏曲 第一乐章 第2页的前部分。 一小节一小节的指导。有升4,还原4。还原4总是习惯地拉成升4。 重点还是手型问题。 老师说,你看了音乐会的哈,别个高参拉琴时有没有向你这样拐(错误的手型)呀? 珠木回答。老师又说,你看到高参拉没有嘛? 珠这次快速抢答了:看了的。没看见。 哈哈。。。。我和老师同时大笑。当然看不见,坐得那么远,楼上哟,哪能看得到高参的手指头! 家庭作业————a小调协奏曲 第一乐章 第2页的后部分。 154页 沃尔法特 练习曲 一,三把位的换把,用连弓和分弓

2007.11.05 第65节课 家庭作业————a小调协奏曲 第一乐章 全部。 154页 沃尔法特 练习曲 一,三把位的换把,用连弓和分弓,全部 2007.11.12 第66节课 先练习空弦,再练习音阶。 回课:(一)a小调协奏曲 第一乐章 表扬,发音很好,节奏很好。 但有两点要注意:1。换把时,左手要全部平行移动,一指不能拐 2。还是还原4的问题。习惯于拉升4了,所以要求,回家练音阶时,用还原4。 老师说,这个三级的曲目,小珠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还行哈~ 问,你觉得难不难?答,不难! 老师笑,那你想不想战四级?我和阿珠当时都楞住了,想想,我答,老师看着办吧。 老师没找到四级的曲子,笑笑没再说这事了。 (二)沃尔法特 练习曲 要求弓要拉长点,再拉慢点。 家庭作业————《军港之夜》《a小调协奏曲 第一乐章》《沃尔法特 练习曲》

192
 楼主| 旻珠妈妈 发表于 2007-11-14 13:03:00 | 只看该作者

让我一次回忆个够!

暑假参加决赛时的片片。

补上10。28的林耀基教授的讲座

我认真记了笔记滴。 本次讲座--------《 音乐修养与人文艺术 林耀基教授音乐讲座》 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林教授上课。 对于小提琴讲了6点: 1个标准:匀准美, 2个图:四条弦的交通图,音乐的幻想图 3个关系:时间---空间 动---静 用力---放松 4个换:换弦,换把,换弓,换指 5个字:关于双音,齐,滑,圆,准,密, 6个表演艺术:静的头脑,火热的心,(还有四点我没能记下来,憾!) —————————————————————— 第二,林教授指导路路同学演奏莫扎特的乐曲。 教授语录摘: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时间是有限的,空间是无限的。要用时间来表现空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弓能顶万丈情。 ———————————————— 第三, 和观众互动,回答大家的提问。 教授语录摘: 每天从0开始。每天都要拉音阶,就好比我们每天都要吃喝拉萨。 把小提琴当作自已的宠物来亲近。 练琴时间的分配,引用另一大师的话,如果一天只有30分钟,那我就把这30分全用来拉音阶。 要慢练。 悟性很好的人,越有才能的人,越难掌握方法。 关于中国人学西洋乐器: 历史原因。就好象是后娘养的。但是,亲娘和后娘,谁养得好就不一定了。 有一定的隔阂。他们是——音乐里找技术 我们是——技术里找音乐 —————————————————————— 第四,重庆的小琴童表演《铃鼓舞》 当时报上征集小琴童,问小珠想不想去,她说不想。那就不去好了。 今天看到小朋友们在大门口跟罗老师在排练时, 我感受到了小珠的后悔。 趁机教育——以后再有这样的活动,胆子要放大点哈!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_^

193
宝珠 发表于 2007-11-14 17:48:00 | 只看该作者
旻珠好强啊,加油加油。我家宝珠也要向旻珠学习!
194
DUANDD1113 发表于 2007-11-15 10:39:00 | 只看该作者

旻珠跟俄们家小月亮早学琴时间差不多,进度要稍快一点点.看了拉琴的照片真是个不错的小姑娘.旻珠妈妈也辛苦了!

不知道旻珠现在认真拉琴有多长时间啊?

195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7-11-15 10:43:00 | 只看该作者

小珠手型不错,蛮松的。有没有我的帮助啊?

《指板上的数学》仔细看看,打下来给你的老师看看,说是网上找到的一片论文,把我胡侃的话删掉,他肯定相信,会有帮助的,现在很多教师都是死记手指,谁有那么强的记忆力啊,而且,几天不练就忘记了。

博客里很多都是好文章呢,额也不怕自吹

196
lianqin 发表于 2007-11-15 11:54:00 | 只看该作者
197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7-11-15 16:5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acob19730224在2007-11-15 10:43:00的发言:

小珠手型不错,蛮松的。有没有我的帮助啊?

《指板上的数学》仔细看看,打下来给你的老师看看,说是网上找到的一片论文,把我胡侃的话删掉,他肯定相信,会有帮助的,现在很多教师都是死记手指,谁有那么强的记忆力啊,而且,几天不练就忘记了。

博客里很多都是好文章呢,额也不怕自吹

笨死乐。

拿个《瓦尔法特》第一售练习曲作比方吧:第一个音:do,是不是2指,第二个音:si,是不是下来一个音,下来一个手指,2(指)-1=1(指),第三个音:do,是不是si上来一个音,加一个手指,1(指)+1=2(指);

第六个音:re,是不是do加一个音,2(指)+1=3(指),第七个音,mi,3+1=4。你就拿这几个音叫小珠在指板上比划,看她能不能懂?

198
从头开始 发表于 2007-11-15 23:52:00 | 只看该作者
注意右手握弓,琴铉要和地面平行。加油!
199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7-11-19 12:38:00 | 只看该作者
很可爱的珠子!!!!!!!!
200
 楼主| 旻珠妈妈 发表于 2007-11-24 22:3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宝珠在2007-11-14 17:48:00的发言: 旻珠好强啊,加油加油。我家宝珠也要向旻珠学习!
珠儿们互相学习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6 23:4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