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短指小宝学琴记

[复制链接]
481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6-17 22:05:00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6月15日,第八十五课。 期末考试来临,能坚持练琴的人也少。课前课后都不见学生。或许小宝是唯一来上课的。

赫里美利大调音阶练习,10条。高把位的音准进步明显,尤其琶音。下行时的换把仍需注意动作的完整性。 舍夫契克的换把练习,第2首。问题依旧出在下行时的换把,整个手型没有退到位。估计与拉上述音阶有关。上述音阶都是半个把位的移动,而换把练习包括了1把与半把。尤其下行的时候,往往顺从于“习惯位置”而出错。再次提醒,“心中要唱”。 舍夫契克的左手技巧练习,提高到4弓一停,每弓12个十六分。每个音还不够平均。注意,起步不要急于用力。

沃尔法特练习曲,第23号,基本过关。第25号,十六分音符配了太长的弓,速度自然上不去,而且也没表现出顿弓。要求改用上半弓练习。 塞茨“第二协奏曲第3乐章”,节奏不稳,连续的短音符拉得太燥(用弓太长),有两个小节竟然拉错了。其实,拉了1个多小时,也真累了。

作业, 赫里美利音阶,1-3把位小调音阶练习6条;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D弦上的手指练习”2行; 舍夫契克换把练习,第二首(同上周); 沃25,用上半弓(同上周); 铃木4,塞茨“第二协奏曲第3乐章”(同上周)。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门德尔松
482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6-18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看好填鸭式教育,就象很多学校教育,只作题不分析,尤其是不深入分析,大班教学深入分析比较困难,一对一的教学就可以分析得很仔细。虽然孩子的特点有些不同,孩子的思维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比较差,但多动脑少动手,想好再拉的原则总是要不断提倡的。

所以,我拉音阶每次都是一条,反复多拉

483
宝珠 发表于 2008-6-18 13:46:00 | 只看该作者

嗯,小宝的功课在论坛里有笔记的孩子之中是最多的,所以,我也很佩服小宝和小宝爸爸的毅力,每每能在回课时将功课完成了!我们也是得向你们学习啊!

484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6-20 12:0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acob19730224在2008-6-18 9:40:00的发言:

我不看好填鸭式教育,就象很多学校教育,只作题不分析,尤其是不深入分析,大班教学深入分析比较困难,一对一的教学就可以分析得很仔细。虽然孩子的特点有些不同,孩子的思维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比较差,但多动脑少动手,想好再拉的原则总是要不断提倡的。

所以,我拉音阶每次都是一条,反复多拉

同意您的观点,但恕不执行--只能先按老师的那套做了

关于教学方法,我确信有不少比小宝的老师好的方法,包括老弟的诸多建议,但在执行上只能慎重选择.上论坛就是希望"兼听",在实际效果上,也达到了这样的初衷.很谢谢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朋友.请继续拍砖,灌水,加油

485
小河流水啦 发表于 2008-6-20 16:00:00 | 只看该作者

傻傻地问一句:什么叫拍砖啊?

486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6-22 11:55:00 | 只看该作者

在作业过多的时候,家长可以有所侧重,比如类似的音阶,主攻一条,其他几条助攻,反而会快一点。每次作业,先集中精力拿下一个进攻通路,突破以后再展开,这样效果更好一点。

理性的分析,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多做一点,慢慢就能掌握规律

487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6-22 12:0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柳思成音在2008-6-17 22:05:00的发言: 赫里美利大调音阶练习,10条。高把位的音准进步明显,尤其琶音。下行时的换把仍需注意动作的完整性。 舍夫契克的换把练习,第2首。问题依旧出在下行时的换把,整个手型没有退到位。
这个问题,我以为,可以把换把前后的两个音拿出来,先拉第一个音,停住(这时候柳哥可以帮小宝把琴头扶住,减轻他的肩夹琴和手托琴的负担),想好手大幅度下把的把位,第几把位?回答出来;什么位置?然后手一个向下和转动组合的流畅动作到位,开始练习也可以不要弓,要慢慢的自然的动作,流畅了心里没有负担了,慢慢加快,有信心了,再加入弓。熟练以后再前后多加几个音,最后串进去。
488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6-22 12:0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柳思成音在2008-6-17 22:05:00的发言:

沃尔法特练习曲,第23号,基本过关。第25号,十六分音符配了太长的弓,速度自然上不去,而且也没表现出顿弓。要求改用上半弓练习。 塞茨“第二协奏曲第3乐章”,节奏不稳,连续的短音符拉得太燥(用弓太长),有两个小节竟然拉错了。其实,拉了1个多小时,也真累了。
带点的音不一定是顿弓,快速的时候或者是跳弓,或者是快速的分弓挂弦挂出点
489
tyuhan 发表于 2008-6-23 10:54: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490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6-24 13:29:00 | 只看该作者
带点的音不一定是顿弓有道理
491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6-24 13:30:00 | 只看该作者
练换把的时候是分开有停顿的
492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6-24 13:32:00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6月22日,第八十六课。 赫里美利音阶,1-3把位小调音阶与琶音练习6条。表面看,练习的音阶很多,其实不然。与上一课的大调音阶一样,除了第1条以外,其他各条都是“半个把位”的移动,手型不变。只要主音准确,其余的音准不用操心。这样的编排,在练音阶的同时建立半把移动的感觉,显得富有效率。 手型稳定,注意主音,“唱音”也逐渐跟上,条数看似多,拉起来却很简单。只有一点意外。降a小调的高音bFa,应该等高于还原Mi(用空弦),却拉到#Mi去了。有趣的是,D弦上的bFa可没拉错。难道小二度还有选择性?是第一次拉7个降号的音阶,应该更仔细。当然,半数的责任在陪练的失察。小宝吐吐舌头,立马改了。

舍夫契克的左手技巧练习,“D弦上的手指练习”,有进步。下一步要求有选择地练,重点关照3/4指。 舍夫契克的换把练习,第2首。上周的练习中,终于导入了“大小三度的框架”概念,能主动地考虑换把后的指距框架,这样,音准的误差率明显下降了。下一步的要求,取消换把中的停顿,使之连贯。 沃尔法特练习曲,第25号,拉得很熟,但运弓偏紧,顿弓体现不出来。 塞茨“第二协奏曲第3乐章”,小毛病不少。一是强弱节奏不稳,尤其弱拍起弓不明显。二是连续的短音符拉得太燥。

作业, 赫里美利音阶,增加4条小调音阶练习,从1把到6把位,共10条;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D弦上的手指练习”2行,要求增加连续运弓的长度; 舍夫契克换把练习,第一首,要求连贯,去掉换把中的停顿;第二首(同上周); 沃26,关于平面换弦的练习; 铃木4,塞茨“第二协奏曲第3乐章”,注重节奏(同上周)。 (写于2008/6/23)
493
betty1974 发表于 2008-6-24 23:08:00 | 只看该作者

佩服你为孩子坚持做记录,家长真是不容易。象你学习。

494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7-2 13:04:00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6月29日,第八十七课。 赫里美利音阶,由1指开始的小调音阶,从1把到5把位,共10条。高把位的下行音阶还不够准,音准有渐低的趋势。目前看,小宝的左手型拉到5把是极限了。在极限位保持的时间越长,才有超越自我的可能。这与运动极限是一个理。

舍夫契克的左手技巧练习,“D弦上的手指练习”,没难度的2行,因为都是四分兄弟。 舍夫契克的换把练习,才拉了第1首,老师就示意--退货--回去再练。注意了“大三、小三”,音准有进步。但是,下行换把不连贯。换把前的那个音符,“总是被吃掉一块”,时值没拉足。下一个换把动作还没到,就已经提前做动作了。心里可喊“预备”,但手上不能“越位”。想来还是过分紧张,熟练度也不够。下行换把中,如果左手保持松弛,就不会这么不连贯。 沃尔法特练习曲,第26号,主要考察平面换弦。过了。 塞茨“第二协奏曲第3乐章”,节奏有改进。拉到连续顿弓的段落,动作幅度还需减少,尤其注意保持大臂的相对稳定,靠肘关节带动小臂,做小幅运动。

作业, 赫里美利音阶,由2指开始的大调音阶练习,从1把到5把位,共9条;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D弦上的手指练习”3行; 舍夫契克换把练习,第一、二首,要求连贯(同上周); 沃27,顿弓及跨弦练习,弓法按老师调整后的要求(上半条); 铃木4,塞茨“第五协奏曲第1乐章”(上半曲)。
495
小河流水啦 发表于 2008-7-5 15:03:00 | 只看该作者

记得真详细啊!

496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7-6 12:29:00 | 只看该作者
挺佩服小宝,可以完成这么多作业。爸爸也好,又用心有有决心。
497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7-7 21:56:00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7月6日,第八十八课。一个热煞人的日子。 赫里美利音阶,由2指开始的大调音阶练习,音准有差错。老师讲了一个原则,就是必须保持原位音的准确。比如拉5个升号的B大调音阶,必须确保2个原位音,即Mi与Ci的音准。甚至,在这条音阶中允许Mi、Ci偏低,但不许偏高。这基于复杂的调性理论,暂不深究。

舍夫契克的左手技巧练习,“D弦上的手指练习”,没按老师要求的弓法拉。回炉了。 舍夫契克的换把练习,去掉了所有的停顿,可大小二度、三度还有混淆。真是热昏头了。

沃尔法特练习曲,第27号,关于顿弓跨弦。问题出在上弓的高音。从下弓的低音转到上弓的高音时,缺少足够的停顿。或者说,首先是大跨度的平面换弦动作,然后才是带音头的上弓。这两个动作应该界限分明。小宝貌似拉快了(真正的快拉也应该是两个动作),其实是把两个动作连成了一个类似“摇橹”的动作。如此,则上弓的高音必然“虚了”。 塞茨“第五协奏曲第1乐章”上半曲,节奏拉出来了,熟练程度不够。

作业, 赫里美利音阶,由2指开始的大调换把音阶练习9条(同上周);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D弦上的手指练习”5行; 舍夫契克换把练习,第一、二首,要求连贯(同上周); 沃27,顿弓及跨弦练习(全曲); 铃木4,塞茨“第五协奏曲第1乐章”(全曲)。

498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7-9 15:4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柳思成音在2008-7-7 21:56:00的发言:沃尔法特练习曲,第27号,关于顿弓跨弦。问题出在上弓的高音。从下弓的低音转到上弓的高音时,缺少足够的停顿。或者说,首先是大跨度的平面换弦动作,然后才是带音头的上弓。这两个动作应该界限分明。小宝貌似拉快了(真正的快拉也应该是两个动作),其实是把两个动作连成了一个类似“摇橹”的动作。如此,则上弓的高音必然“虚了”。 塞茨“第五协奏曲第1乐章”上半曲,节奏拉出来了,熟练程度不够。

跨弦顿弓的换弦,停稳,再起弓。是要界限分明

499
宝珠 发表于 2008-7-11 10:37:00 | 只看该作者

小宝加油呵!

500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7-14 15:19: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提醒,孩子就是--停不下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7 10:3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