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短指小宝学琴记

[复制链接]
521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9-2 12:09:00 | 只看该作者

晚上,小宝兴致勃勃为自己的表现打分。

赫里美利音阶“由3指开始的大调换把音阶练习”,自评“98分”;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E弦上的手指练习”,“有92分。如果没有‘八爪鱼’,还可以打98分嘞”;

舍夫契克换把练习“第三首”,“一般般吧。给80分。老师说,换把的那两个音要拉清晰”;

沃沃尔法特“第29号”,与铃木4的乐曲“塞茨第五协奏曲第1乐章”,“这个不好,就79分吧”。

看他自评亦是趣事。姑妄听之任之。

当然,把最理性的话留在最后:一,音阶要求拉到5把位,但小宝手指够不着,勉强拉完4把位,再往下,不成调。二,克服“八爪鱼”现象,有一个现成的方法--保留手指,尽可能地保留手指,会有奇效。三,换把的音必须时值充分,不要像惊弓之鸟般滑走。四,关于错音,是部分升号的音拉错了。刚开始,每一个音都核对过了,不可能错。之后,在长时间的休课期间,多数情况下都是他自己拉曲子,少了严格的监督。拉错一次,以后就会习惯性出错。

作业:

赫里美利音阶,第2、4、6把位的音阶和三度分解练习,第一首;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第三首“E弦上的手指练习”(同上周);

舍夫契克换把练习,第三首(同上周);

沃29下半曲(同上周);

铃木4,塞茨“第五协奏曲第3乐章”(开头4行)。

(写于2008/9/1)

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黑格尔
522
宝珠 发表于 2008-9-2 12:32:00 | 只看该作者
523
拉锯时代 发表于 2008-9-2 15:2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柳思成音在2008-9-2 12:09:00的发言:

2008年8月31日,第九十二课。

课后的路上,儿子说,回家以后要马上一起写“文章”。又说,上次没写要补上。听完后一句,才明白说的是共写“课后笔记”的事儿。前面的迫不及待与后边的遗憾口吻,令人顿感欣慰。

上一课,涉及的都是练琴的基本功,是方向性的大问题,而不是很具体的、技术上的细节。所以,就没让小宝参与课后的归整。没料到,小宝还真把这个事放心上了。接着,有了一段问答。

“这次(交课)最差的是什么?”

“是沃尔法特(29号练习曲)与铃木(塞茨第五协奏曲第1乐章)!有很多错音!”

“想明白为什么错了不少音啊?”

“是地基没打好。”扬起小手,做一个双手环抱树根姿势,继续说:“地基造歪了,上面当然就好了。”

“那可怎么办?”

但见小手一挥。“那就推倒重来!”

一方言之凿凿。一方先肃然起敬,旋释然而笑。

倒挺幽默的嘛

524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9-5 11:45:00 | 只看该作者

会自己评价自己是很好的习惯哦。

525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9-8 14:3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acob19730224在2008-9-5 11:45:00的发言:

会自己评价自己是很好的习惯哦。

引导他慢慢学会为自己负责!
526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9-8 14:37:00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9月7日,第九十二课。

周日下午,老师有录音任务,上课提前到11点30分。早晨的书法课一结束,与小宝急急赶往老师的家。11点刚过,还有吃午饭的时间。完了,还帮老师带一客盒饭。上课与吃饭的空儿都得挤出来。

回课情况比预计的好些,除了乐曲部分。让小宝打分。改用“优良中差”来评定。

“音阶练习,良。说(我)手太紧,要松。还有,‘知道什么是(时值)充分’(学老师的口气)?”

“左手技巧,良-。知道啊,左手(音)还是不平均。”

“换把练习,良-。与赫里美利音阶一样的嘛!”

“沃尔法特,良。零问题。我还想打优呢。不过还是谦虚一点。”

“铃木乐曲,中。拉快了,拉快了!”

赫里美利音阶与舍夫契克换把,都是换把练习。问题有共性:先是手太紧。换把成了扭动。之后,松弛下来,但又手太松。把所有指头都松开,似空挡滑行,把位的距离感怎么可能准确呢?老师说,要“保留一个手指”。说完,有示范。忽然领悟,这就是换把中的导指作用。我的老弟啊!导指是换把音准的关键。

至于时值,还是指换把前的音符时值不够。主要还是心理因素作怪。功夫越浅,换把的提前准备时间越长。结果必然挤占前面的音符时值。等道行深了,自然气不喘、心不慌,手就稳了。目前,只能采用矫枉过正的疗法,特意把换把前的音符拉得慢一些。

乐曲的问题,与之类似。在进入快速乐段之前,放慢脚步,即拉出“渐慢”符号。正印了那句话“想要快,先得慢”。

作业:

赫里美利音阶,第2、4、6把位的音阶和三度分解练习第一首(同上周);;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第三首“E弦上的手指练习”2行(同上周);

舍夫契克换把练习,第四首;

沃30上半曲;

铃木4,塞茨“第五协奏曲第1章”(同上周);。

(写于2008/9/8)

527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9-11 22:0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柳思成音在2008-9-8 14:37:00的发言:

2008年9月7日,第九十二课。

赫里美利音阶与舍夫契克换把,都是换把练习。问题有共性:先是手太紧。换把成了扭动。之后,松弛下来,但又手太松。把所有指头都松开,似空挡滑行,把位的距离感怎么可能准确呢?老师说,要“保留一个手指”。说完,有示范。忽然领悟,这就是换把中的导指作用。我的老弟啊!导指是换把音准的关键。

我那篇《导音换把》写的不错哦,如果是空弦,就用手掌作参照物。拉帕格尼尼的随想曲,很多空弦换把,用手参照就很重要了。

关键是想办法,办法总比问题多

528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9-15 15:23:00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9月14日,第九十四课。中秋。

下午,小宝有数学考试,因此排到第一个上课。12点上课。

赫里美利音阶,2/4/6把位的换把练习“第一首”,音准还行,动作比较顺,但换把前的音符时值仍然不够充分,所以换把音听上去总是局促不安。

改一种练法:在换把之前加个停顿。结果很意外,音长依然不足。再观察,就想明白了。要求停顿,小宝的弓是停了,音是顿了,可左手依然“抢拍”----音还没有完全拉完(余音未散)、弓还没有完全停稳,左手已经启动换把动作了。

“把换把动作落在‘正拍’上”。按此要求反复几次,听起来顺畅多了。

舍夫契克换把,第四首。这是1/4指的异指换把的练习,要求通过“媒介音”过渡。即把1指作为换把中的导指,在换把中增加1指的“媒介音”,以之“导向”正确的4指音(换把音)。

这个媒介音(老师的用语),书本上没标出来。其作用,按我理解,类似于导指、导音。两厢契合,暗自得意。如奉至宝,兀自猛练。当堂交差,自信满满。但是,一过堂,还是出了纰漏----媒介音的位置放错了。媒介音的时值应该与换把前的音合在一起,而我们把它移至换把音的时值区域,处理上,类似于换把音的装饰音。听老师一番解释,一切释然。把媒介音移前就对了。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第三首“E弦上的手指练习”,注意了四个音符一组一组地拉,控制弓子的速度,消灭任何渐快的企图,将节奏把握在手中。

课上,又学了一招:在拉4/8分音符时,在使用弱指时(3/4指),尽可能使用双指按弦。比如,4指按弦时,3指随之一同落下;3指按弦时,2指随之一同落下。同时,1指也尽量保留(用空弦者除外)。这也算是补弱的救急之招。

沃尔法特练习曲,第30首,上半曲,其中的2把位换把音,以及后退半把位的音准均无差错。

铃木4,塞茨“第五协奏曲第1章”,拉了旬月有余,本以为更熟练了,过关应无碍。但拉至快速乐段,依然出丑----节奏不稳、个别音符模糊。老师说要重拉。更糟的是,M小姐已在一旁候课。窥其一幅幸灾乐祸的模样,小宝更是小嘴可挂油瓶子。真不服气啊!

以下自评留档。

“音阶练习,* * *。还是要(时值)充分。”

“左手技巧,* * *。原来手指也要找帮忙的呀!”

“换把练习,* *。出了错误,但是这可不能怪我哦!”

“沃尔法特,* * * *。”

“铃木乐曲,没有星,零颗星。哎呀,不好意思啦!拉了这么长时间喽......”

作业:

赫里美利音阶,第2、4、6把位的音阶和三度分解练习第二首;;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第三首“E弦上的手指练习”(同上周);

舍夫契克换把练习,第四首(同上周);;

沃30,下半曲;

铃木4,塞茨“第五协奏曲第1章”(同上周);。

(写于2008/9/14)

529
xiaoxiong117 发表于 2008-9-17 08:37:00 | 只看该作者

快速的这部分一定要分解开来慢练,逐渐提高速度,

530
宝珠 发表于 2008-9-18 10:31:00 | 只看该作者
嗯,那部分一定要先慢练,慢的好的,才能快的.之前那部分珠也是花了比较多的功夫来练,加油加油!
531
niy69 发表于 2008-9-18 15:46:0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你的贴很有收获.塞茨“第五协奏曲第1章,看来这是必拉的曲子,我小孩也刚刚拉过,只是还没有加入柔弦,柔弦正在练习亨德尔第四奏鸣曲,.
532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9-21 10:59:00 | 只看该作者
能坚持来这里的都是好爸爸好妈妈。小宝很幸福哦!
533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9-26 12:29:00 | 只看该作者

塞茨Fritz(Friedrich) Seitz(1848-1918),德国浪漫乐派作曲家与小提琴演奏家,以其所著五首小提琴学生协奏曲最广为人知。塞茨第五协奏曲第1乐章,上音考级三级曲目。

翻看记录,第一次布置作业是7月29日。这老塞,竟然随我们熬了一整个闷热的夏天。如此滴滴答答不绝,令人“挖塞”(沪语,由英语worse演变而来)。遂决定,将之大卸八块,分而食之。

第一刀,连环四刀,切向四个“渐慢符号”。

贪快是多数孩子的天性。有时,我以之作为小宝发“急症”(小提琴方面的)的挡箭牌。这次,在“老塞”这里,行不通了。不能慢下来,肯定过不了关。所以,将急噪的心情也放慢下来。仔细端详这一难关。

乐章中有四个关键的“渐慢”。其中,2个出现在进入“中速的快板”(三连音)之前,1个出现在第2段“中速的快板”(三连音)结束之前,最后1个出现在“急速的快板”(十六分音符)之前。

“想要快,先得慢。”小宝抢着回答:“明白了。就是想要拉得快,先得慢慢练。”但我现在要讲的,是这六字真言的另一层意思----“快,以慢为对比,为映衬。”什么叫对比、映衬?就是“黎明到达之前的黑暗,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寂静,110米栏起跑之前的停顿,拳头全力出击之前的收缩。”费了半晌口舌,小宝才略有所悟。

那四个“渐慢”,应该是疾如闪电之前的闲庭信步。有了这“慢四”之慢,才显得随后“快三”之快。前后合在一起,这才显出动静相宜、快慢相间的节奏感。

第二刀,解牛刀,将“快牛”分解拆零,细嚼慢咽。这头容易疯狂的快牛,即指“急速的快板”(十六分音符)部分。

疯牛病因有二。一是所有的音符都滚在一起,而且如高山落石越滚越快,如大河滔滔不绝于耳,让人觉得不仅无法“插一杠、立一足”,甚至于连喘气的空隙都寻不到。如此急速,一旦错一个音符、有一点趔趄,之后所有的声音,必然因此乱成一锅胡粥。即便,偶尔地,顺利拉过,听到最后,也会产生一种窒息感。

如何才能让脱缰的野马“不再脱缰”?断开了成组地拉。快板部分共八行,每天“切”2行(按乐句划分,基本保持在2行的长度)。把每天的“2行小菜”,再切成丁。丁(组)是基本单位,由四个十六分音符组成。四丁(组)成一节。四节成一句。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先将肉丁滚熟了,再按节、按句串起来,最后成形的是芬香扑鼻的羊肉串。

二,注意弓段的分配。快板之中的连分弓很多,小宝经常将(2个十六分)连弓的弓段用在(1个十六分)分弓上,造成右手紧张、跟不上趟。因此,慢拉,将音符拉长,让他注意、体会连分弓所处的不同弓段,直到生出感觉、形成习惯。

前二刀,针对的是节奏,也是主症状。这第三刀,像手术刀,专门治疗极个别的音准不足。有2个临时的还原Do与Fa,小宝经常搞错。强化训练一阵,迅疾搞掂。

每天10到15分钟的“挖”塞,一星期下来,满眼的豆芽不再让人头晕,充耳的音符不再混乱无章。细聆之下,居然也有几分起伏、顿挫之感。

以庄言宣告:提“弓”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以沪言戏话:由乱七八糟的小阿糊,变得有点腔式了......

(写于2008/9/21,改于9/23)

534
冰雪之旅 发表于 2008-9-26 12:44:00 | 只看该作者

拉拉小手指,手指间尽量撑开。老师说指间的宽度(跨度)重于长度。每次用不了二、三分钟。有时, 让小宝自己撑开,也挺开心的。或许,再大些,来点“意念操”,睡觉前默念100遍“手指手指快张长”,早晨起床发现“真的长了”!

看过《美丽人生》么?那里也有这用意念的情节~

535
宝珠 发表于 2008-9-26 13:59:00 | 只看该作者
小宝加油!!!
536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9-29 23:19:00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9月28日,第九十五课。

上周日,因家事(外婆过生日)翘课一次。今天,学校里有半天的课,下午1点半才放。故琴课安排在下午4点。最后一个上课。

5点20分,完课出门,小宝一个劲地喊“饿死了”。问累不累?不累。许是心情好的缘故,因为这次所有回课都过了。如此盛况已是很久未出现了。

过是过了,但这只是按最低的“合格”线验收,离着“优秀”的标准还差得远。课上,老师提的意见基本上是指导性的,而仅限于细节。

针对音阶练习,要“唱着拉”。小宝拉上行时还能唱,在下行音阶上就“唱不全”了。有时,完全依赖“看谱摸指位”。只有“心中唱”,才能逐渐提高音准,或者说“在心里建一个音准体系”。

针对换把练习,要注意“保留手指”,换把前的音符时值要“充分”。还要注意换把以后手型框架的变化,比如纯五度与减五度的区别。舍夫契克换把练习第四首之第2小节,从Ci到Fa就是减五度,其他小节都是纯五度,两者的框架大小是不一样的,应随之调整。

针对乐曲,“四分音符要清晰,八分音符要充分,十六分音符要有‘颗粒性’”。从小宝的表现看,八分音符拉短了,十六分音符又太轻。短的原因,多半是心态影响节奏。轻的原因,一是弓段用得还是太短,没拉仔细、听仔细就一蹴而过。二是没有加力。越是短促的音,越是需要“添加外力”。

针对练习,“拉一遍对一遍”要比“拉是遍对五遍”好很多(大致这个意思)。情愿少拉、慢拉,尽量少错、不错,虽然出错总是难免的。再次强调,心中要唱,不要机械地学动作、做动作。拉对唱对,这样才能慢慢建立音准的概念。

作业:

赫里美利音阶,第2、4、6把位的音阶和三度分解练习第三、第四首;;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第四首“G弦上的手指练习”;

舍夫契克换把练习,第五首;

沃尔法特练习曲,第31首,空弦换把练习,注意保留手指;

铃木4,塞茨“第五协奏曲第3章”(上半曲)。

(写于2008/9/29)

537
lmduan 发表于 2008-9-30 23:02:00 | 只看该作者

好认真的家长,向你学习!

538
别和我一样 发表于 2008-10-1 00:12:00 | 只看该作者
“拉一遍对一遍”要比“拉是遍对五遍”好很多-----记住了。。。
539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10-5 23:50:00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10月5日,第九十六课。

这次,小宝建议,用“亚古兽”的数量来计算回课的好坏。最新版的打分系统--数码宝贝版隆重推出了!

“音阶练习,5个亚古兽,等于1个战斗暴龙兽,加1个钢铁加鲁鲁。”

“左手技巧,4个亚古兽,等于1个战斗暴龙兽。”

“换把练习,3个亚古兽,等于1个神圣狮子兽。”

“沃尔法特,4个亚古兽,等于1个战斗暴龙兽。”

“铃木乐曲,3个亚古兽,等于1个神圣狮子兽。”

这个充满幻想的体系让小宝自鸣得意了一番。似乎,长假练功的效果是挺明显的。

关于换把,换把的整体性仍有欠缺,未达到“一次到位”(主要指动作上的,音准上还没有如此严格)。老师让小宝,“多找找感觉”。换把的上行与下行,动作感觉、位置感觉应该一致。感觉对了,音准不会差到哪儿去。

关于练习曲,整个3 把位中的1指偏低,3/4指偏高,显得不和谐了。再次确认3把位的手型感觉--比之1把位整个手型稍微收缩一些。另,要求全曲都使用3把位练习。3把位的所有音符,必须熟悉至“滚瓜烂熟”。

关于塞茨“第五协奏曲第3章”,有2个小错误:一个3连音的装饰音,位置应提前,计入前一个音的时值范围。其次,当出现相同音符,并且它们的上面标有连弓符号时,要注意了,如果这些音符上面同时还有延长音符号的,则这些音符演奏时必须断开。顿弓断奏我们早知道,现在知道了延长时的断奏。

作业:

赫里美利音阶,1-4把位的音阶第一、第二首;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E弦练习3行;

舍夫契克换把练习,第五首(同上周);

沃尔法特练习曲,第31首,全部使用3把拉奏;

铃木4,塞茨“第五协奏曲第3章”(全曲)。

(写于2008/10/5)

540
家有一宝 发表于 2008-10-6 13:48:00 | 只看该作者
小宝加油哦,国庆上哪玩去了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7 10:35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