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短指小宝学琴记

[复制链接]
581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9-1-11 22:40:00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1月11日,第一百零八课。

元旦没上课,来不及上了。儿子的期末考试星期四才结束,花了两天时间背奏了维瓦尔第“A小调协奏曲第1章”。虽然最终仅背下一半的篇幅,但熟练度的直线上升已足够回课了。

沃尔法特练习曲,第37首,乐曲很简单,但却讲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有这样三种情况--一个是正常的八分音符、一个是加了实心小点的八分音符、一个是加了短横的八分音符;加小点的是顿弓拉法,相当于一个十六分音符加一个十六分休止符,要有音头,又必须迅速松弛;加短横的是保留音(保持音)的拉法,必须是将一个个正常的八分音符“粘连在一起”,不要有音头,但要有余音,通过余音造成“连绵不断”的感觉。

赫里美利音阶,没有问题。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难度在增二度手型。由于小宝的手型展开不够,以至于在拉增二度的时候无法保持手型的稳定,还需要手型“前仰后合”地调整。这种不必要的调整,破坏了整个节奏。由此,需要特别强调指根的放松。手的扩展度远比单纯的手指的长度更重要。

作业: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第六首,10~12行G弦练习;

赫里美利音阶,复习换把音阶及琶音练习;

沃尔法特练习曲,第38首;

铃木4,维瓦尔第“A小调协奏曲第3章”(第2页)。

(写于2009年1月11日)

当你演奏的时候,别管你的听众是谁。当你演奏的时候,要永远觉得有一位大师在谤听。——舒曼
582
融融妈妈 发表于 2009-1-12 08:53: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每次都能从小宝的进步中找到融融的差距

寒假里,要继续练习啊

583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9-1-22 18:25:00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1月19日,第一百零九课。

人还在外地,已经来了上课的通知。联络之下,发现老师也在外地演出呢。老师周六回沪,我们周日抵达。最后定于19日(周一)下午上节前的最后一课。

考试一结束,自12日起,我们就在外晃悠,儿子一个星期没摸琴了,怎么回课呢?但老师上课后的第二天就要北归,节后(2月初)才能回来。无法延后。只能勉强上了。

拉了三部分内容:赫里美利音阶、沃尔法特第38练习曲(上半曲)、维瓦尔第“A小调协奏曲第3章”(第2页)。换把音阶及琶音练习都是复习旧课,后两个却是新内容,只练了三次(外出前1次、回家后2次) ,原本是不敢滥竽充数的。但是,亏得我们还留了一手----练习曲与乐曲的谱子我们随身带了,而且背了。

七天的路程中,有众多的空隙可以背谱。每天读几行、背几行,也非难事。况且,还有特别的奖励,即完成每天的背谱作业之后,才可以完“小P”(PSP)。的确,游戏的威力很强很暴力。

背谱,没想象中那么枯燥,尤其是古典曲。比如这首维瓦尔第的“A小调协奏曲第3乐章”。

刚开始读背,众多的“十六分”纷乱如麻,令小宝心急如焚,“怎么有那么多小音符啊!得背到什么时候呀!”(潜台词就是----我什么时候才能打小P)。不过,孩子的即兴记忆力还是不错的。没五分钟就宣称“背出来了”,接着央求着立刻验收。验收当然需要,但不能马上就来,让这小子玩半小时,然后再来验收。结果么,如我所料,那些小蝌蚪要么不见了,要么乱做一团。如是者二三,小宝急哭了!求救了!

事实证明了死记硬背的拙劣与无效。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分析谱子,找寻其中的规律(韵律、旋律)。思考之后,收获颇丰。是的,在密密麻麻绵长不断的音符中,确实有规律。比如某种音型的反复。反复,有时是原封不动的,有时是连续的上行或下行。一个小发现,解决了大问题。要牢记的是音型,随后跟着的一串“旋律的尾巴”是可推算的。我甚至让小宝来“猜谱”--知道一个音型,按下行规律,唱出下一段的旋律。很有趣,就像数学课上的“找规律填数字”游戏。

能带着思考去背,才能从纷繁的表象中看出脉络,找出简单。在到家之前,小宝将谱子背完了。因为背了,所以过了。不是勉强过了,是基本合格。略超预期。

原来,纸上也可以弹琴。

寒假作业: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第七首,1~5行G弦练习;

舍夫契克换把练习,复习第一至第六首,新增第七首;

赫里美利音阶,复习换把音阶及琶音练习;

沃尔法特练习曲,第38、39首;

铃木4,维瓦尔第“A小调协奏曲第3章”(全曲);维瓦尔第“G小调协奏曲”。

(写于2009年1月21日)

584
宝珠 发表于 2009-1-24 10:56:00 | 只看该作者

预祝新年快乐!

585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9-2-20 09:20:00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2月15日,第一百拾课。

上到110课,却真的拉起了警报。破天荒的,回课“全线被弹”(弹劾之弹)。

左手G弦练习,有一行没过--4指的bMi音偏低,在快节奏下尤其明显。老师建议,如果手的宽度确实不够,可以放开1/2指,让整个手型稍微移一下。

音阶及琶音练习,高把位的换把音不准。老师指出一个观念上的错误:换把只有一个一个的把位在换,决没有换半把的。由于都是3、4个降号的换把音阶,换把后的第一个音往往是有降号的音,所以,在换把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少走了一点距离。结果导致只有第一个换把音是差不离的,但后面3个音都低了。这就是所谓换半把的意思。“没有(换)半把,只有(换)一把”,换完之后1指后仰按有降号的音,其实也就是贯彻手型整体移动的原则。

老师这么一说,才想起,责任主要在我。记得操练时,我总是提醒“这个是bRe或bLa”,但从未顾及整个手型。正确的感觉应该是,换把的1指走的距离比正常换把稍稍短一点,但整个手型走的距离还是正常的距离。或者是,1指换把落位后,整个手型还要继续前行,直到1指产生了熟悉的后仰的感觉。

练习曲,2、3把位在打架,音符也就经常窜到隔壁去了。其中有不少3弦上的中低音也要求2、3把来拉,这就更为生疏。一急一紧更容易乱。

维瓦尔第“A小调协奏曲第3章”也拉得不理想,节奏、音准都不好。

“G小调协奏曲”以及换把练习都没时间听了。

以后,舍夫契克左手与换把练习将隔周交替检查。

反思“拉警报”的原因。整个寒假的前半段,练习还是按部就班进行的,就是春节期间也没敢放松啊。除了音阶练习被证明是在“瞎练”,剩下的并未见得困难,大部队通过本该大有希望。不过春节之后,练习时间反而少了。最大的问题是,这一周,回课前的5、6天,因为少了监督者,要么是孩子自己练,要么干脆就没拉(开学了作业雨后春笋般源源不断而生),现在回过头来看,效果令人沮丧。料想,仍然是前半段练得还不够扎实,所以在孩子自己操练的时候,一些小错慢慢浮出水面、重复累积且扩大了。其次,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少拉,或读读谱也行,类似上一课的“纸上弹琴”也远胜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放任。基础不牢,加上一时的手生,导致本次的“全军覆没”。以之为警,下不为例。

小宝自评: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良+;

赫里美利音阶,合格;

沃尔法特练习曲,良;

铃木乐曲,良-。

作业: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第七首,6~8行G弦练习;

舍夫契克换把练习,第七首(同上一次);

赫里美利音阶,复习换把音阶及琶音练习7条(同上一次);

沃尔法特练习曲,第39首(同上一次);

铃木4,维瓦尔第“A小调协奏曲第3章”(同上一次)。

(写于2009年2月15日)

586
YR1983 发表于 2009-2-22 23:46: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无私奉献,真是个好家长!

587
精灵般的眼睛 发表于 2009-2-23 16:18:0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以后真是感动,以后要向宝妈学习

588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9-2-23 21:53:00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2月22日,第一百拾一课。

经过一周的操练,进一步熟悉了2把位的音符,回课也就变得轻松多了。赫里美利换把音阶及琶音练习、舍夫契克换把练习、沃尔法特第39号练习曲,三本书很快拉完。偶尔出现窜音--低音区的2把音窜到3把位。

维瓦尔第“A小调协奏曲第3章”,练的时候就知道有些悬乎,一者分配的时间不够(音阶就占了半边天),二者曾经出错的地方多,改起来更为费时费力。果然,拉到中间的快板部分,依然错音连连。

发觉离下课还早,老师开始一个一个小节纠正。惭愧,这本该是陪练的任务。这一段快板部分也的确没有认真仔细地修改过,所以造成的后果很不堪--纠正之后再拉一遍却“旧错依然”。显见得新膏药盖不过老伤痕。那么,老师就让分节拉,唱一小节拉一小节。如此反复,小宝却不领情,要么是连续地拉几个小节,要么是不按要求唱。要求是唱的时值与拉的时值一样,可他唱得很快,显得不耐烦。要治的就是这个“不耐烦”。所以,接着就变成了,唱一节、拉一节、停一节。老师什么时候喊接着拉才能往下拉。

端着架子不让动,这下小宝憋得有些难受。憋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但终究是没有流下来。因为我在一旁悄悄地“吹胡子瞪眼舞拳头”。这既可以说是在打气,也可以说是在威吓。对这一幕,我是熟悉万分。老实说,这一招我经常使用,专治烦躁症。本以为只是外行才使用的偏方,没想到今儿在老师这里也见着了。是英雄所见略同么?窃喜一番。

终于,就这么坚持了半个多小时,坚持到了下课。放下琴,小宝还是气鼓鼓的样子。问,怎么啦?答,“我气得牛气冲天了!”说完,拍门而去。偶!真没礼貌!

作业: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第七首,6~8行G弦练习;

舍夫契克换把练习,复习第六、第七首;

赫里美利音阶,复习f小调换把音阶及琶音练习2条,新增G大调、e小调换把音阶及琶音练习4条;

沃尔法特练习曲,复习第39首,新增第40首(不使用抛弓弓法);

铃木4,复习维瓦尔第“A小调协奏曲第3章”,“G小调协奏曲”(第一页)。

(写于2009年2月23日)

589
精灵般的眼睛 发表于 2009-2-24 10:08:00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女儿现在上二年级,小宝是不是上一年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7 13:48:09编辑过]
590
精灵般的眼睛 发表于 2009-2-24 16:42:00 | 只看该作者

一起加油吧,哦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7 13:49:18编辑过]
591
hanni 发表于 2009-2-24 18:18:00 | 只看该作者
真用心啊
592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9-3-2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精灵般的眼睛在2009-2-24 10:08:00的发言: 我家女儿现在上二年级,小宝是不是上一年级?
也是2年级。与小精灵共同努力~~~
593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9-3-2 12:28:00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3月1日,第一百拾贰课。

老师晚上有演出,3点半开始排练,我们见缝插针上了一课。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第七首开始有专门的增二度/减三度的训练,操练中着实花了大气力,才稍显成效--G弦上的bMi多数能听见了。只是,注意了减五度的手型之后,变化音拉得不明显,反差不够。这是意料中的事。手指技能不足,难免顾此失彼。小宝也说,“(左手训练)开始进入魔鬼训练了!”另一不足,是弓段的分配。“早晨吃得饱,晚上饿肚子!”小宝承认所说为实。能力上了,心态才稳,才谈得上游刃有余。

赫里美利音阶,换把音阶与琶音的练习,琶音中有个别升降号的音不准--小三和弦拉成大三了。补充了大三和弦、小三和弦的概念。把小宝说得懵懂懂的。我听明白了,回家给他补一下。

沃尔法特练习曲,第40首,这里出现一个大的误解,虽然不使用抛弓(弓与弦都达不到抛的要求),但也不能拉成“前十六分”音型。老师说,这是“学院派”的拉法(大概是照本宣科的意思吧),在实际演奏中可不能这么表现。恰当的表现是,将重音放在“前十六分”上,后面的八分音符加一个停顿,使之与前面的十六分的时值一样长(相当于一个顿弓)。

维瓦尔第“A小调协奏曲第3章”,节奏还是有些不稳。

作业: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第七首,复习7~8行,新增9~10行G弦练习;

舍夫契克换把练习,复习第六、第七首;

赫里美利音阶,复习G大调、e小调,新增D大调、b小调换把音阶及琶音练习4条;

沃尔法特练习曲,第41首;

铃木4,复习维瓦尔第“A小调协奏曲第3章”。

(写于2009年3月2日)

594
宝珠 发表于 2009-3-2 17:48:00 | 只看该作者
小宝加油!
595
我们俩 发表于 2009-3-9 15:31:00 | 只看该作者

来问问题了。我看到你前面写道小宝“大拇指对住中指,隔着琴颈与中指相对,一引导四指分开,二让手掌竖一些起来,这样按弦变得更容易,而不是象上周拉G弦时显得那么累。用一个词来描绘,就是“够不着”的“够”字。真难为了这小手啊。”

想具体问一下左手的位置。老师让我女儿现在把大拇指贴住“La”的位置,4根胶条中的的第一根。但我看你的写的关键是拇指和中指相对。我家宝贝似乎根本就做不到我们老师的规定,她的一指位置总是高。她现在用的这把琴也是手心包不住卷首的。

先谢谢了。

596
宝珠 发表于 2009-3-9 15:40:00 | 只看该作者

拇指的位置在一指或二指或两指之间,都是可以的,宝现在的老师也是认为在一指与二指之间比较好,小小的移动,对小指的帮助比较大的.但是,拇指越接近中指,越容易造成紧张的.要注意.

我在小宝这边多嘴了,嘻嘻

597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9-3-10 10:46: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宝珠MM,你把我能说的都说完了

598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9-3-10 10:48:00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3月8日,第一百拾叁课。

回课不好。高把位音准很成问题。换把音阶已经上到八把,音准一塌糊涂。也知道需要慢慢慢、细细细,更慢、更细致、一点一点地爬行。一旦如此,钟摆的滴答显得更强健、更匆匆。难度见长,时间无增,质量只好草草。吃的是草,却能产奶。真心地羡慕、崇拜、称颂我们的牛老大!就是牛!

舍夫契克换把练习和赫里美利音阶,高把位的音准要加强。沃尔法特练习曲,第41首,前半曲拉得比较熟,后半曲直到周六才有空过两遍。其实,这首曲子难度不大,弓法也没有变化,就是换把频繁。回课中竟然也给拉完整了。维瓦尔第“A小调协奏曲第3章”,终于过了。

老师调整了课程,计划今年十月让小宝考级。之前,要将考级曲目都过一遍,因此上周就买了上音的《小提琴考级曲集》。赫里美利、沃尔法特、铃木这三本书暂时停用。考级前,就使用舍夫契克的“换把与左手”,以及“考级曲集”。

回家,下了四个版本的“新春乐”;下了祁尔士先生的书“怎样练习开赛小提琴练习曲”;开赛练习曲,找了黄滨先生的版本(http://www.violina2z.com),用录音笔下了。

作业: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第七首,7~10行G弦练习;

G大调、g 小调音阶及琶音; 开赛练习曲,第28号(第1-60小节),关于换把与分解和弦的练习;

新春乐。

(写于2009年3月9日)

599
宝珠 发表于 2009-3-11 10:04:00 | 只看该作者
小宝是不是准备考音协的五级?
600
解语者 发表于 2009-3-11 21:58:00 | 只看该作者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要求严格,是很难拉的,课程编排上左手难了些。量也太大。照你说的孩子的程度,3行实在太多。1行应该差不多,舍夫契克左手编排的很严密,反复变形,应该一个小节一个小节的练习。练的时候孩子应该经常停下来,因为他会听到很多不准的音,然后思考出来为什么会不准,找到原因改进。这样才有练习价值。所以,3行太多了。7课,你研究一下,很有趣,舍夫契克非要把你的手弄得不准,哈哈。祝你孩子练出强大的左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7 10:15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