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6日,第一百零一课。 书上也会有错的,即便它出自“人民音乐出版社”。有的是纯粹的错误,有的是不合理。比如今次拉的赫式换把音阶第四条,按书本要求,上行1-3-6,下行6-3-1,但在3-1退把时连续使用1指(Re、Ci)。老师认为,这样很不合理,应该拒绝“同指退把”(不否认同指上行换把)。换把的处理也是有技巧的。 高把位中的琶音音准很成问题。老师及时终止了小宝盲人摸象般的找音,第一步,建立正确的“音程概念”。老师解释了“纯四度、增四度、减四度、纯五度、增五度、减五度、大六度、小六度”等八个概念的含义。第二步,明确琶音的音程关系,即确定其属于上述八种情况中哪一种。最后才是确定手型、指位。从背手型、背指位,过渡到根据音程关系确定手型、指位,这其中有质的飞越。 不禁想起主内兄弟的教法,按他的意见,从学琴伊始就应该按音程关系来确定音准。我虽以为然,但限于时间及对自身愚笨的顾虑,一直未曾尝试。现在,终于等到老师讲到了“这一章”了。通晓此章法,才能彻底跨越音准这道坎。 同理,舍夫契克换把练习第六首,也是忙于找音。“缺少思考的时间”。思考什么?思考每个把位的音程关系。老师索性让他退回到前五首,要求“有思考地拉琴”。 沃尔法特第34练习曲,与维瓦尔第“A小调协奏曲第1章”,升Do几乎都错了。真是“犯错容易改错难”啊! 小宝对自己回课的总体评价--“优-”。 作业: 赫里美利音阶,除了上周的4条,新增1-3-5、1-5换把音阶及琶音练习2条;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第五首A弦三连音练习第3-7行; 舍夫契克换把练习,复习1-5首换把练习曲; 沃尔法特练习曲,第34首,全部使用3把位拉;第35首; 铃木4,维瓦尔第“A小调协奏曲第1章”(60小节-结束)。 (写于2008/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