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短指小宝学琴记

[复制链接]
501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7-14 15:20:00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7月13日,第八十九课。 赫里美利音阶,由2指开始的大调音阶9条。拉得比较仔细,其中8条是换把音阶练习,摸准了主音,保持住手型的运动感觉,高把位也基本拉出来了。 舍夫契克的左手技巧练习,“D弦上的手指练习”。这个是一天两小节这么练的,虽然还不符合老师所要求的弓法(我当时漏记了),但熟练程度还不错。

舍夫契克的换把练习,第一首。进步不大。按老师的说法,“换把不干脆”,尤其是下行中的“退把”。换把前那个音符的时值“还没拉够”。“没拉足够”,渊于力浅。因为功力不够,换把的准备过程自然被曳长了,滑音自然也在慌张中逃逸出来。前进中(上行)的距离感已经有了,后退中(下行)的距离感还不对。 沃尔法特第27号顿弓跨弦练习曲,和塞茨“第五协奏曲第1乐章”,同一个毛病--拉得太快。音符都“糊在一起了”。回家慢慢掰开了再来吧。

作业, 赫里美利音阶,由2指开始的小调换把音阶练习,1-5把位共9条;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D弦上的手指练习”3行; 舍夫契克换把练习,第一首,要求连贯(同上周); 沃27,顿弓及跨弦练习(同上周); 铃木4,塞茨“第五协奏曲第1乐章”(同上周)
当你在家里练习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敌人;而当你出现在舞台上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崇拜者。——布舍里
502
jinghan_01 发表于 2008-7-14 18:12:00 | 只看该作者

向楼主学习,准备为孩子记学琴笔记

503
宝珠 发表于 2008-7-15 10:10:00 | 只看该作者

是啊,现在的天气呵,一会闷热得要命,一会大雷大雨的,小宝也辛苦了啦!

504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7-21 23:05:00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7月20日,第九十课。

课后,和小宝达成一个约定:从这一课起,回课笔记将不再任由小宝爸一个人“自说自话”,笔记内容将以“一同温故、小宝口述、老爸记录及补正”为主。

记录的格式不变,依然是“N段论”。目前是“五段论”:赫里美利音阶、舍夫契克左手、舍夫契克换把、沃尔法特练习曲、铃木乐曲。

第一段,赫美音阶,由2指开始的大调换把音阶,9条。拉得怎么样?“还不错!”哪里还有问题?“老师说,3指音高了。”其实,这就是“指距原则”,即越到高把位,指距(手指之间的距离)越是要收拢。拉到5 把位,还机械地复制1把位的指距感,这样音准自然高了。

\

第二段,舍夫左手,“D弦上的手指练习”。拉得怎么样?“一般。”哪里有问题?“老师说了,每个音拉得不平均。”这说的就是“五个指头不一般齐”的事实。从拇指到小指,指力渐弱是自然法则。体现在弦板上,必定是用力不均导致的音符长短不齐。所以,首先要强化弱指的训练,1指练1遍,4指至少练3-5遍。同时,注意别“过度老累”。

第三段,舍夫换把,第一首。拉得怎么样?“拉得不怎么样!”哪里有问题?“老师说,上行的时候上的不够,下行的时候下得太多”。上一课,老师的评语是“不干脆”。这次,换了种说法,“拉得犹豫。”犹豫的对象,是换把所要求的准确的移动距离。一犹豫,则上行不够,后退过分。

第四段,沃法练习,第27号,关于顿弓跨弦。拉得怎么样?“拉得不是很好!”哪里有问题?“很多8度跨弦的音符不准。”这是个难点,老师说,如果不保留手指(在手指按住下一个音之前,保留当前手指),更容易出现音准问题。

[em06][em06][em06]

第五段,铃木乐曲,塞茨“第五协奏曲第1乐章”。拉得怎么样?“拉得一点都不好!”哪里有问题?“拉得急,慢的拉快了,快的拉慢了”。整个节奏还是有问题,还有出现几个错音。

[em06][em06]

小宝同志严肃认真地回顾了这一堂课的学习情况。自我总评“最高也只能得良!”既实事求是,又严于律己。真是个有前途的好同学!

[em06][em06][em06]

作业, 赫里美利音阶,由2指开始的小调换把音阶练习,1-5把位共9条(同上周); 舍夫契克左手技巧,第三首“E弦上的手指练习”全部11行,挑选针对弱指的小节训练; 舍夫契克换把练习,第二首(复习)、第三首; 沃29,注意不要起音头; 铃木4,塞茨“第五协奏曲第1乐章”(同上周)。 (写于2008/7/21)

505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7-22 22:25:0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好办法,能自我反省弥足珍贵哦
506
宝珠 发表于 2008-7-25 17:45:00 | 只看该作者

嗯嗯,等珠大些也要她课后分析老师上课的要点和课后的练习重点!

507
DUANDD1113 发表于 2008-7-28 16:03:00 | 只看该作者
小宝和小宝爸爸太强大了!
508
杉山润子 发表于 2008-7-28 16:06:00 | 只看该作者
记录下点点滴滴~
509
小河流水啦 发表于 2008-8-6 14:07:00 | 只看该作者
哇塞,好认真的笔记啊!学习!
510
琴不离手 发表于 2008-8-6 15:07:00 | 只看该作者
好可爱的叙述啊~~~
511
宝珠 发表于 2008-8-23 11:35:00 | 只看该作者
宝爸爸好久没来更新啦?是不是放假去旅行去了?
512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8-26 10:28: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外出旅行,老师到国外演出了~~~~

现在,又回来了,很高兴

513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8-26 10:29:00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8月24日,第九十一课。

从上一课(7月20日)到今天,隔了三十多天。这一个多月,由于旅游,少了9天的练琴;由于16天的奥运,也占据了很多的学习空间。更主要的原因,是老师出国演出了,一个月不能上课。少了这把关键的尺子,练得就比较松了--无论是时间上还是质量上。因此,停顿后的第一课,主要目的是恢复,恢复正确的拉琴动作与正确的拉琴感觉。

这一课,主要检查了赫里美利音阶、舍夫契克左手技巧以及沃尔法特练习曲。另外两本书来不及拉了。

关于歌唱。拉完音阶,老师让小宝唱一下Do、Re、Mi、Fa与Do、Re、Mi、#Fa。在他唱来,Mi、#Fa与Mi、Fa几乎没有区别。瞧小宝使劲压嗓子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经多次示范,这个#Fa(包括后面唱的#Do)的音才勉强从状如白纸的嗓子眼里冒出来。这样反复多次,为的是在“唱”的过程中,区分、建立、感受“大三度与小三度”的框架感、距离感。

声乐对“心里唱”的重要性,以前是被忽视了。心里要唱,这个要求很早就有的。但,如果一直唱不准音高,那也是白唱。不仅起不到校准的效果,反而变成严重的误导。该是考虑增加声乐练习的时候了。

514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8-26 10:30: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左手。1)对于音准,首先还是强调“大三小三要先行”,就是心中先有(唱)“大三、小三”的概念,然后才能指挥左手手指正确地落位。其次,越到高把位,手指间距越小。间距收缩的原则不能忘。

2)左手技巧主要练弱指。弱指上去了,才不会出现“瘸音”。弱指的音拉清晰了,才是真正的“匀”。

3)要想节奏不乱,必须找到正确的呼吸点(瞬间的休息点),尤其是面对一长串的“十六”。贯彻在日常练习中,就是要“一组(音符)一组(音符)地练”、“一句一句地练”。这是治疗“哮喘式快拉”的关键。

515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8-26 10:38: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右手。这是本课关注的重点,但也不是几句话、几堂课能马上见效的。“三四年内主要解决音准与节奏”,初学时老师就这么说了。可见,在目前,练发音不是重点。但一些重要的细节仍然被反复强调。

1)弓杆倾斜方向太过。小宝几乎只用了1/3的弓毛,加上力量的不足,导致琴弦没有被充分振动。让尽可能多的弓毛接触到、贴住琴弦,以求最充分的振动。在练习的初期,宁愿全部弓毛贴住琴弦(即没有弓杆的倾斜),也好过只用部分弓毛。后者是“十年后”才考虑的问题。

2)关于用力,是个很敏感的老顽症了。压了,不行;虚了,也不行。小宝还没有体会到正确的用力。在练习的初期,宁压勿虚。

3)拉满弓是右手的基本功。弓尖与弓根的声音,应该差不多。在此基础上,应该开始关注合理地分配弓段。这其实就是“匀”的要求--发音的均匀、弓段分配的均匀。

4)关注右手,从慢拉开始。这个法宝,需日日唱月月唱。

作业: 赫里美利音阶,由3指开始的大调换把音阶练习,1-5把位共9条;舍夫契克左手技巧,第三首“E弦上的手指练习”(同上周);舍夫契克换把练习,第三首(同上周); 沃29,加快速度(同上周); 铃木4,塞茨“第五协奏曲第1乐章”(同上周)。

(写于2008/8/25)

516
宝珠 发表于 2008-8-26 13:32:00 | 只看该作者
517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8-8-26 20:43:00 | 只看该作者
柳哥回来啦?
518
别和我一样 发表于 2008-8-31 08:56:00 | 只看该作者
每次上来都要到柳老师这里认真学习一下。。
519
放飞心琴 发表于 2008-8-31 14:09:00 | 只看该作者

老师要求比较专业,呵呵!孩子的基础也会扎实很多。赞一个!

520
 楼主| 柳思成音 发表于 2008-9-2 12:09:00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8月31日,第九十二课。

课后的路上,儿子说,回家以后要马上一起写“文章”。又说,上次没写要补上。听完后一句,才明白说的是共写“课后笔记”的事儿。前面的迫不及待与后边的遗憾口吻,令人顿感欣慰。

上一课,涉及的都是练琴的基本功,是方向性的大问题,而不是很具体的、技术上的细节。所以,就没让小宝参与课后的归整。没料到,小宝还真把这个事放心上了。接着,有了一段问答。

“这次(交课)最差的是什么?”

“是沃尔法特(29号练习曲)与铃木(塞茨第五协奏曲第1乐章)!有很多错音!”

“想明白为什么错了不少音啊?”

“是地基没打好。”扬起小手,做一个双手环抱树根姿势,继续说:“地基造歪了,上面当然就好了。”

“那可怎么办?”

但见小手一挥。“那就推倒重来!”

一方言之凿凿。一方先肃然起敬,旋释然而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7 10:3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