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术评论] 小提琴音准的概念及原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06-10-14 14: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关于音准问题,要探讨它除非你有很深的演奏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四川音乐学院刘德镛教授10年前曾有专著《小提琴音准的概念及原则》,但因此书太专业,印刷数量有限,没有哪个出版社愿意出版,此书只在熟悉他的人和学生中珍藏。该书极有价值,是刘德镛教授几十年教学的心得,中央音乐学院韩里教授和隋克强教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对于专业音乐工作者,这本书会给他们很大的帮助,原中央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扬秉荪先生,退休后到美国定居,曾向刘德镛教授在美国的女儿索要此书。

此书主要内容如下:

刘德镛教授个人认为:弦乐必须具备三种律的演奏能力,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律,才是全面的,即五度相生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

1、五度相生律:许多小提琴演奏者将五度相生律误认为是纯律,其实这两者之间是不同的两种律,为什么会误称呢, 大概是由于纯律这三个纯五度关系F-C-G-D与五度相生律相同所致,五度相生律的振动数列如下:以a音440.44为标准)
律 名:      c           d          e            f            g              a           b           c
振动数: 261.00 293.63 330.33 348.00 391.50 440.44 495.47 522.00
五度相生律的特点: 凡是五度,都是纯五度,大二度之间比较宽,小二度之间(即半音之间)最窄,一般弦乐(提琴)调弦即是纯五度关系,演奏旋律也是用这个关系,既半音靠的很进,如像#C比bD高,#C靠进D,bD靠进C。

2、纯律: 在五度相生律的前三个纯五度之间加入协和的大三度而成(图表略),这应该是和声学的来源,是非常协和的大三和弦。(详细分析略),纯律的振动数列如下:
律 名:      c           d          e            f            g             a            b           c
振动数: 261.00 293.63 326.25 348.00 391.50 435.00 489.38 522.00
请注意以上两种律在a,e,b上的差异,在半音的问题上,纯律正与五度相生律相反,如五度相生律变化半音C-#C,大于自然半音C-bD,在纯律上则变化半音C-#C小于自然半音C-bD。纯律的特点:和声非常协和、纯正,音阶中半音最宽(比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都宽)。在管弦乐队中,铜管乐经常是吹奏基础音上的泛音,所以吹奏和弦时是非常协和的,弦乐也同样可以奏纯律,得到同样程度的协和和弦。

3、十二平均律:在一个八度内将它等分为十二个半音。由于十二平均律和纯律半音大小不一,音程关系也不相同,转调更加麻烦,故产生十二平均律,不管变化半音、自然半音一概相等,所以可以等音变换。十二平均律的特点:半音比纯律宽,但比五度相生律窄,奏和弦不纯,奏旋律时倾向性不够(导音倾向主音),是折中的,但转调极为方便。

在小提琴上,D大调是既适合五度相生律,也适合于纯律,它的主音、属音、下属音、上主音是纯五度关系,都是空弦,由此可以看到许多作曲家写小提琴独奏曲时都喜欢D大调。

关于在小提琴中三种律的应用,刘德镛教授个人认为:

1、 在演奏快速音阶时,应用十二平均律;在演奏慢速音阶时,宜用五度相生律。  当慢拉单音音阶时(如一弓一音),应该用五度相生率,半音手指尽量靠拢,这样,你会感觉音拉准了;而当你快速拉音阶时,主音一开始,立即在人们脑海里反映出属音,下属音以及其它音高的概念,或是在节奏重音的地方有一个预先的音高概念,在快速演奏音阶式的音乐进行时,各音与主音,即调的中心可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比较,速度越快,主音的音高概念留在记忆中越鲜明,这就形成整个调性的概念,随着节奏的组成,势必听觉自然地将音分成一组一组地去鉴别。因此快速音阶中半音的倾向性退为次要地位,也就是不用五度相生率的小半音距离,而用十二平均率半音的距离演奏,也能使耳朵接受,并认为是很准的,这时调性倾向是很明确的,也是它的主要矛盾。当然能用五度相生率演奏小半音更好,不过在快速度中,手指一般不易靠拢,若能用十二平均率演奏快速音阶,听觉上已相当满足,就是听力好的人,也会认为它已经是音相当准了。

2、在演奏和弦、双音与单音混合时的,原因较复杂,具体问题不同,律的使用有些是单独使用,有些是混合使用,他举了一些例子,书中有详细论述。
      3、半音音阶,应用十二平均律演奏;但在不太长的半音级进、摸进等(例谱略)形式不完整半音阶时,应以支持音划分半音间的距离。
      4、减七和弦应用十二平均律演奏,属七和弦应用纯律演奏。(原因解释略)
      5、在演奏升号调和降号调时的音不准现象在演奏两个以上升、降号调时,拉升号的调往往越演奏越偏高,拉降号的调则越拉越低,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演奏者长期习惯用五度相生律去对待所有的升降音,尤其是对待调号的升降音,结果主音也可能是不准的,如bE大调就可能把bE1音去靠拢D空弦,这个主音首先就低了,再加上其他的降音往下靠,就形成越拉越低现象;而拉升调时又往上靠,每一个升的音都靠一点,结果越拉越高。确定主音的位置极为重要,不能用五度相生律的概念去找主音的位置;但是,在主音确定了高度之后,在乐曲旋律进行中,导音要靠近主音,三音靠近下属音,其它升号就不能往上靠拢,如E大调,除#d音靠拢e音,#g音靠拢A音外,其他#f和#c音决不能靠拢g和d音,否则音程关系不准确,调性也不明确;而降号调,则导音和三音可向上靠近主音和下属音,其他降音与下面一音都不能靠得太紧,即要用纯律的半音关系-和声关系,而不能用五度相生律的半音关系。如何确定主音的高度?在升种调中可以用空弦音对准主音的当然可行,如不能直接对准的可间接的对准,所谓间接的对,无疑要两音同时响,对准即指对成协和音程,即纯律。降种调也通过间接的对准,如bB调用D空弦对A弦上的bB1成为协和的小六度即可。在降种调中,特别是慢速度演奏旋律时最好不用空弦,一则是音色不统一无表现力,再则就是音不准,因为它是不适合奏五度相生律的半音关系的,太宽了。在乐队中,指挥有时也会要求不用空弦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确定主音的高度和伴奏的乐器要统一起来,如果是钢琴伴奏,则要以十二平均律为准,若是以管弦乐队伴奏则大都要用纯律来确定,这是小提琴演奏者必须具备的适应性。

6、三度双音音阶的音准问题

应用纯律演奏,六度、十度、四度双音都是如此。(原因解释略)


    关于乐曲中的音准问题(略)

调性音准(略)


结论:
1、五度相生律

演奏旋律,特别是慢速度的旋律时,应用五度相生律的关系是适合的。用它去奏和声和转调是不合适的。在管弦乐队的演奏中,遇到奏旋律时(铜管、木管)亦要适当控制音高去适应奏旋律。

2、纯律
      演奏和声、复调音乐、部分转调(简单的近关系转调),特别适合用纯律演奏。奏旋律用这种律是不合适的。木管乐器奏和声时则要求调整音的高度,以适应纯律的音准要求。弦乐组奏纯律应该是没有多大困难的,
3、十二平均律
      转调、快速音阶及经过句,半音音阶,减七和弦用十二平均律演奏是适合的。奏和声、慢速音阶、及旋律是不合适的。在应用十二平均律时,铜管乐则要调整音的高度。

以上是刘德镛教授关于《小提琴音准的概念及原则》的论断,供网友参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8 16:59:07编辑过]
工作要持之以恒,真诚的艺术家不能借口情绪不佳而束手坐待。——柴可夫斯基
2
xmwyh 发表于 2006-10-14 15:40:0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很全面,很详细
3
月白风清 发表于 2006-10-14 18:31:00 | 只看该作者
4
kimko00412 发表于 2006-10-14 18:32:00 | 只看该作者
5
一杆进洞 发表于 2006-10-15 09:20:00 | 只看该作者

小提琴爱好者

真是厉害呀|||||||||||||||

6
电子小提琴 发表于 2006-10-16 21:34: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好,你有整本的《小提琴音准的概念及原则》吗?我要买。
7
 楼主|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06-10-16 21: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电子小提琴在2006-10-16 21:34:00的发言: 楼主你好,你有整本的《小提琴音准的概念及原则》吗?我要买。
我帮你问一下刘老师,然后答复你。
8
aving 发表于 2006-10-16 22:05:00 | 只看该作者
太赞了!!
9
郝晓晶 发表于 2006-10-17 16:15: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三种律制之间的差别甚微,一般也就20-30个音分,半音是100个音分,全音是200个音分,人耳听的出来吗?
10
 楼主|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06-10-17 16:22: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弦乐器需要敏锐的听力,如果听不出这三种律的差别,最好不要学弦乐器而改学键盘乐器,这确实很残酷的现实。
11
safari 发表于 2006-10-18 10:13:00 | 只看该作者

搬个板凳,慢慢看

12
uredeadwy 发表于 2006-10-20 21:34:00 | 只看该作者
经典!~~~~~~~~~
13
美丽雨城 发表于 2006-10-20 22:10:00 | 只看该作者
终于解惑,谢谢楼主!
14
yaobang 发表于 2006-10-21 10:07:00 | 只看该作者

该文介绍得很祥细,但在实际演奏中能达到这样就很难了,听听大师们演奏的慢板其维妙之处让人叫绝,而且各位大师在处理上都有独到之处。

结论:在纯律的应用上要靠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发自心灵的感受。

15
太阳之火 发表于 2006-10-21 17:23:00 | 只看该作者
16
独孤剑 发表于 2006-10-22 11:52:00 | 只看该作者

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我可以听出差别。

大家看过长征这部电视剧吗,那个胡班长在吹唢呐时,我老是觉得音不准。十二平均律的问题在管乐中问题大点,对于钢琴问题不大,因为钢琴的声音非常浑厚,用十二平均律并不会让人觉得音不准,只不过觉得味道淡了点而已。

17
郝晓晶 发表于 2006-10-23 18:38:0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上的,这三种律制的差别我大致可以听的出来,但在实际应用中是可以不用顾虑那么多的,我是这么认为!
18
一杆进洞 发表于 2006-10-24 08:31:00 | 只看该作者
你们的音感都很不错了。
19
 楼主|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06-10-24 10:06:00 | 只看该作者

业余学琴如果能听出三种律的差别确实是高手,而专业学琴经过训练则必须要听出三种律的差别。如果从理论上明白了如何在演奏中运用这三种律,演奏时心中有数,则演奏时的音准问题会大大减少。

国外学者很早就对音律问题进行研究,有不少文献,而我们国内鲜有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杨秉荪先生在研读刘德镛教授的著作后,写了一篇文章在美国发表,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20
valley 发表于 2006-10-24 11:51:00 | 只看该作者
曾多次拿起这本书来看,但书太专业化了,对于我这个缺少音乐功底的人来说真是专不进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2 12:30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