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术评论] 小提琴音准的概念及原则

[复制链接]
101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11-19 14:18:00 | 只看该作者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102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11-19 14:25:00 | 只看该作者
论坛里,四分一仙 先生在12平均律和5度相生率 一贴中有详细介绍,在此把他的手笔贴过来。人家是真的懂,令我这个外行脸红。
103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11-19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104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11-19 14:31:00 | 只看该作者
105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11-19 14:32:00 | 只看该作者
106
 楼主|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10-11-19 15:41:00 | 只看该作者

刘德庸教授著作的开头部分详细介绍了这三种律的区别,我一看那些数据就发晕头痛,没耐心看,看来真不是个做学问的料。鉴于国家级的专家都肯定了刘德庸教授的研究成果,说明刘德庸教授的研究成果是很有价值的,时任中央音乐学院管弦乐系主任的刘培彦教授在给刘德庸教授的信里称刘德庸教授为他的老师,要让他的学生好好学习刘德庸教授的这部著作;韩里教授难掩欣喜之心,称刘德庸教授的研究成果是对中国小提琴教育事业的一大贡献;隋克强教授称他在收到刘德庸教授的著作后,一口气就读完了,而他说很难会这样读书,给了很高的评价。
我很希望能完全读懂这部著作,但无奈学识浅薄,只能看懂部分,还是学琴的程度太浅所致。我曾在很长的时间里苦于无老师指导,在黑暗中摸索学习,吃了些苦头,落下些毛病,如紧张的咬紧牙齿拉琴,右手大拇指紧张持弓而指端长满厚茧,等等,在遇到刘德庸教授后才慢慢得到改善,现在比以前好多了。
一刺先生把学琴看的过于简单了,曾问我能否2周过一课开塞,要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你前面要攀的山峰会越来越高,等你真正有一定质量的学完开塞后再来谈下学琴的感受,相信你能写篇好的体会论文。顺便说句,你的文笔挺不错的,就是看问题过于偏激。

107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11-19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刘培彦是一位艺术修养极高的小提琴教授,他绝不会轻易表扬谁,他称刘德庸为老师,可见对他的尊敬。韩里更是音乐泰斗,林耀基都十分尊敬他,他当年与林耀基一道参加国际比赛,并任历届评委,国外的专家同行,对他都非常尊敬。据我所知,在音乐院校里,还有为数不多的老先生,专门研究律学,非常深奥,真不是一般人能懂得。我知道一位老先生,他早年学工科,后改专业,专修律学,他发明的一些乐理上的方法,为世界独创。

108
一刺 发表于 2010-11-19 16:27:00 | 只看该作者
这种音律问题太无聊了。如果你们是那么渴望这方面的宽慰,那我们可以明白:不仅在国内有什么刘德镛、隋克强、韩里之类在鼓噪这些,在国外的学界也有不少人在追求五度相生律、纯律这些过时、没落的遗韵。不必用心良苦地列举这些人,我们也知道这种情况。刘德镛编著的这本书只是对音乐界早已存在的材料进行编辑、整理而已,不足为奇。现在,我们在网络上都可以搜到大量这类材料。

面对这些累赘的东西,你还自认才疏学浅,真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19 18:12:33编辑过]
109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11-19 16:35:00 | 只看该作者
你个一刺,怎么这么狭隘,谁也没说你的12平均率不好(看,我也完全被你搞乱了),这些名人也不像你想象的就是要搞五度相生律,律学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你如果有经历,不妨多研究,学习一下,可能被你这样把你认为你知道的音乐术语就变成你自己的胡扯的独门功夫,未免太狭隘。
110
一刺 发表于 2010-11-19 16:36:00 | 只看该作者
我曾在很长的时间里苦于无老师指导,在黑暗中摸索学习,吃了些苦头,落下些毛病,如紧张的咬紧牙齿拉琴,右手大拇指紧张持弓而指端长满厚茧,等等,在遇到刘德庸教授后才慢慢得到改善,现在比以前好多了。

一刺先生把学琴看的过于简单了,曾问我能否2周过一课开塞,要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你前面要攀的山峰会越来越高,等你真正有一定质量的学完开塞后再来谈下学琴的感受,相信你能写篇好的体会论文。顺便说句,你的文笔挺不错的,就是看问题过于偏激。

——————————————————
这些常见的问题,一般的小提琴老师都可以发现,怎么把刘德镛特意放在这里,与你认为神圣的音律研究相提并论?貌似你太稀罕自己的老师。

我从来就没有说学琴很简单,只是反感某些所谓权威去制造那些神话(比如五度相生律之类)。开塞的练习曲难度不一,有2周练完一课的。我自己练换把的第十几课之后那些,最长的练过一个月。后来我发现基本功不扎实,又从头开始从张世祥的教材中增加其他人的练习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19 18:20:17编辑过]
111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11-19 16:43:00 | 只看该作者
并不是你所想象的,就要12平均律,其他都摈弃。当然钢琴的重要地位,以及12平均律本身的重要性,并不是谁说不好,或是被抹杀的。而小提琴中的5度相生律,以及纯律也是存在,你如果伟大,发明了什么律,也可以。高明的演奏者在对弦时,往往采用几种方法,不是每个弦对都成标准音
112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11-19 16:5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一刺在2010-11-19 16:36:00的发言:
这些常见的问题,一般的小提琴老师都可以发现,怎么把刘德镛特意放在这里?貌似你太稀罕自己的老师。我从来就没有说学琴很简单,只是反感某些所谓权威去制造那些神话(比如五度相生律之类)。开塞练习曲难度不一,有2周练完一课的。我自己练换把的第十几课之后那些,最长的练过一个月。后来我发现基本功不扎实,又从头开始从张世祥的教材中增加其他人的练习曲。
 我早就发现一刺有个特征就是反对权威,把我归为对权威的崇拜并称为人治,你反对权威,之后肯定一些,好似自己就是那至高无上的权威。你的头像是贝多芬的,是不是利用贝多芬与命运的抗争,可你怎么能跟人家比呀。
虽然似乎也听说过,小提琴上,类似无师自通的传说。但可以这么说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奥尔说的。当然你又要说我,又搬出了个权威。
我越来越感觉到,我是你的败将,我已经完全被你牵着走了。不过我真的谢谢你,让我有了吵架的快感,原来是挺有趣的。只是无论我们多么热火朝天,伟人就是伟人。我等还是依然无知,还自以为是。高山景行看来你是不知道的。
113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0-11-21 13:21:00 | 只看该作者
     你可收看过‘二胡与萨克斯的合奏’。二胡五度生成律演奏的曲调有汁有味,可苦了直罐萨克斯,他可是手屈一指的演奏家,他尽量控制气息,有些音也不能达到共振,如二胡损失点旋律,兼顾点萨克斯的均律,效果就可改观。反过来说,萨克斯就不能为二胡伴唱。同理二胡与钢琴的效果,如吃了一碗夹生饭。印度,新疆的音乐,那半音的尺度,只有弦乐中才有,且不好把捏;,铜官,钢琴均律乐器无法奏出。我们业余爱好者也应了解律的知识,[与民乐,用生成,;与‘西乐’用均律。如印度曲,那就得客随主便了。业余爱好者的愚见,不对,欢迎指正。哈哈!
114
夏夏 发表于 2010-11-24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学习了
115
北半球 发表于 2010-11-24 13:16:00 | 只看该作者
看不懂,但赞一个
116
石景山老琴童 发表于 2010-11-26 09:08:00 | 只看该作者
太专业了.
117
陈小猪 发表于 2010-11-26 10:38:00 | 只看该作者
以我的乐理知识看得比较茫然
118
tl20020313 发表于 2010-11-26 11:05:00 | 只看该作者
看不太明白
119
zm98 发表于 2010-11-28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正的面红耳赤阿哈哈,
好,真理不辩不明

120
睿琴 发表于 2010-12-4 15:57:00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2 09:40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