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是Quote,引用.呵呵,我居然都没有意识到. 关于左手的姿势,个性化差异非常大.在杨凯列维奇的书中有相当篇幅讨论,各式各样的情况,这本身说明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没有定规.只要你感觉自然有效. 但你的主张可能是少见的的一种情况,凭记忆帕尔曼的低把位相当程度是这样的.这可能跟你的手形有关.猜想你的手形可能比较大(呵呵,是吗?).. "低把位..大部分时间里将琴颈完全放在虎口里" 优点是手有安定感,"解决低把位多余紧张".但是低把位有多大程度多余紧张?我觉得低把位的多余紧张并不明显(在伸指时,换把时会有).另外这种姿势或许给换把造成人为障碍,只要触琴部位 大了就必然如此(但训练..有素总有办法适应). "可多利用休止状态的时间,...安静里求协调,求放松."这是非常正确的.观察演奏大师的细小动作,比如瞬间的抬头(头离琴)等. 其实演奏过程中的左手时常的细微 调整(拇指移动)是缓解紧张的有效手段.任何姿势无论是所谓标准的还是个性化的都不能一成不变(否则就极易僵硬),适时调整但又不改变基本手形. 这是我凭直觉想到的. 但直觉不总是那未可靠.所以这几天我会用琴来实验你的方法,并把感受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