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从沃尔法特到克莱采尔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zhoujiyuan 发表于 2008-9-10 08:55:00 | 只看该作者

几点感觉:

分弓的平均:快速分弓是一个谁都无法绕过去的坎。把弓子长度与速度、力度都练均匀,对于提高速度、发音清楚是最为关键的。弓子均匀这就要找荡秋千的感觉(秋千的原理发一次力后自动晃),钟摆晃动是绝对的平均,也是惯性的作用。所以首先可以在空弦上练,尤其要练习十六分音符加各种类型的换弦,然后将以前的一些练习曲用快速拉(比如开塞第4、沃尔法特NO15、NO3)做这些练习时要明确的目的和正确的注意力分配——分别针对手指快速跑动(手指独立与弹性是关键)、弓子均匀、左右手配合。这几个练习换指、换把、换弦一般不同时出现,因此难度相对比较小。速度可以达到120-130。以后就可以练习开塞NO18、23、28、29,这个要求就高多了。从考级要求讲,至少达到7-8级的技术水平,才能按照标准的速度130拉。

良好的音准主要是建立在由耳朵指导的触指感觉上的。——加拉米安
102
 楼主| zhoujiyuan 发表于 2008-9-10 09:09:00 | 只看该作者

手型框架怎么散了呢

就是手指独立性练习问题。

103
luvluffy 发表于 2008-9-11 21:55:0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个帖子 我了解到:学琴可练耐力

104
 楼主| zhoujiyuan 发表于 2008-9-17 14:18:00 | 只看该作者
有孩子告诉我,突然不会揉弦了,我看了她的动作,想告诉她为什么,但真的不是一会儿就可以给她说清楚的.因为原来她学习的是古典音乐,现在是浪漫音乐,左右手的配合,弓子要求的提高,使左右手忽然增加了紧张的因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9 8:06:00编辑过]
105
 楼主| zhoujiyuan 发表于 2008-9-19 08:05:00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在4月份揉弦很均匀,关节很松弛,发音很美,最近突然不会揉弦了。可见,揉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有时还会后退。遇到节奏复杂,情绪变化很大的浪漫音乐,弓子的速度、压力不再是均匀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左手也得随着这样的起伏不断变化,这和演奏古典音乐左右手都是匀速运动不一样。双手不互相配合,反而互相干扰,容易引起左手按弦用力过大,捏琴就再次发生,手指关节的松弛运动停止了。看巴洛克、古典音乐的演奏,琴的重量不在手里,或者提琴垂下,也没有太大关系,只要上臂不吊在琴上就行,浪漫音乐的演奏,这样不行。解决方法,是拉慢速的音阶,然后用一拍揉弦一次、两次,这时候练习渐强、减弱、弱变强再变弱,揉弦幅度与运弓力度、速度同时随之变化,这样的双手配合练习将提高揉弦的技术,注意,揉弦时左右手关节不使劲仍然得做到,教导孩子弓子贴紧弦并不是把手抓弓子,也不用肩关节使劲向下压,而是左右手之间形成合力。

106
 楼主| zhoujiyuan 发表于 2008-9-19 08:09:00 | 只看该作者
速度是一点点提上去的吗?是的。但不是说每次练习从慢到快逐步加速就能达到的
107
 楼主| zhoujiyuan 发表于 2008-10-11 12:41:00 | 只看该作者

我心于此

108
 楼主| zhoujiyuan 发表于 2008-10-11 12:46:00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手指练习和双音是最好的,因为它将为揉弦提供更正确与松弛的手型。每次这种训练之后练揉弦,往往效果更好:便于幅度的加大和发音均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1 12:49:10编辑过]
109
 楼主| zhoujiyuan 发表于 2008-10-12 12:56:00 | 只看该作者

初学双音,一般的学生都能拉出基本正确的音准。这时候,在解决双音音量是否平衡、是否整齐之外,就是音准是否正确。那么,让学生独立找到完全正确的音准,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对于第一把位,空弦2弦与正确的3弦E、F、A音发生共振,出现低音变浑厚(低8度音出现了),但学生找到的音往往是高一点或低一点,就不要轻易让他过去,让他过去了,他就永远难以找到正确的辨认方法,以后学更难的知识也就建立在这个错误基础上,乃至无法建立正确概念了。若有误,则立即让让他通过修改的办法找到了最正确的音,他手上做到,耳朵听到,心里记住,也就能够举一反三。每个音都可类推,举一反三。

学琴和教琴,如果说有秘诀,其中就有一条,那就是:对于某项技术,尽快找到完全正确的感觉,不要期望以后逐步做到。音准、节奏、发音的训练都是如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2 12:57:27编辑过]
110
 楼主| zhoujiyuan 发表于 2008-10-17 08:00:00 | 只看该作者

双音的起点

双音从哪里练起呢,一般是三度双音音阶,好吗?不好。赵薇老师和丁芷诺老师等都是从更简单的第一把位的空弦加单音练习1-8度。原因很简单,一是他有应用价值,在初级的塞茨学生协奏曲中大致是这类的双音或者由此变化出来的片段,很有趣味性。二是他便于给初学者建立最正确的概念,对锻炼好的听力非常好。《学琴之路》和《新编小提琴基础教程》上的设计都是非常好的,有了这个基础,再练三度音阶,就比较顺利了。我觉得,三度音阶是最难的。

还有,先单音分开拉,再合起来,有这个必要吗?没有。原因是,对于听辨能力,音是否准确,单音也不比双音更容易,完全正确的单音发亮,也就是这个音和空弦发生和谐共振了,孩子有这样的听力,至少得2年多吧,那之前,就不学双音了?再说,万一拉完单音后手指稍有变形,已有的音准随之没了呢,不靠耳朵听,孩子怎么知道错。

我曾经尝试比较过,发现这个方法不好(赵维俭的教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7 8:09:15编辑过]
111
wanzi0728 发表于 2008-10-18 22:06:00 | 只看该作者

顶。非常喜欢这个帖子。老师的话要仔细揣摩。

我26岁,是三个月之前开始学琴的,教材是霍曼,找了个老师教。感觉老师对我要求不严格。不太纠正我的动作。在这里学到了很多动作的要领。感谢老师。我会一直关注这个帖子的,希望老师多多发表拉琴经验,谢谢!

112
 楼主| zhoujiyuan 发表于 2008-10-22 13:08: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音准、节奏和发音都没有明显问题的话,是不用过于在意动作的。

113
 楼主| zhoujiyuan 发表于 2008-10-22 13:20:00 | 只看该作者
某种程度上说,音准与听力无关。就好比骑自行车不摔跤,却并不要求始终集中注意力,稍稍左顾右盼也没啥。拉琴也不可能将注意力全放在音准上,关键的是习惯。习惯就是换指时独立性、换弦舵式动作的正确。常见的换弦向高音区3、4指偏低,反之向低音区则偏高,就是舵式动作做的不好,手腕参与了换弦有了多余的手腕前后动作,自然是会出现那个局面的。
114
 楼主| zhoujiyuan 发表于 2008-10-23 17:33:00 | 只看该作者
手腕实在太灵活了,无论是左右手腕,都是极其容易出现多余动作或发出多余的力的。因此,一旦有了这个毛病,对快速分弓、对左手音准、对揉弦都极其有害,初学者记着:左手上下不畅通,一般最难解决的就是手腕问题,右手也是。
115
小鱼儿 发表于 2008-10-24 21:22:00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思考!
116
 楼主| zhoujiyuan 发表于 2008-10-27 14:03:00 | 只看该作者

左手音准训练:纵向与横向坐标定点的训练

一、内容

1、纵向训练:手型的稳定性练习——(乐曲选用丁芷诺的教材第1、2、6与保留指训练)

2、横向训练:左手换弦训练,学习横向的过弦方法,《学琴之路》第二册《剪窗花》。

二、方法与要求

方法:

这些练习的高明之处就是各条弦都与空弦对音准,要充分利用这个设计,让学生建立正确的音准概念和手感,一开始听觉就建立了。

观察:

保持正确的按弦动作即手指独立性训练,手掌、手腕不内外向或前后活动,要静止;换弦动作即肘、腕、掌心同步运动,这是初学者非常重要的任务,一般在半年至一年之内基本掌握。孩子的音准可以达到初级以上。

我的教学表明,有的孩子从小没有严格训练,即使学到5、6级还得回来补课,而且更加费事。

117
 楼主| zhoujiyuan 发表于 2008-10-27 14:25:00 | 只看该作者
我是经常会回到初级中拉一些东西的,包括有的以前没有练过的初级小玩意儿。如协奏曲、小品、手指练习、练习曲。其中的奥秘还是很多的。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积累,一般情况下,我们拉过的作品越多越好。
118
 楼主| zhoujiyuan 发表于 2008-10-28 09:07:00 | 只看该作者

学琴之路(集体课11人每次2小时)

学生:高中初学者

教学:

一、持琴和持弓。

关键是左右上臂保持一定高度,琴与地面平行,弓子与琴弦保持直角。琴与身体的角度保持40度左右,左肩稍内收,头的重量放在腮托上,使琴向右下倾斜。持琴时,手腕和手容易紧张,去掉多余的力是最重要的。要反复检查,让手指弯曲、手指跟关节内收、手腕与手臂成直线。左手与右手都是轻轻握着,不要用劲。

二、平面的概念和右手换弦动作。这一点比较简单,都做得不错。

三、空弦准备练习。目标:把弓子走直。准备练习有:

1、摸弓子,又叫“刨甘蔗”(将弓子的一头用左手抓住,另外一头放在窗台上或者桌子上,右臂摆好平面并保持,然后小臂挥动,做上下弓动作)。

2、擦松香的方法与拉弓子基本相同,对学习肘关节活动有帮助。

3、使用练习器,这个办法最有效,每人要练习1个小时以上;

4、先在第2弦,再在第1弦上练习,用中弓、三分之一的弓子长度,不要拉全弓。

问题:1、不带琴;2、松香没有上好;3、琴垫没有准备;4、弓子要慢一点走。

注意:每周训练的时间要自己计划安排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9 13:34:29编辑过]
119
 楼主| zhoujiyuan 发表于 2008-10-29 13:46:00 | 只看该作者

内容:(学琴之路教材第一册第1-8课)

课题:

1、用重量拉琴。

2、有节奏地在A、E空弦进行上半弓、中弓、下半弓、全弓练习;空弦长短弓组合练习;空弦换弦练习。

3、空弦双音练习。

要求:1、弓子走直、平稳、匀。2、能自觉保持右臂的平面,建立纯五度和谐的初步印象。

学生情况:

基本学会,有部分弓子抓的过紧甚至压弦或者平面不稳,个别速度不匀,部分没有节奏感,尚需进一步练习一课时,加强个别指导,下次课将进行一、三指G\D\A音的寻找训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9 13:58:04编辑过]
120
 楼主| zhoujiyuan 发表于 2008-11-12 11:04:00 | 只看该作者

内容:各种组合的空弦练习(参照张世祥的《初学小提琴100天》)

要求:识谱,认识4条弦的音名和在乐谱上的位置;演奏空弦时训练各种简易的节奏,培养节奏感、音乐感觉;进一步学习换弦;

学习情况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1 01:2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