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提琴人生从40岁开始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6-13 21:03:00 | 只看该作者
“随便问一句,您的职业是作家还是医生?  ”

呵呵,既不是。。。也不是。。。  :-)
当你演奏的时候,别管你的听众是谁。当你演奏的时候,要永远觉得有一位大师在谤听。——舒曼
42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6-13 21:19: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星期断了A弦。没空进城去买。去网上订,就要少三天练琴的时间,问人借了根。

网上找了大堆提琴基础理论的书来啃。对比书中所言,我的当务之急是:1) 音准,每个音都要保证质量。拉不准就降速度,直到拉准为止,不能含糊。 2) 放松。对左手而言,按弦的力量不多不少,能发出不带杂质的音,保持有弹性,同时不能出茧子;对右手而言,持弓不加力,特别是食指不能往弓上压。要拉响一个靠弓速,一个靠手臂的重量。(离琴码的距离暂时不考虑,因为那样就会改变接触点,容易歪弓。目前阶段保持行弓正直更重要些。)

回琴时拉儿子去给我伴奏,把b小协的第二乐章 --- 下周汇报演出的曲目 --- 给老师拉了一遍。钢琴伴奏的一大好处是,音不够准的时候没有那么明显 -- 被钢琴盖过了,另一大好处是容易“入戏”。 老师也评价很有感情。一个改动的地方是,提琴渐强时用连弓 -- 因我功力不够 -- 敌不过钢琴,将连弓改为分弓。老师说,把第一乐章一起拉了吧! ---   回来猛练,总不能当众出丑。

越练对琴越有感情。回到家就想练琴,拿起来就放不下。今天前前后后加起来,足有六个钟头了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1 18:15:52编辑过]
43
wql1761 发表于 2010-6-13 23:08:00 | 只看该作者
向“学琴妈妈”致敬!
44
zkp09 发表于 2010-6-14 22:17:00 | 只看该作者
在工作又有家庭的人爱琴到这个份上,真令人敬佩啊!
45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6-19 20:57:0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楼上二位的支持和鼓励!

这个星期工作太忙了,有两天根本没时间碰琴,连在脑子里过琴的机会都没有。为了准时回琴,把空弦和音阶练习略去了不少,马上发现音准大为退步。看来磨刀不误砍柴功,练习时间再少,基本功乐曲也至少得对半开。

昨天把里丁格b小协的第三乐章回了。老师表扬有进步,同时指出一个大缺点:弓速一快声音就飘。解决的办法:手臂放松,不要人为减轻手臂自重于琴弓的作用力,让弓“沉下去”。

回课结束后就是几个老师组织的汇报演出,这次是吉它,长笛和小提琴。第一次在人前现眼,那个紧张。第二乐章在家里闭着眼睛都能拉得凑合,上台拉到最后几个小节居然把指法搞混了,又要冒充英雄没带谱,只好深吸一口气,重新集中注意力,从倒数第五小节前再拉一遍。第二乐章是慢板,人一紧张手就抖,一个长音人家就听得清清楚楚。拉完老师安慰我,不要紧,多积累些演出经验就好了,手抖嘛,人家以为你已经会揉弦了呢。    演出经验之一 --- 台上的质量至多是台下的一半,台下不是十拿九稳的,就不要拿出来供人家娱乐消遣了。这次本来准备第一乐章也一起拉的,但儿子要考试,没时间练第一乐章的钢琴部分,当时觉得有些遗憾。现在看来,真是上天保佑,让我没有出大丑。

给老师看我平常用的电子校音器,拉一个音,不同的弓长下,指针会停在不同的位置。老师说这表明琴弦已经损耗比较大了。也就是说,该换弦了。 去网上搜了一下,普遍都用Thomastik Dominant 或 Pirastro Evah Pirazzi.  后者目前似乎正当令,对得起自己身份的都在用。可是太贵,而且,似乎是给专业人士用的。给锯木阶段的初学者就是杀鸡用宰牛刀了。

看到Warchal 的Brilliant ,网上的评论是质量与Pirazzi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无不及,价格比后者略便宜些,但使用寿命至少长一倍 -- 有一天练三四个小时的专业人士回贴说,用上半年没问题,而Pirazzi用三个月就得换了。正在促销打对折,一口气订了三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0 0:03:51编辑过]
46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6-20 23:39:00 | 只看该作者

赶在换弦前把郑老师发明的开琴法拿来试验。这法子据说对任何琴(即便是学习琴)也适用,就是费弦。开上三天弦就报废了。 具体方法是这样的:1) 所有弦调低一个音,在高八度处用慢弓(72左右)反复拉三度和弦约半小时。2) 所有弦调高半个音,其它同上。3) 再调高半个音,也就是回到标准音高 440Hz,拉和弦同上。 4)再往上调到443Hz,其它同上。 每天1)-4)重复一遍,共三天。


调到443Hz时,E弦应声而断。不过琴声确实宏亮了一些。 用剩下三根弦试拉了Herdmaiden's Sunday。要用E弦的地方就在A弦上向上换把。凑合着摸出来了。改天自己再画张到第五把位的把位图。

前天回课时,老师说下次开始学揉弦。那就做点准备工作吧。在家里走动的时候顺带甩甩左手手腕。先生说,哟,帕金森综合症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1 18:31:20编辑过]
47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6-22 04:55:00 | 只看该作者
去海关取了包裹,两本书:杜尼斯的“杜尼斯全集” 和 葛拉米安的“小提琴教与学”。粗略翻看了一遍,杜尼斯的方法听上去很有道理,他提倡科学练琴,追求事半功倍。回到家马上拿起还剩三根弦的提琴,在G弦上试了书中开篇的几个练习。无怪有人叫它“抻指法”,--- 食指在G弦A,小指在D弦B,然后中指摁G弦B,呵呵,跟受刑一样。看来,我还没有到能够做这类练习的程度。前两天买的 Simon Fischer的Bsics 更适合我这样的初学者。300百个练习,准备琴课放暑假的六个星期里每天练它四五个,练完它再攻杜尼斯。

今天拉空弦稍加改变,不再慢弓长拉,改为“飞弓” --- 即以最快的速度从弓尖拉到弓根再回来,以不发出噪音杂音为准。这样练了几分钟,再把 b小协第三乐章里两个快速八度音阶拉了一遍,自我感觉音色厚实多了。 还发现,一“飞弓”,右手小指就“粘”在了弓杆上,对弓的控制有很大帮助,不跳,不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2 5:04:00编辑过]
48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6-23 04:27:00 | 只看该作者
 新弦运到,音色“焕然一新” --- 从来不知道原来我的学生琴也会发出如此brilliant 的声音。用旧弦拉音阶的时候,G弦和D弦上同一个音高却好像两个世界里出来的,还以为是自己运弓不当,却怎么也改不好,原来是弦耗损了啊。看来换弦真是不能省。
49
wld4803 发表于 2010-6-23 16:03:00 | 只看该作者
刘太太写:赞一个!继续加油。
50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6-23 18:10: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太太鼓励 学习
51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6-27 03:08:0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回琴。开塞第三首下半段,音准惨不忍闻。天又热,才拉两三小节就觉得腮托上非常“润泽”,下次要带块细白布。很佩服教琴的老师们,特别是带初学者的,他们必须忍受多少不准的音 --- 这对专业人士敏感的耳朵来说,是怎样一种折磨!

老师大约发现现在要求我在注意琴弓分配的情况下用改变弓速拉出轻重还为时过早,所以这一次放弃了对轻响的要求,将重点集中在寻找最佳弓与弦的接触点上。在E弦上,接触点与其他弦比较要更靠近琴马,如此声音才会圆润。

回家作业:用fortissimo拉No3的上半段。

然后讲解No4。只要求拉前半首。一开始可以把节奏任意放慢。一弓四个音即可。注意:所有保留指都要上弦,譬如开头四个音,EGEG,按G时,二指跟着三指摁下去,且要在F上,而不是Fis,因后面紧接着的是 FAFA。同理,拉FAFA的A时,参指与四指一起摁,不能有先后,否则会听到一个G的杂音。一定要做到。实在不行,右手拨弦都可以,左手是重点。

把打出的一大叠二重奏的谱子给老师看,老师挑了“莫扎特12首简易二重奏”,让我先把第一首第一声部先练起来。曲子乍看很简单,但其中已经隐藏了小小的换把和滑音。要把它完全练准确不是那么容易。 第二声部却非常简单。自己拉了录下来,作为练第一声部时的伴奏。
52
冷鸾 发表于 2010-6-27 22:53:00 | 只看该作者
经常来看又不冒泡的人来回复啦^^
转眼间我也学琴将近两个月,您在练开赛第二首的时候,我还在霍曼的D弦。。。惭愧
向您学习!
53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6-28 16:38:00 | 只看该作者
 冷鸾同学,一起努力! 豪言壮语中有一条“坚持就是胜利” ---- 千真万确!

54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6-28 16:38:00 | 只看该作者
学提琴是个既砸时间又砸钱的爱好,前者的比重更大些。 需要砸时间的爱好有一个共同点,它的进步是跳跃性的 --- 每过一段时间会遇到一个平台,平台的尽头往上跳一层楼,然后又是好长时间自我感觉在原地踏步。 每天练两个小时应该是最低限度,在平台上的时候会练得很痛苦 --- 两个小时练完浑浑噩噩都不知道练了些什么。
55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6-29 03:58:00 | 只看该作者
学琴百日,录音留念。 里丁格b小协第一和第二乐章。 拉得烂不可怕,再过一百日没有少烂一些才可怕。

(小心,杀鸡锯木声不断!西红柿请往楼下的生菜色拉大海碗里扔)

第二乐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9 4:30:55编辑过]
56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6-29 04:10: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乐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30 4:54:41编辑过]
57
hhrrhh 发表于 2010-6-29 10:11:00 | 只看该作者
100天到这个水平,我觉得有些厉害了
58
xjbzzk 发表于 2010-6-29 10:26:00 | 只看该作者

从你的学琴心得里,可以看到你在学琴的路上,充满了酸甜苦辣,也充满了自信,你的进步真快.

59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6-29 21:23: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hhrrhhxjbzzk鼓励

虽然成年人乐在过程如果一些成果锦上添花
60
默默的无穷动 发表于 2010-7-1 00:33:00 | 只看该作者

两段我都听完了。

个人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换弓换弦,还有左右手协调问题。我觉得你是太着急去完成,而没有太在意这个完成的过程。换弓的时候对弓段的分配比较随便,弓走到哪,就从哪开始换弓,有几处听的出来浪费了弓段。换弦的时候也感觉很急躁,而且换弦的痕迹很明显。还有几处碰弦,左右手的协调倒不是非常差,但是也还是显得很急躁,左手还没有完全的准备好,右手就已经开始发音了。

还是建议慢慢去拉这两首曲子,虽然说音色上不至于是锯木头,但很明显,不细心追究练习中这些很基本的很细小,大家都知道并且都愿意去忽略的错误,处理出来的作品,就只能是这样。当然,一开始不能要求你音色有很美好的变化,也不要求连音极强的颗粒感。但是一个音,从头到尾起码要保证一个音色,连音起码要保证清晰干净。

基本上就这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1 01:2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