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提琴人生从40岁开始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7-1 20:37:0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无穷抽出时间反馈

注重细节三点记下。  两首曲子今后一段时间不会碰 --- 简单曲子基本功
良好的音准主要是建立在由耳朵指导的触指感觉上的。——加拉米安
62
lordsidious 发表于 2010-7-1 22:57:00 | 只看该作者
拍西红柿!
63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7-9 15:41:0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lordsidious, 非常可口消暑! :-)


64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7-9 15:47: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星期两个字:热,忙。

等到终于能够拉琴的时候,家人都睡下了,自己也瞌睡懵懂,只好放弃。几个不多的练琴空隙奉献给开塞No4。手指粘连很严重,特别是并一二指拉四指同时保留三指时,(即FAFA),二指总要往下滑到Fis,练得手指抽搐,拇指都跟着僵硬。不知怎么改善。

为了弥补成就感,练琴收尾时顺带拉了两首莫扎特的简易二重奏,踌躇满志。
65
fevberkeley 发表于 2010-7-10 14:35: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我也是。经常在最后拉两首简单的安慰安慰自己。
66
xyf 发表于 2010-7-14 15:37: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真不错.
67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7-15 17:33: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xyf的鼓励!

和同样懂得爱惜自己的fevberkeley隔着网握握手!

谢谢guodaidai的帮助!--- 可惜我目前信箱无法回信,写在这里,莫见怪!

按照方法试验一会儿可惜没有显著效果 --- 困难这样老师要求所有保留位置这样EGEG(后面是FAFA)时候要求12--3 (1--23完全没有问题)23不是开就是不能同时按下,会有个稍稍提前的F,听上去很民乐腔; FAFA时候12--3--423

好在慢慢这个星期第一明天这么虽然老师布置不信一个出来
68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7-20 19:30:00 | 只看该作者
暑假前最后一堂课。和老师合奏了三首莫扎特(最)简易二重奏。那么短小的曲子,已经牵涉到跳弓,换把(半/一,一/二),装饰音等等我还未遇到的技巧问题。

跳弓,老师给我演示的是,弓稍稍压弦,回来后查网看到的是弓落下后快速水平移动。有些疑惑,只能假期后再去请教老师了。

同指移半音,原来不是摁完第一个抬起手指再摁第二个,而是手指保留在弦上,移到下一个音。这时右手自然不能行弓,否则就会发出杂音。回家练了一会儿,发现原来是个左右手配合的问题。自己想出来个练习,3/4拍,EEsF,FFisG, 上行下行。练了五分钟,终于把移指时的杂音消除了。

夏天停课六个星期,老师没有布置作业,自己安排了一下:每天空弦音阶必不可少,半小时;其后看一段丁教授的小提琴基本功视频,跟着练;张世祥先生的初级练习曲集第一册,练一首,以音准为衡量是否完成的标准。

昨天练完琴,忽然心血来潮,把两个月前拉的入门教程找出来一首一首拉,立刻能感觉到这两个月的进步:音质饱满许多,弓段使用范围扩大了,还能控制轻重,带些表情。这真是一种自我鼓励的好方法。

杜尼斯的第三册:训练手指的完全独立性。拿出第一个练习来练。它只是一个小节,四拍。上下左右十二个音符 (保留小指不算),却拉得手要抽筋。有兴趣的琴友不妨试试:小指自始至终保留在E弦B上,不发音;FA(同时一指拨G弦) - D - A - D / FisA(同时一指拨G弦) - D - A - D。  重复。 第二天手背肌肉酸痛 --- 我从来不知道那里还有肌肉!
69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8-2 20:22:00 | 只看该作者
 

左手指尖上的茧子磨了又褪,褪了又磨出来一些,技术倒确实长进了 --- 复习老曲子的时候感觉得出来:1) 音准的提高。这归功于每日乐此不疲的音阶训练。如今G调D调的音阶一弓能拉两个八度,当然,都在一把上,F调的大手形小指还拉不开。不着急,多拉拉就开 了。 2) 手指的顺畅,这归功于“张世祥小提琴入门100天”以及配套的练习曲和乐曲第一册。这套教材的优点倒不是张老师自己写了多少曲子,而是他东一首西一首(主 要是俄国人的)拿来后编制出的体系,一步一个脚印,每首曲子都是有的放矢,打基本功的同时又不失演奏的乐趣。可惜书内的VCD格式太陈旧了,我的电脑上都 放不出,只好放弃卡拉OK式的配乐。


昨天在IMSLP上找到大堆Pleyel的提琴二重奏,Op.8 比较浅显,特别适合我现在的程度。每首曲子篇幅也不小,二段式三段式,整首拉下来也要个七八九十分钟,听上去就不那么“入门级”了,对提高成就感很有帮 助。打印出来马上开始拉第一首。第一声部毫无困难,第二声部双音较多,尚需多练。假期过后可以和老师一起换声部练着玩,秋天的汇报演出上就可以去“得瑟” 一个。

70
今生他世 发表于 2010-8-13 23:46:00 | 只看该作者
扔个新鲜西红柿 :)
71
弦之吟 发表于 2010-8-14 00:40:00 | 只看该作者
细细读过,佩服楼主的坚韧毅力。

您让我也有些“蠢蠢欲动”了-------给自己的人生拉出一段动人的旋律来。。。
72
zm98 发表于 2010-8-14 13:12:00 | 只看该作者
真有毅力!!!佩服
不过我觉得成人学小提琴不要太注重诸如保留手指等刻板指标,毕竟成年人有孩子不可比拟的理解分析能力。保留手指对孩子是硬性要求,成人则应该因势利导,原则是音准,舒适,放松。随着练习加深手指会自然的保留的,否则你会觉得不保留就不舒服。。。相比孩子,成人右手的训练更难,应该多加注意。。
拙见。。
73
孤独的落雨 发表于 2010-8-14 17:18:00 | 只看该作者
LZ拉得不错啊。多练就是胜利。
74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8-14 21:33:0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小豪同学的西红柿!真是有心人呐,写笔记偷懒的家伙一个个都被你顶起来了  :-)

多谢弦之吟的鼓励! 想做就去做,除了你自己,谁也拦不住你的啊

多谢zm98指教!虽然从我这个年纪开始学就不指望成海费茨第二,但还是希望能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做不到就多练。青春咱已经过了,但时间还是有大把的噢,呵呵

多谢孤独得落雨鼓励!这录音,也就是阶段记录,现在回头听听,能听出自己的进步,除此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听它 --- 太破廖! 你说得对--- 多练就是胜利!
75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8-14 22:07:00 | 只看该作者
 出去玩了一个星期,周末回来换洗衣服,下星期接着玩。

好几天没摸琴,昨天拿起来,心里惴惴的,怕音准又跑了。拉了个音阶,哈哈,它还在呢。芬兰有个网上书店,专门卖俄国的乐谱。在那里找到网上盛赞但国内已脱销的格里戈良音阶,立刻订了。这会儿书到了,翻开一看,傻眼,或者用时髦话说, 杯具了 --- 全是俄文。好在音乐这东西也是没有国界,不需要多少语言。开篇是最简单的音阶和琶音练习,各个调式排列下来,两页。第三页上以第一条音阶为例,排出各式变奏和弓法,不会俄语都看得懂。因为Pleyel Op8 第一首是C大调,就拿了C调的音阶把23个变奏都拉了一遍。之后拉曲子,音准有显著提高。

目前的进度:
-- 开塞 No4,打持久战,攻坚战。每天只练二小节,反复练习直至超越家人忍受的限度。
-- 张世祥100天,No51。在第44和第45首之间的音程练习特别好,尤其是八度音程那一条,换弦,行弓。No50练了一个星期,总算把音拉准了(90%)。
-- 张世祥初级练习曲(一), No 25&26。 第25首其实就是沃尔法特第一首。
-- 张世祥小提琴教学曲(一), No 44。双音让我很头疼,总是一根弦偏响。看来还是要多拉双音空弦。

除了双音,另一个大问题是小指立不起来。摁G弦的D,小指完全是躺着的,也就是说,搭在D弦上,若此时要保留小指拉D弦的音,那就完全做不到了。怎么办呢?
76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8-14 22:22:00 | 只看该作者
摘一段网上关于学习一门技能的文字:

除了一些极端情况之外(比如,哑巴无法习得外语口语,肢体瘫痪者很难习得游泳……),有三个因素影响一个人是否可以习得某一种技能。

首先是来自内部的因素,认同。学习者必须认同学习目标。百分之百确信那目标是可达成的,是值得为之努力的。现在 有很多高中生可以轻松获得托福考试110分以上的成绩(满分120分),本质上来看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他们不觉得这事儿有多难(佐证是很多同学、师哥师姐 就早已经做到)。而那些在三流大学读书的人,尽管智商不一定相对差,但是,由于身边从未有人如此,所以,内心并不认同这种目标,也不觉得这种目标有什么价 值——于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达成目标。

其次是来自外部的因素,逼迫。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有所成就的人说这样的话:“唉,其实是被逼的……”这不是他们在 “低调”或者“谦虚”,他们其实更可能在说实话而已。很多小孩本来怕水,可是被教练(或其他成年人)一脚踢了下去。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跳进去了,也就无所 谓怕不怕了。我的一个学生,最终以116分的托福成绩被耶鲁录取——这是结果。原因呢?她说得很清楚,我家里拿不出那么多钱供我出国读书,所以我必须拿到 奖学金才能出去,所以我只能玩命。而且我还没有退路——我是外地户口,当时人在北京,无法参加高考。很多人都是如此,能够走到尽头,是被逼的。

有的人运气足够好,尽管自己并不一定认同,但是被逼做了功课。象棋王后谢军如此,功夫明星七小福(成龙、洪金宝等人)亦如是。然而,不管运气好不好,都需要最后一个因素:时间积累。只要是稍微复杂一点的技能,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够达到专家级别的水准。而且,这些时间无法跨越。这就是老司机和新手之间的巨大不同。老司机有十几年的驾龄,也就是说,他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路况,所以才“经验丰富”;而有一些路况,就是得开车若干年之后才可能遇到的。


“目标认同”和“时间积累”在我这儿没有问题。这个“逼迫”就比较难办,自己喜欢没人逼迫是不是就不能练好小提琴呢?也许可以拿每季一次的汇报演出作为压力??

77
弦之吟 发表于 2010-8-15 00:54:00 | 只看该作者
村上春树在他的书中说:
忙就中断跑步的话,我一辈子都无法跑步。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

其实,自己是自己最大的障碍和敌人。懈怠是很容易的事,坚持却是最难做到的。

向楼主学习!更何况我还比楼主年轻呢。。。
78
wld4803 发表于 2010-8-15 14:33: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才听了学琴妈妈的《里丁格b小协第一和第二乐章》录音,100天能拉到这个水平已经很不错了,音准基本没问题。如果按高水平要求,就是清晰度和流畅性以及音色还差点,主要是左手手指按弦的弹性和右手运弓的配合问题,这也不是100天就能练好的,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建议把这些曲子放慢速度一个音一个音的练习,再逐渐加快速度。练琴也是“慢弓出细活”,不能急躁。希望大家一起坚持下去。
非常佩服楼主的学琴精神,这对我老婆也是一种鼓励,她虽然每天也在练琴,但基本是凭兴趣来,不愿意多费点功夫去练习难度高一些的曲子,《开塞》练到第四课就不练了,尽练一些看着谱子就能拉下来的曲子。。。。。
79
ciu327 发表于 2010-8-17 14:31:00 | 只看该作者
学琴妈妈? 佩服佩服。不错 祝你成功。
80
 楼主| 学琴妈妈 发表于 2010-8-27 03:05:00 | 只看该作者
 再摘一段一位大提琴老师对学琴的看法,其实也适用于任何乐器。

The only thing that seperates those who succeed on the cello from those who don't is persistence. If you don't stop, you'll succeed.  You don't even need to take my technical pointers (although they're pretty good) or practice effectively (though that helps, too).  Like a rock in the tide that gets smoothed over time, simply sticking to it will soften rough edges and bear results.

也就是说,学琴无他巧,坚持到底就是好。好像海岸的礁石,经年累月的潮水终究会将它打磨光滑。

再换句话说,量变引起质变。一万小时之后,人人都是大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3 21:45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