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滔弟的学琴笔记

  [复制链接]
1041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4-9-28 09:34:00 | 只看该作者
                                             进步很慢


      进入初三以来,各科老师都在拉进度,想尽快把新课上完以便进入最后的总复习。滔弟的作业每天都很多,练琴的时间更少了,毎天都不到一小时。

      就这点练琴时间要想有进步基本没可能。所以,H老师并没有布置新课,而是让滔弟巩固复习旧课,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这段时间通过慢练,就是分句、分段一弓一个音的慢练,音准有了进步。但弓段的分配,发音点的选择,音乐情绪的表达还存在诸多问题。

      音阶还是那条音阶,拉了半年了,昨天回课的主要问题是不均匀。单根弦的连弓、双音一弓八个音都还好,H老师问滔弟连弓的音阶能跑多快的速度,滔弟说130,H老师以120的速度检查,发现有一段不均匀突然加速。H老师要求滔弟用节拍器卡住速度和节奏,不要随心所欲。

      练习曲还是13课,滔弟拉完H老师说有了进步,但问题是听起来很平淡,声音没有变化。H老师重点讲了通过发音点的变化改变声音的问题,要求根据不同的乐句选择不同的发音点,从而达到声音变化体现情绪变化的方法,要求滔弟不要在一个点上死拉。滔弟现在改变声音的办法就只有通过弓速的变化来实现,太单一而且费力,效果也不好。滔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呼吸,总像憋了一口气从头到尾死拉。H老师说在谱上作业的时候就要分好句、分好段,演奏的时候一定要带上呼吸,这样情绪才能表达充分。不然就像机器人念书,毫无感觉,传达不了感情。

      门德尔松的第一乐章,问题也差不多,还是弓段啊、对比啊、呼吸啊这些问题,H老师讲解后在谱上进行了标注。

      晚上滔弟做完作业,我没让他练琴,而是让他在谱上标注好自己的问题。我想如果头脑不清醒,拉出来的肯定是一团糟。


良好的音准主要是建立在由耳朵指导的触指感觉上的。——加拉米安
1042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4-9-28 10:10: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视唱练耳


      滔弟的视唱练耳也上了一段时间课了,两本视唱的第一册快唱完了,问题就是不太准,总是有个别音不是高一点就是低一点。

      练耳进行到了三和弦,滔弟的问题在于只能把握局部,对总体认识不清。滔弟听音基本没问题,单音、双音、三和弦的听写都还可以。老师说滔弟有固定音名这很好,但过于依赖固定音名了。一个三和弦,滔弟的思路是先听出固定音名,再分析三个音之间的度数关系,再确定三和弦的性质。老师说这好比,一个东西只能认识零件,不能认识整体,这比较危险,如果固定音名听错了,就彻底错了。老师现在要求滔弟换种思路,分两步来:第一步,先模唱不要想固定音名,然后把握住音与音之间的度数关系,再确定三和弦的性质;第二步,不需要听出音与音的关系,直接凭感觉确定三和弦的性质。

      前段时间老师让滔弟把所有三和弦的种类都写出来,现在要求滔弟每天自己弹自己听,找准感觉。我陪滔弟上视唱练耳课完全是腾云驾雾,什么听出谐和与不谐和,宽广与深沉,紧张与平静,简直是天书,根本不知所云。


1043
qgh2004125 发表于 2014-9-29 10:21:00 | 只看该作者

韬爸,你们现在小提琴一对一小课是多少钱一节

1044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4-9-29 15:3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qgh2004125在2014-9-29 10:21:00的发言:

韬爸,你们现在小提琴一对一小课是多少钱一节



        一节课90分钟,300元。
1045
火雷神 发表于 2014-9-29 21:1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g09902005在2014-9-29 15:33:00的发言:



        一节课90分钟,300
两节课300元!羡慕、嫉妒、恨。
1046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4-9-30 08:48:00 | 只看该作者


        两个原因:一是成都作为二线城市,工资和物价较为便宜;二是滔弟跟H老师学琴七年多了,H老师是真心想把滔弟教好,多年未涨过学费。

        
1047
wghlf 发表于 2014-10-4 17:44:00 | 只看该作者
H老师收费很公道。滔弟现在存在的问题也是许多琴童都存在的,慢练下来,关键是要每段时间重点消灭一两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还在于孩子个人对问题重视度不够,另需家长多提醒。
1048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4-10-6 22:3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ghlf在2014-10-4 17:44:00的发言:
H老师收费很公道。滔弟现在存在的问题也是许多琴童都存在的,慢练下来,关键是要每段时间重点消灭一两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还在于孩子个人对问题重视度不够,另需家长多提醒。



        谢谢鼓励!

        的确,通过慢炼解决问题是关键。滔弟正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练琴,过段时间看有无进步。
1049
qgh2004125 发表于 2014-10-8 09:06: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也在成都,收费是40分钟200元
1050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4-10-9 09:3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qgh2004125在2014-10-8 9:06:00的发言:
我们也在成都,收费是40分钟200元


        各个老师的收费标准是不一样的。我也不知道成都学琴收费的标准是什么,从零星和道听途说得来的信息,如果不涉及其他因素(关系特别好啊,老师爱才啊等等),40分钟200元也正常。

      其实,我觉得学费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老师的责任心。只要老师正规,教一个业余琴童肯定是没问题的。但责任心太重要了,老师对琴童负责,真心实意地想把琴童教好,这才是家长选择老师最重要的考虑。还有就是态度,一个老师水平再高态度不好对业余琴童来说,也未必是件好事。
1051
无花果上的小琴童 发表于 2014-10-18 17:43:00 | 只看该作者
很佩服滔爸这么多年来都坚持写“滔弟的学琴笔记”,您对孩子学琴和文化教育付出的努力我是比不了的。只抓英语和学琴这两点我和您有共识,不过我孩子是7岁学琴,现在练琴就只能自娱自乐了,今年读初一才勉强过广东音协6级。广州这里琴行跟好老师学琴7级以下150元45分钟,8级以上就200元,我打算让他学到初中毕业为止就让他自己决定还学不学,最后祝福滔弟将来在音乐道路能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1052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4-10-20 08:4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无花果上的小琴童在2014-10-18 17:43:00的发言:
很佩服滔爸这么多年来都坚持写“滔弟的学琴笔记”,您对孩子学琴和文化教育付出的努力我是比不了的。只抓英语和学琴这两点我和您有共识,不过我孩子是7岁学琴,现在练琴就只能自娱自乐了,今年读初一才勉强过广东音协6级。广州这里琴行跟好老师学琴7级以下150元45分钟,8级以上就200元,我打算让他学到初中毕业为止就让他自己决定还学不学,最后祝福滔弟将来在音乐道路能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谢谢鼓励! 

      最近在写其他的东西,学琴笔记坚持得不好。滔弟最近一段时间练琴进步很小,问题还是老问题,方法老师也教了,就是作业多练琴时间少,进步慢。学琴笔记没什么写的,我贴几篇我最近写着玩的东西,大家一乐。 

      最近我看了钱宁的《留学美国》,相当有意思。钱宁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留学生,对中美进行了真实的对比。他在书中写道,到了美国后才知道还有另外一种活法。我想送滔弟出国,其实并不是想他挣大钱出大名等等,也只是想他换一种活法,不要像我这样子,太累了。
1053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4-10-20 08:56:00 | 只看该作者
                         登徒子好色赋赏析
 
 
    《登徒子好色赋》相传为战国时期的宋玉所作。宋玉可是大文豪,是屈原之后的大辞赋家,在文学史上与屈原并称“屈宋”。
 
      宋玉不仅是大文豪,而且还是历史上名气巨大的大帅哥,宋帅哥在历史上与那个把老孃儿都迷翻了的潘安潘男神一样出名,宋男神帅得来居然被人告了一状。
 
      据《登徒子好色赋》记载,事情是这样的,楚国有个叫登徒子的大夫嫉妒宋男神太帅了,就跑去楚王面前告状: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翻译过来就是:大王,你要把细点,宋玉人长得帅,嘴巴又叉,又好色,你不要让他进出后宫嘛,只怕要出事哦。
 
      楚王一听心头一直有点影儿,因为宋男神既是大才子又实在太帅了,只要是个母的基本挡不住。
 
     楚王就把宋男神喊过来说:登徒子告了你一状,说你是美女杀手,喊我把细点,咋过回事?
 
     宋男神:大王你不要误会我嘛,长得帅是爹妈生的,嘴巴叉是老师教的,但我肯定不好色噻。
 
     楚王:说得脱走得脱,说不脱你娃今天脱不到喳脚舞!
 
     宋男神:大王你不要冲动嘛,冲动是魔鬼。你听我说嘛,天下最美的美女在楚国,楚国最美的美女在我们村,我们村最美的美女是我们家东边邻居的那个女神。
 
      注意,宋大才子形容美女的千古绝唱来了。
 
      宋男神接着说: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翻译过来就是:我家东边邻居的那位美女,先说身高,若增加一分就太高了,减掉一分就太矮了;说肤色,涂粉则嫌太白了,涂胭脂又嫌太红了。她的眉毛有如翠鸟的羽毛,肌肤像白雪一般莹洁;说身材,腰身纤细如裹上素帛迎风摇摆,牙齿整齐有如一连串小贝,只要她甜美地一笑,阳城和下蔡一带的男人全都疯了(阳城、下蔡是楚国贵族的封地)。这样一位姿色绝伦的要好漂亮有好漂亮的美女,趴在墙上偷看我三年想勾引我,但我就是不甩视她。
 
      宋男神的口才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宋男神接着继续他的千古绝唱: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翻译过来就是:登徒子才凶哦,他的老婆蓬头垢面,耳朵卷起,嘴唇翻起牙齿豁起,弯腰驼背,走路一瘸一拐的,满身烂疮都不说了,还有痔疮。这样一个鬼憎神厌的丑婆娘,登徒子居然和她生了五个娃娃,大王你想一下嘛,究竟哪个好色嘛? 
 
      不仅是现在,古代也是个看脸的世界,帅哥朋友就是多。
 
      宋男神刚说完,他的外国朋友,在楚国访问的秦国的章华大夫跳出来开始帮腔:宋哥说的那个美女那么美,想勾引他,宋哥就是不理是她,换了我就稳不起嘛。况且宋哥把他们家乡美女想勾引他的事都拿出来说,说明他心底坦荡嘛,我也有美女的故事就是不敢说。
 
       楚王:就我们几个兄弟伙,又没得外人,你说嘛。
 
       章华大夫:我年轻的时候也是满世界游荡,有一盘走到邯郸游玩,看到一群美女到郊外采桑叶。其中有个美女素颜朝天特别漂亮,我就心动了,但又不好说美女我们去耍嘛,这么粗俗的话。于是我就在心头吟诗:遵大路兮揽子祛。(与心上人手拉手压马路多好啊。)我觉得美女好像对我笑一下,又觉得美女在看我,反正脑壳有点昏,于是我又在心头吟诗:寐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万物在春风中苏醒,美女在等我开口相邀,如果不能与她相伴还不如死去)。我是一边想美女,一边吟诗,一边还想着道德礼仪,但我始终没有敢跨过那最后一步。大王,我看到美女还是动心了,但人家宋哥根本心如磐石,这才是真君子啊。
 
      楚王:小宋啊,尽管你有才有貌但是个真君子,以后后宫随便进。
 
      由于《登徒子好色赋》太有名了,所以后世把色鬼都叫登徒子。其实,登徒子完全是被冤枉的。你想嘛,登徒子有丑妻如此也没有包个二奶找个小三,完全一恪守礼仪的正人君子,完全可以评上感动中国的道德楷模。反观宋玉就可疑了,太不正常了,人家美女趴墙上看你三年,你不上道也就算了,打个招呼说清楚我不喜欢你总可以的噻。三年,毎天沉浸在美女趴墙上看自己的被崇拜感中,太虚伪了,道德过了份就变成了伪君子,千古不易。当然,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特别是对美女和丑女的形容,用千古绝唱来形容真是恰如其分。
1054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4-10-20 09:07:00 | 只看该作者
                    《帅哥传奇之掷果盈车》 


    《水浒传》中那个媒人王婆就说女人要找的合格丈夫必需具备五个条件,谓之“潘驴邓小闲”。所谓“潘驴邓小闲”,第一,“潘”是指潘安貌;第二,“驴”是指身体强健像驴一样;第三,“邓”是指像邓通一样有钱;第四“小”是指脾气好善解人意无怨无悔;第五,“闲”是指有时间随叫随到。
 
      从古至今,我们就是个看脸的世界,潘安貌是排在第一的。
 
      潘安的真名叫潘岳,字安仁,潘安是世称,又称檀奴、檀郞。潘安不仅长得巨帅,而且才情高绝,是标准的忧郁美男作家。在古代,一个男人长得帅不见得会有多大名气,因为信息传播渠道有限,关键是要有才,否则就是绣花枕头,没人看得起。以后我会写到的另外四个大帅哥卫玠、独孤信、沈约、裴楷,都是秀外慧中才貌双绝的男神。当然他们各有各的帅,各有各的才。
 
      随着一声声嘶力竭的干嚎,全城的女人都出动了,因为潘安上街了。潘男神慢悠悠地驾着车沿着洛阳的街道开始了照例的巡游,全城的女人不分老少都疯狂地向潘安的车追去。那些跑得快的年轻美少女冲在了最前面,她们一边兴奋地仰望着男神那张绝世的脸,一边手拉手把车围了起来,随着车子前行的节奏缓慢地移动。跑得慢的中年姆姆根本挤不进去只好跟在外围远观,一边赞叹男神的不世风姿,一边把手里的鲜花向男神的车上扔。
 
      把美少女和中年姆姆迷翻不算本事,把老孃儿迷翻才是男神,才叫老少通杀。疯狂人群中最惨的是那些跑得最慢的老孃儿,太远了,根本看不清男神的脸,花又太轻,只好把水果往车上扔。
 
     洛阳的一条街还没走完,车上已经装满了鲜花和水果。潘男神相当享受这个过程,谁叫爹妈生得帅呢,这样的绝世风姿不时常上上街,岂不是明珠蒙尘。
 
     《晋书》记载: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语林》记载:“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其实,史书并无对潘安面貌、身材的具体记载,但就凭“老妪以果掷之满车”一句话,能把老孃儿都迷翻的水准,千古第一帅哥的名号就当之无愧。
 
      潘男神出门就引起全城混乱的景象,不仅让女人疯了,也让男人疯了。男人疯了不是爱慕而是羡慕。
 
      大文豪左思就看不惯了,啥东西哦,我才是大文豪得嘛,潘安算个鸟啊。老子写的《三都赋》,粉丝为了传抄,一时洛阳纸贵。不行,风头不能让潘安抢了,老子也要搞个巡游,找一下众星捧月的感觉。
 
      结果,左大文豪出街,全城的女人不管老少也倾巢出动了,她们也送了左大文豪东西,不过不是鲜花和水果,而是口水!不喜欢就不喜欢嘛,吐啥子口水嘛,太不文明了,我还是大文豪得嘛,这真他妈是个看脸的世界,太尼玛伤自尊了!左大文豪带着一脸口水回了家,对天发誓再也不出门了。
 
     《世说新语》记载: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我觉得潘男神有三绝,一是长得绝,几千年第一帅哥无人有异议;二是文才绝,其文章史不绝书;三是性情绝,至亲至孝历代传颂。
 
     “陆才如海,潘才如江”,潘安与陆机并称。魏晋时代,赋写得好是文人的最高成就,丑鬼左思就因为《三都赋》洛阳纸贵而名垂青史。而潘安的《秋兴赋》、《闲居赋》、《藉田赋》文字优美,富有感情,是当时的顶峰之作。潘安的《悼亡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悼亡题材的先河,历代被推为第一。潘安的作品感情细腻,多愁善感,是标准的忧郁美男作家。
 
      潘安十二岁时与妻子许婚,后来妻杨氏早亡,潘安对妻感情至深,自此孤身一人不再另娶。并作《悼亡诗》怀念妻子,其中有一句“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是说夫妻一人先去,像结伴的比目鱼分离,感人至深。
 
      潘安至孝,其辞官奉母的故事本来是收入了《二十四孝》的,后来因为潘安在政治上的污点最终导致三族被屠,潘安的母亲以七十余岁的高龄也未能幸免被杀,宋人郭居敬重新校订《二十四孝》时把他从《二十四孝》中删去。
 
      潘安政治上是有污点的,人长得帅并不代表作官就顺利。十几年饱尝宦海艰辛,学会了趋炎附势,回洛阳做京官后,经常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活动,参与搞垮太子的阴谋。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后,立刻抓了潘安,灭了潘安的三族。所谓灭三族,就是把潘安的父族(父亲,包括父亲的兄弟姊妹)、母族(母亲,包括母亲的兄弟姊妹)、妻族(妻子,包括妻子的兄弟姊妹)全部杀光。
 
      自古红颜多薄命,其实自古蓝颜也不得好死。逗人爱死得快,讨人嫌活千年,这世界既看脸又公平。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中,把魏晋风度归结为药与酒、姿容、神韵。在大分裂时期,在政治黑暗,社会混乱的氛围中,士人只有纵情于嗑药、酗酒和肆意妄为,于是放浪形骸惊世骇俗,这样的无拘无束才有得当时的美女追男神的风景,堪比当代。这是自由,是身心的解放。反观大一统礼教下的世俗是多么令人恶心与厌恶。
1055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4-10-20 09:22:00 | 只看该作者
                      《帅哥传奇之看杀卫玠》
 
 

      卫玠的死是个异数,他居然是被粉丝吓死的。
 
      卫玠,字叔宝,小字虎,晋朝第一美男子。卫玠少时成名,他成名并非如张居正一样是神童,而是太漂亮。五岁的时候,卫玠的父亲就说:此儿有异于众,奈吾已老,不能见其长成耳。翻译过来就是:这个娃娃不同凡响,可我已经老了,不能看见他长大啊。据《晋书》记载,卫玠十二、三岁的时候,坐着羊车上街玩耍,全城轰动,大家给他取了个外号:玉人。从此“卫玉人”的名号传遍天下。
 
      古人以玉为美,认为玉有五德,即仁、义、智、勇、信。并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温良如玉”的说法。以“玉人”来称呼一个小孩子,可见其风姿之绝世。
 
      卫玠为后世留下了“自惭形秽”这个成语。这句话是卫玠的舅舅骠骑将军王济说的。本来卫玠的舅舅王济也是个帅哥,自我感觉相当良好,可他每次看见卫玠感觉就坏了:珠玉在前,觉我形秽。翻译过来说是:唉,在如珠玉的卫玠面前,我就是一坨屎。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王济打死也不和外甥卫玠一同上街,因为他给别人说过:与玠同游,炯若明珠之在侧,朗然照人耳。翻译过来就是:和卫玠一同上街,如同明珠在侧光芒万丈,我连屎都不如。
 
      这就是传说中的不仅帅得来没有朋友而且亲戚都没得的帅翻天。
 
      卫玠绝不是绣花枕头,他精通玄学。由于出身贵族世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卫玠的学问大得吓人。在当时,不管你官多大,其他学问多深,如果不懂玄学,在上流社会眼中你就是个二百五。

      所谓玄学,我百度了一下,大概是这么个东西:由于当时政治黑暗,社会混乱,没有什么主流的思想,人们也不关心政治,当然也不关心什么理想啊,前途啊,而是醉心于虚无的东西,大概类似于现在的哲学。当时把《老子》、《庄子》和儒家的《周易》称为“三玄”,并以此为根据探讨一些抽象、玄虚的问题。我觉得可能就是探讨“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类神经病问题,在当时这相当严肃,因为探讨的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真理。
 
      当时的玄学高手王澄非常有名气,当他听说卫玠也是高手时很不服气,心想长得帅的男人基本是草包,肯定浪得虚名,于是上门挑战。挑战的程序是这样的,双方面对面坐下,共同拟定一个题目,各自展开论述然后批驳对方。比如,以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为题:道可道,非常道。或庄子的一个典故为题:子非鱼。然后双方先后发言论述自己的观点,双方观点论述完毕就开始自由辩论。

      其实,对于高手来说,一看对方出场的气场、风度、姿态、礼仪、修养,高下立判,因为胸中无学问脚下必虚浮,如果实在装得像的话,那么只要话一出口就知对方几斤几两,用不着长时间鬼扯,那是泼妇骂街。王澄听卫玠说了不到片刻当场突发脑溢血一头栽倒在地,史书记载:卫玠谈道,平子绝倒。
 
 
      非常之人必行非常之事。卫玠虽然身体弱是有名的病玉人,但爱好相当广泛:比如驯牛阿,烹调啊,纺棉啊。无聊时,卫玉人喜欢在书房专辟一角,也不打扫,积满灰尘后,看老鼠跑来跑去,在灰尘上留下细细足印的样子,估计是在思考老鼠的终极真理问题。这就和中国哲学史上“守仁格竹”的典故异曲同工了。大哲学家王守仁也是个怪物,吃饱了无事可做就蹲在竹子面前发呆,这一呆就呆出了伟大的心学。所以,您家孩子如果常对着墙角不言不语不吃不喝地发呆,千万不要骂也不要打,说不定您家孩子正走在通往伟大哲学家的路上。您一骂一打,就把一伟大的哲学家变成了二百五。
 
      由于卫玉人名气实在太大,每次出门都会造成交通瘫痪,所以后来他的父亲卫恒就禁止他出门。一次,卫玉人有事去下都,那里的人听说卫玉人来了,万人空巷争相观看,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史书记载:观者如堵墙。卫玉人一看这阵仗当场吓疯了:太尼玛疯狂了,长得帅也不是我愿意的噻,你们这样子还要不要我活了?看就看嘛,还喊口号,还乱摸乱拉。那个谁,你不要拉我裤儿!还有你!紧到摸啥子!腰带,腰带,不要扯!
 
      卫玉人连惊带吓,回家后一病不起,留下“看杀卫玠”的典故后,到另一个世界当玉人去了。
1056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4-10-20 10:14:00 | 只看该作者
                                      帅哥传奇之侧帽风流》
 
 

      马上打天下,马上必不能治天下。以文人为主的上流社会的审美观一定是欣赏自己这个集团的代言人,一定是寄托了自己的精神追求。我觉得文人眼中的帅哥大致要具备这么几个条件:一是要白。所谓玉人或者璧人,就是像玉一样白。二是要有文才,草包肯定不行,一定要诗文传世。三是要有身材。所谓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胖得来如安禄山一样喜欢跳肥猪舞那是猪八戒转世。后面我要写到的沈约,就是代表,当时人称“沈郎腰瘦”。四是要身姿曼妙,要儒雅,要风流,行必凌波微步,站如新梅初放。总之,就是浊世翩翩佳公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小鲜肉”。
 
      如果说潘安、宋玉、卫玠是文人眼中的帅哥,那独孤信则是另类,是武人心中的偶像,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雄鹰般壮烈,一生传奇尽显阳刚之美。
 
      碧云天,黄叶地,风吹草低万色聚。杂树生花,鹰击长空,夕阳残照,一骑绝尘于花海。
 
      酒入喉,志在胸,弓在手;风凛冽,怀已敞,帽微侧。
 
      独孤信牵黄擎苍鲜衣怒马单骑驰骋,他喜欢风一样的速度,因为他是草原的儿子。
 
      看见他绝世的风姿,不是女人醉了,而是男人疯了。第二天,全城的男人全都歪戴着帽子,因为独孤信的帽子歪了。后世留下“侧帽风流独孤信”的千古佳话。
 
      写到这儿,我想起了九十年代初有一年成都男人流行穿红毛衣的旧事。据说是因为锦江宾馆九楼一个驻唱乐队的一个乐手首先穿,然后全成都的男人都开始穿红毛衣,当时你不穿红毛衣都不好意思出门跟人招呼。我那时年轻赶时髦也买了一件,现在舍不得丢还在衣柜里,这件红毛衣记录着我年轻痴狂的岁月。
 
      独孤信就这样率着风尚之先。
 
      独孤信,本名独孤如愿,鲜卑族人,出身贵族世家,是西魏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将,因战功卓著,位列八大柱国之一,声名远播天下。所谓八大柱国,就是西魏八位建国有功的名臣,史称:当时荣盛,莫与为比。
 
      说起独孤这个姓氏,一般会想起金庸先生笔下的独孤求败啊,独孤九剑啊这类传说中的东西。我一直以为独孤这个姓相当高大上,叫这个姓的一般都是非凡的人物。我查了一下,独孤这个姓源于刘姓,起源于北魏时代北鲜卑部落,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后代以独孤为氏。刘秀之子刘辅的裔孙刘进伯官度辽将军,在攻打匈奴时失败被俘,囚禁于独山之下,他的后代号独孤部,以其部落名命姓,称为独孤氏。
 
      独孤信,人送外号:独孤郞。在古代叫某人为“郞”,就是大帅哥的意思。比如三国的周瑜就叫“周郞”,即周大帅哥的意思。诸葛亮也是帅哥,据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当然也是帅哥,可没人叫“诸葛郞”。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在当时刘备、诸葛亮一伙是流寇,曹操才是正宗。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偏安一隅,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性,就提出不是占据中原就是正统,只要中华血脉在哪里,哪里就是正统,所以不会称流寇为帅哥;二是我想可能是因为《三国演义》影响太大,记载的诸葛亮治蜀功绩太大,人们已经忘了他的帅哥身份。
 
      独孤信自幼精通骑射,武功卓绝。北魏孝武帝时期,权臣高欢篡政逼君,独孤信毅然诀别身在高欢管辖地的父母妻子,誓死追随孝武帝,武帝感叹:将军今能辞父母,捐妻子而从朕,世乱识忠良,此话乃真噫!
 
      独孤信为西魏南征北战,东拼西杀,沙场为家,用兵如神,立下不世之功。后来,独孤信为官陇右,在近十年的治理中,政绩突出,邻地的流民见之,纷纷举家投附,秦州所辖户数一下子增加了几万,史称:信著遐迩。
 
      独孤信功高震主,宇文护篡政西魏建立北周后,排挤独孤信。正如韩信被吕后所杀前所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独孤信一代名将,见过世间最残酷的搏杀,见过人生最悲惨的景象,见过天地万物的轮回,早已悟透生死富贵,且天生傲骨,岂容小丑侮辱,最后饮毒酒自杀,从容赴死。
 
      这正是:天纵英才出尘世建不世功勋,宦海沉浮觅封侯唱千古风流。
 
      还值得一说的是,或许是基因太好了,就跟迪拜那个皇家出美女帅哥一样,独孤信的女儿中有三个为北周、隋、唐的皇后。
1057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4-10-20 10:21:00 | 只看该作者

      沈约、裴楷的故事有时间再写。
1058
jennyzuo 发表于 2014-10-20 22:32:00 | 只看该作者
滔爸的文采真好!到了初中了,孩子还能这样练琴真是不易,希望我的女儿将来也能一直保持这个兴趣。
1059
 楼主| lg09902005 发表于 2014-10-21 09:3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ennyzuo在2014-10-20 22:32:00的发言:
滔爸的文采真好!到了初中了,孩子还能这样练琴真是不易,希望我的女儿将来也能一直保持这个兴趣。



      我是没事写着玩,完全自娱自乐。让孩子与音乐为伴是好事,祝您孩子学琴进步!
1060
kdd 发表于 2014-10-24 13:40:00 | 只看该作者
滔爸,你写的可以放在各大论坛,等着有人找你出书了,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2 16:4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