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 当一个大多数人看起来精神不正常的人作出一个大多数人看起来不正常的举动,其实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有人看见我脸上浮起一个高深莫测地微笑,有人比较直白好奇地问,怎么了嘛,你出事了嗦,为啥子不干了嘛?我只有笑笑,我也只能笑笑,因为这事无法解释,夏虫不可语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仿佛是这样一个情景,一片叶子随波逐流飘了大半生,突然遇到一个漩涡不再走了,其实不是叶子不走了而是漩涡早在那里等它了。我就是那片叶子,我不想再看河中的波涛,而想看看岸上的风景。于是,我轻轻吐了一口气,上岸了。不再为别人的眼光,世俗的标准而活了,只是跟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生活,这并不高尚,只是利益间取舍的一次个人选择,与任何人无关,只与我的价值观有关。所谓价值观,粗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利益取舍观。 经历了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反右、文化大革命等等运动后,有血性、思想、人格、尊严的人全部被一扫光了,在这一次又一次运动中生存下来的人被打断了脊梁,吓破了胆,苟全性命风骨全无,流氓化生存后剩下的只有胆怯、顺从、无知、反智、逐利,与历朝历代极权统治下的奴才一般无二,把“有奶就是娘,有权就是爹”当作人生信条。有人说:涯山之后无中国。我说:文革之后无义人。由这群政治贱民营造的社会必是一个粗鄙的时代。我多次写文章说过,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这是统治者为维护极权统治有意摧毁了人民的道德,千百年来皆如此,用一次又一次的逆淘汰,把他们变成了反智的极权体制拥护者和精致的利已主义者。 在这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懦弱、无知、逐利的时代印记,“精于算计,唯利是图”是人生的方向。万幸的是互联网来了,当信息对称渐渐成为一种历史前进的动力之时,民智开启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的时刻。互联网改变了我,使我的价值观发生了180度逆转。以前,我认为只有当官才是人生价值最好的体现,你看那些威风八面权势熏天不正是大家羡慕的吗?家有万贯挥金如土不正是大家嫉妒的吗?可我逐渐意识到,体制化生存的我们可以很委屈的活着,但并不能安贫乐道,我们唯一不认可的成功就是:人生的平淡。我非常喜欢《阿甘正传》里面的一句经典台词:一个人真正需要财富的就那么一点点,其余的都是用来炫耀的。我向往着这样的境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我认可这样一种信条:按照自己的意愿,真实而自由的生活就是成功,其余的都是扯淡。 基于这种认识,有一个词逐渐浮现在心里,这个词就是“自由”,利益之外还有“自由”这个词。是的,内心的自由才是心的方向。其实,自由是个很刚烈的词,追寻自由的路径往往充满荆棘,而我恰恰很畏惧刚烈的东西。 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道:“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这些忠臣烈士均为天地间至刚至强的代表,他们为了自由和尊严选择了极端的方式,而我天生懦弱作不了烈士,所以如叶子般离开江河的波涛静静地上岸看风景就是不二选择。 我离开之时,心中是平静的。但回想我到单位工作的历程,可以用激昂人生来形容。我还记得在“5.12”现场的雨中,看见遍地孩子尸体时的放声痛哭;还记得在地震现场睡袋中被余震惊醒时的眼神;还记得在都江堰走过齐腰深的洪水的身影。我更记得与单位的兄弟们熬过的无数的白天黑夜,仿佛就在昨天!我真诚地感谢单位兄弟们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我清楚地知道,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利益纠葛,是你们的友情温暖了我,让我在这个粗鄙时代感受到了一丝阳光!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真诚地祝福兄弟们都能有好的前途,都能心想事成。当你们百尺杆头更进一步时,当你们春风扬鞭马蹄急时,当你们把酒当歌人生得意时,我会在路边为你们呐喊加油,鼓掌喝彩。与兄弟们的友情,绝不会因时间而淡忘,因为这是生与死,血与火在人生记忆最深处烙下的烙印! 我只有高中文化,不敢说自己是读书人,但也读过几本书。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解释过《论语》开篇首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是,学到真理后经常加以实践不是快乐的吗,这是在说中国古代最高的哲学命题“知行合一”。大家都知道知易行难,我作出这个决定也是艰难的,一方面由于懦弱、无知、逐利的历史印记一时难以根除,总是与良知、理性交战,会成为笑柄吗?面子会难堪吗?利益上有什么损失?常常盘旋在脑海。但一想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催促;一想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雅致;一想到“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的诱惑,一股难以遏制的冲动涌上心头:挥一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我本不属于这样的时代,自不会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为荣,反而有些“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傻气,于是,我选择了自我放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